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管理学研究论文5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
从这种宏观分类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涉及的组织领域广。公共管理处于社会科学中的关键节点上,这是因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即政府)的行为逻辑带有基于公权力的强制性,而政府作为调节市场、社会间各种关系的中介变量,必然涉及到全社会几乎所有的组织领域,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等等。随之而来的,公共管理的学科视角必然也包括于其中。
2.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尽管经济学研究方法日趋统一了社会科学界,但这种基于可量化利益的研究视角尚不能充分地应用于公共管理学,这是由于公共管理学所强调的公共利益本身是一个难以很好量化的概念。因而,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法与参与观察法,这类强调社会实践而非模拟计算的研究方法对于理解公共利益与价值的衡量与取舍仍然有重要意义。当然,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个体理性对于理解社会主体的行为逻辑是关键途径,以此为基础的公共选择理论正是开创性地引入这种视角而开创了一个公共管理新古典主义范式。
3.理论基础的多样性。公共管理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传统公共管理脱胎于政治学,古老的政治学理论对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共权力、政策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等至今仍然构成了现代公共管理分析的基础;现代公共管理吸收了工商管理学和经济学基本理论,例如工商管理学中的人本管理、绩效管理、责任管理、目标管理等理论,同时又把经济学的委托、交易成本、制度创新等理论纳入其中;现代公共管理实现了管理主体之间、管理主体和对象之间的互动,源于它把社会治理理论作为自身分析问题的基础;与此同时,现代公共管理把依法管理和遵循规则作为基本信念,把法律理论结合到自己理论体系之中。总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需要尽可能广地掌握多元化的知识信息,这在传统的文本教学中是受到限制的:一是文本知识受到了时间时滞的影响,限制了知识时效性,二是对于学生来说,文本阅读的效率不高,对于课程学习来说效果亦不佳;三是文本学习具有封闭性,限制了知识的交流与进步。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缺点,尝试引用网络互动对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改进。
二、公共管理与网络互动的结合策略
1.网络参与对于课程学习参与是补充而非替代。公共管理课程选择了网络互动作为扩大学生参与学习的途径,其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两个突出优势:一是不受时空限制;二是具有开放性。网上交流既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以留言方式间断进行,不受地域限制。而且,网络上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公开的、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说,只要存在网络连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同学都能进行无约束地交流。当然,毋庸讳言,正因为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使学生网民几乎是隐形于网络之中,使公开的讨论带来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匿名讨论使参与者发表言论时没有任何顾虑,这就容易给讨论带来混乱,参与者没有明确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基于此,公共管理学的课程网络互动,应该采取实名制,并且对应地,每次互动都应该选择特定学习专题结束后,具有明确的主题性,是对现实课堂的补充而非替代。
2.学生参与强调交流讨论而非单纯投票。网络民主延展了公共空间,使学生的广泛讨论成为可能。公共空间的概念由哈贝马斯提出,表示在相对于国家政权之外的学生社会中,各种利益团体可以就自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的政治辩论、交流,从而影响政治过程。显然,公共空间代表了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过程,即协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互相提供信息、互相交流看法,有利于共识的达成。一方面,信息的交换使每一个人更为全面地看问题,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人的有限理性;另一方面,各种意见的交流使每个人有机会了解到他人的想法。这既能丰富自己的观点,同时使自己有机会接受他人的观点。与讨论相比,投票缺少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只是单纯地表达倾向,原因在于组织讨论需要高成本,尤其是处理在大范围的讨论时。然而,大范围的投票使单个学生的决策变得无足轻重,学生可能选择对待学习参与过程采取理性的冷漠态度。因此,网络应用在公共管理课程之中,使大范围的讨论成为可能,而讨论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就公共问题的观点更易达成共识,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网络创造了有一个好的自由讨论的环境。以哈佛肯尼迪学院关于政府中的伦理问题的教学为例,政府中的伦理问题是一门从伦理的角度评价公共部门的决策行为背景的一门课程,案例中大都与现实有关,如反恐问题、壳牌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的商业行为与政治纠纷问题等,是一门很有启发意义的课程。网络讨论倾向于将大量的案例提供出来,让学生们自己去做判断。这种环境对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当然,这个过程对于本科生来说,缺少不了教师良好的引导。
3.学生个体参与的功能表现为回应而非直接决策。公共管理学课堂上,教师的地位相当于政府。尽管决策民主看上去很美,但仍然不能把学生直接决策当作一种好的民主形式。由学生直接决策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学生直接决策的结果可能是无效的。当大规模地进行学生磋商时,那部分由于理性无知而变得参与热情不高的群体,容易被政策倡导学生所利用,将他们看作易受广告影响且动摇不定的消费者。参与过程将会被派系热情和利益所控制,造成一种多数暴政。另一方面,强调直接决策的导向有可能增加学生之间的对抗情绪。不同诉求的利益群体将争夺可能的决策权,因此,课题讨论将陷入到一种此赢彼输的零和博弈之中,这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然而,教师也不能以理性无知为借口而进行有选择的学生参与,因为学生是有能力获取知识的。公共管理网络互动强调的是知识吸收的交流基础,而交流基础恰恰来自广泛的学生参与。
三、结论与展望
网络自媒体的应用是时代潮流,当前社会中的个体都避免不了与其产生交集,而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课程,有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的途径了解并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因此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仍需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教师需要通过网络途径了解更加多元的信息,以较好适应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并在不做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以公共管理理论来解构这些信息,再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有效筛选,并为学生所吸收。其次,在课程组织上,可以借用哈佛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的做法,采用三个步骤:一是课前有大量规定的阅读材料,包括要在课堂上讨论的案例及相关文献。阅读材料的分量因公共管理专题而不同,如:人权问题,领导科学文献、预算改革等。二是要做课前答题(Response)。做课前答题必须在课前规定的时间内通过e-mail或学院内网发给老师,并打印一份带到课堂上,老师在案例分析时不时会要求学员讲叙观点,准备不足就会出洋相,用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与课程内容平行,还有网络讨论和小组讨论。每次讨论,从准备收集资料到形成东西,时间花费往往不会少于一次阅读。最后,公共管理课程的考核不能定位于学生的记忆力,而是应着重于学生应用理论工具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上。传统的公共管理课程倾向于采用大量的文本进行教学,不仅枯燥无味,达到的效果也未见得好。而引用网络互动的公共管理课程目的不仅仅是活跃学生的兴趣,更是这种互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
