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以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探索基于学科竞赛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构建完善的学科竞赛体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竞争能力,以赛促学,结合培养目标,探讨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竞赛的实施措施,提高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以赛促教,为同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竞赛;环境工程;新工科;实践教学

肇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是广东省和肇庆市共建重点学科,也是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中的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是学校发展的潜力股。我校培养的环保专业人才在珠三角环保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中坚力量[1]。作为粤西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首批试点院校,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面要求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抓住契机,通过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习基地、加深校企合作等方式提高了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质量[2]。2018年12月顺利通过了IEET工程认证的初审,但是达到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还要继续优化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改革,工程教育的素质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尤其注重实践性、综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多方位、多层次进行[3],因此,多途径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基于学科竞赛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当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环境工程专业构建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培养教学体系,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培养科研能力。2018年,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的情况如下:2018年5月,学生参加在中山大学举办的第三届“环境风云”实验技能比赛,获得二等奖;2018年11月,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境实践虚拟仿真创新大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高水平的学科竞赛,能够促进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推广,社会需求的厚基础,重实践,高能力的实用型环保人才需要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竞赛育人模式研究甚少,本文以肇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学科竞赛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以供参考同类院校和专业参考。

一基于学科竞赛提升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可以涉及不同学科领域,可以跨学科、跨专业开展,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融合多学科知识点设计主题,激发学生进行良性的学习竞争。学科竞赛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证。对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图1)发现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对工程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尤其关注。通过组织学科竞赛与培训,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开阔视野、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能,有助于学生树立专业信心和责任意识。首先,通过比赛可以提高有效教学时间,以赛促教,学科竞赛是促进实践教学的高效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解决学生实践经验缺乏,课程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弱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学科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大学生思维活跃,擅长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更愿意表现和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比赛能很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对自己专业的学习兴趣,以赛促学,大学生的学科竞赛提倡学生们自主学习、综合发展,能促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学生的高效学习方式。

二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竞赛状况

环境工程是交叉性学科,基础课程设置门类多样,专业核心课程综合性较强,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必须依赖实践平台才能提高,而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起步较晚,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改革更是刚刚起步。作为粤西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从学科建立以来由于条件所限,我校环境专业开设的实验实践课程对理论课程的依赖性过重,存在着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有重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种类少,学生参赛率低。2017年以前,我校环境专业参加竞赛的普及面极低,主要是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自己的实践能力不够自信,在经过动员和初步培训之后,2018年我系学生参加竞赛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参加的比赛主要是虚拟仿真比赛这一类,一些更能体现综合实践能力的比赛,比如工业设计类的比赛还没有人参加。(2)学生参加报名的学科竞赛级别低,且获得的名次以二、三等奖居多,我系学生目前还没有参加省级比赛并获奖的学习经历。如广东省生化实验技能大赛,尽管参加了报名,也精心的准备了,但还是没能进入复赛。(3)学科竞赛在培养方案中落实较晚。尽管我校目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2014版和2016版的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增加了实践能力培养的学时和学分,但还没有完善的学科竞赛育人机制,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有待于提升。2018年的培养方案,学科竞赛以学分制写入课程体系,体现着本专业对实践教学改革的决心,只有多角度引领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才能实现IEET工程认证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需要基于学科竞赛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学科竞赛是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

把学科竞赛纳入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在课程设置中以学分形式落实,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学生能力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分层次的学科竞赛培训和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4],是实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提升专业素养、理论知识联系实践最高效的途径之一。在教学改革中把学科竞赛作为加分项,优秀成果可以作为毕业时的实践能力证明材料,有助于提升学生在社会和用人单位中的竞争力。我校非常重视学科竞赛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加强规范。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促进本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有效载体,更有助于完成地方性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改革,符合环境工程专业认证中的人才培养要求,环境工程学科是我校的特色学科,是我校最具发展活力和应用前景的工科学科之一。然而,由于环境教育起步晚,环境教育形式亟待改善,以赛促教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水平,完善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下环境专业实践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方式。根据IEET专业认证的培养目标,基于学科竞赛促进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以提升本校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能力。

