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建档案创新体系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档案不仅要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更需要为城市未来规划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城建体系为载体的商业群面临着可能存在的同业激烈竞争,这必然导致商业体的极化效应。极化效应会造成城建体系的大面积空置,反过来也会加速弱化商业体的影响力。因此,必须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到这种情况,以避免极化效应中的负效应———回波效应。城建档案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本信息来源和可靠支撑,必然要更新理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从基础城建信息管理扩展至以城建体系为载体的商业活动信息管理,切实发挥城建档案服务于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发展;城建档案;极化效应;体系创新
一、城市发展与城建档案
1.城市发展的极化效应。城市发展本质上是城市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工作和生活文明度、便捷度和舒适度的体现。城建体系是城市发展的物理空间,是人类进行各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建档案应该瞄准城市发展方向,满足城市发展的各类信息数据需求并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相应的信息数据。但是,目前城建档案的信息维度、数据刻画和服务定位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无法承担经济活动的预测,属于典型的前瞻性缺失。对于城市发展,这种前瞻性缺失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中心化严重,即极化效应过于突出,使得城建体系的功能耦合偏离,单极型城市商业圈成为普遍现象[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间的经济结构差异不断扩大,与美国西海岸的硅谷、东部地区的纽约等城市相比,我国城市发展主要桎梏于以GDP为导向的发展方式,城市的发展不协调,尤其是城市内部区域经济和城建体系发展的不协调更加突出。现代城市理论把城市对周边地区带来的文化辐射、经济影响称为中心城市的影响,而这些受影响的区域被称为城市影响区。依据影响的强度,可以被分为核心区、直接腹地(直接影响区)、间接腹地(间接影响区)和过渡带(过渡地区)[2]。这种影响范围,是空间距离的负函数,是经济总量的正函数。而所谓极化效应,是指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发达地区越富,则落后地区越穷,造成了两极分化。具体来说,就是随着产业的迅速膨胀,对其他经济活动进行了吸引和拉动,从而趋近于增长极化的过程。极化效应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是通过目标区域的极化增长,形成主导产业的空间集聚能力,从而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吸引力的过程。在增加区域向心力的过程中,吸引了经济、文化等相关要素的流入,随着要素的集聚,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状带动,最终促进其经济发展。2.城建档案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及其发展现状。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应归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方案、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不仅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和历史,反映了城市建设中的艺术、文化、理念甚至精神等元素,还是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建筑物建设、公共设置配置等关乎到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材料[3]。现代化的城建档案不应仅仅停留在记录城市的建设信息,还应为城市发展与优化提供及时有效的多维度、多层次信息数据支撑。其一,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建档案要为城市建设提供最新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城市建设历史数据,城建项目的前沿信息等方面的动态信息数据,为实现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其二,城建档案部门要通过更新理念、转变方式、优化设备设施和信息化手段,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提供便捷、精准的信息数据查询与利用;其三,建立协同发展机制,使城建档案部门在为城建部门提供数据信息的同时,参与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探讨和决策;其四,城建档案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经济因素,以有效应对极化效应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可见,构建完备的城建档案管理体系和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化对接对城市的未来与发展十分关键。实现城建档案的信息化,是城建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必由之路。当前关于构建城市电子档案馆、档案电子化等研究和实践较多,主要做法是通过对过去纸质、胶片、照片等档案进行扫描,形成数字化的储存方式,构建计算机与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档案[4]。但是,大多城建档案主要在检索与管理方面发挥作用,对于城市建设与规划仅仅发挥了信息化的辅助作用,并未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准确的与动态的提取,没有做到多视角、多层次、有深度的横纵向结合,难以满足数字化与精细化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城市发展的极化效应和城建档案数据体系的建设思路
