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岩土工程勘察论文(5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岩土工程勘察论文(5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岩土工程勘察论文(5篇)

第一篇: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浅析

1原位测试成果的应用

原位测试结果对拟建场地土层的土类划分、天然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确定以及对饱和粉土、粉细砂的地震液化的计算都有重要的意义;是检验压实填土的质量、强夯处理的效果,求解土的固结系数、渗透系数及不排水抗剪强度等力学指标,确定桩端及桩侧阻力的重要参考。

2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关系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是岩土工程测试的两大部分,一般来说,在具体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二者相互补充,互相验证。室内试验可以控制试验条件,但其难于反映岩土体在天然条件下的状态及应力环境,并且由于现场取样的局限性、送样过程中对样品的扰动,以及岩土体本身具有的非均质性、非等向性和不连续性造成的岩土试验在工程性状上的差别,造成试验结果的失真。而原位测试可以在工程现场通过特定的测试仪器对岩土体直接进行试验,并运用岩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测试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从而获得其物理力学指标。原位测试不用现场取样,从而避免了对岩土体的扰动,直接在岩土体上进行测试,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岩土体在天然条件下所具有的力学特征,并且测试样本数量大,效率高。室内土工试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条件明确、试验过程中的因素能预先控制,在测定土的分类指标和物理性质指标如颗粒级配、液塑限、比重、密度、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等方面更加直观、准确;原位测试代表性强,测试结果精度较高,所获得的岩土体的力学指标更加接近天然状态,因而较为可靠。在对岩土工程特性参数和岩土工程问题做出评价前,应综合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结果,认真分析,从而得出更加符合场地岩土体特征的结论。

3原位测试设备的应用管理

近年来,我国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设备在制造和应用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测试设备的应用管理水平却存在较大差异。突出表现在:设备的磨损没有定期检查、易损部位没有及时更换,造成设备的规格不符合规范要求。比如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贯入器的管靴的刃口及圆锥动力触探的探头,由于使用频率高,易损坏,且现场测试时,容易被忽略,由于没有及时更新,造成测试数据的失真。旁压仪在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校正,主腔中注水时应使用蒸馏水或冷开水,杜绝使用杂质水,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满足不了要求,且测试现场旁压器随意裸露放置,调压阀被随意拆卸的现象经常发生,从而造成测试仪器的精度降低,测试数据出现较大偏差。另外十字板剪切设备中的十字板头,静力触探设备中的探头,在使用前都应进行认真检查,使其规格符合规范的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原位测试仪器的规格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是保证原位测试数据效果的关键,设备的使用应有专人管理,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后持证上岗,仪器的拆卸,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4结束语

原位测试工作是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前进行,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原位测试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勘察手段,测试方法应围绕建设工程的具体要求,设计方对岩土工程参数的要求进行选择,测试手段要有针对性,不必面面俱到。对测试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应加强管理,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因此,加强原位测试工作的管理,对于提高勘察成果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白佳佳 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察中心宁夏总队

第二篇: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和勘察目的

由广西中外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玉林天湖.御林湾工程项目,场址为原玉林市罐头食品总厂用地,位于玉林市民主南路东侧,拟建场地东北侧为玉林市江南自来水厂,东侧为玉林市第二职业技术中专,一、二期工程场地总用地面积为124105.87m2,总建筑面积858764.60m2,场地内主要拟建建筑物有:商住楼21栋(1#~21#楼),楼高32+1~35层;2~3层会所1栋及其他附属建筑等,建筑面积3197.04m2;地下车库1~2层,建筑面积127054.70m2。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拟建建筑物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供地质依据。具体任务是:查明场地土层分布规律;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洞穴、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1.2区域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玉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9°32'~110°53'、北纬21°38'~23°07'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受海洋季风影响,气候季节性变化显著。场地属湿润季风气候区,土层属弱透水土层,土层平均含水量一般小于30%。

