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图书馆专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近几十年来,中国图书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图书馆的专业化水准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图书馆,特别是一些基层公共图书馆,有很漂亮的馆舍,但藏书建设、参考咨询、读者服务、阅读推广、地方文献搜集与整理等工作都不尽人意。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图书馆管理水平与馆员专业化水平不足所造成的。那么这是否说明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未能为图书馆事业培养出必需的人才呢?
中国藏书的历史至少已有3500年了,后人发现的甲骨文献在商代是被有意识地收藏的。文献典籍的收藏、整理、利用,对中国历代王朝与学者来说,都是一件神圣与重要的事情。中国第一本图书馆学著作《别录》是由汉代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所撰,距今亦有两千余年了。这本书虽只有少量篇章存世,但我们仍能看出,作者对当时国家藏书所作的研究,并取得很高的成就。至此之后,中国历代图书馆学、目录学与文献学著作都有撰述,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书传统与研究传统。20世纪前50年,是中国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现代的图书馆学教育开始形成。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一些大学已开设了一些图书馆学课程。1920年,美国韦棣华(1861—1931)女士与中国沈祖荣先生(1884—1977)仿照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模式,在武汉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校——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在此后的60年间,图书馆学教育没有太大的发展,基本上就是由两家教育机构支撑着全国图书馆教育的局面,他们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图书馆学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中国图书馆学本科教学点有30余家,硕士点有70余家,博士点有10余家。所培养的学生大致可以满足图书馆事业的需求。
我们再看看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所教授的课程,大致可分成几部分:(1)应用的部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文献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工具与实务、图书馆服务与用户研究、阅读推广、图书馆管理、古籍保护与整理、图书馆新技术应用或数字图书馆等。宏观方面涉及图书馆事业建设原理与组织管理体制、图书馆工作流程与机制,专门图书馆工作原理、特点、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和发展趋势等。(2)理论的部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学史、图书馆学教育、比较图书馆学、文献学与地方文献、目录学与版本学、图书史、藏书史与图书馆史、阅读文化与阅读史等。从已开设课程来看,图书馆学教育的内容可以满足图书馆事业的需求。
那么,图书馆专业化的话题仍然被不断提出,在图书馆事业中仍然受到不断关注呢?也就是说,为什么图书馆学教育培养的人材,在图书馆事业中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呢?我以为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图书馆用人制度。不少图书馆,特别是一些基层图书馆,受编制或什么事业编制的限制,招收合同工,影响了不少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前往图书馆就业。(2)收入制度。在同一地区,图书馆工作岗位收入相对较低,这也影响了不少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前往图书馆就业。(3)领导意识。近期南京机场疫情反映的管理问题,印证了社会上流传的一句话: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就我所知,不少图书馆,包括很多高校图书馆的馆长,都不是专业的人。很多机构实行轮岗制度,这是对专业化的最大破坏。一个馆长,即便不是专业人士,他在馆长位置上,通过学习、进修及实践,也可以转化成专业人士。但一轮岗,这样的转化过程就结束了。图书馆的主管部门或馆长对图书馆学教育的不了解,对图书馆专业化的不重视,严重限制了图书馆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因此,我认为,在中图,图书馆专业化发展不决定于图书馆学教育。但是,图书馆学教育必须关注图书馆专业化问题。
作者:王余光 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摘要:
为学生借阅图书提供指导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常规工作,对特定专业学生进行专业书目推荐服务则是此项工作的薄弱环节。从专业书目准备、专业书目推荐人、推荐时间等方面分析了制约专业书目推荐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专业书目推荐的方法,并对推荐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图书馆;专业书目推荐
在一项关于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在阅读中最主要的困惑是不知道读什么书。许多学生表明,他们迫切需要得到专家的指导[1]。目前,高校图书馆常以张贴海报、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置阅读推荐专栏等形式为大学生借阅图书提供指导。这些方式推荐的书目通常是面向所有学生共性的素质拓展类图书。针对特定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书目阅读推荐,尤其是在结合学生培养方案、学期开课情况动态提供推荐服务上则比较薄弱。本文将重点围绕该问题展开探讨。
一、专业书目推荐概述
[摘要]在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对高校而言,图书馆更多的是为师生服务的,这对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就要积极地顺应时代发展,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增强自己的职业意识。高校则需要注重对图书馆员的培训,搭建起激励图书馆员发展的健全机制,注重培养图书馆员的科研能力等,保证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新业态环境;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
当前,我国教育体系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高等教育深入普及,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不断地提升,其阅读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资源的聚集地,在满足高校师生阅读、查询等需求的同时,还要发挥阅读服务等社会作用。如今,“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出现,对高校图书馆而言,要想提升自身发展,其就需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相契合,而转型升级就是改革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培养和提升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推动高校图书馆转型升级的基础和核心[1]。
一、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新要求
如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高校图书馆就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服务模式,优化读者在阅读和信息获取上的便捷性,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让他们具备满足馆员岗位要求的基础能力,还具备更专业的馆员技能以及相应的科研能力[2]。
(一)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
[摘要]在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对高校而言,图书馆更多的是为师生服务的,这对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就要积极地顺应时代发展,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增强自己的职业意识。高校则需要注重对图书馆员的培训,搭建起激励图书馆员发展的健全机制,注重培养图书馆员的科研能力等,保证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新业态环境;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
当前,我国教育体系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高等教育深入普及,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不断地提升,其阅读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资源的聚集地,在满足高校师生阅读、查询等需求的同时,还要发挥阅读服务等社会作用。如今,“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出现,对高校图书馆而言,要想提升自身发展,其就需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相契合,而转型升级就是改革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培养和提升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推动高校图书馆转型升级的基础和核心[1]。
一、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新要求
如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高校图书馆就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服务模式,优化读者在阅读和信息获取上的便捷性,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让他们具备满足馆员岗位要求的基础能力,还具备更专业的馆员技能以及相应的科研能力[2]。
(一)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
1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图书分类、文献检索、计算机编目等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经过多次的实践操作才能系统掌握课程精髓。但在现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因课时少或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等原因,过分强调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环节重视不够,这就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
1.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因生源不足、经费紧缺等原因,图书馆学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严重缺乏。目前,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主要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前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二是“”后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知识、年龄结构都不尽合理。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师知识往往是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学到的知识,对新技术缺乏了解,年轻教师缺乏图书馆实际工作经验,无法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近些年来,虽有其他一些专业的同志加入教师队伍,但因缺乏对图书情报工作的深入了解,也无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对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