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图书馆管理思考(4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图书馆管理思考(4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图书馆管理思考(4篇)

第一篇: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探讨

引言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它不仅仅要实现它的基本职能,还要求对信息资源进一步提升并对知识加以创新,从而推动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创建知识管理模式,有助于建立并完善高校图书馆知识产能结构,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的发展,使知识管理实现有效共享。

1.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1知识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大时代,知识管理已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发展主流。知识管理在历史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与此同时,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同样,高校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唯有实行知识管理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更多的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1.2知识管理能促进图书馆信息和技术的整合

我国目前图书馆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图书馆设备的不完善,书籍资料不完整,更新速度慢,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从而使读者阅读的积极性不大。知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知识网络,对一些信息资源加工整合,以供知识交流与共享,激发对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开发并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

1.3调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尽管我国图书馆管理资源建设工作上有所欠缺,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仍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能够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团队精神,促进自身的文化修养,挖掘自身的潜力,让每个馆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担当起管理的重任[1]。

2.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实施的有效途径

2.1发挥图书馆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

图书馆管理部门是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移的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工作的有效实施,切实落成,形成井然有序的体系,图书馆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图书馆的管理,结合图书馆资源优势,建立健全的图书馆内部规章制度,做好借书还书登记,合理分配归类等各项工作,为读者提供更为便利快捷的通道。

2.2引进先进现代化信息技术

知识管理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何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进高校图书馆管理当中来,是图书馆面临的一大挑战。首先,图书馆必须要有完备的器件和设备,其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举措,另外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和相关的科研人员沟通协商好,了解他们的需求,贮备一些符合现代技术要求的信息处理设备,为引进高端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发挥知识领航的功能

图书馆传统的图书分类法主要是给代表各个知识领域的书籍做编制为主,读者可以通过卡片式或者计算机索引查询所需要的同类图书期刊。虽然这种知识领航方法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查找到相应的文献,但是毕竟不太严谨,存在很多漏洞问题,比如很多相关书籍难以搜索,或是找到的书籍资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而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领航作用可以将国内外的文化现状相互结合,一些新的思潮,新的理念也将应运而生[2]。同时一些新书的编印,专栏的集锦也会很详细地展现在广大读者的眼前,还可以与不同种族的各国人民进行学术之间的交流,读者还能与作者进行远程沟通交流,使图书馆成为知识传播和发展中心。

3.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

3.1以人为本,构建激发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管理者要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潜能,另外,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方式太过缓慢,工作效率低,分工明确,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将会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最后值得一提是要加强管理者的团结协作的意识,以及提高对管理员的学历要求,这也是知识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3.2加强知识整合,创建特色数据库

所谓图书馆的知识整合通俗来讲就是将知识信息集成到一起管理。也就是将不同分布的信息通过一些信息技术和应用软件集成在一起,按照用户的需求将这些集成信息通过科学规范的组织提供给读者,使知识准确快速传递。所以,构建特色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然趋势。图书馆在长期建设中,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献收藏,创建特色数据库特色要体现其特色性,要符合本校本专业的鲜明特色[3]。

结束语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这一论题的提出,是图书馆管理改革创新的一大突破。第一,它让我们对知识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出有了全新的理解,给图书馆管理指明了方向,产生了新的发展空间。第二,这一论题的提出有助于完善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和各领域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第三,图书馆管理引入知识管理理念,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出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焦娜.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4,(13):13-14.

[2]孙悦.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6):45-46.

[3]田原.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J].卷宗,2015,(5):60-60.

作者:张大勇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

第二篇: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科研、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去适应工作上的机遇和挑战,要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研究,以此提高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读者;管理;服务;创新

在高等教育中,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管理和储存文献的组织机构,肩负着教师科研教学、学生学习拓展视野的重要作用,它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庞大的信息量和丰富的文献资源开始不断涌现,这给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因此,高校图书馆十分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开展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才能更好地去满足新形势下的时代需求。

一、创新管理模式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育与科研的主阵地,它对教师和学生获取知识、提高人格素养、拓展视野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用科学、严谨的发展观态度去探索图书管的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我认为要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转变管理观念

在以往的图书馆管理上是以“藏书”为主要目的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说是将重要的纸张、书籍等文献进行收藏和归纳管理,在保证好藏书的前提下,允许人们借阅(对于一些文献的孤本、珍品等,则不能或不会轻易借阅)。在传统的管理观念上是以“重藏、重管、轻用”为主,文献往往会被放在重要位置,而读者只能处于次要的位置。而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要意识到自身在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中的重要责任和作用,要积极转变管理观念,以“重用轻藏”的观念展开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探究。另外,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进行创新和有效结合,以多样化的管理理念让图书馆管理工作更趋于规范、有序、便捷(如,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管理、采购等)。

