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管窥公共体育服务的平均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管窥公共体育服务的平均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管窥公共体育服务的平均化

一、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分析

通过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公众对体育的需求趋势具有多元化、个性化和组织化的特点。公众对体育服务的重视已经不止着眼于硬件服务,对软件服务的要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为满足这一社会需求,要求体育主管部门既要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各种需求予以关注,又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表达机制,以及时了解公众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问题及需求状况。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对共计的主体进行分析确认,明确由谁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其次,应从提供服务这一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供给的方式。政府供给应在公共体育服务多元的供给主体中占据主体地位,另外其他两种供给方式,即市场供给和社会供给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前,在我国现行社会中,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并没有想象中的丰富,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且供给的对象非常有限,导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不健全、供给方式较单一、供给结构不平衡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对于怎样供给这一问题,涉及到产品的生产方和资源的提供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资源的提供者都不是生产者,例如,政府可以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提供场地和资金,但政府并不是自己亲自来完成的,而是委托建筑企业,将建造的任务交由他们来实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事先声明哪一方是资源的提供者,哪一方是生产者,就很容易让人产生混淆。

二、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分析

在对目前社会的研究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发展取向,一种是遵照公平的原则,对公共体育服务实现均等化的改革,另一种则是遵从效率至上的原则,对公共体育服务实现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发展的真实现状则被广大学者们普遍认为是非均等的。我国公共体育非均等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城市资源拥有量明显高于乡镇资源拥有量;公共体育资源总量不足,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偏低;城市各区之间的大众体育人口与消费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城市弱势群体对公共体育资源的享有权被剥夺;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和法规不够健全;公众社会体育方面的服务存在严重的缺失等。总的分析,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公共体育服务在质量上和数量上的严重不足。

三、建立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共用体育服务均等化指标,可以对我国各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有效的衡量。一般情况下为了更加便于操作,建议使用人均公共体育服务拥有量来作为衡量标准,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忽视了地区内公共体育服务的不均等现象。

四、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措施分析

1.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不均等化与很多原因有关,包括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管理制度的缺失、供给主体单一、供给结构不平衡以及体育市场化等原因。要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就应大力发展公共财产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实现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对公共体育服务制度进行完善,对公共财物的预算、决策、投入以及绩效的评定进行严格的跟踪评估,并建立公共服务型的政府,从而保证公共财政可以在共用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为解决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不均衡现象,还应从社会发展的本质出发,让经济先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在保证生活宽裕的前提下,人们才会开始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体育锻炼提起重视。所以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努力:一是对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重点的扶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可以通过调整政府预算,对财政进行控制,人为有意地去设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模式;三是鼓励多种形式的供给方式,可以通过政府与市场的结合,鼓励企业和社会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支持,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四是关注弱势群体和重点人群,使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范围更加扩大。

3.在实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必须要保证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地位平等这一前提;政府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思想;并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等。目前,城市的人均公共体育服务拥有量明显高于农村,所以发展的重点应立足于农村,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城乡体育文化活动,制定完善的城乡统筹规划计划,以实现城乡之间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公共体育服务不仅具有公用服务的一般特点,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质。要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发展,首先必须对基本共用体育服务的概念进行细致的研究,另一方面要进行不断地探究以寻找实现其均等化的解决措施。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进行思考。

作者:林静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