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鹿茸研究论文:药材质控系统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宋纪伟宗颖时坤李健明杜锐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荧光分析
陈代贤等〔7〕对13种鹿茸片分别进行抽提,然后进行荧光光谱的吸收扫描,由此获得了13种鹿茸的荧光光谱,通过比较荧光的颜色,可鉴别出不同的鹿茸种类,为鹿茸的品种鉴别及使用提供了依据。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TLC):郭秋月等〔8〕利用硅胶G薄层板,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对不同种鹿茸片及鹿茸粉、鹿角粉的抽提物进行分离,经过茚三酮显色法定位了甘氨酸的分布及Rf值,为鹿茸氨基酸的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与鉴别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武文等〔9〕测定10批鹿茸药材,其色谱指纹图谱可反映鹿茸所含的17种氨基酸成分,当中所含的10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市售价格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为鹿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思路和导向。
气相色谱(GC):高其品等〔10〕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鹿茸胶中磷脂酞肌醇、磷脂酞乙醇胺、磷脂酞胆碱、溶血磷脂酞胆碱、神经鞘磷脂的含量。将上述磷脂的含量作为评价的指标成分,为鹿茸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地依据。
电泳技术:王宗仁等〔11〕对黑鹿、东北梅花鹿、日本梅花鹿、麋鹿等的2个亚科、4个属、7个种进行了血清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出现53条鹿血清蛋白的条带,而不同样品显示相同条带数目也是不可避免的。表明血清蛋白质在各分类阶元上存在异同,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阐述了进化关系,为鹿科动物分类、遗传和进化提供又一实验证据。
光谱法
紫外光谱法(UV):赵义等〔15〕对马鹿茸、花鹿茸、鹿茸粉、市售鹿茸片按照一定的提取方法进行抽提,利用紫外光谱检测,发现其主要吸收光谱区域为200~350nm。周仰青等〔16〕利用紫外分光光谱法对鹿茸提取物进行检测,由此在光谱学的领域增添了鹿茸特征性的紫外吸收光谱。
指纹图谱法:阎正等〔17〕建立的鹿茸HPCE指纹图谱预处理方法,可为区别原产地与非原产地高端保健品鹿茸提供参考依据,此方法有助于更为全面的鹿茸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张丽等〔18〕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对1个花鹿茸和3个马鹿茸进行分析鉴定,获得了马鹿茸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及其特征标记峰值。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9,20〕,如在现有分析技术条件下,某些中药的内在质量还无法用指纹图谱表达,中药成分的某些不确定性可能会给指纹图谱的稳定带来难以解决的困难。综上所述,光谱技术广泛应用于鹿茸成分的分析。由于鹿茸含有比较复杂的成分,特别对于近缘种极易混淆,仅以依赖光谱分析的结果作为标准,难以达到精准的判断。同时光谱分析结果的重复性也不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