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非图书馆专业馆员工作倦怠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艺术院校非专业馆员工作倦怠分析
1工作内容
艺术院校图书馆的工作细致而又繁琐:既有精深细密的脑力劳动,如书刊编目;又有大量机械重复性的简单劳动,如流通借还;还有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整架倒架等。面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图书馆专业工作,非专业馆员常持一种缺乏自信的畏难态度;面对机械、单调、缺乏创造性的工作,非专业馆员又表现出乏味、厌烦的状态;面对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非专业馆员便会觉得大材小用,产生失落、消极的情绪。由此可见,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这些工作内容较易引起非专业馆员工作倦怠现象产生。
2工作定位
主观认定方面:与图书馆专业出身的馆员不同的是,非专业馆员通常没有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往往有本科或硕士学历,甚至是艺术专业毕业,但感觉自己在高校中既非教师又非行政职员,且干着与自己专业不相符的工作,难免情绪备受困扰。客观评价方面:在大多艺术院校学生眼中图书馆员只是借、还书或看阅览室的“大叔”和“阿姨”,往往不会像对待教师一样去认可和尊重他们;艺术院校的领导也常将图书馆这一教辅机构视为“养老院”和“人才家属院”,缺乏对图书馆员足够的重视与关心。工作职责的重要性难以被认同,工作绩效不易被界定,且自感社会地位和声望相对较低,长此以往必会导致非专业馆员的工作积极性消退,容易诱发被“边缘化”的感受,从而产生较为强烈的工作倦怠。
3职业发展
非专业馆员的职业发展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其一,大多数艺术院校图书馆没有真正建立起对非专业馆员的长效培训机制。由于经费紧张以及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非专业馆员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非常少,这样他们很难有一个完整的工作生涯规划。知识得不到更新,思维处于停滞状态,非专业馆员自身往往会产生职业危机感。其二,图书馆员职称晋升门槛逐年提高。职称评定条件要求图书馆员除了日常工作要完成以外,还要有相当数量图书馆专业的科研成果,这成为很多非专业馆员职业发展的障碍。由于自身不是图书馆专业,甚至和图书馆专业相去甚远,同时年龄与家庭等原因使之没有太多时间去重新学习,导致非专业馆员职称晋升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使其逐渐失去工作的兴趣与动力。以上两个问题严重制约着非专业馆员的职业发展,而职业发展受阻直接导致其工作倦怠的产生。
4工资待遇
在艺术院校内,专业课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比较优厚,而且不用坐班,有课来学校,下课便回家,也有时间赚丰厚的外快;而图书馆员的工资待遇与专业教师相比要少很多,而且需要坐班,这使其心理产生明显的落差。与此同时,图书馆内各馆员的工资待遇基本与学历、资历挂钩,但大家并没有真正拉开差距;科长与科员工资有差距,但工作内容却区别不大。艺术院校非专业馆员心中常有“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想法,这也就造成了其被动消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
二、艺术院校非专业馆员工作倦怠的解决措施
由以上分析,可得知艺术院校非专业馆员工作倦怠的成因。而要使他们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来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其个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更好地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则显得尤为重要。依据生态学模式理论(EcologicalFramework),工作倦怠是个人变量与环境变量交互影响的结果,相应的解决措施也可以从个人与环境两方面入手。
1个人自身调节
1.1树立工作信念
艺术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对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艺术院校图书馆中的非专业馆员,应当充分感受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要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信念,努力增强自己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勇于承担自己的岗位职责;在行动上,要热情、主动地为师生服务,坚持做好书籍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本校文献资源尽可能得到充分地利用,从而不断促进本校教学与科研的发展。
1.2培养工作兴趣
艺术院校非专业馆员应不断培养自己的工作兴趣。对于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图书馆专业工作,应克服恐惧畏难的心理,坚信“别人能够完成的事情,自己也能完成”,仔细钻研工作方法,逐渐增强工作自信心;对于借还书、排架倒架等单调、繁琐的重复性工作,应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同时要勤于思考,积极从工作中总结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创新方法,在工作中挖掘自身潜质。
1.3制定职业规划
一个好的职业规划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艺术院校非专业馆员应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原则:既然选择在图书馆工作,就要安心工作,不要左右比较、患得患失。为了避免职业倦怠,可以从以下4点做起。首先,做一下自我评估,依据自身性别、年龄、专业以及兴趣爱好等特点制定图书馆工作职业规划。其次,设定职业生涯目标,把自己有限的工作时间分成几段,确定3年、5年甚至10年的长、短期目标,把科学研究、职称评定、个人晋升等目标都列入规划中。再次,制订行动计划,把设定的目标辅以具体的措施,这样目标才不会变成空谈。最后,注意评估与修订,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个人水平与客观环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只有及时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
1.4坚持终身学习
一方面,艺术院校非专业馆员应克服“半路出家”的自我认定,努力学习图书馆专业知识,遇到困难及时向图书馆专业或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使自己在工作生涯中逐步具有竞争力,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另一方面,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已经由传统图书馆逐步向数字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变。艺术院校非专业馆员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努力掌握资源数字化建设、元数据编目等多方面的知识,摆脱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以更开阔的眼界、更清晰的思路、更突出的能力迎接工作上的各种挑战。
2组织环境构建
2.1建立激励机制
人才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设法激发其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有效的激励是调动非专业馆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同时,激励方式不能过于单一,应利用多种激励机制来消除非专业馆员的工作倦怠,比如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奖励激励(包括物质上、精神上、时间上)、惩罚激励、榜样激励等方式。如果艺术院校图书馆真正做到分工明确、奖惩分明、领导带头、上下齐心,那么工作局面一定会非常乐观。此外,要有合理的竞争机制和平等的用人机制,在职称评定、岗位设置以及干部任命等方面要尽可能做到公开、公平,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防止工作倦怠的发生。
2.2实行岗位轮换
实行岗位轮换基于以下3点考虑:其一,可以使非专业馆员全方位地了解图书馆工作,体验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工作,这样可以适当减少攀比心理,有助于其心态平衡;其二,可以增加非专业馆员工作的新鲜度,避免长期从事枯燥、繁琐的重复性劳动而引发工作倦怠现象,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三,图书馆领导可以在岗位轮换的过程中发现每个非专业馆员的长处与弱点,使之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工作,以便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2.3创造学习机会
艺术院校图书馆应多给非专业馆员创造学习的机会,如鼓励其接受图书馆学方面的继续教育或培训;多和兄弟艺术院校以及本地区高校图书馆同行进行沟通,积极参加各类图书馆团体组织的学术研讨、学术交流;在馆内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形成非专业馆员与拥有丰富图书馆工作经验的新老馆员之间互相学习的良好工作氛围,提升非专业馆员的图书馆文化素养。
2.4担任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制度可以加速信息资源的传递与交流,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融入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艺术院校图书馆的非专业馆员有相当一部分有着艺术专业学科背景。围绕艺术院校图书馆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让有艺术专业学科背景的馆员担任学科馆员,使馆员专业化和馆藏专业化相结合。学科馆员将直接为科研服务,参与到项目、课题的工作中去,为师生所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服务,使科研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同时,艺术院校图书馆的各种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图书馆的工作更具有实用意义。
三、结语
造成艺术院校图书馆中非专业馆员工作倦怠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对其工作倦怠需要多方面协调。个人自身调节和组织环境构建双管齐下,可以较有效地解决艺术院校非专业馆员的工作倦怠问题。
作者:王紫剑 单位:天津音乐学院图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