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探究隧道口的围岩施工技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主要地质问题及风险分析
风化后的花岗岩呈现灰黄色,并且局部为夹粉砂质板岩和变余砂岩夹粉砂质板岩,褐黄-灰黄色,质软易风化。其中在DK71+600~DK71+990段二叠系、三叠系地层中发育灰岩白云岩,大多被第四系冲积物所覆盖,碳酸盐地层中岩溶较发育,呈串珠状,溶洞直径一般0.7~1.8m,溶洞中基本无充填,为空洞,溶蚀最大发育深度40m,碳酸盐岩与第三系接触带附近可能存在较大的岩溶洞穴或较发育的岩溶裂隙,沿线地层岩性以第三系、侏罗系、白垩系砂岩、泥岩为主,泥岩质软,遇水易软化崩解,风化剥落严重,剥落物呈碎屑状。本隧道在进口DK71+100~+060、出口DK71+900~+990为洞口浅埋段同时也是薄弱环节段,其中薄弱段越破碎带和穿越断层。更值得注意的是进口段位于山脚一侧承受一定的侧向偏压力。在隧道洞口段、浅埋、破碎带及断层地段施工时,很容易造成塌方和突水突泥,对作业人员造成极大的风险。因此在这些地段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避免塌方和突水突泥,保证安全。
2对于路隧过渡段防护的处理
在进口DK71+100~DK+110段,右侧覆盖层较薄同时也受到一定的侧向偏压,先施作2m厚C20混凝土护拱,其中拱座设置3根φ42锁脚锚管,锚杆长5.0m,纵向间距1.0m×1.0m。护拱右侧采用M10浆砌片石回填恢复至原地面。在DK71+100处施工大管棚,加强围岩的稳定性。首先施工导向墙,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纵向长度为1m,厚度为1m,导向墙基础需置稳定基础或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导向墙基础需要嵌入管棚作业平台不小于0.5m,必要时应加深或进行加固处理。导向墙施工前,应施作管棚施工作业平台以上型钢钢架。大管棚导管采用热轧无缝钢花管,外径108mm,壁厚6mm,间距0.4m,总共50根。外插角为1~3°,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钢管分段安装,分段长度为4~6m,2段之间采用套筒连接。为提高导管的抗弯能力,可在导管内增设钢筋笼。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注浆压力为1.0~2.0MPa。单孔注浆结束标准:注浆压力逐步升高,当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10min;注浆量不小于设计注浆量80%;注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大管棚预支护施作后,开挖过程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其中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洞内外观察为必测项目。边仰坡开挖边缘线外5m处设置截水天沟。洞口段永久开挖边仰坡面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
3浅埋地段
洞身浅埋地段位于山体沟谷,洞身浅埋地段岩隙水发育。洞身开挖时很容易造成突水突泥,甚至导致严重的塌方。因此在浅埋地段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降低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高床岭隧道浅埋段,采取径向注浆的方式,来增强围岩的自稳能力,防止突水突泥。径向注浆横断面图注浆孔口环向间距150cm,纵向间距250cm,交错布置。注浆孔采用风机钻开孔,开孔直径75mm,终孔直径不得小于42mm,再埋入孔口管。孔口管采用φ42mm,壁厚为3.5mm的钢花管,管长1m,孔口管埋设牢固,并采取了良好的止浆措施。注浆材料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钻孔过程中遇见突水突泥情况,立即停钻,进行注浆处理。当注浆压力突然升高,则只注纯水泥浆或清水,待泵压恢复正常时,再进行双液注浆,若压力不恢复正常,则停止注浆,检查管路是否堵塞。注浆发生堵管时,先打开孔口泄压阀,再关闭孔口进浆阀,然后停机,查找原因,迅速进行处理。注浆结束时,应先打开泄压管阀门,再关闭进浆管阀门并用清水将注浆管冲洗干净后方可停机。
4混凝土浇注技术
梁体钢筋、模板安装完毕后,经自检、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浇注梁体混凝土。梁体混凝土浇注采用一次性分层连续浇注,每层浇注厚度30~50cm。采用插入式震动棒振捣浇注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每30min抽动一次钢绞线,以防漏浆卡死钢绞线。当日常气温高于30℃时,混凝土浇注应采取早、晚浇注施工,错过中午气温最高的时段。且浇注时应采取边浇注边覆盖遮阴措施,防止阳光直接照晒混凝土,且应及时浇水保湿养护。养护时采用土工布覆盖顶板以便于浇水时尽量保持水份,两侧壁采用彩条布进行遮盖。
作者:朱斌泉丰保卫李元柏单位: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