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思考(5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目前建筑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也随之增加。文章主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从施工技术层面出发,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功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裂缝控制
1概述
目前城市分散为多个中心点,各类城市综合体建筑项目越来越多,这类建筑大多上部是几栋高层主楼(住宅或写字楼),下部是把高层建筑连在一起的多层裙楼和地下室停车场,这类建筑不论在高度上还是在整体的占地面积上,规模都越来越大,其地下室底板面积大、结构厚,尤其是主楼地下室底板,作为持力筏板的设计厚度一般在1.5m~2m,甚至更厚,这类筏板基础是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为保证这些建筑物的质量和耐用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这类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2特点及施工技术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着体积大、结构厚实、水泥用量大等特点。混凝土中水泥具有水化热的特性,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由于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大体积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热量散发不及时,内部温度会迅速上升,与外界形成很大的温差,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时,混凝土会产生贯穿性的裂缝,此种裂缝危害极大,它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削弱构件的承载力,同时可能会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拌制混凝土须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施工人员还需要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加入适量外加剂,常见的化学外加剂有减水剂、粉煤灰等,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从而减小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内外温差,外加剂的用量要经实验室试配才能确定,如果外加剂用量不合理,也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合理优化施工工艺,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拌制、浇筑和养护工作,这样才能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才能保证混凝土耐久性。在发现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后,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维护以及补救,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功能。
3施工工艺
3.1材料选择和配合比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拌和水、外加剂及掺和料组成。设计人员根据构筑物结构的部位不同、承受荷载的不同来设计不同强度和不同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不同强度的混凝土配合比是由试验室按不同材料进行试配后形成的,对于地下室底板等有抗渗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选用早期水化热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可以掺加含抗裂纤维的抗渗剂,由于部分外加剂有代替水泥的作用,就使得混凝土外加剂的试配变得尤为重要。实际施工中所用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比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安定性必须合格;水泥中游离的氧化钙含量不能超标;水泥不能过期或结块,过期水泥需重新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水泥含碱量较高不能同时使用碱活性骨料;砂石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必须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砂石中的有害杂质和碱活性不能超过相关规定;拌和水或外加剂中氯化物等杂质含量不能超标。
3.2浇筑顺序
地下室筏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可以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浇筑,也可以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方向浇筑。对于混凝土筏板厚度较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具体有整体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分段斜面等分层法,浇筑时要严格按既定的浇筑顺序浇筑,保证施工缝的搭接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3.3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规模,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混凝土运输工具、施工设备、振捣机械和施工人员数量。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时间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应均匀一致以表面泛浆为宜,间距要均匀,以振捣力波及范围重叠1/2为宜,如果浇捣时间过短,那么将会导致混凝土不密实,如果浇捣时间过长,那又将会引起粗骨料下沉。对于较厚的大体积混凝土,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表面多会出现了一层水泥浆层,其问题是由于表面混凝土的粗骨料含量的影响,倘若混凝土成型后表面水泥浆过厚,在混凝土表面会出现网状裂缝。在混凝土振捣之后,还需及时用模板抹压搓毛,这样沉降收缩的表层裂缝,就会得到及时控制和消除。施工中还需注意对钢筋的保护,以免底板的上部负筋经踩踏下降,造成保护层加大,缩小了构件的有效高度,这样混凝土上表面也容易产生表层裂缝。