(二)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高校图书馆及其管理人员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才能在紧跟时展潮流的前提下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创新,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高校师生。具体为:(1)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如:开展计算机技术管理和运用等技能知识的相关学习、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对本职工作的管理水平;(2)对管理人员的图书馆市场应变能力要进行着重培养。根据时展的需要和图书馆自身的综合特征,为管理人员提供定期的培训服务,让他们在了解图书市场发展动态的同时,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自主创新,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三)信息化背景下管理模式的创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信息资源不断涌现,这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给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纸张式收藏、实体文本式登记管理模式已经变得十分落后、繁琐,它不仅增加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占用了图书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并且,大量的文献资源不断涌现和更新,亟需图书馆对其进行收纳、整理和收藏,并及时提供给高校师生,这就需要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要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在掌握图书馆特点的同时,了解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走向,积极对图书馆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例如: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对图书馆的文献进行分类归纳管理,还可以通过网购的形式采购需要补充的书籍等,这样不仅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变得快速、便捷,也能大大的减少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使其更好地为广大高校师生服务。

二、创新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对于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它的主要责任已经不再是收藏文献,而是开始侧重于服务广大师生,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服务。对于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具体表现为:

(一)创新服务理念

目前,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主要是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来完成的。由此可见,图书馆管理人员只有掌握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创新,才能给我们的高校师生提供科学、系统、人性化的服务。如:在对读者的服务时间上,可以将固定的服务时间改为经常性的人性化服务,让读者可以经常来图书馆进行借阅书籍和学习;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对读者群进行改革创新,不再拘泥于本校读者,开始对社会读者进行有偿性的借阅和服务等。

(二)创新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要结合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来为读者提供服务。首先,提供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例如:对于网络资源,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开发、有目的的甄选和下载,并且可以为读者提供必要的网上查询、阅读服务,同时建立和开发本校的科研、教学成果数据库,以便于及时为读者群提供校本服务。其次,对于现有的文献资源进行深加工,建立起具有本校特色的数据库。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文本数据资源,找出有自身特点的板块进行自身的品牌资源创建,进而使自身能在众多的信息资源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个体系的创建主要表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让读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源时更好地使用这个数据库,并让我们的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服务于社会。

(三)创新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要进行创新,首先要结合当下的网络技术。例如:对网络咨询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与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QQ、BBS、E-mail、微博、微信等软件技术进行互动式问答交流。不管我们的管理人员在何地、何时,只要有网络技术的支持,就算是只有手机也能为读者提供解答服务。其次,提供个性化服务。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图书馆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而进行的服务。如,根据某毕业生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相关文献资源和服务等。最后,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当下的高校图书馆,除了传统的借阅服务外,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可以开设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远程服务。

三、结束语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文明进步的主阵地,它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只有将自身的特点和时展的需求相结合,积极对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才能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拓展视野提供重要帮助,才能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知识的不断创新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邵伟波.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2]金春福.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9).

[3]孙悦.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

[4]薛孟晓.基于信息生态的高校图书馆网站信息构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5]杜文淼.网络阅读文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满意度研究[D].青岛大学,2015.

作者:青松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学技术馆

第三篇: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实践应用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还利用传统条形码和磁条识别方式进行图书管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较难拓展业务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整合,构建了智能图书馆的总体方案架构,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FID的读写、自助借书还书等功能模块。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高校;图书馆管理

1物联网的概念及特征物

联网指的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红外线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设备,根据预先制定的相关协议,将物品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中,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传输,以及物品定位、信息识别、监控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结构。物联网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网络模式,其构成是建立在网络协同的基础上,实现的是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整个物联网由传感器设备、控制系统和网络系统共同构成。

2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师生图书借阅卡为IC卡模式,这种类型的图书借阅卡不能写入过多的数据信息,使用时间较短、容易消磁损坏,使用过程中给高校师生造成了很多不便。

(2)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标签自动识别采用的是一维条形码扫描模式,一维条形码存储信息量较小,而且无法修改信息,在图书标签识别过程中必须逐个扫描,很容易造成条形码损坏。

(3)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图书失窃问题的发生,高校图书馆会在门口设置识别磁条,这种方式容易受到电磁干扰造成错误报警。