1.3场地内岩土层的岩性特征

据钻探揭示,场地内岩土层的岩性特征自上而下为:杂填土;黏土;淤泥质土;黏性土;砂质黏性土;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

1.4地下水埋藏条件

根据钻孔揭示结果,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分布于坡积黏土裂隙中及花岗岩残积土孔隙中的潜水,水量较小,且分布不均匀,无统一水位,一般在山坡地段地下比较贫乏,在凹地地段水量相对较丰富,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另外,在场地内有大的供水管通过,其存在常年漏水现象,这可能也是场地地下水补给来源之一。根据一般经验,该地区的地下水通常沿坡积土及风化岩层的裂隙分布,在局部富水的风化裂隙地段,可能存在水量较丰富现象,施工时应加以注意。

2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的勘察要求

1)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就是工程所在区域内整个地质构造的特征、基底构造还有对厚度的控制、地层的岩性、新构造运动等多方面的内容。

2)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这里面包括了地区地貌和水文气象的特征。地形地貌就是工程勘察区域内周围的地形、环境等,水文气象特征就是工程区域内气候、温湿度的变化。

3)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水位状况。地下水水位的状况是整个岩土工程勘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个内容包括近几年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分析;还有整个地下水补给和排水对整个地下水位的影响。

4)各个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地下水类型,以及水位流向变化的幅度,主要含水层分布在什么地方、含水层的厚度是多少。通过现场来测定地层渗透的系数,判断地下水的渗流对于岩土工程的影响,并且判断对各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3地下水作用给整个岩土工程带来的影响

3.1地下水水位的升降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水位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岩土工程的施工。气温、降水量、水层结构的变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的原因,都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的上升。加入地下水水位上升,可能会使土壤沼泽化,加速了对建筑物的腐蚀。还可能会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岩土崩塌等地质灾害,这些问题都会让建筑物失去稳定性。地下水水位的下降主要有人为因素引发,例如人为灌溉抽取地下水,或者是上游兴建水库导致下游水位不足。水位的下降可能会使地面下沉或者是开裂,并引发了地下水枯竭,水质降低等环境方面的问题经常发生水位升降现象。水位不稳定,同样还会引起很多的坏处,水位的频繁升降,导致了岩土的收缩与膨胀不规律,增加膨胀和收缩的幅度,使整个建筑物都遭到了破坏;频繁的水位升降还可能会使土质变松,整个土层的承载力下降。

3.2地下水的动力作用给岩土工程带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天然的地下水动力作用给整个岩土工程带来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一些人为因素形成的地下水动力作用会使整个岩土工程的含水量增加,导致基坑的突涌或者流砂等,地下水的动力作用让整个岩土工程的结构软化,破坏了结构中边坡的平衡,影响了整个边坡的稳定性。

4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的评价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不同阶段,要对水文地质情况对整个岩体建筑物的影响作出评价,提高整个岩土工程的质量。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出水文地质问题的处理和预防措施,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在以往的工程勘察中,由于不注意对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的评价而导致许多质量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应该从下列几个方面,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

4.1影响评价

影响评价是重点对勘察区域的地下水情况对整个岩土工程内土质和建筑物的影响进行评价,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地质危害,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4.2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制定全面的设计方案

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建筑物对整个勘察区域内需要的基础类型,检查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并把水文地质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的资料交给岩土工程检查设计人员。

4.3工程地质问题是评价的重点

要从岩土工程项目的整体角度出发,对于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整体的评价。重点评价问题有下列几个方面。

1)评价地下水对于工程建筑钢筋的腐蚀性。

2)评价地下水活动对软质岩石、强风化石、膨胀土等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溶解、缩胀的作用。

3)地基的基础层有松散或者过于饱和的砂土时,要预测腐蚀、渗透的可能性,对施工人员加以提醒并设计出加强防护措施。

4)对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进行融水性和渗透性的实验,对于人为因素引发的土体沉降、边坡失稳的情况进行稳定性的防护。5)对于底部存在透水层的岩土工程,要预先对底部基础的渗透性做出预测,分析上部建筑物的稳定性。

