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专业研究型工业设计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专业研究型工业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专业研究型工业设计论文

一、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1.改善人文素质

讨论是改善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法。有效讨论的前提是小组成员善良,克服自我中心,不单打独斗,不记仇,不包庇,有共同学习和进步的愿望。否则,很难进行讨论。讨论要学会认真倾听别人,可以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在组成小组讨论时,不要示强相互征服,而要示弱学习别人的长处,了解自己的不足,开阔自己的眼界,弥补每个人的不足。讨论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可以提高团队意识,增进团结。讨论可以使人变得虚心,让人变得外向开朗,愿意与人交流沟通,增强自信。

2.建立自主认知环境

讨论促进认知过程(思维、交流、表达、理解、合作、发现和探索、选择和决断)的发展,各人的认知方式不同,发挥各种认知方式是培养宽口径多种人才的重要方式。满堂灌只讲授了老师自己的一种认知方式,压抑了多数学生的认知方式。不受课本上思维的限制,不用考虑老师想法,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把认知机会提供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主认知,并且通过问题提醒学生自主认知。

3.建立合作环境

讨论可以弥补个人的不足,一个人的经验、能力、时间、精力等各方面往往不如集体合作。讨论可以让我们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考虑更周到,可以呈指数提高工作效率。讨论能验证一个想法的正确性与真实性,从多角度得到评论,讨论合作能够提高每个人的水准。通过讨论学会合作,相互沟通情况,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相互协调,能够共同做出决定。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在讨论中可以征求别人的意见,也可以调查别人的想法。通过讨论制定行动方案,从讨论中获得可行的建议,完善不成熟的想法,最终取得一致的行动方案。通过讨论使成员明确工作方向、自己的职责以及上下级对自己的要求,还能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项目的进度安排,提高团队的合作效率。

4.激发创新思维

讨论不必得出结论,而是发现新问题,启发新思想,探索未知方向。讨论不是为了统一观点,不是为了争论答案对错,而是交换观点和思想,发展自己的思想,优化观点。讨论中,听到不一样的观点本身就是收获。通过讨论,能够相互启发和提醒,积极主动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是探索新方法的重要途径。

5.全面激发能力

讨论能充分锻炼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应急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能力。我们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加体会到讨论获得的能力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讨论,必须能清晰地理解别人,准确回答问题,迅速抓住别人的见解,转化成为改进措施。高效沟通交流是最基本的工作能力之一。小组讨论通过不断地提问、思考、回答,再激发新的想法,再思考,这样不断的迭代过程,是大家对于一个问题认识的逐渐升华。

二、如何开展讨论式教学

1.师生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讨论式教学属于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一直受到推崇,但实际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开展讨论式教学的主要阻力并不在学生,而在教师。在传统观念中,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讨论式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教师往往认为在讨论中“我要解答学生问题”,这仍然是明显的灌输式教学,容易形成教师即权威的学生盲从教师的关系。教师最担心难以控制局面,被学生问住丢面子,有损于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事实上,教师本来就不可能回答学生的全部问题。讨论中,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当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时,切忌“猜答案”,糊弄学生。老师要转变观念,面对未知探索性问题,不存在权威。老师无法回答学生问题,正说明老师教育方法的高水平,能够激发学生自己发现新的问题,这对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讨论式教学的主导思想是从“以教师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只教教师会的东西,是为了给教师自己找饭碗。“以学生为本”是要以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第一位,考虑学生未来生存需要,考虑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面向未来的人文思想、全局眼光、全面的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首先,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跳出自身能力和知识的局限,跳出自我中心,完成从讲授者、评价者到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的角色转换,和学生共同探索。讨论中不是学生提问老师回答,是让学生彼此讨论。把单向知识传递变为多向交流,把只讲授老师单一的思维方式变成体现学生认知过程中各种思维方式,教学过程摆脱课本的陈述性知识,将原来传统讲授式教学中大量讲授的内容变成问题让学生调查、讨论,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按照学生的思维过程补充相关知识。其次,人文人格教育重于知识传授。教师在讨论中要重点观察学生人文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表现。我们想通过讨论把学生的群体创新思维激发出来,没想到首先把自我中心、个体性、封闭性思维激发出来了,出现了挑刺好斗等问题。这正是人文教育的机遇,也是PHA教育模式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要重点纠正这些问题。再次,能力重于知识。讨论式教学是全面激发能力的过程。能力包括:行动能力,能够确立目的和计划,并能具体实施和评价结果;认知能力,包括观察、注意、思维、理解、表达、交流、语言、记忆、推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选择与决断等过程。过去讲授式教学只锻炼了理解和记忆能力,而其他能力都忽视了。激发能力的基本途径是:“不给奶瓶,给你自由,逼你自主,分数监督。”研究型教学中把“考试驱动”转变为“问题驱动”“项目驱动”“责任驱动”。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讨论提出解决思路,进而发展出可进一步探索的项目、课题。教师不评价学生的观点、方案、作品,不给出自己的经验判断,而是传授讨论方法。例如,评价学生的问题是否符合本题,引导合作交流,评价学生的表达、交流、理解能力,给学生提出建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并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建立评价标准。讨论式教学中信息量很大,老师的收获远多于学生,因此这也是促使老师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要让讨论式教学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普遍反映希望在课程中开展讨论式教学,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大多数缺乏学习动机,习惯于被动学习。但是面对新的未知问题,书本和权威都不能给我们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靠探索性思维———尝试、讨论、调查和实践。在讨论中学生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不知道如何提问题、提什么问题、讨论什么、如何讨论,这些都属于缺乏学习动机的表现。激发学习动机最主要的方式是讨论、合作与实践,通过“问题驱动”,使学生从“听课读书”转变为“思考问题”。讨论式教学中,学生的角色要从跟随者、模仿者转变为探索者、思考者,要求学生必须主动。第二,自我中心、挑刺好斗、懒惰、内向等人文素质缺陷导致学生出现交流理解障碍,认为理解对方困难,容易各执己见、思维定式,效率低下,容易跑题等。讨论式教学中,以学生人文素质的转变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之一,改变了“刻板说教”“纸上谈兵”和“言行不一”。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讨论:

(1)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

发现问题就是收获。发现问题首先是一种思维习惯,要通过项目驱动,讨论、调查训练这种能力。

(2)听到不同观点、了解别人就是收获。

遇到不同观点时,并不要求统一观点。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讨论能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开阔自己的思维,互相激发新思想。因此,了解到别人想的和自己不一样,就是收获。

(3)要提建议,不要提意见。

提建议远比提意见困难得多。提建议,要理解对方,就必须彼此尊重,彼此宽容,讨论要态度温和,仔细倾听。

(4)讨论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每个人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从别人那里获取的同时要回馈。

2.哪些内容适合开展讨论式教学

(1)人文思想。

西方现代价值体系导致的大量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环境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社会学课程中讨论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道德、什么是责任等等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进而思考、反省,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大转变。

(2)陈述性知识。

如何理解概念、原理、公式等,例如:力是什么含义?微分是什么含义?虽然老师讲过了,但学生缺乏自主认知过程,并没有懂。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讨论,从而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如何下定义。

(3)大量过程性内容。

包括行动过程(建立目的过程、计划过程、实施过程和评价过程)、认知过程(观察过程、理解过程、思维过程、表达过程、交流过程、选择过程、决策过程、推理过程等)、设计过程、操作过程、制造过程等。学生普遍性的问题有: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实习?如何调查?这些实践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而且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对象不同,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教师无法解答全部问题,只有通过讨论才能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我们通常的做法是,高、低年级同学一对一座谈,小组讨论。

(4)全局性、研究性内容。

主要的问题有如何选题?水准如何?我们的大学中,不仅是学生,甚至很多教授都没有经历过自主选题的训练。选题是科研活动中最难的环节,选题过程是不断尝试、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讨论是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只有学会探索位置问题才能摆脱跟随式思维,才能成为开拓者、创业者、规划者、思考者。

(5)项目驱动的内容。

我们的若干课程是项目驱动,要求学生完成大作业,以取代闭卷考试。这种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全面掌握完成专业工作的能力。

(6)设计评价及改进。

设计就是搞创新,创新没法教没法学,靠灌输式的模仿无法创新。讨论是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讨论理解各人的审美观念、设计思想,提出问题,相互提出改进方案。企业中主要通过讨论分析和改进产品。

三、讨论式教学形式

讨论式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把一些讲授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学生自由分组,课下查找资料,做课堂报告,全班同学交流;可以在每节课中贯穿一些学生普遍性、难点性的问题,即兴讨论;也可以是课堂答辩,每个同学就所做的项目进行展示汇报;有些课程大量的讨论环节在课外,学生为了完成课程项目,自己组织讨论、调查,完成项目。课堂上讲授最多占50%的时间,其他50%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

作者:张煜李萌李乐山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