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居住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简介:在城市社会中,同质性与异质性是一对连体的双生子,是相互对立而又彼此支持的两个方面。就城市共同居住生活的层面来看,这二者的互动作用亦从未曾消失过,尤其是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与加剧的当代城市。协调处理共同居住生活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即混合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倡导公正与民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Abstract:Homogeneityandheterogeneityaretwinbornincitysociety.Theyopposeandbolstereachother.Furthermore,reciprocitybetweenthemisneverabsentincommunaldwellingcondition,especiallyincitiesnowadays,inwhichsocialmobilityhasbecomefasterandgreater.Coordinationindealingthesetwohasprofoundmeaningin
关键字:同质性居住混合性居住地缘性相关站中站:城市规划
1当代城市社会的异质性与同质性
1.1异质与多样
城市作为庞大、永久性、密集的人类聚落,是多种文化模式、观念、社会分工、职业以及不同生活习惯的容器,近一百年来,开放性与流动性的增大更强化了其重要的特征:异质性。不同于乡村社会,城市生活行为中虽然仍会出现主流的大众趋同的社会生活形态,但它所受到的主流的控制要弱得多,对于传统的神圣性、民俗的确定性,它都提出了更大的质疑。从某种角度上说,在城市中个人的自由程度较之以往大有提高,选择性与机动性也较大。城市社区在潜在互动者增加的同时,互动的强度亦相应减弱,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居民不象小城镇中的居民那样在某些社会环境里能时常碰面与互动,他们更多地是在专门化角色的条件下认识与交往,但其所担当的角色也要多得多,因此,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得更为形式化、表面化与暂时化,交往行为却发生得频繁多了。
所谓异质,也就是差别,它是产生能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也无论是空间的还是时间的,一切吸引、摩擦、冲突、合作、变迁、流动、落后与进步都产生于差别以及由此引发的相互作用。对于城市来说,正是广泛存在的差别(即异质)使城市能够将不同的人们凝聚起来。城市社会总会不断地分层分类,几乎按照任何一种区分标准,城市人群皆可分成若干个阶层与类型。城市总体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作用力,而不同的人群之间亦相互产生作用力,这促使了人们的交流与协作,营建了城市的繁荣,也造成了各种对抗与仇恨,刻画了城市的卑劣。
对于城市生活,从总体上看,广泛的异质性即表现为城市生活的多样性。
1.2同质与稳定
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演变可以说都是能量不断流动的结果,这种流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者说秩序),也就是说,有一种稳定的差别导致了能量流动方式的稳定,因此才表现出了能量流动的规律性与秩序。
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存在参照体系,才会出现对比以及对比的结果,即差别。故此差别的稳定性依赖于参照体系的稳定性,支持这种稳定性的内在关系我们称为结构。无论是产生差别的事物还是差别本身都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这说明了它们都有结构。当城市社会作为众多个体的化合物以整体形式演化时,它必须保持至少一种总体上协调的变化规律,即有序性。对于众多的城市人,有序性则依赖于他们各个层面与方位的内在结构所具有的相似性,所以我们才能用类型的方法将社会人群分层分类,因为一个层或者一个类总代表了一群人——这样的一群人表现为被归纳的特征上的相似(如果没有这种相似,真无法想象城市会成为什么样子)。相似不是相同,而是认可了差别的一定程度上的相同,这种相似性就是城市生活中与异质性相对的另一特征:同质性。
正是同质性使城市人群能结成各种各样的同盟,能形成主导的、稳定的主流生活形态,能有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与法律制度,能有共同的文化特色与饮食生活习惯。同质是异质的背景(后者也是前者的背景),也是对异质的保证与限制。当然,同质也受到异质的保证与限制,因为城市生活的稳定性并不是绝对的、僵化的,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离不开多样互动的城市人群以及城市机能。
乡村社会的同质性特征远强于异质性特征,城市社会的情况则相反。然而一个真正具有长久性格魅力的城市是不能脱离同质性的,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传统与文脉。
1.3稳定性与包容力
