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思路(4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思路(4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思路(4篇)

第一篇: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探析

摘要: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法律意识是我国现代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就难以有效甄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容易产生一些失范行为。因而,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而言,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困境与路径;社会环境

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对于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面临的困境

1.新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带来了新的困境。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微信、微博、QQ等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因素。第一,网络不良信息不利于大学生培养法律认知能力。新媒体条件下,任何一个网民都能够成为媒体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和利用。近年来我国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为广大学生们学习、交流等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受新媒体发展不够成熟,监管不到位、媒体人的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媒体中出现一些虚假报道、炒作现象,这对大学生良好法律认知能力的养成是非常不利的。虚假信息的传播加大了大学生判断真伪的难度,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很容易落入谣言的圈套,成为不良信息的接收者或传播者。第二,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行为失范。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变快,微信、陌陌等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个别大学生在金钱和欲望的鼓动下容易利用媒介的开放性、匿名性特征进行一些非法的活动。大学生正处于法律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要想避免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出现,需要相关部门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2.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不强。法律意识对法律实践能力有直接影响,当前许多大学生对法律知识虽有一定了解,但没有真正掌握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方法。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多停留于感性认识水平,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正确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多采用回避和妥协的方式,面对问题不能找到合理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表明了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不强。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1.要增强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它与普通法律有着最根本的区别,为其他法律的制定指引了方向。作为21世纪的合格公民首先要对宪法有一定的了解,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重要事项有所熟识。高校可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将宪法意识深植于学生人格心理结构之中。

2.要增强大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意识。权利与义务观念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具备的,也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更应该明了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切实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3.要加强大学生守法用法意识。科学、先进、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三大法治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具体体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也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法治精神和理念的培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捍卫法律的尊严,严于律己,依法行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变化。要在上述法律意识培养的基本内容上,增加在网络环境下如何维护和行使法律权利的一些内容,提高大学生对不良网络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抵御能力。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法律意识不会自发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形成合力,为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1.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重要载体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需要以公共基础课程相结合,其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应成为课程建设的重点,向学生传输法治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关系。第一,要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下功夫。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考虑增加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内容,要做到既突出重点,又有所侧重。第二,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为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的法律理论学习方式,教师应创新、丰富教学方法。第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法律书籍,通过网络等渠道观看法制节目和热点话题等方式,提升学生思考能力,让大学生多途径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教师要在扮演好引导的角色的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2.以开展法律教育活动为重要手段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法律活动,将法律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法律活动相结合,在大学生参与法律活动的过程中提升法律教育效果。法律教育活动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模拟案件审理。让大学生通过法律教育活动了解法律诉讼程序,培育法治观念。

3.以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为重要支撑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而国家和社会要高度重视社会法律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对依法治国有益的氛围。一方面要优化网络环境。进一步完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网民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坚决抵制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法律环境建设。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除了要注重优化网络环境外,还需要不断加强校园法律文化环境建设。高校应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一个人人守法、人人懂法的校园环境。此外,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各职能部门应相互配合,通过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氛围,增强大学生对法律权威的认识。

综上所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是关系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引导他们养成守法、懂法、用法的好习惯,需要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共同努力,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多种多样的法律活动、良好的法制氛围相互配合,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大学生良好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王海波,杨向荣.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困境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6,(3).

[2]赵兴宏,潘帅杰.依法治国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湘潮,2015,(9).

[3]寇晓燕.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路径探析——基于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5,(16).

作者:孟莉

第二篇: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思考

先从法律意识的概念入手,我们知道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它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认知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高校的大学生中,除去学习专业法律的人之外,其他学生的法律意识基本上处于懵懂状态。他们虽然知道法律的重要性,但是看到那条条框框的法律条款就丧失信心。所以我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常识的缺乏