3.4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制作和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是重点。拌制时的温度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大体积混凝土宜在28℃以下施工,当外界温度过高时,拌制混凝土原材料不可暴晒,必要时可以采用冰水拌制混凝土,达到降温的效果,预拌制商品混凝土要计算好出厂到浇筑的时间,不能过度搅拌。浇筑时的温度控制:对于一般面积较大的大型混凝土采用分段法浇筑,利用设计的后浇带和加强带将混凝土分成若干段浇筑;对于厚度较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用分段分层法浇筑,避免整段施工集中释放较大的水化热,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分层厚度和间歇时间必须严格按方案设计要求进行,每层混凝土的搭接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施工中不得形成施工冷缝;对于厚度超过1m的大型混凝土,除分层浇筑外,必要时还需采用在混凝土内设置循环水管,通过冷却水循环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和温度监测的目的,循环水管的设置要按施工方案要求布局合理、位置准确,且不能影响结构受力。
3.5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在初凝后终凝前,在表面进行覆盖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迅速蒸发,混凝土终凝或浇筑完12h后必须进行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和麻袋进行覆盖,并完成浇水养护的工作。但是值得注意,12h为一般理论时间,实际使用的水泥材料不同和浇筑时的环境温度不同,养护开始时间也会有差异,具体的工程还需结合实际而定。如果工程的施工季节为冬季,那么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并不需要浇水的,因为表层铺设的塑料薄膜,可以有效维持水分,不至于有冻住的危险。通常理论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日常平均气温不易低于5℃时,如果夏季气温偏高,或是湿度偏低,那将优先采用浇水养护的方法,并实行连续养护,连续养护不少于14d或设计龄期。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重要。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技术上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能有效的预防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产生,那么将为建筑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实际运用到工程建设上,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随着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对建筑工程企业的未来发展也是具有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邱会成.浅析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科学与财富,2014(3):380.
[2]张剑.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浅谈[J].山东工业技术,2014(11):130.
[3]吴昌盛.浅析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2(17):260-261
作者:王东 单位: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篇: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摘要: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的四大基本要素,而居住问题是其中最为基础性的问题。就现阶段而言,楼房已经成为满足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居住需求的建筑形式,而混凝土是最为主流的建筑施工材料。文章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分析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未停止过为改善生活品质和提高居住质量而从事的实践探索活动。
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一种凝胶状的建筑施工材料,一般而言,它是由水泥和集料加水混合搅拌后得到的一种材料,在实践中,施工单位可能会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特征而加入一定的添加剂。在将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等材料充分搅拌后,将得到的胶凝体浇筑到一定的模具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后,便具有强度高、粘结性好、抗压能力强和防侵蚀的性能。因而,由混凝土浇筑凝固而成的建筑构件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成为建筑结构最为核心的承重部分。
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混凝土筑件是整个建筑最为重要的荷载承力组件,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关乎整个工程的安全程度,一旦混凝土逐渐出现问题,整个建筑补救的难度将会是难以估量的,而由此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是难以计量的。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提高责任感、强化安全意识是保障工程安全以及保证建筑使用寿命的关键。
2.1原材料质量不过关
混凝土涉及到的原材料包括水、水泥、集料以及添加剂等,而集料又有粗集料和细集料之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是多重的,其一,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其二,原料的种类和规格的不同也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其三,原料的堆放需要区别种类和规格,还需要注意原料的保存期限。在以上三种情况中,第一种的影响程度是最大的,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用途。