同质与异质是一对连体的双生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彼此对立包容。它们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任何极端化的取舍都会使剑锋倾斜。同质与异质都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它们分别代表了城市生活的两种状况:稳定与多样。只有当二者合理关联时,城市才成为富于生命力与包容力的容器。
任何城市社会都会分化成不同的阶层,每个阶层即为一个大的同质群体。除“阶层”外,同质的范围还包括着其它许多方面(如爱好、文化模式、行为准则等)。从对城市生活影响最深的两个方面: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最大的、兼容力最强的同质群体谱写了城市生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主旋律,这一旋律建构了城市生活的文化特色与地域特色。同时,城市生活的主旋律又是由多样性的、复杂的各种生活方式合成的,并且在其外还存在着非主流的、另类的生活方式,它们之间或许并不兼容,然而互不侵犯却是根本要求。
落实到城市住区建设的层面上,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保障同质居住与居住的混合性?如何应对社会分层的居住情况,提倡怎样的主导性的住区模式?如何使住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环境?……简言之,就是如何为丰富多彩的城市人群体提供整体、和谐、包容、稳定而有活力的城市住区。
2适度保障同质居住
同质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同质居住是居住稳定的保障。抽象地说,同质是城市人内在文化结构以及生活和意识形态等的相似;具体地说,同质则是指人们在生活背景、职业、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性格爱好、社会地位、价值观念、文化层次、种族传统、行为习惯等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着能彼此认同或相互吸引的东西,正是这些彼此认同或相互吸引的东西成为把居住在一起的人们凝结成一个共同体的基础。
如前文所言,同质是在异质基础上的认可。作为城市生活的授受者,城市人具有比乡村人大得多的包容能力。在具有强烈异质性特征的城市社会中,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完全同质的一群人是不存在的,即便只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这一观点也是正确无误的,因为各个方面都同质就不再是同质,而是完全相同。所以对同质的理解不是基于相同,而是兼容,兼容意味着存在差别上的吸引的相似。只有当“同质”认可并接纳“异质”时,它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同质,这是由于它的内部包含了自身的对立面,从而能产生互动行为。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医生不一定就愿意自己的邻居也是医生,说不定他希望邻居是个音乐家,能为他定型的生活注入新鲜血液,然而认可了异质的同质对异质的包容与接纳是有极限的。当两个机体相结合时,若它们的异质性强烈到了威胁机体结构的内在稳定性的程度,其中一个机体便不会接受对方,这时双方不再是总体上的同质体,而是异质体,也可说是不兼容体或排斥体。
现代城市社会人口类型的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惯常的社会阶层分类法以及任何一种其它分类法所企及的界限,因此专门机构或者专家学者仅从理论上对社会人群体进行同质分类的话,只怕仍然会犯教条主义和主观臆断的错误。这一工作需要住宅开发部门(尤其是住宅开发引导咨询部门)进行全面深入的社会和市场调查,了解什么样的人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以及不愿和什么样的人)成为近邻,以此建立起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定城市社区环境中市民们普遍性同质居住的类群标准档案资料,作为重要参考进行有针对性的住区或住宅组团开发并对口销售。这样的话,建成住区或组团内居民便有了较良好交往的社会基础,在管理机构(如居民委员会)或者自发的居民组织的引导下开展丰富多样灵活的住区活动,从而较快较好地产生地缘性的生活凝聚力。对社会与市场的调查行动甚至应当是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相关媒体进行操作,也可以是民间组织来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调查资料有利于建造者、居住者与设计师3个不同的社会群体更好地接轨。可以肯定的是,只以经济水平(大多表现为住房面积的大小、装修的豪华程度、住区的物质环境、物业管理的水平与其在城市中的区位等)来划分同质群体将导致居住生活价值取向的普遍雷同,不利于创造特色性的富于凝聚力的城市住区。
回溯历史,同质居住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大的社会阶层上分析,有钱有势的富人和权贵常常聚居在一块儿,下等而穷苦的人们则聚居在另一些城市地段;从行业分工上看,常会有商业行会内部的同质居住,如制陶一条街,家家户户都是做陶器的;从职业构成上看,会有工人住区、商人住区、教师住区以至于前些年的单位大院内的住区,……同质居住能形成城市特定地段的领域性,凝结地缘情感,产生居民自治的心理动势,对来自于外围的犯罪威胁的监控和防御能力亦相应较强,特别是对于经济水平不高的中下阶层居民来说,同质居住能较好地建立起生活上的相互支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群体的普遍性平民化将是健康合理的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这表明以基准阶层(1)为代表的居住群体会具有更大的兼容能力与多元化倾向,在经济水平许可的情况下,人们会提出更高的居住要求,同质居住的分类标准将更加复杂,人们不再把经济水平作为划分同质与异质的惟一标准,对同质群体的认定具有更大的自主性,每一类户型的户数将会因户型种类的增多而减少。我们或许能够断言:未来的城市住区建设会趋向于多样化与小型化。