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水平很低,他们大多只是有选择的去看和学习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上的东西和感兴趣的东西,从而忽略了像法律这样的公共基础课。因而,许多的学生们对基本的课程只是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学习随便熬夜看一些应付过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就不会拥有牢固的法律上的基础知识。同时,许多的大学法律基础课,老师们也只是简单教一点法律知识,使得学生也只不过略懂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常识。所学的并不深入。(二)法律观念认识的不深入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法律观念,它同样是能够去衡量法律意识的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当前我们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欠缺,因而容易导致法律观念的认识不清。还表现在:大学生义务性法律观认识的很浓厚,而权利性法律观念则比较薄弱。

(三)我国高校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高校太缺乏对学生的道德方面的教育。熟不知,在现今这个社会,去维护社会秩序的是道德和法律这两个重要的因素。道德和法律不同的是,它是从内心去约束,促使我们能自我的反省;而法律则是从外去强制让人们去遵纪守法。这两者缺了谁都不可以。现在的许多学校,仅仅只在乎去培养和重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和对专业课的要求比较高,在对道德这方面的教育却置于一种轻视的地步。所以,这也使得我们学生缺乏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四)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生活中,存在许多不能依法办事,以及在执法的时候出现钻空子的现象。像如此这样低下的法律效益下很容易在极大的程度上去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极其消极的环境下容易使得许多大学生抹杀自身的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而且,社会上对增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力度明显缺乏,同样使得大学生们缺失了本来应该意识到和遵守的法律信仰。这样,就导致他们未能及时了解法律,这样在客观条件下就把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和极大的认同感给抹杀掉了。

二、当代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现在正处在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定性和向前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对法律意识的认知程度直接就作为大的方面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更快更好的建设,和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主要进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拥有极高的综合能力以及较好的素质,其中,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已经成为评判能力的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是社会主义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连我们都不能更好的去努力学习和积极掌握并运用法律知识,缺少学习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我们就不可能在飞速发展和充满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中成长和进步。所以,我认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科技信息都非常发达的21世纪,所以人们对各种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我们都说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不光是我们国家而是就全世界而言,各个国家的整体竞争也大都体现在高科技与人才二者之间的竞争。怎么样的才算是人才?其中,有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考核指标就是看他是否拥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所以,在你是否成为人才的第一步就是要重视自身对法律素质的培养。为了发挥大学生们在新世纪中的较强的能动作用,学校就应该努力培养出超高综合素质和高法律修养的人才去与新时代去接轨。

(二)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以我自身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角度来讲,拥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是我们在健康成长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为了能够在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较好的适应和生存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优秀的素养。没有了这些,就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更好的依法去办事。甚至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只有我们从自身做起,早日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就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也能够从我做起影响身边的人,不让那些违法犯罪的不好的东西将我们控制住。

三、培养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加强法律课程的教学

在学校里,我们是通过基本的法律知识基础课去获取相关的法律知识。在通过对那些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学习,使我们可以清楚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严格履行义务的前提下更好的去行使我们自身的权利。可以使得我们拥有更好的法律意识去影响和同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做更清楚的分辨。都知道理论需要联系实际。我们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都应该离不开社会的实际和我们生活的实际。学校应该引导我们深入社会生活,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并结合自己及身边的法律实事进行思考。这是培养和提升我们大学生法律意识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并重

根据我国所重视和要求的需要是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因此,我们在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这两者结合共同抓起来,这也更有利于培养我们大学生拥有更高的法律法规意识。它们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具有相互融合、互相渗透的关系。高校的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加强我们的法律意识,使我们能够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因为,在现代生活中大多拥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人,他们的道德水准也非常高,更不用说他们的法律素养了。所以,我们在学校进行法律法规学习的时候,应当知道要把它和道德紧密相结合,去满足德治和法治相结合起来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培养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

(三)提升对法制教育的宣传和引导

政府的各个部门应该多加大在法制教育上的宣传和引导力度,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我们对法律知识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还有利于提升部门自身的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同时大力增强公民对法律意识认知的各项教育措施,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将自身权利义务有机统一起来,鼓励他们能够自觉的履行法律义务和能够行使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

四、小结

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就需要非常正确的主流的一个大的社会意识,而这种正确积极的社会意识无疑能够更好的推动社会向前更快的和谐发展。所以,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因此应该注重培养我们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拥有较强的法律基本素养,能够让我们正确的认识自身,可以更好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好自身的法律知识。同时也能够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遇到问题时,能理智的采取一些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切实可行办法。这样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不慌乱,能够有条理的进行分析处理。