作者:万方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二篇:公共管理下的公共企业改革
一、传统行政模式下公共企业的经营管理弊病
(一)传统行政理念促使公共责任被日益疏忽
公共责任是指公共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公共利益,不断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在向公众就自身管理行为做出解释和说明的同时,承担管理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公共企业所被赋予的维护和保障社会利益的职能,决定了它必须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然而,受传统行政模式理念的影响,使得公共企业开始逐渐疏忽了对于公共责任的重视。究其原因,首先我们可以从传统行政模式对于行政人员价值取向的要求或者假设着手分析。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认为,行政人员应是不受个人利益导向的驱使,具有崇高的社会价值理念的人。由此推断,由这样一群只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的行政人员组成的公共企业,必然会自觉地落实公共责任的践行。这就使得各方对于公共企业履行公共责任的监管和重视程度,被从根本上降低甚至忽视了。然而现实的经验已经证明,这样的认识只是一厢情愿,正如公共选择理论所指出的那样,人是理性的并且会不断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公共企业在实际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会经常性的面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之间的权衡,而公共企业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往往会以牺牲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代价,至于公共责任的问题,也就自然遭到了冷落。其次,传统的行政模式要求行政人员只是以过程作为导向,保持严格的行政中立。但事实上,行政人员难以摆脱政治的影响,要求行政人员远离政治领域,这使他们忽视了国家意志的表达,忽视了全体社会民众的意愿和诉求,而回应公众的要求以及维护社会的利益,则仅仅变成了政治官员辖内的事情。不得不说,这本身就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与此同时,企业的行政人员缺乏参与性和归属感,只是被当做执行政策的工具而不必对结果负责任,这事实上放纵了企业行政人员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公共利益之上的冲动,也就当然造成了公共企业对于社会利益以及自身承担的公共责任的疏忽。
(二)外部竞争的不足导致垄断权力的滥用
传统行政模式下的公共企业具有严重的行政化的问题,这不仅导致其经营管理的效率难以提高,更加催生了公共企业对于自身垄断权力的滥用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企业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能,以及对追求企业盈利和维护社会利益之间的有效平衡。而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性的一点在于:公共企业生存的环境缺乏足够的竞争压力,政府部门人为地提高市场准入条件,对部分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只交由公共企业垄断经营,排除了其他经济成分的介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竞争或根本不允许竞争的存在,而使得公共企业的垄断成为了必然。事实上,由于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以及提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仗公共企业的力量,譬如:电力、交通、通讯等耗资巨大,建设周期很长,资金回收速度缓慢的公共事业,私营企业不愿也无力承担,必须交由不完全以赢利为目的,具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职能的公共企业来完成。这本无可非议,但就真的意味着要对公共企业的垄断完全的推崇,而对市场竞争彻底的压制吗?恐怕也是比较牵强的。现实的经验已经表明:过多的政府保护和行政干预,使得公共企业长期享受着“养尊处优”的待遇。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公共企业几乎不再受到市场经济运作规则的制约,不仅可以垄断大量的资源,甚至连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可以垄断。公共企业拥有了大量的资源并且收获了充足的企业利润,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外界的竞争压力,这种在政策偏袒之下创造出来的利润,实际上是没有照顾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没有有效履行公共企业所承担的职能。相反,由于传统行政理念造成的公共企业对于社会公共责任的忽视,公共企业会利用自己现有的垄断资源和地位,更多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落实社会的公共利益。这也就引发并加剧了更深层级的垄断权力的滥用。
(三)内部竞争机制的缺乏引起经营管理的效率低下
传统的官僚制组织模式,曾经在企业的内部管理过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尽管依然被普遍的采用着,但不得不说,它的影响产生的弊病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传统行政模式所强调的,对于规则的严格遵循和过程导向的理念,使得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公共企业的内部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显得十分的不适应。这也进一步导致公共企业的经营管理陷入低效率的泥潭之中。诚然,对于规则的遵循以及寻求最佳工作方式的理念使得公共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但过于强调标准化的结果,势必以牺牲创造性和灵活性为代价。行政人员不要求具备相当的专业技能,只要按规则处理好自己的事务即可,他们不会关注组织工作的结果,因为行政人员的全部精力都不得不集中在怎样遵守规则这个问题之上。由此,不仅繁琐死板的标准程序令公共企业的运作效率低下,事实上,也扼杀公共企业内部的竞争意识的。行政人员将自己视为照章执行政策的工具,不必为结果承担责任,他们通常拥有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待遇,身边的同事和自己没有什么不同,传统行政理念的影响,更是已经使他们变得安于现状,自然地,也就不可能萌生出诸如“如何做的更好”这样的竞争思想。相应的,这也就使得公共企业丧失了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的原动力。与此同时,更加不幸的是,即使在这样消极的氛围之下依然有竞争意识得以产生,依然有努力创新和试图提升组织工作效率的积极分子,但是公共企业的内在环境却没有做好准备,鼓励和选拔出那些优秀的以及具有上进意识的人员。正如公共选择理论指出的那样,人必然会受制于来自他所工作的系统的刺激影响。公共企业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去保护、鼓励和选拔出那些拥有竞争意识的行政人员,他们的工作成绩往往和获得的报酬奖励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缺少了有效的支持和来自组织内部积极的回应,这些行政人员原本就非常有限的竞争意识以及热情,自然就会迅速地冷却下来,而没有了积极上进,努力革新以及试图改善组织现实状况的优秀分子,公共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效率也就同时失去了重获新生的条件。