同质居住的保障特别需要注重其适度性,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首先,同质居住是为了建构较亲密的居住共同体,因此住宅楼群以及环境设置等应形成有利于互助交往的内向性的邻里空间(2),这便决定了其人口规模不宜过大(3)。另外,从预防外来犯罪的角度分析,也只有邻里空间这一层次的居住领域能进行最有效的监控,更大范围与更多人口的同质居住大多只能维系较松散与随机的地缘关系。
再从社会平等与社会稳定的层面来看待同质居住问题的话,我们将不得不在保障同质居住的同时对其人口规模与占地规模进行限制,因为我们更需要保证居住的混合性。
3居住的混合性
城市人的居住总会发生分层与同质聚合的现象,这是住区领域感与归属感的社会保障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崛起与私有化程度的加剧,在经济建设为主的社会背景下,经济能力成为决定住户居住决策力的根本参数,这直接导致了当前城市住区建设中的同质聚合简化为几乎只以金钱的多寡为标准。基于这种前提,过度的或者说大规模的同质聚居将造成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激化了社会对立与阶层矛盾。在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如广州、深圳)以及其它一些地区的城市中已经出现了许多所谓高档次、高品位的富人居住小区,有的甚至连片形成富人居住区,它们力图表现这一阶层的某种潜在心理,展示其“贵族品格,王者风范”。该类住区多处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城市地段(郊区或者市区),装修豪华,布置奢侈,占地铺张,并备有大量的保安,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封闭阶层。那些逐渐衰败的旧城住区以及搬迁户们居住的城郊平民住区里的人们却在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尤其是一些环境极其恶劣的棚户区、危房区、旧房区里的人们,只要有能力的,都拼尽了全力离开这里(无论使用什么方式),剩下的全是“低能”的城市生活竞争的失败者——老人、孩子、失业者或者领取微薄薪金的人。城市被划分成不同阶层的大的住区领域,相互间的对立不断升级并趋向于产生明确的穷人区与富人区,使一个城市的不同部分成为不同利益集团的领地,社会歧视与不平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美国,城市就已出现了黑人区、白人区)。每一种住区内的人几乎只和本住区的人来往,这暗含着某种郊区(或者说旧时农村)的生活理念——永远处于自己的小世界中。
然而城市不应该是这样的。“城市天生是一个多种形式,不分隔开的环境。在城市里,的确,一小群人可以自成一个小社会,有如各种部落在早期的伊斯兰城市中曾是那样的,或者,像希腊人或波兰人在纽约或芝加哥的同一街区内组成一个暂时的聚居点那样。但是大都市是各种人的一个混合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偶尔还见到些人物,穷的富的,高傲的低贱的,大家混在一起,常常见面,合作和摩擦。”在这里再一次提出了城市必须具有的两种彼此相对的品质:开放、流动、多质、混合、非地缘性与封闭、稳定、单质、纯净、地缘性,二者就象“人”字的一撇一捺似地相互支撑着,任何一方的缺陷都会导致城市生活的倾斜。城市社会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不是截然分开,而是彼此融合的,这种对立、互含、包容的原则应当体现在住区居者的社会构成上,即一定程度的混合性。
郊区倾向于将人们分离到收入与年龄都十分相似的同类的社区中,城市住区则不同,它为聚居者提供的应是一个合理的、混合型的居住环境,让每种人与不同于自己的人交往、相处,它体现了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有着强大兼容力的根本品质。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艾丹在分析北京历史聚居地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在北京旧城里的典型胡同边上的院子包括经典的独家独户四合院,也包括60多户的大杂院,居住条件十分多样化。但除了一些门上的细部以外,从胡同基本上看不出来哪个院子是高档的和哪个院子是拥挤破旧的。院子内部的社会差别不影响老百姓和小商小贩对胡同的使用,而且这样的使用也不影响院内的安静和安全。在北京旧城居住区中,由墙围起的居住院落与基本的社会稳定性相结合增加了居住的安全感——即使社会和经济的差别不断扩大颇使其它居住环境中的居民感到不安。”我们可以从传统的这种住区品质中体味出漫长岁月中人们能和谐相处的社会基础:混合性与内敛的文化精神。
但现在的城市建设是怎么做的呢?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这不单是一种市场的自发行为,甚至政府的举动也在促成不断分层分化对立的局面。城市规划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是团结者,还是离间者呢?