(4)高校图书馆需要聘请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编目、数据识别和处理等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5)图书管理员在进行图书清点、图书上架等工作时还需要查看图书上标识的索书号,找到相对应的图书排架后才能进行扫描识别,这种工作模式很容易造成图书排架错误,同时还耗费大量时间。

(6)为了提高图书检索的准确性,学生在查找图书时必须不断修改和补充检索条件,更改图书检索路径,导致图书检索效率非常低下。

3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构建目标

(1)自助借阅归还功能。高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众多,学生经常需要排队借阅和归还图书。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射频识别读写设备和相关控制系统,学生可以自助完成图书借阅和归还。同时,这种功能还可以与高校图书馆现有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连通,实现图书续借、逾期罚款功能,系统可以识别不同级别的图书证,广大师生可以自行办理图书借阅和归还手续。

(2)图书快速盘点功能。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具有实时数据传输功能,每次可以同时读取多个图书电子标签,使高校图书馆在图书盘点工作中真正提高效率,准确核对图书数量,确保图书所在位置正确,提高图书盘点的准确率,还可以在某一区域随时进行图书盘点,保障高校图书馆日常图书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了图书管理员的图书盘点工作强度。

(3)图书防盗门禁功能。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有效确保高校图书馆图书的安全性。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可以将图书标签信息通过物联网传输到防盗门禁系统的数据库中,当读者携带图书通过防盗门禁时,系统会将图书的UID与防盗门禁系统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无法找到图书信息时,系统可以自动报警,并且输出有问题的图书信息。

4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构建方案

4.1系统构建思路文章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快速检索、准确定位、高效盘点、顺序上架等功能,采用一体化标识的方式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排架功能,并且与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连通,全面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4.2系统功能模块

(1)电子标签转换系统。图书电子标签转换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图书电子标签转换、图书排架电子标签转换,以及图书借阅卡电子标签转换等。

(2)自助借阅和归还系统。高校图书馆的全体师生读者都可以利用图书自助借阅和归还系统检索图书信息,再办理图书借阅或归还手续。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这种多种借阅和归还图书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工作强度。读者只需要在图书自助借阅和归还工作台上完成相关操作即可,该系统采用了RFID技术,能够实现多本图书同时借阅和归还功能。对于已经被借阅了图书,系统会自动进行标记,按照相应程序及时通知管理员另外购置。读者可以利用工作台上的计算机终端输入任意图书检索条件,系统会自动显示检索结果。

(3)图书盘点管理系统。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的图书盘点管理系统负责实现图书盘点、图书查询、图书上架等功能,对于规模较大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图书管理员在进行图书盘点工作时要扫描架位上的标签,利用计算机查询到该架位上的全部馆藏图书清单,再通过手持RFID设备扫描该架位上的图书,完成图书清点工作。将获得的清点数据与原始清单数据进行对比,可以自动得出图书差异数量和错误架位等信息。图书盘点管理系统能够实时保证图书清点准确,将清点后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计算机终端,获得图书清点差异数据并存储于系统数据库中。

(4)借阅卡管理系统。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的借阅卡管理系统仍然以RFID技术为基础,实现对师生读者图书借阅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坚持以服务师生为导向,对不同级别的读者授予不同权限,同时控制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权限,确保师生读者可以快速借阅图书,又提高了RFID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强度。

(5)图书实时归还系统。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的图书实时归还系统只需要学生和教师将需要归还的图书放到系统读取设备处,当系统读取成功图书上的RFID标识后,再将图书放到书架上即可。在图书实时归还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只需要按照提示操作系统,不需要寻找图书所在架位,能够提高读者归还图书的便捷性,降低人为操作的错误率。

(6)图书安全门禁系统。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的图书安全门禁系统可以对读者的借阅证进行验证,同时识别读者借阅图书的信息,如果判断正确则自动打开安全闸门,读者可以通过,否则关闭闸门,拒绝通过。图书安全门禁系统还可以随时读取进入图书馆的人员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读者姓名、专业、年级等,并根据要求生成统计图表。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仍然采用的是传统IC卡识别或磁条卡识别的管理模式,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工作效率也是十分低下。文章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高校图书馆图书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希望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以便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曲军.关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对策的探究[J].教师,2014,(14).

[2]张红琳,叶文伟.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实践及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4).

