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缝施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缝施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缝施工

摘要:在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中,若工程技术水平较低,很容易造成结构裂缝。为了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缝能力,以实际桥梁工程为背景,主要从配合比设计、温度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从构造设计的角度详细探讨了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抗裂缝施工技术。经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提高了桥梁的耐用性。

关键词: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1工程概况

本文所探讨的工程项目为江门—广州的高速路段,该段总长为4965.46m,对应的起讫桩号范围为K27+573.240~K32+538.700。由于该段公路跨域了大量的水域,因此沿线架设了多座高架桥。在进行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受结构本身以及现场环境的影响极容易引发裂缝现象。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

2.1水泥的水化热

对于完成浇筑作业的部分而言,会产生明显的水化热现象,并不断渗透至混凝土内部。由于结构内部的封闭性较强,因此热量难以及时散发,从而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此时混凝土便会表现出明显的收缩或膨胀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其散热水平相对有限,结构的强度有限,无法对温度形成有效的约束作用;伴随着施工的进行,混凝土强度持续增大,此时结构内部的约束作用越来越明显,由此形成较大的拉伸应力,以极限抗拉强度为参考,若超过该值则会引发温度裂缝现象[1]。

2.2约束条件

在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在水泥的影响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其发散出去。相较之下,混凝土表面的散热性明显良好,此时表面温度将会降低,混凝土内外会形成明显的温差现象。由于结构表面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混凝土在持续膨胀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强度的拉应力;参考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若超过该值则会形成贯穿性裂缝。

2.3环境温度变化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伴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对应的混凝土冷却速度将随之改变。具体来说,若现场温度急剧上升,此时将会增加内外温差,由此形成更强的温度应力。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混凝土配比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为了最大限度避免温缩裂缝,会做好每一环节的施工准备工作,尤其是比较注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例如一般会使用一些低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该类水泥同普通的硅酸盐水泥相比,水化热更低。另外在进行粗骨料配合过程中应当选用一些级配高的碎石,并控制含泥量在1%以下。而对于细骨料则可以使用天然砂,但也应当对其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在进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粉煤灰等,减少混凝土中水泥使用量,使水化热温度峰值出现时间延后。整体来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仅应当满足强度要求,同时还应当将单位混凝土水泥用量控制在既定的范围之内。

3.2混凝土浇筑

分层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式的首选,在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依照设计厚度、长度以及宽度等完成分层浇筑施工。在浇筑过程中应当注意各层浇筑时间的衔接,保证下一层浇筑深入到前层的5cm以上,以快插慢拔的振捣方式进行振捣作业,且每一点的振捣时间应当维持在20~30s范围内,直至混凝土表面下沉不明显,无气泡冒出。

3.3混凝土后期养护

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施工人员还应当注意其表面温度和湿度变化,以满足混凝土硬化要求。因此必须制定混凝土养护计划。通常情况下,浇筑完成12h后,养护作业就必须开始执行,例如可以通过蓄水覆盖的方法进行养护,控制表面温度和湿度在要求范围内。具体的养护作业持续时间应当结合施工具体情况来确定,原则上是不少于7d。

4大体积混凝土抗裂缝施工措施

4.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选用。水化热以及混凝土温升情况均与水泥用量有关,本工程中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便是良好的材料,此外水泥的用量也应得到合理的控制。若工程具备泵送条件,此时可以选用粗骨料,从而缓解混凝土收缩变形现象。使用适量的掺和料,引入粉煤灰技术,此时可以显著减少对水泥的需求量并具有降低水化热的效果,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对应的温升峰值时间明显向后推移。(2)混凝土结构。展开应力分析,寻找其中的应力集中区域,对其采取针对性措施,由此缓解应力集中现象;此外,基于提升混凝土抗裂水平的目的,应严格挑选施工材料,此处以膨胀混凝土为宜[2]。

4.2温控措施及施工现场控制

(1)温度预测分析。应对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具体包括混凝土配比、现场气候条件以及后期养护方案等,在此基础上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获得温度的实时变化情况。同时明确混凝土龄期,以此为基础可以制定出合适的温控方案,从而确保施工期间混凝土不出现温度裂缝。(2)混凝土浇筑方案。本工程中选用了延缓温差梯度的方法,在正式浇筑施工前需要制定明确的浇筑次序,并计算出准确的浇筑厚度、宽度以及长度等参数。应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同时需要持续进行振捣,但也应控制好振捣时间,以事先制定的振捣方案为基准进行作业,不可出现随意改变移动距离以及插入深度的现象,否则将会对振捣密实度造成严重影响。施工过程中各小组需要形成高效的联络机制,高效的沟通是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人员之间的衔接也可以避免冷缝现象。当结束浇筑施工后,若混凝土的表面厚度偏大,此时需要使用水泥浆对其进行处理,通常来说,在浇筑结束的3~4h内需要使用长木刮尺对表面进行刮平处理,在混凝土初凝前需要使用铁滚筒对表面进行2次碾压,此后随即用木抹子进行搓平,避免表面出现龟裂。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立即采取保温措施。(3)混凝土温度监测。无论是混凝土内部还是外部均需要设置温测点,从而实时监测保温材料以及养护环节的温度情况,监测数据需要实时传至终端以便对数据进行分析,而后根据分析结果适时优化温控方案,提升混凝土的抗裂缝性能。(4)温度应力检测。可以在部分混凝土结构中预埋高稳定性的应变计,基于此仪器可以对其内部温度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在布置过程中应讲求水平方向布置原则。(5)通水冷却。在薄壁钢管的作用下,可以埋设适量的冷却水管。应当注意的是,需要事先对冷却水管进行试水,确保管道不存在漏水以及阻塞现象。以温度监测数据为基准,合理调节冷却水管的水体流量。

4.3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尽管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但混凝土依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裂缝,此时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由此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能够达到使用标准,具体可采取的方式如下。(1)精选灌浆法。现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纯压式及循环式。若采用前者,其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在施工时具有明显的简便性,但浆液的流动性受到了抑制,因此容易形成沉淀;若采用后者,则可以有效避免水泥沉淀现象。(2)表面修补法。此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表面裂缝处理中,具体以涂覆法为宜,通过均匀涂抹环氧胶泥的方式可以起到面层优化作用。对于大裂缝而言,还需要进行一道水泥砂浆施工。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至关重要。从力学角度考虑,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将墩柱上部的各种力引导至桩基础。但受结构自身以及施工环境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时常会出现裂缝,本文通过技术层面的探讨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从而全面提升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缝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振江.道路桥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J].交通世界,2018(1/2/3):170-171.

[2]杜海峰.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J].工程与建设,2010(2):261-263.

作者:崔广 单位: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