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宋代商业管理机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宋代经济另一个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纸币。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11]。可知纸币是为了解决传统的铁钱过重、携带不便而产生,最初乃私人制造。至南宋高宗末年,随着商业的日益繁荣,铜钱严重短缺,宋廷设立了纸币发行机构“行在会子务”,开始大面积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大大地增加了货币流通量,缓解了货币供应不足的矛盾,进一步促进了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相比传统的铸币,纸币更易作伪,获利也更多,因此纸币的伪造之风非常兴盛,甚至可以说是伴随着纸币的产生同时出现的。史称“亦有诈伪者,兴行词讼不少”[20],可见,早在北宋交子私人发行时期,就出现了伪造问题。交子官营后,作伪现象并没有因为官府的介入而减少,相反,随着其流通地位的提高,有愈演愈烈之势,乃至于宋仁宗时期的益州路转运使直接主张废除交子[17]。北宋末、南宋初天下大乱之时,更是破获了“获伪引三十万,盗五十人”[17]的大规模伪钞制造案件。南宋时期,由于会子的大面积发行,伪钞问题越发严重,甚至出现“天下坐会子,犯法相望”[21]的局面。
何以会出现“伪会充斥”[22]的局面呢?分析其原因,伪造纸币可以带来暴利,无疑是最关键的。正如时人所言:“今之交子,较之大钱,无铜炭之费,无鼓铸之劳,一夫日造数十百纸,鬼神莫能窥焉。”[12]于是乎,人心循利,甚于畏法。易于仿制是伪钞横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纸币最初选用的是“薄如蝉翼而质坚可久”[21]的四川楮纸。由于纸料较精,工制不苟,“民欲为伪,尚或难之”[17]。然而,随着宋廷越来越依赖于发行纸币来解决财政困难,原材料严重不足,到了南宋后期,令“所在州军任责撩纸”[22]。这样做的后果显而易见,“纸即可以自造,价且五倍于前,故昔之为伪者难,今之为伪者易”[17],客观上方便了伪造。此外,宋代的印刷业极其发达,以雕印书籍为业者处处皆是,从事印刷业的工匠大大增加,这就使伪造纸币有了技术上的可能。吏治腐败则进一步加剧了伪钞的泛滥。一个著名的例子即朱熹指控台州知州唐仲友庇护伪钞犯蒋辉,并胁令其伪造会子[21]。宋廷对于伪造纸钞的判罚极为严厉,但是在具体落实时却常常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造成“一有败露,纳贿求免,不曰字画之不尽摹,则曰贯索之不尽类,法当重戮,仅从末减”[10]的恶劣影响。
货币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是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个基础前提,为此宋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打击伪钞。事实上,早在四川交子官办之初,宋廷即下了针对伪造纸钞的奖惩条文:“若民间伪造,许人陈告,支小钱五百贯,犯人决讫,配铜钱界。”[20]需要指出的是,最初对伪造纸钞的判定与伪写“官文书”同,而不与盗铸铜铁钱等同[17]。根据宋代法律,伪写官文书处以流二千里,而“私铸钱者,流三千里”[23],可见,当时对伪钞的界定还未上升到与金属货币等同。至宋徽宗崇宁年间,则规定“伪造钞已成,流三千里,已行用者,处斩”[21]。南宋初期,伪造纸钞者沿用北宋法律,“有伪造者,依川钱引抵罪。”[12]淳熙十三年则下诏“伪造会子凡经行用,并处死”[17]。淳祐十年更是下令,“诏令沿海州县,山隩每岳,结为保甲,互相纠察,如有犯者及停藏家,许告推赏,不告连坐”[22]。此外,宋廷也鼓励破获伪钞案件者,“敕告获伪造会子赏钱,依指挥于所在有管经总制钱内先次支给,官吏非理阻抑者,许经朝省越诉,取旨责罚”[24]。从上述关于禁止伪钞的众多诏令中不难发现,宋廷对于伪造纸钞的惩治有由轻到重、由个体到群体的过程。这种转变,既是基于对纸币认识程度的提高,也是出于纸币发行量大增的现实考虑。然而,仅凭严刑峻法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当时一位官员所指出的,“增添纸料,宽假工程,务极精致,使人不敢为伪者,上也;禁捕之法,厚为之劝,厉为之防,使人不敢为伪者,次也”[17]。这个见解可谓一语中的。北宋和南宋早期都坚持选用质量上乘、不易伪造的纸料,直到后期因为纸钞发行量的增大,才开始杂选乃至滥选纸料。此外,宋廷在纸钞的设计上也颇下功夫。史料记载,交子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印记”[20]。南宋会子的票面上还印有:“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一千贯。如不愿支赏,与补进义校尉。若徒中及窝藏之家能自告首,特与免罪,亦支上件赏钱,或愿补前项名目者听。”[16]这些设计起到了震慑作用,也加大了伪造难度。对于官钞的制造者,宋廷则“廪给加厚,勿惮小费,务在集事”[25],一方面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令其专心本业,同时又加以约束。当时的相关官员即上奏皇帝:“造会子者二百人,放作则散处于外,稍久则兑卖名役,恣其自便,诲起为奸,宜置营区聚,老而后代,死而后收”[21],可谓深谋远虑。宋代还执行纸币换界制度。两宋的换界期限并不一致,但其防伪目的却一以贯之,诚如时人所言:“当换界之时,差内外两场官吏辨验真伪,方与交收。外场辨验到一贯伪会,追赏至七十贯;内场辨验到一贯伪会,所追赏视外场又倍之。凡赏钱皆置历拘榷,专以激犒官吏,断断不敢侵移他用。民间知将来换会之时,伪会必不逃两场辨验,自然伪会不致通行。”[25]
纸币在宋代的出现及流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这个新事物的管理,宋廷有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由于纸币相对传统货币更易作伪,因此从面世之日起就一直被伪钞问题所困扰,其间甚至有人建议废除纸币。然而,金属货币向纸币的转变是大势所趋,宋廷并没有因噎废食,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纵观两宋历史,纸币的设计、发行、管理制度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后世借鉴的地方,本位制、换界制及防伪措施等则被后代王朝所沿用,其理论价值甚至在当代亦有可取之处。
本文作者:王伟超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