6)在对地下水位下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时,要预测和评估原来水文地质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对建筑物的危害。

5结语

地下水与岩土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就是为了提早地发现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并且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保证整个岩土工程顺利、安全的建设完成。

作者:姚作波 单位:广西城乡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第三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不足分析

1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所存在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工作主要包括岩土工程的工程测量、质量勘察检测、施工监测、水文地质等相关的工作。承接工程质量勘察工作的单位所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主要有有建筑、交通、水电、地质及煤炭等行业,同时也有个体经营户和私人承包商承接工程质量勘察工作。工程勘察主要是利用探测设备对地下不明目标物进行相调查,并提交非直观的信息,由于地下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其隐蔽性较强,因此国家建设部针对工程勘测颁布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对工程质量勘察作了相关规定。但是勘察工作范围较为分散、工序流程繁琐、作业流动大,所以除了加强相关的制度管理和勘察规范,还需提高勘察单位质量勘察意识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我国工程勘察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勘察市场缺乏规范的勘察承揽制度

我国工程质量勘察体系已初步形成,一般工程质量勘察单位推行TQM制度,采用ISO9001-2000质量认证体系,同时以顾客为核心,八项质量管理为基础,以质量要求为目标进行系统的管理,有效的提高工程勘察质量的管理体系。在相关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工程质量勘察单位在承揽勘察工作时必须在本公司资质许可范围内,且不能将已承揽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勘察单位及设计单位,但在实际工程承揽工作中相关工程质量勘察企业并未严格按照此办法进行工作,而且相关主管部门也没有遏制此行为。

1.2工程勘察单位缺乏质量管理意识

工程勘察单位的勘察质量意识是否浓厚及工程勘察成果是否准确,主要在于该单位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及审核人的自律能力和工作态度。相关管理人员大多都能全面履行其职责,但有些工作人员的自律性较差,较易受他人的影响,从而急功近利,为提高经营效益而忽略质量问题。将质量管理挂在口头上,但却不落实到实际质量管理中,并且还一些工程勘察单位在经营效益较差时,就越是放松质量管理工作而看中短期效益。

1.3违反质量勘察强制性规定

工程质量勘测越来越受企业的瞩目,质量勘测管理制度也愈加的规范。近几年我国相继颁布了许多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管理标准,由于新标准相继出台的时间间隔不大,很多企业在质量管理和执行规范上没有及时的加以调整,从而导致一些勘察报告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甚至违反一些强制性规定。

1.4工程质量勘察过程中的缺陷

工程质量勘察过程中工作实施的准确性是保证工程勘察质量好坏的的基础,在实施勘察工作时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造成勘察质量的下降:(1)业主仅凭其主观意识盲目的规定勘察完工时间,而勘察工作较为繁琐复杂。因此,勘察单位为了在业主的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勘察工作,会从野外作业时就开始抢时间,造成资料分析不全面,勘察内容不全面等大量的问题出现;(2)在野外作业的工作人员素质都相对较低,其操作技术水平与操作规范的要求相差较大。主要是因为野外现场勘探人员一般为民工或职工,其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水平都相对较低,在某些方面仅凭个人经验操作相关的勘察工作,为了加快工作时间,完全不按相关规定进行勘察工作。虽然有些勘察单位会安排勘察技术人员或项目负责人到场指导工作,但是其工作责任心较差,同样降低工程勘察的质量。(3)勘察单位在数据记录时并未及时的审核原始数据及相关资料,甚至有些单位不按照规定记录原始数据,在数据记录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经常出现补记漏记、记录不全、日期不详、责任人不详等现象,造成归档的原始数据不全面,使勘察资料缺乏可追溯的真实性。

1.5勘察报告不够严谨

在编制勘察报告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勘相关规范所规定的深度和要求,但对于国家强制性规定的执行力度和贯彻程度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报告中并没有对其提出相关的见解和意见,仅仅只是泛泛而谈,并且报告中所提出的参数一般都较保守,甚至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并且有些勘察单位为了省事,在多个项目上仅适用一个勘察报告,将其作为范本进行反复利用,常常造成报告的前后矛盾的现象。