与破旧住区形成强烈反差的金碧辉煌的富人居住小区张扬了极端的个人主义或者说小集团主义,但“贵族”永远是少数。规划者的对象是民众。
混合性的居住应当是一个大前提,这与城市发展所需的社会背景相吻合——无论是特权阶层、富裕阶层、工薪阶层、打工族还是三无人员(无户口、无住房、无固定工作)都不能将自己封闭在城市生活的整体之外。另一方面,这种混合亦非全盘打散、毫无章法地夹杂起来,而是一种同质聚居的背景下的混合:对于小型住区或组团内部来说是同质聚居,左右邻居、上下住户都是收入与社会背景接近的人们,在较亲密的交往范围内,保证居住生活的稳定;对于小型住区或组团内部来说是同质聚居,左右邻居、上下住户都是收入与社会背景接近的人们,在较亲密的交往范围内,保证居住生活的稳定;对于大范围的城市住区(尤其是某个城市片区)则应当推行异质的居住集团的混合,这种混合所暗示的生活行为在亲密交往的范围之外,却在日常共同居住生活领域之内。同时,它也能使城市公共设施区(4)的发展保持多样性特征,以免富人区旁边全是高档消费区,穷人区旁边全是破旧的低档娱乐消费区,从而保证城市整体空间领域不被划分成对立而抵触的不同部分。
居住的混合性是城市生活多样性与包容力的具体显现,是建构在稳定(即地缘性与同质性)基础上的混合,其基本原则是“同质小居,多质大居”,这里的“小”与“大”指的是数量、规模与占地面积。同质的“小”的居住空间领域的围合与界定应当是较为明确清晰且富于效率的,这是“家”之外的最亲密的空间层次,亦是最亲密的城市公共性空间层次,也就是邻里空间(有时也包括邻里—住区型公共区)。再将空间层次扩大一步,即从邻里步入住区的“大”的公共空间,这时的公共空间则应逐渐体现出多质并存的混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们共享住区的绿地、广场以及各种服务设施,相互发生关联与磨合。这一阶段的城市生活可能是地缘性的,也可能不是,但城市中的个人在经过了小团体人之后,真正地作为一个开放的、包容的整体人而存在了,这不正是人类历史千百年进化中所追求的社会平等与公正性的一个方面吗?
4结语
我们将不得不承认,不同经济能力与社会地位的人所占有的个人空间是不平等的,在一定程度上,不同集团所拥有的群体空间(5)也是不平等的,但是城市空间却理所当然地应属于所有人,城市住区也是这样。毕竟,对于占地较大的城市住区来说,其内不可能全是私人空间与群体空间,而没有城市空间。即使住区构筑了它的地缘性(这是必须构筑的),也并不表示别人不可以进入其间。没有陌生人的城市永远不会有活力,没有陌路人的城市也永远不会有活力,大型的城市住区亦是如此。
[注释]
(1)社会阶层的分野不是均等的,即社会人并非平均地分配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中。普遍认同的人口规模分布是一种金字塔结构,该理论认为社会阶层由下往上呈递减之势,越往上的社会阶层人口越少,最底下的劳苦大众数量最多。但新的迹象表明,在今天及明天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阶层分布并不是单向递减的金字塔,而是双向递减的双金字塔:社会中最多数的人不是处于最低阶层,而是一个中间层次,人口数量以其为基准向上与向下分别递减。处于这一中间层次的社会阶层即为基准阶层。
(2)邻里空间是相邻住户间较为亲近的群体空间,比如北京大杂院内几户人家共用的院子以及现代小区住宅楼下的活动场地、几栋住宅楼围合成的宅间用地等都可说是邻里空间。一般而言,邻里空间是公共性居住领域中与每户人家直接相连的第一个大的空间层次,对于居民间的交往协同以至于结成较亲密的居住共同体意义极大。
(3)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所属群体内的人口数量较大时,他不但不会认识很多的人,反而会消极逃避,这是因为人的信息承载力具有极限。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不会把社交圈局限于共同居住生活范围之内,因此,如果保障同质居住的较亲密的邻里空间内人口规模过大的话,反而会间接遏制居住共同体的凝结。
(4)城市公共设施区——与城市住区相对,城市公共设施区指的是城市中各类大中型公共设施较为集中的地区,可认为是通常意义上的城市中心以及各片区中心。在信息化的后工业社会中它日趋庞大与复杂,吸引力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城市公共设施区虽然有强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大且多质性特征明显,因此表现出相当大的匿名性,不易产生归属感。
(5)本文认为,城市空间依据其公共性程度大致分为3类:个人空间、群体空间与城市空间。个人空间是封闭、私人、独享的空间;群体空间是半开放性、半公共、一定程度上共享的空间;城市空间则是开放、公共、共享的空间。在其中,群体空间具有城市空间与个人空间的双重属性,它对于进入其间的人的限制条件常是隐含的,并且反映了一定的集团性或者阶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