二、公共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行政模式之下的公共企业正在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多重困境的考验,由于它承担着追求企业盈利最大化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双重职能,这就决定了公共企业经营管理的状况,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未来,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因此,针对公共企业在传统行政模式之下所表现出的诸多弊病或者缺陷,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改革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从宏观层面着眼,我们不难看出市场经济体制在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出的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化大潮日益蔓延,各国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这种能动作用体现的就更加的明显。而市场经济体制的最为关键的要点,就是自由竞争和公平开放。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了这些要点作为前提和保证,一国市场经济体制所发挥出的,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遭到严重的制约,甚至于根本无从施展。然而,传统行政模式之下的公共企业却在垄断公共物品和服务生产及供给的困局中踟蹰不前。显然,这是对于自由竞争的破坏,也是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作用有效发挥的阻碍。诚然,尽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公共企业来承担;尽管国家在很多时候需要给予公共企业垄断的地位,来使它发挥政策性工具的作用。但这也绝对不是一味打压市场竞争,放松甚至忽视对于公共企业有效监管的理由。事实上,一旦公共企业在过度的政府保护和行政干预中获得了绝对的垄断地位,它就会利用掌握的垄断资源去攫取更多的垄断利润,而践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能,承担应该负有的公共责任,就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之上。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外部竞争压力以及健全的内部竞争机制,公共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效率也是不尽如人意,这就造成了公共企业在履行其维护社会共利益方面,既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又失去了高效落实职责的能力。这样的经营管理状况,如果不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着实不能令全体民众感到满意。在我看来,对于公共企业而言,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应该是第一位的使命,获取自身盈利则要作为次一级的目标存在。而现实中,公共企业对于资源的侵蚀,对于国民收入均衡分配的制约以及对于企业盈利最大化的追求,都要比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表现的更加积极。公共企业对于市场经济公平开放和自由竞争的消极影响,不仅伤害了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更加削弱了一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原动力和持续力。由此可见,针对于公共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企业改革的启示
(一)目标管理理念对于公共企业改革的启示
传统行政模式下,公共企业的行政人员严重缺乏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形成照章办事,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消极的工作风气。目标管理的理念给出了有效的应对。公共企业的行政人员应该被允许参与到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制定中去,让行政人员对企业的发展和承担的使命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最重要的是,这种参与会使行政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以及企业本身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此外,目标管理还强调分权管理的思想,行政人员对于自己承担的工作有相当的自主,这就克服了传统行政模式下,一味遵循组织规则和寻求最佳工作方法,所造成的效率低下和缺乏灵活性的弊病。同时,行政人员不再被单纯地视作只会执行政策的工具。这就使得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出来,组织运行的效率问题也就因此得到极大改善。与此同时,公共企业应该明确权责相互统一的要求,在鼓励行政人员积极参与组织经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各项活动的同时,也必须强调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原则,让行政人员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工作承担责任,同时,也要为组织工作的最终结果负责。这就从根本上为公共企业将公共利益置于经营管理的首位,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和有效的保障。
(二)绩效管理理念对于公共企业改革的启示
传统行政模式下的公共企业始终无法摆脱组织运作效率低下的困境。究其原因,这不仅是因为公共企业承担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重职能,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实际运作时难以权衡。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共企业的组织内部缺乏一套合理而有效的竞争和激励的机制。企业行政人员的竞争意识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一些积极的愿望和努力也遭到了冷落,这就使得组织无法培育、发现和选拔出那些真正对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有积极影响的优秀人员。这样缺乏竞争进取精神的组织,不可能摆脱效率低下的局面。而绩效管理的理念则适时地为公共企业改革竞争和激励机制提供了解决方法。按照绩效管理理念的要求,公共企业行政人员的工作业绩将会受到组织着重的关注和审查,这样形成外在的约束力,使得行政人员必须努力投身到自己承担的工作中去,并且要尽可能寻求更加高效和务实的方法和途径,促使自己的工作业绩受到好评。同时,行政人员的业绩又和其获得的薪酬和奖励密切相关,那些真正能力出众或者积极进取的人员,他们的努力将为自己赢得相应的回报,同时,他们的才能也会被组织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的重视和回应。有利于公共企业的内部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机制,有效地调动企业成员的积极性,解决公共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的难题。
(三)私营化理念对于公共企业改革的启示