2提高岩土工程勘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意识

提高工程质量勘察单位的质量意识是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前提,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可针对质量管理召集相关的工程勘察单位进行培训,加强工程勘察单位的技术、质量意识,通过培训可促进各工程勘察单位的交流,使其形成良性竞争的关系,通过这种措施使经营管理者可以严格贯彻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用质量争取市场,用质量获取效益的道路。

2.2加强岩土工程质量勘察管理和监督

各建设主管部门在加强工程勘察单位的质量意识的同时应加强监管工程勘察质量的力度,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将所有的工程勘察单位进行集中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管理机制,使各项规章制度更细致、更具体,同时也可保证勘查工作长期正常运行。在整顿勘察单位管理制度时,将长效的规范管理制度有机的融合其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将资质年检与质量检查分开进行管理,对质量不过关及违规单位严惩重罚。

2.3加强工程勘察单位的职业素养

工程项目负责和技术人员在项目工程勘察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工作态度直接影响该项目的质量。在工作中项目负责人亲自参加勘察记录,拿到第一手勘察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技术负责人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都非常的全面,实践经验也较丰富,在审核项目是,应亲自到现场进行调查,可全面了解实际情况,便于后期的工作。在审核勘察结果时,应以相关规定规范为前提严格按照业主要求进行审核,一旦不符合要求应及时的反攻或修正。若涉及到需补做野外作业时,必须慎重的考虑并提交给项目负责人进行处理,不能怕麻烦而存在侥幸心理推卸责任。

2.4建立完善的勘察规范

各工程质量勘察单位存在一定的恶性竞争,一部分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故意压价,造成了整个勘察市场的混乱。若要保证工程勘察质量,就必须对低廉价格及紧缩工期的工程严格管理和禁止,加强勘察市场的规范性。通过以下手段可有效的完善市场规范:(1)严肃处理各勘察单位及设计单位之间的恶意压价行为,加强《建设工程勘察的质量管理办法》的实施,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收费,杜绝勘察单位低于成本价来承揽任务;(2)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及地区对于工程勘测的相关规定,一旦发现违规和违法行为应立即严惩。(3)勘察单位在进行勘察工作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加强自我的保护意识,杜绝业主的不规范行为,做到据理力争。

2.5将技术与劳务分离

工程勘察单位在日常工作管理过程中若要确保野外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将技术部门与野外作业的劳务工作分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勘察市场的开放,限制单位内部勘察工作,加强专业技术能力,促进社会上勘察队伍的发展,施工单位才能真正做到技术指示、监督劳务工作,保证野外勘察工作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工程勘察质量。

3结束语

本文基于野外的勘探工作及岩土工程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便于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从而更好地为岩土工程建设提供服务,从各方面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水平及工程勘察的质量。

作者:陆小军 单位: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一队

第四篇:岩土工程勘察中物探技术研讨

1.我国现阶段常用的岩土勘察物探、数字化技术

1.1岩土工程物探技术

岩土工程中物探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技术,同时也是岩土工程勘探中的重要技术和手段。它以勘探效率和准确性高、节省时间、成本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中。另外,岩土工程物探技术不受场地的限制,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场地和地形中。我国现阶段的岩土工程物探技术已经逐渐扩展到定量分析方面来,并且测试所得到的各种数据可以直接应用于工程施工中,有助于解决传统岩土勘察技术所无法解决的各种问题。下面就该种方法汇总常用的集中物探技术进行研究:

(1)TSP勘察技术。该地震勘察技术实际上就是该种技术的另一种叫法,它主要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所构成的一种经过合理优化的测量系统,它主要运用的方法为深度偏移成像技术,也就是常说的地震勘察技术,这也是其被称为地震勘察技术的主要原因。该种勘察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且勘察距离远、分辨率高等优点,所以具有良好的探测条件。而就该法的具体勘察方法而言,它主要是根据勘察现场的实际情况,借助震检波接收器来接受各种反馈信息和数据,然后通过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合理地分析即可得到最优的结果。TSP202和TSP203系统是现阶段世界上在所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物探技术,同时该种技术也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所以应用前景广泛。

