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研究型复合图书馆外文期刊采访技术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外刊采访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外刊采访工作应对的策略和措施等进行讲述。包括了信息技术和出版技术的冲击、读者需求的变化、经费的局限、调整馆藏发展规划、协调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的发展、整合开放存取期刊、参加全国和地区性的集团采购、建立联合馆藏,走共建共享之路、转换外刊采访馆员的角色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研究型图书馆外文期刊采访工作在复合图书馆时期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和出版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期刊的大量引进,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期刊经费的不足,使得外刊采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调整馆藏发展规划,协调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的发展,整合开放存取期刊,参加集团采购,建立联合馆藏走共建共享之路以及转变外刊采访馆员的角色等则成为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
1外刊采访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1.1信息技术和出版技术的冲击
由于信息技术和出版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电子期刊不断涌现,同时开放存取(OA)期刊的数量也迅速增长,学术期刊的出版呈现从p-only→p-first→p+e→e+p→e-first→e-only的发展态势,纸本期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而且有被电子期刊逐步取代的趋势。出版商的销售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完全捆绑销售模式,到目前捆绑与e-only模式的并存以及完全e-only销售模式,无论哪一种都对外文纸本期刊的订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纸本期刊的地位随之发生动摇,以前电子期刊被作为纸本期刊的复本看待,而现在纸本期刊已演变为电子期刊的复本而被削减,两者的地位逐渐发生了对调。
1.2读者需求的变化
电子期刊被引进图书馆后,由于其获取方便而且时效性强,读者显示出了对它无法抑制的强烈需求,使电子期刊的使用率猛增,而纸本期刊的使用则急剧走低,从而导致纸本期刊的订购成为“夕阳产业”,而电子期刊的订购成为“朝阳产业”。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05年进行的“电子资源建设和使用读者调查”表明,读者利用电子期刊的比例为77.5%,大大高于纸本期刊的25.3%。使用率的统计可以直接反映读者的需求情况,如CALIS在2006年集团引进电子期刊数据35个,浏览或下载量为7789万次,比2005年上升了15.85%;四川大学图书馆Elsevier和JohnWiley两大数据库2008年全文下载量分别为1262046篇和167256篇,比2006年分别增长了183.3%和39.83%。与电子期刊使用率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纸本刊的利用减少了许多,如耶鲁大学医学图书馆经过严密的使用统计分析,证实随着电子期刊的增加,到馆读者和印本使用减少,而且发现在一段时期中大部分印本刊根本就没有人使用。这些都说明了读者需求取向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向图书馆管理者们提供了从纸本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化的重要依据,在复合图书馆时期纸本期刊的退让和电子期刊的猛进正是满足读者需求的必然结果。
1.3经费的局限
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图书馆的核心敏感问题,传统图书馆时期是保刊弃书,而复合图书馆时期由于电子期刊的不断引进则演变为保书和电子刊而弃纸本外刊,其具体表现就是目前许多研究型图书馆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纸本外刊的削减工作。造成经费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期刊的涨价,据美国ARL的统计,从1986—2006年的21年间,其成员馆单种期刊均价平均年涨幅为5.3%,增速远高于同期通货膨胀率(见图1)。从学科来看(以国会图书馆学科分类为准),2005—2009年平均年涨幅超过8%的学科有25个,占31个学科的81%,其中政治学、动物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等涨幅名列前茅。
同内引进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涨价也非常厉害,其典型代表就是Elsevier数据库,因其2008年涨幅太大,CALLS无法接受与其谈判破裂,而订购了该数据库的用户有很多,为了不影响科研和教学工作,很多图书馆被迫接受涨价,平均每种刊的涨幅达16.7%之多。还有ACS数据库,从2009年开始实行e-only销售模式,新的价格模式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国民收入情况划分的级别、原用户多年的使用情况、科研水平、纸本订购情况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将国内用户重新划分为12个等级进行收费,这样有不少图书馆2009年涨幅超过了50%以上;四川大学图书馆2008年ACS的P+E订购总经费约5万美元,由于被列为6b级(ACS在中国设定的最高级别),2009年涨幅达20%,2009~2011年的订购价格分别为$60532、$66585、$73244,合同期平均年涨幅为10%。
2外刊采访工作应对的策略和措施