支持公共企业私营化改革的观点普遍认为,市场机制作用之下,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供给,比之传统模式会更加高效,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会得到更加切实的维护和践行。这样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源自传统行政模式下的公共企业,由于外部竞争压力的缺乏而导致的其垄断权力的滥用现象。而私营化理念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合理引进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来有效平衡公共企业的垄断优势。通常公共企业所采取的措施,是业务活动的外包,也就是通过竞争招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私营企业并与之签订合同,将公共企业的部分工作任务交由他们完成。这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来弥补公共企业低效率缺陷的成功尝试。与此同时,要求政府放松市场准入管制的呼声日益高涨。诚然,公共企业在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适时增加市场主体,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供给效率,保障公众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外部市场竞争机制引起的压力,会对公共企业形成强而有力的激励,加速其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改革完善的进程。同时,失去了过度的行政干预和政府的保护,公共企业的垄断权力被赋予了更多的监督和约束,公共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分配,公共企业追求自身赢利和维护社会利益的双重职能,才能得到有效的平衡和充分的落实。同时,为了防止私营化结果只是以政府垄断变成私人垄断,而使得公共企业改革的初衷,即在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失败收场,就需要通过立法的方式来明确规定对私人承包商的限价措施、产品质量、数量和售后服务的保证措施、消费者的投诉处理措施等。这样的保障手段,才能将私营化改革的优势有效发挥,避免其成为影响公共利益实现的新的障碍。四、结束语传统行政模式下公共企业的改革,不仅关乎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同时也将对一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它必将伴随社会发展的进程而逐步深化。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思想适时地为公共企业的改革提供了积极合理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想来指导和推动公共企业改革。
作者:李志杰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三篇:农村基层下公共管理的建设
一、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认识不足。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的认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社会管理是软任务,只要不出事就行了,抓好经济工作就能“一俊遮百丑”;有的认为社会管理面宽事多难度大,不易出成绩,因而热衷于只做表面文章,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抓招商引资项目,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而没有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第二,一些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在履行社会管理责任的职责不够明确。一些基层党组织还没有从大量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履行社会管理责任的体系还没有形成。对党员干部应履行的社会管理责任,既缺乏明晰的职责分工,又缺乏严格的考核指标,造成职责不清,有了事相互推诿。第三,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明显不够。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管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面对社会利益矛盾,老办法不会用,新办法想不出;还有一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宗旨观念不强,缺乏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第四,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渠道不畅。一些基层党组织找不准创新社会管理的切入点,认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事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些基层党组织不紧密结合社会管理工作实际,就党建抓党建,对于如何通过抓党建,促进和创新社会管理缺乏深入思考,缺乏锐意创新的勇气。
二、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管理格局创新中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促进和谐、协调各方、统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各方面资源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这决定了我们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格局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广大基层党员组织起来,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基层群众性民间组织团结起来,把各方面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组织起来,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服务和推进社会管理的有效工作体系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社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社会管理必须依靠人民”。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与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把执政使命意识与为农民群众服务意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党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构建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引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正确方向,进而带动其他社会组织形成社会管理的全力,有效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创新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建立服务和推进社会管理的群众工作制度
农村基层党组织扎根在群众中,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最了解,是化解社会矛盾于基层的主导力量。积极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民情沟通、矛盾调处及诉求表达等群众工作制度,才能有助于形成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广大群众权益、各类矛盾预防化解的机制。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能力