2.2混凝土运输问题
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现场搅拌,其二是非现场搅拌。现场搅拌是指将水、水泥、粗集料、细集料以及可能用到的添加剂等原材料放置在施工现场,再将搅拌设备运输至施工现场,在施工开始时将原材料装入搅拌机内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毕的混凝土可以直接使用的一种模式。非现场搅拌是指搅拌现场与施工现场不重合,搅拌完毕的混凝土需要经过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才可以使用的一种搅拌模式。集料的级配系数以及原料配比都是制约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而后一种搅拌方式成本较低、简便易行,但混凝土在远距离的运输过程中会出现水与泥配比变化的问题,混凝土的质量难以保证。
2.3混凝土浇筑问题
蜂麻面问题是建筑施工领域最为常见的一种问题,它的产生因素是多元的,混凝土水泥浆不足、原材料配比不科学,以及现浇构件振捣密度小、振捣位置不科学、深度较浅等均会导致蜂麻面问题。
2.4施工工艺问题
从混凝土施工工艺角度出发,混凝土浇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方式是使用浇筑模板,第二种方式是直接浇筑。由于目前建筑市场上,施工单位资质是否过硬,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是否够高等存在很大的疑问。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模板组装不完整、不科学,浇筑不合理、不到位以及拆除力度过大而损害工程等一系列问题。
3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研究的目的不是为发现问题,而是通过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围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现象,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
3.1严格原材料的选购标准
混凝土是多种材料混合、振捣后的产物,原材料质量的高低以及品种的好坏,直接关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原材料的质量,严格原材料选购的程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围绕着提高工程质量这一核心目标,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的要求以及特性而选择材料和设备,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施工活动。
3.2选择合适的搅拌方式
现场搅拌的优势在于混凝土的质量较高,原因之一在于搅拌好的混凝土受到外界的因素较少;但是,此种搅拌方式所花费的成本较高,现场搅拌需要占用一定的场地,需要进行场地清扫等。除此之外,在搅拌的过程中,如果搅拌的不科学不到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集料含泥量会直接影响搅拌的时间和冲洗的质量,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3.3选择适当的浇筑方式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搅拌程序和搅拌时间。搅拌时间不足会严重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以及后续的混凝土强度问题。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单位选择恰当的浇筑方式,最大程度上保障浇筑的可靠性和牢固性。
3.4提高施工工艺
在使用模板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工艺的成熟度以及模板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浇筑的效果。一般而言,使用模板浇筑的流程是组装模板、进行浇筑、凝固成形以及拆除模板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均会给工程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因此,施工单位应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完善相应的技能。
4结束语
保障工程质量,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居住场所和办公场所,不仅是政府的愿望,也是施工单位的职责。以混凝土为主要构筑材料的建筑市场逐渐兴起,混凝土筑件具有诸多优点,抗压能力强、黏结性好,因而成为建筑市场的新宠。目前,建筑市场存在一定的问题,原材料质量不过关,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方法不科学,施工工艺有待提高等。为保证工程质量,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单位需要在严把质量关卡、选择合适搅拌、浇筑方式以及提高建筑水平方面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梁兆忠.试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4):158.
[2]闵旺荣.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0(12):96.
作者:陈宇,张博 单位;岫岩满族自治县同创非开挖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篇: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思考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优点众多,具有强度高、寿命长等特点,但施工技术相对复杂,技术难度较高。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公路工程不断增多,我国在道路建设中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道路的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水泥混凝土施工路面的特点、常见问题和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
0引言