作者:陈泰峰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人本主义思想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分析

摘要:借鉴人本主义思想视角,发现我国图书馆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理念上重物轻人、服务模式上人性化缺失、馆员管理上忽视主体地位三大方面,要提升图书馆管理的水平应该做到树立健康向上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和建立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模式。

关键词:人本主义思想;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

在中国,人本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想,它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无产阶级人本价值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在探讨什么是人的论题中,提出两点:一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是人是自由的个体。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强调尊重人的独立人格、能力差异,尊重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尊重人的自身价值、社会价值;不断冲破各种束缚人的体制、机制,把人从各种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使人的潜能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一、人本主义思想视域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上重物轻人

人和物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理论中探讨的命题,人即创造了物,也受到物的影响而改造人本身。也就是说物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在探讨管理理念上,往往夸大的物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人的作用,这也在根本上会导致管理体制进步的滞纳与不前。重物不重人的观念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一方面它忽视了图书馆馆员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忽视了读者的需求。这种认识上的错误,无形中会影响着图书馆功能的诸多发挥。

(1)重技术提升,轻技能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和社会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帮助高校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的图书馆,以求跟上现代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要求。巨大数据库的建立使图书馆已转变为一个全新概念的、多功能的现代信息服务中心,但是,却忽视了馆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提升。

(2)重收藏管理,轻尊重读者。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图书收藏数量的多少,大多数高校在这方面投入过大,但却忘记了收藏的最终目的还是用户使用,因此,过度的着重于收藏造成资料的大量浪费。

(3)重硬件设施,轻主动服务。现在的高校建设中,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场馆,还经常作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来呈现,因此很多高校投入许多人力、物力、财力对图书馆进行扩建与装修。由于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单一化,缺少多样化和主动性,因此虽然投入很多,往往实际利用率较低。

2.服务模式上人性化缺失

在图书馆管理中核心的工作便是服务,而服务从根本上来讲是人的服务,其核心就是人性化。随着信息资源电子化、网络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作为高校服务主体的学生和教师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出现多元化、综合化和纵深化的趋势。在传统的管理思维的支配下,硬件设施的建设往往是图书馆建设的着重点,而相比较而言,则对如何方便读者、了解读者的需求,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关注不多,存在着服务手段单一、服务内容不符合要求和服务方式被动三个问题。

3.馆员管理上忽视主体地位

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同馆员的受重视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图书馆工作具有服务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强的特点,是否受到重视影响着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说在人事体制中有着“双重”身份,是做着行政工作的科研人员。在服务科研人员、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同时,在图书的海洋里,他们也在默默的做着科研的工作,对自身的精神追求也不断的提升,但在奖惩制度和待遇制度方面,图书管理人员的薪酬却要远低于教学部门。薪酬制度、福利制度等物质利益是影响馆员对图书馆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另外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过度行政化也使馆员的上升空间受限,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烦躁情绪和懒惰的思想,这也使得服务水平和质量下降。

二、人本主义思想视域下强化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对策

1.树立健康向上的管理理念

首先是引导馆员更新学习理念。积极鼓励馆员继续教育,提升学习能力,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其次要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图书馆工作以服务为主,这就需要通过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让图书馆员在思想上理解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责任心,对服务对象富有耐心和爱心,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最后要提倡以馆员为中心的民主管理思想。民主是增加团队凝聚力和提升团队的必要方式,应该让馆员多多参与决策和计划以及重大事情的制定和讨论,这样才能实现群策群力,使得图书馆工作可以以一个优秀的团体的身份展现,使得各项工作任务得以实现。

2.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对馆员的定期考核应主要将标准指向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方面,旨在激励员工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要实行一定的奖惩机制。通过奖罚分明的制度来激发个人潜能,同时要将图书管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化和目标化,使得制度实施有的放矢。最后要建立定期培训机制。依据不同岗位需求和个人所学专业的差异,有侧重、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进行不同的教育培训。多提供学术交流的条件。邀请各方面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举办各种实践活动,展示各学科的学术前沿成果,开拓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新渠道,增加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和学术功能。

3.建立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模式

首先要使借阅环境更具人性化。图书馆环境要关照读者的感官需求和阅读需要,备齐一些阅读中需要辅助的使用设备,如制定书库方位指示图、合理摆放书架、桌椅,自习区多安置电源插座、同时对图书摆放有合理安排,方便阅读使用,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图书馆物质环境,提升读者的阅读和借阅体验。其次要在馆内空间环境布局方面多下心思。比如走廊、转角处多放一些绿色植物、盆景,在阅览室放置激励读者求知欲的书画、伟人塑像、名人警句等,旨在营造一个宁静、高雅、舒适的读书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黄付艳.论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3).

[2]黄梅.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夏晓玲,黄洪基,等.激励机制在构建和谐图书馆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2).

[4]傅立芳.刍议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与管理[J].岱宗学刊,2008(2).

作者:于娟单位:齐齐哈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