1.城市发展的极化效应与城市规划、城建档案建设分析。1957年,冈纳•缪尔达尔(KarlGunnarMyrdal)在其经典的理论作品集《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中提出,“扩散效应”(Diffusioneffect)和“回波效应”(Returneffect)是造成世界范围内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差距和区域内经济体发展不均衡的两个主要效应因素。城市增长极一方面可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即扩散效应;另一方面会促进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回流或聚集,对周边落后地区造成障碍或不利影响,即回波效应。我国以长江三角、珠江三角为中心打造的经济区就是典型的增长极和极化效应的经济现象,是极化效应负效应———“回波效应”的有力证据。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呈现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现象。城乡和区域经济差距吸引了大量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这是典型的中心城市极化效应带来的后果。人力资本缺乏的城市不断从经济落后地区争夺人口红利,而人力资本富集区域粗放式经济发展,构成了区域的经济常态。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应极化效应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生产要素,扭转资源累积带来的低端产业迟滞,克服极化效应对中心城市结构调整的滞后效应,就必须通过城市规划导向和建设项目的功能耦合,实现产业调整和推动城市发展。目前,我国现代城市理论多用于区域经济的宏观研究,鲜有聚焦城市发展的极化效应并将其应用于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基于城建档案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就有必要结合城市发展极化效应,有针对性地探讨城建档案的建设与发展思路。2.商业行为与城市建设项目在经济活动中的互动关系。商业贸易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商业贸易行为又依托于城市中由建筑物构建的场所。建筑物作为商业活动的空间,其作用和价值与依附的商业体性质、功能以及建筑本身的规划设计有紧密的联系。暂且将城市中商业建设项目设定为零售综合体和餐饮、娱乐、文化服务综合体两种,具体分析商业行为与城市建设项目的关系。如下:假设城市内有商圈M,其内部有零售综合体X,餐饮、娱乐、文化服务综合体Y,两种构成城市的商业存量。经济总量采用商业收入(BV)来衡量,运用新古典主义消费者行为分析后,如下图所示。图2-1中,FG表示附着于建设项目的企业存量,AB表示新的建设项目,BV-1和BV-2表示不同等级的商业现金收入。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存量的增加,商业圈M的商业价值由BV-1逐步转变到BV-2。当零售业的商业价值不发生改变时,餐饮娱乐商业体的增加导致了商业收入的变化,如AB`表示。就是说,整个M的建设项目因为Y行业的增量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量,但对X(零售)行业并未发生影响。从城市发展的极化效应角度分析,城市人口总量一定的情况下,M的流量增加,势必带来周边直接腹地和间接腹地的流量聚集,即产生了M的极化效应,对于非M区域产生了回波效应。将问题聚焦于商业区域内部。如果将X和Y视为同一类型的企业零售价格,将AB、AB`、FG视为消费者预算线,则AB`作为原始收入水平,变化会带来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双重变化,这是在双方消费量均可变且存在相互替代作用的情况,经典理论会得到二者消费量均发生变化。但当一方综合体内仍有其他功能可以满足消费者非X、Y类型需求时,则会导致上述二者无法有效替换,必定存在一方流量和收入减少,另一方则增加。这就导致了M的商业体分化,并有向极化效应的中心区域发展的趋势。可见,商业行为与城市建设项目规划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商业规划和商业项目建设。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商业规划和城市建设项目需要重点分析附着于建设项目的商业体的极化效应与回波效应的影响。作为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城建档案也随之应该更新理念,创新模式,升级为符合城市发展客观需要、为城市建设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信息。3.城建档案数据体系的建设思路。为适应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城建档案建设除城建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管理和利用外,还应该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利于商业规划和建设的经济数据。城建档案的经济信息数据建设,应当按照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基于城市个体活动行为轨迹,提供日常人流信息和建设项目的访问节点信息;二是基于城市商业活动,提供企业对建设项目的日常使用信息;三是基于商业建设项目的公共配套设施,提供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规划、布置和使用的相关数据,为商业建设项目的公共配套规划决策提供服务。(1)搜索引擎的搜索数据。搜索引擎的城市建设项目检索信息,是基于搜索引擎(包括地图引擎和网页引擎)的城市建设项目搜索,是城市建设项目的感官描述、概况简述、使用情况概述的总体抽象,提供项目自身的使用和项目内商业活动的表征,具有典型的对标特征。(2)城市出行的LBS数据。移动互联网时代基础数据的采集,更多需要基于移动端的需求平台进行采集。城市中的个体定位数据,可反映城市中不同区域的人口活动频繁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中不同区域商业建设项目的使用频度。通过LBS数据可以分析判断城市的活动中心,对商业项目规划分析具有重要价值。(3)物流信息的采集数据。随着交通、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物流也随之发达起来。