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和我们日常的活动、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受公路建设质量的影响。因此,对施工的每个工序都进行严格把控在水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采用科学的方式对施工时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进行处理,提高施工的质量,促进道路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一系列特点,其中优点更为突出。一是抗压强度高。与普通路面相比较,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在建设市政道路时可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路面施工。二是稳定性好。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强的耐性和较好的稳定性,与沥青路面相比较,混凝土路面使用时间更加长,沥青路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老化,但混凝土路面却恰恰相反,它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强度会不断增加,这是和其他道路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三是安全性更高。夜间行驶,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一定的光泽性,能见度比其他道路高许多,能够提高往来车辆的安全性。其优点众多,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对原料的需求,主要是水泥和混凝土用得较多,而部分地区的这类原料比较匮乏,所以很难进行施工。二是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接缝,它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在后期道路维护时,也会比较困难。三是坚硬度高、不宜开挖等特点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比较困难,对道路的整体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问题
2.1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当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所占比例较少时,会导致凝结性较差,混凝土松散,结构物表面粗糙不平;当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所占比例较多时,会导致粘聚力较大,结团现象时有发生,且浇筑相对困难。出现混凝土和易性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不科学的水泥用量、不恰当的水灰比、配合比和不恰当的水泥品种选择造成的。
2.2断板现象
当混凝土面板出现裂缝时,它会沿纵横斜多个方向发展,最终导致面板折断至2块以上。一般情况下,断板会导致整个面板的贯通裂缝。当路面进行浇筑施工以后,如果断板出现在交通刚开放或者路面硬化不完整时,统称施工断板;当断板出现在交通开放一段时间后,则称为使用期断板,也叫后期断板。施工期断板很多时候是由于落后的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选择、不平坦的基层标高等多种因素造成。
2.3露石现象
路面经过长时间行车、行人,路面表层的水泥浆被剥落或出现严重磨损,导致石子裸露在外面。这个情况主要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坍落度小,特别是在夏天,失水相对较快,有时候在不恰当的时候掺入了早强剂。当通过平板震荡阶段后,施工路面逐渐凝结,但当下一阶段辊筒进行滚压和收水时,混凝土中的石子已经无法压下,路面磨平后,表层会有石子外露。当混凝土中使用了较差耐磨性的水泥时,也会导致路表砂浆层的强度较差,降低了磨耗性,当长时间的行车、行人后,会出现磨损或剥落现象。
3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原材料的选择使用1)原材料耐久,同时,碎石中还不允许存在污染物质,避免出现泥石。在对集料进行选择时,其最大直径必须低于4cm,形状方面最好选用正方形的碎石。对细集料选择时,要求天然砂不得含有泥土且质地坚固,同时确保天然砂具有2.5以上的细度模数。在对水泥进行选择时,必须选用硅酸盐水泥,因为其不但具有很高强度和较小收缩性等特点,而且还耐磨、抗冻。其他混合料的选择,如外加剂、填缝剂等,需要根据现场路面的实际状况进行选择。
2)对材料进行放置时,要按照类别区分堆放,严禁将粗细集料混合在一起放置。对存放水泥时,要确保所储存水泥进场时具有合格证和试验单,进场后及时根据水泥的型号进行标示,堆放整齐,不同型号的水泥不允许混合堆放和使用,水泥存放的周围要注意防水、防潮,确保通风。3)在使用材料时,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领取,并定期清点施工材料,确实保障施工材料被有效使用,避免浪费情况出现。
3.2混合料的拌和施工
以前最主要的工序就是混凝土拌和,在拌和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而且将路面的平整度控制好。想要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需要在混合料拌和时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拌和过程中,混合料具有易和性。一般情况下,水灰比相对较大时,混凝土的干缩性也比较大,当水灰比较少时,干缩性就会降低。所以,假如水灰比没有控制好,就会降低路面的平整度。在对混合料进行拌和过程中,假如需要添加外加剂,我们除了控制好水灰比以外,还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额外增加20~30s的拌和时间,从而使搅拌的均匀度达到要求。
3.3混凝土面层铺筑
在对路面进行铺筑时,要保障施工设备均具有良好的状态,并且打扫干净基层表面,提前在摊铺地点进行洒水,以确保其路面湿润度,但不允许出现积水状况。在对施工模板的选择上可以采用槽钢,并保证其刚度足够。支模以前,要将模板安装在基层上,测量摊铺位置并进行放样,安装完模板以后,测量人员要通过采用与设计板同等厚度的测试板对整个断面进行检验,确保安装精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得到监管人员的认可。随后,在对模板进行拆卸时,不得对板边、板角及拉杆周围的混凝土进行损坏,但也要避免拉杆和传力杆变形,可采用专业拔楔工具拆卸模板,禁止强行拆卸。在选择三辊轴整平机时,要确保其技术参数符合要求,而且在施工时需要同时配备松方控制刮板和螺旋布料器,要求具有自动行走功能。
4结语
在公路建设中,除了道路的科学规划以外,还要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近年来,随着道路建设的不断增多,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我们在今后的道路施工中,要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公路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樊竹锐.冬季施工水泥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2(16).