一要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层面的教育培训。一是有计划地举办重点培训班,把《社会管理学》规划为必修科目,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农村基础党员干部,特别是社区(村)党支部书记社会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二是要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社会管理的实践能力。如有计划地安排基层干部协调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参与处置信访案件的查处等信访业务工作;三是要健全领导体制,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机制。把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的管理责任体系,纳入基层各级领导干部考核奖惩体系,把基层社会管理的责任分解,量化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具体到人,确保基层社会管理政令畅通。把考核结果作为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进而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加强社会管理的内劲;四是加强组织建设,培养村级党组织后备干部。例如正定县开展了“农村好2014年第3期下旬刊(总第547期)时代Times青年”活动,发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解决了农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他们的经验得到了、李源潮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是时代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面对新的发展实际,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党的自身组织建设,发挥好对其他社会组织的引领作用,积极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活力转化为社会管理的活力、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管理的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社会管理的资源,促进社会公共管理创新建设。
作者:李志鸿单位:河北省委党校
第四篇: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会计核算制度
一、行业协会自律与政府市场监管
(一)行业协会自律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深入发展时期,公共事务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各种弊端开始显露,公共事务的“危机”开始显现。行业协会作为一种以规范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发展为宗旨的社会非政府组织,是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协会自律更多依靠的是道德引导,是区别于政府的非强制执行,它是一种更为理性的“秩序”存在。自身具有自治性、会员性、非营利性及非政府性。它是整个同行业企业的代表,也是除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方控制机制。所以在治理公共事务的环节中,行业协会是自身行业治理的主体,对内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约束自身行为。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制定行业标准。能够敏锐地反映市场需求,促进行业服务水准的提高,维护相关行业消费者利益和自身信誉水平。(2)协调争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行业协会的自律相较于其它机构的自律活动而言,更加快捷、方便,会员因为横向、纵向间的关系,会更自觉地进行相互监督,这样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行业环境。(3)树立信誉旗帜。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有了这个中介,价值能够更方便地在交易主体之间转移。树立良好的信用制度,可以良性促进行业的自我约束,保证行业行为合法、保障企业诚实守信、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效率。
(二)政府市场监管
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松绑,但是我国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仍然占主导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383”方案,强调政府必须转变职能,预示着新一轮的改革中,正确划分政府市场监管的范围,行业组织的引导作用慢慢崭露头角,体制改革正在发生变化。国内外历史经验证明,有效的市场监管通常反映了有效的政府职能。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和范围也应当有所转变。积极调整、完善政府基本职能,大幅度地减少行政审批流程,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市场监管的“指挥棒”作用。行业协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应地市场监管。针对当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情,政府应当继续下放对行业的监管力度,更多地依靠行业升级、创新驱动,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相应地,若经济发展由热转冷,或者遭遇金融危机冲击,强化政府对市场全面监管是必要的,但经济一旦恢复到正常增长路径上,政府则必须适时将职能转交给行业和市场。大力改革原先“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模式,积极推进对政府、行业的重新定位,综合发挥两者的合力作用,才能保证行业协会会计核算体制改革适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国情。
二、行业会计信息的供给与价值
会计信息是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所反映的信息面向广泛的需求群体。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提供更为精准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供给质量,是准确发挥会计信息作用(价值)的基础。同样,这也是行业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一)行业会计信息的供给
行业会计信息的提供直接依赖于行业会计信息的生产,即会计师在行业中各企业经营领导下,依据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如实反映。具体来说,会计通过报表,来承载所有的财务信息,因此,报表的设计、编制能够很好地为各个信息需要者提供相应地信息。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都可以分别说明行业协会在一个具体时间段内,持有的资产和担负的债务信息,或是行业协会现金持有量、增减变动等方面的信息。其它的,如表外披露关于非数字信息,例如:行业开展的业务、业务的后续社会影响、行业的商业目标等,都可以通过表外披露来提供会计信息。近年,会计信息缺损、失真现象严重,直接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不仅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降低了他们对会计信息的信任程度,还影响了整个行业中公司的发展。规范行业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对行业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行业协会可以通过会计报表、表外披露方式向信息需要者提供相应地会计信息,他们通过会计信息来监督、评价行业协会的运行情况,保证这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高质量性,不仅需要行业自律,还要配合必要的政府监管。行业自身要时刻谨记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及时披露会计信息,企业应当建立现代企业的高效内部控制体制,这样能够最大可能杜绝肆意操纵会计信息的不良行为;对于缺乏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企业内部可以适当地公布其行为,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政府监管而言,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强有力的信息披露体制,建立健全保证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法律法规。
(二)行业会计信息的价值