上述情况表明,外文期刊采访工作的内容同传统图书馆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刊资源的格局需要重新建立,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应对挑战,研究型图书馆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新的馆藏发展策略。
2.1调整馆藏发展规划
传统图书馆时期的馆藏发展规划已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调整。研究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同其他相关组织一起共同参与、支持和实现所属机构的科研或教育使命,因此确定馆藏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所属机构的科研或教育目标就成为研究图书馆的重要使命,这一使命的一个核心就是,其所收藏的所有馆藏资源都必须服务于所有相关的用户,必须服务于科研或教育目标的实现。而目前Google等搜索引擎对图书馆职能的冲击,更有必要重申图书馆的使命,有了明确的使命,才能有明确的馆藏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有传承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馆藏发展规划与政策。
如中国科学院为了实现有效支撑科技自主创新,构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文献情报服务能力的新目标,通过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建立了以数字资源为主的全院文献资源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了从以各个文献机构各自采购印本资源为主,到以全院统筹规划、集团采购的网络版数字资源为主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基本形成了基于网络的全院集成服务与联合服务体系,初步实现了基于用户环境的、情景敏感的学科化服务模式和战略情报服务模式。
2.2协调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的发展
复合图书馆时期,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的协调发展是应对挑战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这一时期馆藏发展的重要特征。两者协调发展时,需要遵循目标性、满足需求、互补性、重点保障和成本效益等原则,并在纸本外刊向电子期刊转化的同时,注重两者的优化配置。
2.2.1纸本外刊向电子期刊的转化纸本外刊向电子期刊的转化过程实际就是对纸本外刊的削减过程。削减纸本刊并转为电子刊的意义所在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并且减少验收、流通、阅览和催缺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和空间的成本,对促进减员增效、优化管理和人事改革有着积极意义。从实际情况看,起初很多馆都是比较被动地进行调整,即由于经费不足而对纸本外刊进行削减,削减出来的经费用于购买电子期刊数据库。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发展成熟,这种调整越来越具有计划性与战略性,由被动转为了主动。
如清华大学图书馆2009年纸本外刊削减到只有120种左右,经费只剩下100多万;复旦大学2009年削减了200多种刊,削减金额约380万;四川大学图书馆从2007年开始对纸本外刊进行了大幅调整,主要对有电子全文的期刊进行削减,两年来共削减外刊429种,占所订购外刊的35.3%,削减经费约392万,几乎占整个纸本外刊订购经费的一半,如表1所示:
通过进一步对该馆削减期刊的学科进行分析,发现削减最多的是医学类刊,有170种,占削减总量的39.63%;工科次之,理科再次之,文科最少(见表2)。医学类期刊对时效性要求很高,所以很多电子期刊数据库都收录了医学刊,而且对医学院读者调查反馈显示他们更希望订购电子期刊,因为获取方便而快捷。
2.2.2纸本外刊和电子期刊的优化配置馆藏发展的原则之一就是要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做好学科分析和经费的配置,这是采购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在协调纸本外刊和电子期刊的订购时尤为重要。传统图书馆时期,在纸本文献的学科配置上做了很多工作,而在复合图书馆时期则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加强对读者及其需求的深入研究,与读者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对每一个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都要进行详细而全面的特点分析和研究,包括学科主题范围、学科用户群范围及其需求和行为模式等等,针对不同学科来量身订做纸本外刊和电子期刊的订购比例,以实现两者的最优化配置。
一直以来采选纸本外刊的重要依据是影响因子,因为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响因子同期刊的影响力呈正相关,而在对纸本外刊进行调整削减时,还应考虑H指数和G指数,以使选择的指标更完善。H指数和G指数是用于评价科学家成就的,后来布劳恩等人将其引入期刊评价中,成为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新指标。在对纸本外刊进行调整时,尽量保留某一学科中影响因子、H指数和G指数同时都很高的外刊,这样就可最大限度地兼顾某一学科纸本刊的保障和电子刊的利用。
2.3整合开放存取期刊
2008年Springer达成收购BioMedCentralGroup的协议,后者是全球最大的拥有180多种生物医学类同行评议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商,这一举措证明开放存取出版已成为学术出版持久而稳固的组成部分。同时,随着OA期刊的不断涌现,其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高,2006年《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的1996种OA期刊中有604种分别被SCI、SSCI等权威检索工具收录,比例达30%。因此可以把OA期刊纳入到外刊资源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同订购期刊进行协调整合,把其作为外刊订购的组成部分。为此需要建立一个收集、整理和加工OA期刊资源的长效机制,使OA期刊成为馆藏外刊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4参加全国和地区性的集团采购