[2]罗德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监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作者:卫淑利,梁腾飞 单位:偃师市农村公路管理所
第四篇: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住房要求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民用房屋建筑的质量直接与施工技术挂钩,因此要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尤其是施工阶段混凝土浇灌技术。合理控制混凝土砂砾大小,科学控制混凝土施工环境温度,采取有效的科学的施工手段,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达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能及时的发现混凝土施工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以达到施工技术要求标准。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民用建筑;运用分析
混凝土是施工建筑中的主要材料之一,房屋建筑中大量使用到混凝土。混凝土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简便、质量可靠且后期维修比较方便等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施工建筑中。尤其在民用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就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行业来讲,由于最基础材料混凝土使用越来越普遍,所以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但是仍然存在些许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以探讨。
1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振捣施工技术标准
民用房屋建筑的质量直接与混凝土施工技术息息相关,因此要想将房屋建筑质量推上更高的水平,就必须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总结施工经验,科学分析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再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不断推进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建设。墙体混凝土在施工阶段中要将振动棒沿浇筑的方向进行一次次的振捣,直到混凝土表面看上去水分稀少,看不见颗粒较大的砂砾为准,且振动棒插入深约为150-250之间为宜,插入方式采用梅花式插入,梅花式插入能够确保墙体周围混凝土浇灌密实。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墙体对混泥土侧面的压力较大,在振动过程中就会造成胀泡或跑摸现象的发生,所以在施工阶段中必须派专人监管,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补救,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房屋建筑柱体的施工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柱高超过3m时就必须在柱体周围下方搭建下斜平台,通过索轮或者塔吊将混凝土输送到相应需要浇筑的位置,再由施工人员用铁锹向柱体摸孔里注入混凝土,以确保柱体中每一层的混凝土厚度达标。每层的柱体浇筑混凝土时都要分层浇灌,然后在用振动棒捣填注实,不能触动到预埋钢筋网,要随时在柱体下面敲打保障混凝土注入到整个柱体之中。梁板混凝土的施工遵循赶浆法的原则,即先根据预先设计的梁板结构分层浇筑成阶梯形态,当混凝土达到板低的位置时再连接上层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态不断的伸长梁板混凝土浇筑持续向前步步推进。梁板孔隙之间可用插入式振动器沿建筑方向进行边浇灌边震动,梁板顶层可用平底振动器进行振捣,震动施工完成后,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浇筑厚度,保证达标后,在全体撒一边石灰粉,接着用长抹子抹平突出不光滑的平面。另外要注意浇筑混凝土时杜绝用振动棒铺摊混凝土。
1.2民用建筑中混凝土的振捣控制要点
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过振和漏振现象的发生,振捣时间的长短以混凝土表面无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均匀为标准。混凝土浇灌下料时要确保分层进行,振捣时应插入下层表皮50mm交错来回振捣,直至混凝土经过科学的振捣后没有隔离层的遗留为最佳标准。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板振捣器,在振捣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快插慢拔的原则。插入时要与水平面成90度直角,垂直插入。严禁斜向插入震动层,防止振动棒误插入预留钢筋网的另一侧,卡住振动棒导致无法拔出。平板振捣器振捣要依据模板厚度以决定震动推进速度,来回插入振动时,必须重叠多次抽插。每次重叠的厚度为110-160为最佳标准,防止漏振。杜绝出现混凝土浇筑分层高度,施工前期必须要做好预先的科学设计,备好标尺竿,在标尺竿上做好标记,标注清楚分层高度,涂好鲜艳的染料以便能清晰读数。
在夜晚施工时要备好施工用具,例如照明灯等确保看清标尺的情况下在进行正常的施工处理,窗体的混凝土施工要在门的一侧进行专门的下料,振捣,混凝土从窗口另一侧注满为止。混凝土现场坍落度在墙、梁、板上要控制在15-19cm左右,柱体应控制在14-16cm之间,具体施工方法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相应的优化调整,满足泵输送以及浇筑要求。混凝土的供给必须要以现场施工进度的快慢为依据,确保混凝土施工不间断,不出现施工冷缝。浇灌混凝土时上下料速度必须要匀速输送到需要的部位,下料的高度要控制在2m以内,防止混凝土离析。如果超过3m必须要采用溜槽或者串筒,浇灌时应当派专业的木工及时观察模板情况,若出现跑摸、漏摸、胀摸等现象要及时汇报,然后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加以改进。另外还要看好钢筋,确保钢筋不窜位置,不跑偏,保障钢筋位置的正常准确。墙柱混凝土标高控制在50cm-100cm之间,然后在各个柱子或墙体之间拉水平线形成参考网,用钢卷尺形成的控制线和参考线打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来控制板混凝土表面的标高。
2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注意事项
2.1民用建筑中施工缝处混凝土的处理
地下室墙体内施工缝采用双层密眼钢网封堵,外墙的流水部分采用多层板摸封堵,并设置钢板止水带,沿着从属梁板方向进行浇。施工缝的表面与梁轴线或地平面垂直,柱体的施工缝顺序应在主梁板施工完成后进行浇筑,柱体和梁板之间混凝土浇筑强度要控制在两个强度标准下。在进行梁板整体的浇筑时,要确保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没有齿毛现象,剔除浮动的大颗粒沙石,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不能掺杂污泥和不明物体。浇筑混凝土配比无大颗粒石子,砂浆保持在5-10cm厚,然后进一步浇筑混凝土,细致强化操作步骤,使其新旧混凝土之间能够密切结合。
2.2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