会计信息就是对行业有价值信息的数据体现,对企业甚至行业的管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会计信息是行业确定经营决策的第一参考。对一个行业来说,经营决策的制定涉及到大量数据分析,系统、精确、全面的综合数据信息对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行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以会计报表呈现,一系列的财务指标都可以从会计报表中得出,这些指标对行业经营者进行业绩评估、规划发展方向以及未来战略都是借鉴蓝本。第二,会计信息是管理行业生产控制的杠杆。行业中的会计人员可以从会计核算的信息反馈中,综合考量,为上层决策者提供修正产生目标偏差的依据,重新规范并使生产经营活动返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保证管理行业运行的目的。第三,会计信息能够推动建立经济上的责任制。随着现代企业制的推广,行业的经济责任制也在逐步向现代过渡,这样,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充当了使行业最大减少运行失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工具助手。
三、公共治理主体与行业协会会计核算制度变革
会计核算制度是规范会计主体会计核算行为、确保会计主体依此进行的会计核算能够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的行政法规,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两个部分。从理论层面上分析我国行业协会的会计核算制度,有利于重新审视《制度》的设置内容是否合理,有利于找出其中的理论缺陷,并从公共治理的主体角度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供解释。
(一)行业协会会计核算改革内容
(1)提出了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的合理设定,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2)规定了会计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和影响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确认计量标准的一种方法。权责发生制的运用有助于民间非营利组织加强资产管理和成本管理,增强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3)规定了包括客观性、一致性、相关性、及时性及重要性等12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在坚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如捐赠、政府补助等,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采取这样的方式充分表现除了非营利组织的业务特点,例如政府补助、捐赠资产等都是无偿取得的,可能存在无法取得实际成本或实际成本难以真实、完整反映的情况。(4)财务报告的内容有了具体规范。《制度》不仅吸纳了各类财务报告的优点,还融合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即把财务报告分成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这三部分各自成分为:会计报表包含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业务活动表,这些报表可以综合体现企业的财务、现金及业务情况;报表附注则囊括了企业采取的会计相关政策、员工信息等内容;财务情况说明书需要说明一些基本问题,例如:行业协会的宗旨、组织结构、业务活动概略等事项。(5)在提高当前应对复杂、多样化交易大趋势能力的目标,《制度》重新规范了外币业务、租赁和会计政策变更等六大类特殊的交易事项,内容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制度》。《制度》中增设的内容基本上折射了民间非营利组织运行的财务特征、会计背景下。因此,行业协会采用《制度》来约束自身的会计制度核算,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能够极大地便于信息使用者监督评价行业协会受托责任施行状况。
(二)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不足
通过对《制度》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出《制度》针对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的共同特点,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设计、确认、计量,财务会计报告格式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尤其是大胆引入权责发生制,将收入根据来源分项列示并加强对成本费用核算的做法,对于行业协会这样一类典型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这不仅有利于行业协会加强资产管理,增强成本意识;而且便于行业协会分项向不同的资源委托者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便于委托者对行业协会进行绩效评价。但是结合行业协会会计核算实务,目前的会计核算制度变革在制度设计上还存在着以下两点空白:(1)没有明确规范“购买劳务”的会计核算,给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购买劳务是指政府向行业协会按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而行业协会需要向政府部门或者公众提供一定的日常服务。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提供的资金与政府补助资金不同,前者需要行业协会提供日常服务作为交换条件,这部分收入对于行业协会而言实质上属于“交换交易收入”的范畴;而后者是政府无偿给予的拨款或补助,实质上属于非交换交易下的“捐赠收入”。因此对于“购买劳务”不能按照《制度》对政府补助的核算方式进行核算。但是这类收入与行业协会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对外出售商品、提供服务所取得的收入也不完全一致,它一般是“非市场性”的。这是因为:第一,行业协会受托提供的这类服务一般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市场机制无法给公共物品进行合理地定价,在价格信息缺失的情况下,要对收入进行准确地计量是存在难度的;第二,我国政府在提供资金购买劳务时也通常暗含着通过支持行业协会的发展转移公共管理职能的目的,这部分资金因而具有“准互惠性”的特点。因此对于“购买劳务”也不能完全按照交换交易核算。随着我国行政管理越来越规范,相关的行业协会也逐渐建立起来,成为公共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其地位和管理能力日益增强,政府通过合同外包等方式向行业协会购买劳务的现象已经越来越频繁,而《制度》仅将收入分为“交换交易收入”和“非交换交易收入”却未对这类“准互惠性”交易进行规范,无法满足行业协会会计核算实务的需要,所以必须对《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2)行业协会中仍然未能实现《企业会计制度》从制定到执行之间的转变。《企业会计制度》向执行《制度》转变的衔接制度。事实上《企业会计制度》与《制度》无论在会计要素设计上还是在具体科目设置上都存在着许多不同,导致不少行业协会在转账调整时出现了混乱的地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协会资产负债表期初数之间的可比性。
四、行业协会会计核算制度优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目前我国行业协会会计核算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制度》在设计上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在执行中存在着被曲解的风险,《制度》的规范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制度》的作用推进我国行业协会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笔者认为:
(一)树立行业协会的公共治理主体地位