物流数据,不论是企业物流亦或是商业物流,均是对主体的一种活动刻画,是重要的经济信息数据。物流的流向、发达程度,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个人或企业活动的频繁程度,也反映了城市建设项目的使用程度和效率。(4)注册地信息的采集数据。在经济学领域,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具有外部性,外部性可能带来企业的聚集效应。聚集效应可反映在区域内企业注册数目的变化上。通常,随着企业注册数目的上升,同质化企业会越来越多,继而不断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因此,企业注册信息也是反映商业活动密度的重要数据,为城市规划和商业项目建设提供重要参考。(5)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客流数据。人们的经济活动会通过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不同的交通方式穿行于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穿行密度、频率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建设设施的使用情况。把城市中市民采用不同交通工具进行日常通勤的数据称为客流数据,出租车的客流数据可以使用浮动车GPS数据配合出租车计费表的乘客状态获得,公交车与地铁的客流数据则可以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的刷卡记录进行收集。(6)城市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与使用数据。城市的生活设施建设是为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提供给社会共享的各种服务型设施,如公园、广场、学校、医院、菜市场等。在生活配套设施周边,通常是大型住宅区或商业、贸易聚集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基本数据,对于描述城市的发展,预测城市变革和城市未来区域定位都具有重要意义[5]。以上内容构成了基于个体活动的城市建筑档案体系,其框架如图2-2所示。
三、极化效应视角下城建档案建设的机制创新
极化效应的核心是通过推动城市中心发展,从而拉动整个城市经济。城建档案本身是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依靠城市核心或中心区的发展,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建设依赖相关数据信息的支撑,相关的数据信息需要科学的收集、处理和管理。可见,构建健全的城建档案体系,推动城建档案机制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协同发展机制。在极化效应视角下,城建档案建设需要提升自身的战略牵引力,需要提升对经济发展和辐射的影响力。首先,城建档案建设需从战略协同机制的高度出发,强调发展战略、发展思路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把城建档案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纲要,城市发展建设必须考虑到适应性与迭代性。其次,在规划城市核心区域的同时,还需要规划周边及配套设施的战略协同[1]。城建档案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构建战略协同机制,以强化战略牵引力。(1)强化发展战略、区域战略、周边战略的协同。城市档案建设的战略定位与建设思路必须综合城市战略发展的需要,合理定位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着力以城市核心区域为牵引力的战略规划。(2)城建档案与产业发展战略相互配合。通过城市规划与发展战略的共同制定,城市建设与城市产业有效融合,形成政策与发展纲要相互结合的基础。通过城建档案实现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目标,必须与发展战略相互配合,将交通设施、产业项目、生态发展进行综合考量,通过产业发展、城市承载能力,进行优化配置。2.空间优化机制。空间的距离、布局直接影响了城市建设项目的分布与功能是否重叠[2],城市规划必须考量空间优化机制,充分考虑地质、地形、地下管网、功能分区、建筑经济等因素,建立合理的空间优化实施方案。空间优化的控制主体主要是城建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城建档案主管部门的横向融合,让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参与城市规划和管理,充分发挥城建档案资料对于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力度,进而影响到城市发展的空间优化。3.城建档案信息主动聚集机制。城建档案要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及时有效地提供相关的建设信息与数据是根本和关键,而相关信息与数据的采集涉及到众多的行为主体和管理部门,打通这些部门信息管理的沟通环节,实现信息及时有效归口管理,是保障城建档案信息全面、及时、真实的路径保证。具体可从打通交通、人事、工商、城建、土地等主管部门甚至相关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的信息沟通,强化档案主管部门信息管理的主动权入手,为城建档案的收集、储存、信息化处理等管理提供畅通渠道,保障城建档案管理过程中有利于对城市规划建设、建筑单体、市政配套设施等的基建档案以及城市中的人力、交通、企业、土地利用等状况进行动态的信息管理,形成要素聚集机制,实现极化效应视角下城市建设和发展必要的城建档案信息数据的统一归口管理。
参考文献
[1]蒋建峰.张家港市档案局启动“智慧档案馆”项目建设[J].档案与建设,2014(10).
[2]周明华.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档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J].档案与建设,2012(11).
[3]田雷.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5(1):60-64.
[4]陈静,韩海涛,田伟.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馆构建探析[J].北京档案,2015(1):25-27.
[5]王理达,王芳,张少彤.基于SMART模型的智慧城市综合评估框架[J].电子政务,2013(4).
作者:苟小江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