因此,就需要积极培养大学生们学习法律知识,让我们在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去依法办事,养成良好的法律法规意识,可以去很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大环境。政府部门也需要配合的去为我们努力营造出一个积极良好的社会大环境,能够使我们的法律意识可以更加丰富和充实。让我们大学生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能够成为一批批最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作者:王潇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第三篇: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分析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接班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具有巨大差异的社会意识也在对大学生形成不同的影响。如何培养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让大学生发展良好的关键一步。只有加强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才能让大学生的发展前途更加平坦。

【关键词】民办高校;素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它主要指的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思想、知识、心理和观点的总称。它的内容包含得比较广泛,有对法律的本质及作用的看法,以及对现行法律的意见和看法,另外就是关于某种法律现象的知识和法制观念等等。大学生法律意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还存在着自身发展的一些个性。同时还区别于社会上的一般群体所具备的法律意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大学生的群体数量也是日益剧增,这个群体有着自身的本质不同。就这个群体来说,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成熟阶段跟一般社会群体有所不同,其次大学生在受教育期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都处在一个进行时的阶段,对待各种问题、分析还不是很全面。因此,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具有很明显的变化性和不成熟性质。

二、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由于民办高校在我国又是个特殊的高校群体,民办高校大学生大多数在入学期间的高考成绩不是很好,在各种素质方面也是良莠不齐,所以他们的法律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不是很成熟。在针对这样的一个群体进行了解的时候,需要从以下一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入学的时候高考成绩都较差,导致了心理不平衡,从而也导致了长久以来民办大学生心中都有一种潜在的自卑心理。所以进校就一心想着考上更好的学校,但是急功近利终究会影响心态,学习方法不对,没有很好的恒心等等都影响了学习成绩。因此这一部分学生逐渐产生了厌学的心理。不自觉、不自律,这样的氛围也逐渐影响了身边的同学。

第二,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经历了高考才来到这些学校,但是入学时的素质不同,具体表现在一些学生是被父母硬逼着来上大学的,而另外一部分学生特别希望能够上本科院校因此就特别努力的学习。这两类学生形成了民办学校的典型特点,混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不一样的反应,因此在管理上就显得特点困难。第三,民办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多半会遭到一定的歧视,就业压力本身就很大。但是相比之下,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又比较务实,一旦有稳定的工作就会踏踏实实的干,会变得很优秀。但是在现在的人才招聘市场又都是唯名牌学校是举,故民办学校大学生得到应试的机会就相对变得很少。据调查显示,多少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在就业时收到过歧视,他们在面临这些压力的同时也很无奈,也给他们增添了许多疑惑。

三、民办学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第一,从对待人生的态度来说,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处在一个比较幼稚的阶段,对人生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这里面的原因除了现在的民办高校教育过于死板之外,还有这部分大学生心智还较为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大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而走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道路,从而误入歧途最终导致犯罪。这些都是因为民办学校放任自流,认为这些学生不用管,“反正也没人学”这些错误思想造成的。

第二,课程的设置上面也有一些问题,由于民办高校大多数都是应用型的学校,因此在技术方面的课程居多,而几乎没有法律基础课程,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除了好学的学生平时了解的比较多之外,这些普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了解过法律基础。这也间接造成了这些大学生没有存在法律意识这样一种概念。

四、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的建议以及策略

1、要在校园里传播正能量,大力宣传法律常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有助于大学生发展的法制氛围和法治文化理念。民办高校不是说不开法律基础课程,相反,民办高校更应该开设法律基础课程。以后社会上大量需要的就是技术性的人才,倘若这些大学生走出去将来不知法、守法,社会又能如何发展,文明只会遭受践踏。所以民办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深入宣传法律常识。