(1)政府应当支持和帮助创立行业协会在公共治理领域的领导地位。所以,政府需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将行业协会视为治理公共事务的主体,主动将一些属于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的职能归还给行业协会,扩大行业协会的生存空间和行业领导力。具体来讲,政府可以通过下放一些职能来帮助行业协会:一是收集、统计、分析并公布行业相关的综合信息;二是能够参与行业法规、行业政策的讨论制定;三是承当相应程度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四是有权利参加甄别会员、发放生产经营许可证等工作;五是有权利参加修订、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有义务保证其监督和施行;六是对行业优秀成果和人员进行表彰评定。政府作为第三监管方,不能直接干预行业协会的具体业务活动,也不可无意取代行业协会在公共治理领域的主导地位,应当通过政策的实施和法律手段从宏观层面指导行业协会,以防止行业协会异化成企业的“二政府”。(2)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我国行业协会应当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强化“自立、自主、自养”的意识,树立民主、服务的观念;不以行政机构领导者的身份自居,面向市场、积极开拓,力争为会员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协助会员尽量减少交易成本,只有维护了会员的根本利益,才有可能获得会员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同时,国内的行业协会应根据自身情况,努力创造条件培养或是引进专业人才,改变现阶段人员数量短缺、素质普遍偏低的局面。我国行业协会对复合型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以提高行业自治和服务会员的能力。他们既对我国国情和国际商业运作规则有深入的认识,本身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高水平的外语能力。我国行业协会还应当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比如,落实民主选举制度,企业家在行业协会内部担任管理者的比例应当达到足够大的程度,从而可以保证行业协会真正代表会员企业的利益;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
(二)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障《制度》有效实施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行业协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保护行业协会资产的安全、完整。为此,本文认为我国行业协会应当:(1)加强基础控制。基础控制就是通过基本的会计活动和会计程序来保证完整、准确地记录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及时发现和处理业务活动中出现的错误或舞弊。主要加强这几方面:凭证控制、账簿控制、报表控制、核对控制。(2)加强授权审批控制。授权审批控制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审批加以控制。行业协会应当明文规定财务收支审批各方面的责任等,改变目前“一支笔”控制资金的状况;尤其是对于大额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对外投资计划、往来资金拆借计划,更应当明确审批权限,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应当推行有财务负责人参与的“联签”制度,以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会计监督,确保行业协会的资金安全。(3)加强实物控制。为了更好地履行资产受托人的受托责任,行业协会必须建立相应的实物控制系统。具体包括:确保专人保管,限制无关人员接近资产;确保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即实物的保管人员与实物数量、金额的记录人员相分离;确保定期清查,保证账实相符并妥善处理清查中发现的问题。
(三)去单一“政府供给”模式,制定合理的会计准则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会计制度方面存在的单一“政府供给”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已经很难适应行业协会会计核算的发展需求。也应该认识到去单一“政府供给”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原因为:一方面,我国弱化政府职能的进程还不足够直接取消“政府供给”;另一方面,我国会计界的发育不良,中国会计学会于1979年成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88年成立,虽然已经三十余年,但目前还是政府控制气息严重,这样的发展状况,难以担负起制定一套公认会计制度的责任。因而,去单一“政府供给”模式,不能一蹴而就,可以采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态度,既要继续认可财政部门在制定提供会计制度的主导地位,也要加快推进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组织的脱钩改制工作,创造客观条件帮助会计界的壮大发展,还可以考虑选择会计专业方面的人员参与相关会计制度的制订、修改程序中,这样可以使制定的会计制度更加符合实际操作情况需要。会计核算制度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无论是会计准则还是会计制度都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形式。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并存的。从结构范围来讲,会计制度包含的范围更广,而且往往自成体系;然而,会计准则则更为具体,一般会针对到具体的业务规定,它的使用也更容易被国际所接收。所以,我国应对制度短缺问题,可以也必须采取改良会计准则的方法,这样既回避了改动会计制度的阻力,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会计核算体系走向国际标准的进程。
五、结论
通过对我国行业协会会计核算体制改革的理论、实践检验。发现现行《制度》中的较多设置,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不足。实际市场运行中也仍存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之间的矛盾,能否顺利推进我国行业协会会计核算体制的变革,关键在于是否可以发挥这两者的优势长处,形成良性互动的合力,构建健全的公共监管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行业协会的公共治理方面发挥作用,加强自律的同时发挥主动性,充分利用其自律监管转变单一的政府会计供给模式,融洽二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将是我国行业协会会计核算制度变革应当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显明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第五篇: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研究
一、人才培养的问题:两个脱节
(一)学校的人才供给与政府部门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从理论上来讲,管理是人类对自身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进行计划、决策和控制的过程。中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管理中的社会矛盾将在公共管理领域集中显现,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公用事业改革、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政府部门的机构改革等,这些焦点问题说明了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因此,公共部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需求迫在眉睫。然而,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基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达不到要求等问题突显。教学中的种种缺陷都限制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公共部门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调形成偏差,出现了公共部门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的不和谐。
(二)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相脱节