浇筑过程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环节中的重中之重,此环节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质量。在浇筑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制定浇筑方案,保证施工过程合理流畅。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中要结合现场的环境和天气因素合理施工,科学安排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过程中浇筑人员要严格值守自己的岗位职责,避免出现浇筑空洞漏浇等现象的发生,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另外也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包括沙石、水、水泥等,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3结论
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看似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是其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注意到的细小环节,而恰恰是这些环节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以及房屋建筑后期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把各道关卡,确保混凝土施工的科学合理。与此同时,要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的监管,才能将民用建筑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金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5(6):250.
[2]何伟华.对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5(7):226-226.
[3]张妍.探讨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4(9):223-224.
[4]梁海军.工业及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4(22):105-105,106.
作者:刘子宁 单位:齐齐哈尔市鑫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第五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特别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为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越来越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被广泛采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在施工质量和技术方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能够顺利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在日常工作中,因温度影响导致现浇连续墙结构、地下建筑物和其他设备等产生大量裂缝问题,这些都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伴随水泥水化反应,混凝土将产生极大的改变,导致混凝土不断地散热,而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发生很大变化。其表面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会逐渐下降,温度降低,就会导致混凝土体积收缩。在混凝土散热的过程中,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及其中心温度差距较大,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混凝土性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1施工准备
施工前需要将准备工作做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准备好施工工具,比如混凝土地泵、插入式振捣机械、水泵、塔吊等。其次要把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选好,预备好,准备进场。进场之前要检验材料是否符合施工标准,达到合格后材料才能放进场地。因温差较大,水泥混凝土就会形成裂缝,因此在选择水化水泥的时候,应选择热量比较低的配料,比如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等这些可以减少热量增多的配料。最后还要保证技术方面过关。在建筑施工中,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必须选择与施工要求相符的材料。在做好施工准备的同时还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所用的设备和机械进行检验,确保这些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正常的运行。除此之外,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原料和配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督,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1.2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原料选择
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在选择材料时,需要保证混凝土中砾石和沙的连续性。在混凝土中加入砾石和沙,可以减少水化反应产出的热量,在配制混凝土时可以添加一些缓凝剂和减水剂。根据施工规定,为确保施工质量,应添加一些粉煤灰材料增强混凝土的牢固性,以此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控制和提升,并确定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水泥使用量,这样可以减少成本,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混凝土材料的配制过程中,水泥是混凝土主要的原材料,因此对水泥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选择水化作用比较小的水泥,尽可能减少热量的产生,降低因水化热原因造成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以此确保混凝土质量的提高。
2施工技术措施
2.1控制混凝土温度
据大量实践证明,对混凝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伴随混凝土热量产生,温度会逐渐升高,导致混凝土的内部结构被破坏并形成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配制而产生的温度,要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据相关资料显示,可以从两方面对温度予以控制:第一方面是对沙砾和石子进行清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更多的热量。可以通过水分进行降温,且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检查和跟进,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第二方面是找一个背阳的地方进行操作,可以搭棚或者进行其他的操作,这样做可以减少因太阳直射造成原料温度升高而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的影响。
