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议隧道损害的分析与整治方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坍塌经过
2013年4月9日00:10分,掌子面出完渣后,施工人员发现拱顶处掉渣掉块,立即组织人员及设备撤出掌子面,约10分钟后拱顶产生大面积坍塌,超前小导管被拉出岩面,坍塌深度约5m。坍塌体为土夹石松散堆积体,夹杂大块孤石。K38+652~K38+650立好的2m(4榀)钢拱架被大块孤石冲击变形。
2地质描述
原设计隧道埋深18~20m,围岩为第四系块石、碎石夹少量土层,机构较松散,地表坡角30°~40°,围岩稳定性差。该段成硐条件差,易产生塌顶。根据坍塌后现场塌落体分析为土夹石松散堆积体,夹杂大块孤石,有软弱夹层和滑移面,与设计不符。
3坍塌原因分析
隧道掌子面位于浅埋、偏压、土夹石松散堆积体内,且有大块孤石,有软弱夹层和滑移面,坍塌处围岩松散,粘结力和自稳能力极差,拱部松散的土石全部滑坍造成坍塌,也使后方施工完毕的初期支护遭到破坏。
4坍塌处理方案
复喷混凝土5cm,以抑制围岩变位。K38+650~+660未坍塌段的处理,未坍塌段10m范围内沿径向全断面打设内径φ42小导管(壁厚4mm),对围岩进行压浆处理,让松散围岩粘结成整体,增加环向围岩拱形稳定性,防止在清除塌方体时因侧压力导致该段初期支护失稳再次发生塌方。要求导管长度4m,间距1(纵)×1m(环)。注浆固结完毕后,对K38+652~K38+650被大块孤石冲击变形立好的2m(4榀)钢拱架进行拆除换拱,并按设计要求打设锁脚锚杆和初期支护系统锚杆。对掌子面坍塌下来的松散堆积体采用φ42小导管进行注浆固结,使上台阶形成核心土,保证掌子面的稳定。K38+650~K38+640坍塌段处理。a、从未坍塌段K38+650处向坍塌段K38+650~K38+640打设双排φ42超前小导管,布设范围:拱部180°,小导管长度4.5m,搭接长度不小于2m,并注浆。采用人工风镐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环向开挖时,要边清渣边喷射砼封闭,防止虚渣渗漏造成小的坍塌。b、架立I18钢拱架(每循环进尺不大于50cm,开挖面尽量小,能支立钢拱架即可),钢拱架拱脚处各打设4根φ42锁脚锚管,长度4m,并注水灰比1:1水泥浆。钢拱架纵向连接采用φ22钢筋,环向间距1m,与钢拱架焊接。采用Φ8单层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20cm。打设系统砂浆锚杆,长度6m,纵距0.5m,环距0.8m,每根系统砂浆锚杆要求与钢拱架焊接牢固。在通过坍塌段过程中,在K38+650~K38+640拱顶处埋设3根φ150mm钢管,深入坍塌空腔内部。在K38+650~K38+640坍塌段拱顶埋设8根φ50注浆管,深入坍塌空腔内部。通过坍塌段后,埋设φ150mm钢管对塌方空腔内压入C25砼封闭缺口,空腔内压入的砼厚度约为1.5~2m,砼在空腔内自流找平,形成整体保护层。压入的砼达到终凝时间12小时后,通过埋设的φ50注浆管对塌方空腔进行注浆填充、固结处理。
5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预防措施
每次开挖进尺能支立1榀钢拱架即可。出现小的坍塌后,及时对裸露岩面喷射C20砼进行封闭。加强监控量测。隧道埋深18~20m,在处理坍塌期间,每1次/2小时的频率观测地表沉降。隧道内洞顶沉降观测点及收敛点在塌方地段加密,每1次/2小时的频率观测洞顶沉降和收敛。洞内监控量测及地表观测如有异常,值班人员鸣哨,洞内施工人员迅速撤离。施工时,应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施工现场严禁闲杂人员随便出入,洞内施工时必须设专职安全员加强观察,一旦出现险情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加强施工作业面照明设施,避免因灯光较暗,造成安全隐患;在施工作业中,随时注意头顶是否有不稳定碎石,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避免发生掉块砸伤施工人员的情况发生;在进行注浆作业时,要有专人负责,随时监控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同时设专人观察四周变形情况,并根据量测数据随时调整注浆压力,防止因注浆压力过大,造成变形加剧,造成危险;严格控制钢拱架支护尺寸,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钢架接头处是受力的薄弱环节,做好钢架联接及锁脚锚管(杆)的施做;本段围岩结构松散破碎,应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初支应及早封闭成环,尽快施做仰拱及二衬,以确保施工人员、机械安全。
6结语
等坍塌处基本稳定后,对坍塌空腔进行喷射砼封闭;然后对未坍塌段进行加固;对坍塌空腔内压入砼。最后再按照管超前,人工风镐环向预留核心土法开挖,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的原则通过坍塌段。为以后公路隧道坍塌处理提供了经验。
作者:李荣军单位: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