所谓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就是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以及在生活中所想的运用到社会中,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过程,学生对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评价,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评价。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作为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学生把所学所想用于实践,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一步。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扩大视野,培养并发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而专业实习则是学生进一步接触公共部门,了解公共部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了解政府,走进政府,养成了解国家时事的习惯,综合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然而,在对各大高校学生的访谈中,大部分同学都对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不满意,认为从其中学到的很少,甚至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都不能正确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对于学校给学生安排的专业实习机会,大部分同学认为作用不大,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这就形成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
结合公共部门对人才需求能力的分析,着力解决“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相脱节”与“学校的人才供给与政府部门的实际需求相脱节”这两对矛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重视两个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第一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第二课堂的地位,丰富其内容。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第一,在主客体关系上,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并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是辅导者与学习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三,在教学目标上,应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第四,在教学管理上,应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第五,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多样化,有利于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各类教学模式中比较,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学习模式。优化课程设置。第一,减少公共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课程的数量。在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无论从课程数量还是课程学分上都占总数量和总学分的半壁江山,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第二,减少政治学课程学分或数量,增加管理学相关课程的学分或科目数量。面向公共部门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逻辑递进的系统,各课程之间应体现本专业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逻辑递进性,作为对政府部门工作很有帮助的管理学类课程,应该增加其课程数量或学分。第三,增设实践实验类课程,培养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将理论和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增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创新考核模式。第一,创立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工作中重视知识、能力、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建立多元化的考试机制。改革单一的考试方式,采用闭卷、开卷、面试、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操作测评、平时听课与考试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第三,改革“一考定成绩”的规则,重视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考核和评价,可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读书笔记、随堂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并对感兴趣的领域做深入研究。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提升第二课堂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第一,把第二课堂提升至与第一课堂同等的位置,重视第二课堂对学生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第二,丰富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与更广阔的锻炼自我的平台。第三,增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主动性,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而不是被动的学习。第四,引导学生总结参与第二课堂的收获,做到有参与就有收获。
(二)加强对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与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加强暑期社会实践。第一,加强暑期社会实践的基地化建设,强化长效机制。基地化建设有利于给予学生更加稳定的实践与实习机会。第二,培养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热情,完善管理机制。对学生热情的培养是达到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应有作用的基础。第三,健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机制。公平的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实践成果与实习结果的充分肯定。完善专业实习。第一,大学生应当转变实习观念,端正实习态度。在实习过程中,把心态放平,调整对实习的看法,不能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扎实,没有能力完成比较复杂和高难度的工作,而是应该坚持从琐碎简单的事情做起,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习中去。第二,学校提供扶持。首先强化学习、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把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再次,为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建立信用档案,建立、健全大学生实习双向导师制度。最后,提供一定的经费,与相关公共部门共同建设实习培训基地。第三,公共部门建立与高校专业对口实习制度。公共部门应针对与之合作的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的实习指导和管理制度。
作者:张云全袁文艺梁可莹单位: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