(2)探地雷达技术。该技术主要是依据地下介质的不连续性,通过借助相关设备所发出的超高频脉冲电磁波来对地下介质具体的分布状况进行勘察和探测一种物探技术。它具有无破坏性、高分辨率、勘察效率高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传统岩土勘察技术所无法胜任的一种重要勘察手段。

(3)CT技术。该技术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是一种借助地震波的不同走势来对地址内部结构进行探测,同时将探测结果以图像形式展示的探测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适当的接收点和激发点来对地质的实际情况进行探测,并可以借此探测所得到的地震波的走势阿里确定地质实际的弹性波速,从而可以得到相应的地质分布图像。

1.2GIS勘察系统

GIS勘察系统也被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图纸绘制、信息存储和空间数据计算能力等为一体的岩土勘察技术。它通过将当前的各种勘察属于与原有的项目勘察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来对当前勘察的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这样有助于筛选出其中那些与实际具有较大差异的数据,从而有助于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避免前期分层工作中出现各种漏洞。另外,该种方法可以对工程地质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可视化动态查询和检索,有利于增强GIS技术的可用性,大大提高了勘察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可以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目前,GIS勘察系统主要应用于煤矿领域的勘察工作中。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GIS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得到普及和应用,这会给我国工程建设提供巨大的帮助。

2.岩土勘察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勘察技术逐渐向数字化、自动化等方面发展,其中数字化技术尤为明显。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实际上就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CAD技术、测绘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技术,借助计算机的软件平台来将工程勘测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有机整理,同时按照预先建立的辅助计算机工作的信息流程来对勘察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使勘察设计由手工逐渐向CAD技术方向转变。另外,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各种勘察数据、信息和资料等的处理可以实现数字化,图文处理可以实现自动化,硬件系统可以实现网络化,从而逐渐建立一套适合多专业、多工种生产需要的智能勘察设计体系,从而在确保勘察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勘察的效率,降低勘察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合理引入数字化技术,有助于数字化工程场地的物性指标和场地地层,也可以提高完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设计,一举多得。

2.2基于GIS的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

目前,对空间定位信息进行数字化形式地获取、管理和应用,依靠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和数据库技术存储等功能来对地质信息数据库系统进行管理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地质学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是GIS地质信息数据库建立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理论上来讲,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处理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它需要对各种勘察数据、信息和资料等进行综合处理,从而明确数据自身的特性以及数据间的关系等,而这就需要依靠数字化处理技术来进行逻辑性的运算和处理。换句话说,为了使用户清晰地处理各种数据,需要借助一种良好的数据模型来向用户展示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含义,如常用的有实体联系方法等。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管理的实体主要有文档资料、图形资料、钻孔以及地层等。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管理作为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一项基础性质的工作,需要处理庞大的数据,所以为了可以得到一个反应信息或数据的概念数据模型,我们将勘察的实体与其相关的联系功能相分离,仅从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数据来建立研究对象及其属性关系的模型。

3.结语

总之,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可靠性高的勘察数据及技术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采用高、新科技电子及数字化技术并与传统勘察手段相结合,确保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可靠性,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只有这样,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才能不断地提高。

作者:梁桂光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

第五篇:GIS支持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

1概述

1.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分离。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通常为分散式作业,各部门和各专业之间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并且工程规范的制定和工程技术的更新相对来说都比较滞后,再加上岩土工程自身的特殊情况及其设置过细的专业情况,岩土工程的勘察者和设计者之间总是无法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勘察者为设计者提供的勘察资料往往不是设计者想要的,也就是说,勘察者不能给设计者提供所需的可用信息,完全与设计脱节。设计者自然无法完全理解得到的勘察资料,设计作品有时不够完善。整体来看,岩土勘察和设计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勘察结果转换为设计成果的效率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严重分离造成的。

