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古代图书馆学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古代图书馆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古代图书馆学论文

一关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

每一门学科的发生、发展都必定会经历一定的历史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是漫长的,进行学科史的研究就必须确定学科发展的分期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也不例外。对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主要有两种划分途径:一是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分期为依据,这一途径主要是以承认“古代图书馆学”的称谓为前提;二是以20世纪初期“图书馆”作为专有名词出现在中国,随后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正式建制开始,主要勾勒整个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脉络。显然持这一划分途径的学者是对中国古代有“图书馆学”这一说法存在异议的。对于第一种划分途径,吴仲强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一书中,按照中国历史分期把中国图书馆学史划分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1840年以前)、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史(1840-1919年)、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史(1919-1949年)、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史(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杨建东、罗德远认为中国图书馆学史应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图书馆学的孕育时期(封建社会)、中国图书馆学的萌芽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学的产生时期(辛亥革命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宓浩在《图书馆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清以前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时期;1949年以前为中国图书馆学创建时期;1949年以后为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时期。按照以上两种划分途径分别进行中国图书馆学史分期研究的学者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我国的图书馆学就是模仿西方图书馆学的历史,由此得出中国图书馆学还处于萌芽状态的结论。认为目前图书馆学确实存在大量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术语和概念,使得众多学者感到单从学术角度去探讨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有些无从下手。很明显,按照第一种途径进行划分的学者是以历史发展阶段为依据的;按照第二种途径进行划分的学者突出了图书馆学的主体性,但忽略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存在。笔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专门史(如图书史、藏书史与图书馆史)或学术史(如图书馆学史)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受社会历史阶段论划分的影响很大,忽略了这些专门史或学术史自身的主体性与特征。笔者对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从图书馆学史发展过程的学术特点,根据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特征,将其分为四个时期:

(1)中国古代图书馆学(20世纪以前)。上文中已讨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概念等问题。笔者认为古代图书馆学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一个重要阶段与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之后,按历史学家的看法,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但图书馆学研究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其研究内容与形式仍然延续着固有的模式。因此,笔者把古代图书馆学的下限定在19世纪末。

(2)中国近代图书馆学(20世纪前期)。20世纪是中国图书馆学变化最大的时期。从“图书馆”到“图书馆学”的提出,从思想方法的引进到逐步本土化,从传统教育到现代专业教育的正规化,中国图书馆学告别古代,进入近代阶段。

(3)中国现代图书馆学(20世纪后期)。有一点无可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学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笔者将20世纪图书馆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点,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从总体看,20世纪后20年,中国图书馆学无论是教育还是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超越了20世纪前期的水平,中国图书馆学才真正进入现代阶段。

(4)中国当代图书馆学(21世纪以来)。20世纪末,随着网络化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学研究在很多领域出现了根本的变化,因此,笔者认为,以21世纪为节点,中国图书馆学进入当代阶段。

二关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写法

中国学术史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从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戴望的《颜氏学记》到梁启超、钱穆的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直至张舜徽的《清儒学记》,学术史研究一脉相传,其方法虽各异,其内容或趋同。就学术史具体内容而言,笔者在《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一文中提到,约略有如下数端:“

(1)学人的学术经历,撰述、学术思想的评述等;

(2)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学人学术传承与学派;

(3)一个时代的学术基础(教育、出版与学术杂志等)、学术思潮以及对学人的影响。”学术史可让后学知晓学术发展脉络,学术的精华与糟粕,让“上下诸先生,深浅各得,醇疵互见”,并为当代学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当然学术史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如张舜徽所云:“我们总结前人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时,除条理史实外,也还有观摩借鉴的一面。对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进德修业之方,都要认真体认,引归身受。他们好的言论行动,可资学习;缺点错误,可为厉戒。”随着现代学术的建立与学术的分科,专业学术史的建立更应受学术界重视。关于图书馆学史,即图书馆学术史,二者不应有什么区别。另外,图书馆学所研究的对象,如图书文献、藏书与图书馆等,与图书馆学史有重要关联,但其历史不应是图书馆学史的一部分。而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学研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图书馆学教育史应为图书馆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鉴于此,笔者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撰写,根据不同阶段,每阶段分为三个方面:

(1)中国图书馆学史通论。讨论这一阶段图书馆学发展脉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期探究图书馆学发展的规律。

(2)中国图书馆学史专论。选取与图书馆学研究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事项,如社会思潮、藏书楼、图书馆的发展、古代图书整理、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人留学、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期刊等,分别专题讨论,以期探究图书馆学发展所受的社会影响。

(3)中国图书馆学史学案。选取一批重要图书馆学人,对其生平、著述与思想加以讨论,以期探讨其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的传承、成就与影响,可为今人之借鉴。

三结语

随着“中国图书馆学史”课题项目研究的有序进行,我们在逐渐厘清上述争议问题和模糊地带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课题规划和写作重点及方向,为课题的后续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期待在2018年课题结项之时,能够为广大图书馆学人勾勒出一幅相对完整又兼具自身写作特色的中国图书馆学史全景。

作者:王余光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