四我校基于学科竞赛的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学科竞赛的育人作用,学科竞赛的组织和管理要常态化,规范化才行。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竞赛教学改革措施落实如下:(1)发挥平台优势,学科竞赛特色化。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对场地、设备和场况的要求依赖性强,当下污染控制技术日新月异,急需要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完成环境污染治理工艺的全过程,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去操控每个工艺过程,立体的感受环境技术的应用,虚拟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我校实践教学平台的重要举措,我校有两间仿真实验室,同时容纳60个学生上机,有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化工原理等课程的工艺软件,学生可以通过进入仿真实验室的学习来巩固各种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为了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仿真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我校先后举办了环境仿真实践比赛和化工安全仿真实践比赛,优秀的学生更是借助这一平台才能在第二届东方仿真杯环境实践技能大赛中获奖。把优势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我校的学科竞赛要更加特色化和专业化。(2)分层分类培训和选拔,学科竞赛层级化。建立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三级层次递进的竞赛机制,即在校内竞赛中选拔、在省级竞赛中培育、在国家级竞赛中提升能力。目前,本专业校内竞赛的制度日趋完善,每年都会组织和管理学生参与竞赛多项,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选拔出的优秀学生或团队获得高一级别比赛的机会明显增加,随着比赛层次递进,来逐步提升学生参赛经验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完善竞赛奖励机制,提升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设立竞赛学分制,获得校级以上的竞赛可以获得实践学分和学时,记入考核成绩中,同时设立奖金,用于表彰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和教师。

五基于学科竞赛促进教学改革体系的构建

第一,构建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育人教学体系,要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在校内组织适合环境工程专业特点的竞赛形式,以赛促教,形成基于竞赛培养强实践能力的育人模式,这是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拓展。环境专业本身是交叉学科,要求学生宽基础,学科竞赛的课程机构改革应该按照年级分级参加[5],通过系统的培训、鼓励学生组建团队,跨专业的学习,取长补短,建立学科竞赛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建立竞赛协会,自主学习,以赛促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体提出竞赛方案,设计竞赛答辩形式、评比方式等,为学生创造主动性的机会和环境,启发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和团队协作精神。弥补实践不足的教育方式,随着竞赛的不断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学生在高层次学科竞赛中的成绩和就业竞争力。第二,充分发挥各种实践教学平台,多途径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环境工程专业目前有良好的实习平台、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但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从低年级开始,只有尽早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找准方向,加深校企合作的力度,才能让学生零距离的接近社会实践和知识应用,为此,在环境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验和实习环节增加实践学习的方向性非常关键,在课程设计时,以竞赛形式组织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竞赛加强产学研深度,促进学生设计成果转化和应用。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找不到自身服务社会的实践窗口,把竞赛的作品或者成果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应用起来,服务社会,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这种良性循环状态,能促进环境专业的社会影响力。第三,教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指导水平。学生参与竞赛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指导水平密切相关,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能对学生参赛的选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而工程实践能力弱的教师可能会因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难以取得优异成绩。因此,应该多途径提高教师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实践平台,教师培训,多参与指导学生实践项目和论文等多方面地提升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也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如校企合作平台,以特派员身份进驻企业学习,来锻炼和提升指导能力,对于青年教师,最好跟有经验的教师合作指导等形式共同指导实践项目设计,从而学习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对学生竞赛的重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奖励制度的落实可以提高教师参与指导学生比赛的热情。

六结语

目前,肇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正在努力完成省市共建重点学科的建设时期,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方式,把学科竞赛融入到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中是实践平台建设的有力保障,也有助于完成IEET工程认证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和企业对环保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我校开展的多途径实践平台构建教学改革方案,有利于促进应用人才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还要继续提升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竞争力,为学生以后的社会服务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春生,胥家桢,姜学霞.地方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生源结构与就业特征分析——以肇庆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8(10):94-97

[2]吴贤格,郭海福,肖俊霞,熊德信,刘艳芳.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平台的构建[J].广州化工,2010,(5):266-267.

[3]陈升,倪敬,张云.“竞赛+项目+论文”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46):78-81.

[4]胡冠山,潘为刚.以科技竞赛为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49):54-56+77.

[5]蔡丽华,周兴建,徐玉萍.基于学科交叉竞赛的高校环境专业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3):64-66.

[6]杨国丽,李润玲,代学民,曹璟.浅析工程教育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43):10-11.

作者:姜学霞 黄崇辅 吴贤格 单位: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