2)岩土工程设计软件功能不完备。我国现阶段岩土工程中使用的设计软件多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计算设计中的所有数值,编制所有设计文件,绘制工程图。对于比较高端的问题,例如综合评价设计问题,设计方案,我国现阶段岩土工程中使用的设计软件还解决不了,使得岩土工程设计者不能充分地利用勘察信息来进行工程设计,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降低了设计工作的质量。

3)各专业之间未能实现数据共享。岩土工程不同专业之间交流资料信息的形式主要为书面传达,上一阶段的数据信息不能自动转入下一阶段,耗时的同时又提高了错误率,基本上无法实现各个专业之间的数据共享。

1.2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的优势

与普通岩土工程模式相比较,勘察设计一体化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模式中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工程承包方一同承包,能有效保证信息数据的流畅传输,从而加快工程完成速度,缩短工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模式中勘察者和设计者容易考虑到其他环节的工作,从而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工程质量;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模式便于企业进行造价控制,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中的应用

2.1地理信息系统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具体由计算机技术相助,生成高技术模拟系统,也就是逼真的三维模型,随着技术操作人员的位置移动,电脑进行复杂的运算,绘制精准的3D影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存储信息、查询信息、空间叠加运算的功能,采用定量分级法对土地等级进行测定,对岩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利用专业三维建模软件,把地质、测井、地球物理资料和各种解释结果综合在一起,生成三维模型,然后通过数据转化,把模型置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里,分析各项空间指标,作为岩土工程设计的依据。就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中的应用现状来看,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局限于数据的处理和管理方面,不能很好地解决系统外部的软件包和地理信息系统转换的接口问题。

2.2地理信息系统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中的改进措施

1)勘察资料具体化。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多为对研究对象“质”的描述,严重缺少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的资料,这使得岩土工程中的设计者找不到实用的资料,无法顺畅地开展设计工作。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勘察者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储存数据和管理数据库的功能,将勘察所得资料进行数值化和数据库化处理,使其转变为设计数据,以方便岩土工程设计者直接使用勘察资料。另外,岩土工程设计者也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借助其强大的数据分析、综合评价和叠加图像的功能,按照要求处理勘察资料。输入勘察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生成数据、数据库管理评价叠加输出勘察结果输出设计结果设计方案最终结果

2)应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地理信息系统也应顺应时展潮流,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应成为重点研究内容。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共享地理信息和空间信息,这一功能对于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系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岩土工程勘察和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使用计算机来作业,上一个阶段为下一个阶段以及其他阶段提供好数据信息,并借助互联网及时传输数据,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整体作业速度,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总之,以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为中介,各个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可以通过联网实现网络化,各个专业和各个工种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达到数据的共享,从而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一体化。

3)将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结合起来。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地球表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运算、分析、管理、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用计算机来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而计算机辅助设计则是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从专业角度来看,地理信息系统有比较完善的处理数据、管理数据库、叠加图像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同时处理空间上的数据和实体质量、数量特征的数据,并能根据其中一种数据的改变对另一种数据作出相应的调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虽然也有同地理信息系统一样的处理数据、管理数据库、绘制图像的功能,但只是简单地用数据库来管理设计,再用图像表达出来,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并不用对地图进行综合性管理,也不用叠加图像。简言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只是初步的,其分析能力不强。要明确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地理上的坐标,并对建立的地理坐标进行转换。总而言之,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色功能,在岩土工程勘察和设计中,应该将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某些功能,使地理信息系统更好地为岩土工程所用,逐步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目标。

3结语

目前我国岩土工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分离、岩土工程设计软件功能不完备、各单元之间不能实现数据共享,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建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建立网络化工作体系,将各部门、各工种紧密联系起来,使勘察资料数据化、具体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推动我国岩土工程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侯嘉丰 单位: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