与纸本外刊单本订购不同的是,电子期刊通常是以“库”的形式销售,其订购流程包括前期评估、试用、二次评估、谈判、采购、签订合同、组织培训等多个环节,因此参加集团采购即可以节约各参团图书馆的人力、物力等采购成本,同时还可以使各成员馆享受到优惠价格,并得到优质售后服务。这从CALIS集团采购实行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可以得到明证,在“九·五”期间CALIS共引进了国外19个出版商或商的90个数据库,各数据库获得的优惠从25%-65%不等,为各大学图书馆节约了大量经费,集团采购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可见这是应对期刊涨价、经费不足的重要手段之一。
2.5建立联合馆藏,走共建共享之路
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图书馆服务宣言》提出的目标之一是开展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全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外刊资源在科研和教学的创新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单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文献经费始终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加强合作,共建共享,以本馆资源为立足点,建立地区、全国和全球间的联合区域馆藏,从而极大地扩展馆藏外刊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CASHL就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全国性联合馆藏,并开展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服务,实现了保障和利用的双重目的,对外文期刊的订购也很有启发意义。如Elsevier数据库,全国有131个高校图书馆订购了该数据库,如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整协调,各馆所购买的Elsevier捆绑纸本刊互不重复,就可实现对所有Elsevier期刊的长期拥有。2008年,几个大型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对Elsevier数据库采用e-only模式,说明这些大馆更倾向于获取,而且打破了捆绑刊制约馆藏发展的~个瓶颈;而原来订购捆绑刊的经费可以选择订购一些永久电子刊,如果各馆相互协调,选择不重复电子刊,仍然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联合馆藏,从而实现对Elsevier数据库中所有电子刊的永久保存和获取。
此外,中国科学院的NSTL作为国家科技文献平台的核心和外文科技文献保障体系,通过共建共享,订购纸本外刊1.5万种,外文会议录3000余种,全国开通网络版外文期刊已达215种,面向全国提供公益性的文献检索和文献传递服务,使资源的利用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2.6转换外刊采访馆员的角色
人始终是任何变革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外刊采访馆员来说,进行角色的转换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外刊采访馆员要逐渐具备参考咨询馆员或学科馆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成为精通采访和参考咨询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这需要具备以下的能力:①信息能力,即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极强的信息意识。由于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外刊采访馆员除了常规的订购工作外,还应对网上的信息资源特别是OA期刊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和加工。②创新能力,对常规工作进行创造性思维,要善于思考,创造出新颖独到的方法,在工作中勇于开拓进取。要具备高度的职业敏感性,不要按部就班,局限于已有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应多思索如何拓展自己的工作,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重新设计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③科研能力,这里强调的是对学科知识信息的整合能力。外刊采访馆员除了熟悉学科发展动态外,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科情报研究分析工作,甚至参与某些院系的科研活动,对获得的所有相关知识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各学科订购最符合其需要的外文期刊资源,并提供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相结合的很有针对性的专题服务。
3结语
电子信息技术和出版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电子期刊得到飞速的发展,读者的需求导向使得研究型图书馆不断引进电子期刊数据库,纸本外刊不断向电子期刊转化,使得两者的协调发展成为复合图书馆时期外刊采访工作的重点;同时,调整馆藏发展规划、整合OA期刊、参加集团采购、建立联合馆藏走共建共享之路成为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外刊采访工作内容的巨大变化和外刊工作格局的重新建立,对外刊采访馆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成为精通采访和参考咨询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图书馆事业的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