2.2混凝土浇筑及温度控制
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整体性需求,要求浇筑工作具有一次性、连续性,且不能进行施工缝留设。此工程采取斜面一层一层浇筑的方式,通过混凝土自由流动呈现出斜坡现象,泵送施工规范化,才能防止拆除、冲洗及接长混凝土输送管现象的频繁产生,才能对泵送效率进行有效提升。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也会因为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的温度升高,使其内部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内外温差增大,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的设备和现场的工作流程进行检验和梳理,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效进行施工,使空间的流动性变大,加快流通,减少太阳光的直射可以降低温度。第二种就是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操作时,可通过水达到材料适度降温的作用,但要控制水的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
2.3混凝土振捣
振捣施工,能够对其结构密实程度进行全面提高,施工前应确定混凝土能否自由流动,之后可进行充分振捣。按照混凝土泵送可形成一定坡度,在各个浇筑层前后进行2道振捣器设置。如在混凝土卸料位置设置第一道,以此将对上部混凝土振实情况进行有效处理,因底皮钢筋具有较小间距,可在混凝土坡角位置设置第二道,以此对下部混凝土密实度进行有效处理,以此提升混凝土质量。
2.4养护措施
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后,要及时对其进行养护,在实践中可以得知,保湿养护是混凝土养护的主要方法,养护应该不小于15d,在保湿养护的同时还要对混凝土的外表面进行保护。比如撒一层灰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护。除此之外,还需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对其温度进行检测和调控。如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都会在常温或者负温条件下施工,其表面必须覆盖保温层。常温保温层可以对混凝土表面温度起到缓冲作用,像大气温度化或雨水袭击的温度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而负温保温层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地点、气温和混凝土内外温差等条件,但是负温保温层必须设置密不透风的材料覆盖层,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本能作用,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抗裂能力。
2.5裂缝控制调整
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反应。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温度比较低的水,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天气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温度,在混凝土进行入模施工时,水泥储存要选择通风效果较好的场地,这样也可以控制混凝土水泥入模温度。在对水化反应和现场环境控制的同时,也需对混凝土自身的温度适当降温,同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分段、分层进行施工,这样浇筑混凝土,可以防止混凝土堆积过多导致水化反应产生更多的热量,因此,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压实和振捣的操作。这样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增强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进而减少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裂缝产生率。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建设量大,相对来说大体积混凝土要比普通混凝土材料使用量多,特别是在浇筑过程中,因材料应用较多,施工复杂,进而增加了施工难度。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建设所用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为其体积较大比较难操作,所以在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浇筑混凝土整体而产生裂缝或者缝隙,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因此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浇筑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条件比较复杂,因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操作大部分是在地下进行的,相比其他施工来说,地下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在提高技术要求的同时,还要对地下施工条件进行充分考虑。
4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和探讨,能够为建筑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虽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受温度、材料、技术、基础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但在未来高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会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并将运用在更多的施工项目中。同时,我国建筑施工质量也将伴随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得以不断提高,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林肖.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
[2]郭春轩.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
[3]赵人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4]丛小祥.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3.
[5]周建亮,刘志国.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例析———以青岛市开发区国际贸易中心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1).
[6]王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运用和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
作者:李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