2、要大力进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过去的课程以技术性的课程为主,现在要一改常态,增加法律基础或者常识性的课程,要从知识层面增加大学生的法律常识,还要努力扩大法律知识课程教学种类,不能仅仅只局限在一类法律。生活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只有全面学习法律加深法律意识,才能让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大力开展法律知识的相关活动。如何让法律深入大学生当中,其中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开展各种法律基础性的活动,例如模拟法庭和法律案件的模拟等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活动可以有效的帮助大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调动起大学生学习法律,了解法律的积极性。要努力在大学生心中形成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法制意识和法制理念。

五、结语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是可以肯定的,一方面,虽然有部分大学生不爱学习,也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但是我们相信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希望自己有法律常识。同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强在民办高校里的大学生的法律常识的宣传。对不爱学习或则不遵守法律的大学生多多进行相关的思想工作。民办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并不意味着要比本科大学出来的大学生发展前景要差,我们要切实做好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各项工作,让民办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不仅有技术,还有素质有法律常识,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滢.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及法律意识培养[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6):119-120.

[2]张金娟.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实效性探索[J].科教文汇旬刊,2010(3):36-37.

作者:王泽奇 单位:青岛黄海学院

第四篇:高校法制教学开展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探析

【摘要】现阶段,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口号,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已经将建设法制社会提到了国家建设的进程中。作为时展的推动者之一,大学生群体更应该加强对法制社会的认识。本文将从高校法制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现今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意识;培养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知法守法是大学时的基本素养。法制教育是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长远的影响力,并且对国家法制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1.大学生的法制意识

1.1法制的内涵

法制就是法律对所有公民的约束。法制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方法,是一种社会管理机制,也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

1.2公民权利义务意识

公民的权利义务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法治意识。法律权利不仅是一种约束力,还是一种行为规范力。法律义务是法律要求我国公民必须做出的行为。大学生是社会主要组成部分,法律是大学生保护自身权利的武器。公民要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自己的义务。

1.3守法意识

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自觉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守法不仅仅是履行义务还包括两层含义:(1)依法享有应有的权利;(2)依法承担履行自己的义务。

1.4民主法治意识

民主是人民主权、多数人的权力、多数人的统治。在我国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我国《宪法》中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真正享有民主的权利。

2.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形式,是人们对法律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欠缺正确的法律观念

大学生应该在大学课堂内学习法律知识,了解与我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文献,从本质上了解了解法律的实际意义及法律的灵魂。

2.2崇尚权力,大学生没有真正的了解和把握法律的真实意义和灵魂

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的社会现象,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权力的大小,职位的高度成为财富多寡的象征,导致大学生缺乏权利意识。这就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权大于法律,在一些情景中,权利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一些情景中总结出“权大于法”的结论。

2.3有正义感,但缺乏守法精神和护法品格

大学生具有判别是非的能力,已经可以认识到守法和护法是中国公民的义务。但事实是,在现实中缺乏守法和护法意识。在很多学生在心灵深处,惧怕权势,对他人的不良行为可以做出正确的评价,但是当遇到了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就拥有了双重标准,表现出知识和自身行为的两面性,知法而不守法。

3.如何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3.1改善校内法制环境

法制教育模式需要改革,不仅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意识。树立法律意识的最好的方式是,在教学中从权利角度切入,权利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法律的学习欲望,对法律产生认同感。同时在学校的管理中应依法治校,使得学校的秩序按照法律法规的制定下合理有序的进行,让大学生具有法律意识,这样从小到大,由小及大,便能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也保持法律意识。

3.2加强实践教学法制教育的意义体现

在将学生对法律的认知转换为合法性行为。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习的法律理论更加立体。要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真正的了解和法制社会的真实意义,教师应该实现让学生通过实践参加法律活动,了解法律的意义和价值。

3.3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而且对国家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存在促进作用。本文从法制的定义及现有的社会背景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方案。在现今社会,大学生虽然具备基本法律知识,但是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知还不透彻,还没有做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了解决该问题,教师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法律的实际意义和灵魂。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的培养还可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朱俊洪,略论高校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法制博览,2016(12)

[2]李贻煌,关于中国法制教育的思考[J],国学咨询,2014(8)

作者:董洁 单位:平顶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