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灌浆技术水利施工论文(4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灌浆技术水利施工论文(4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灌浆技术水利施工论文(4篇)

第一篇:水利施工中水泥帷幕灌浆技术的运用

一、施工技术流程

1.成孔操作

在进行帷幕灌浆施工过程中,作为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工序的成孔操作,其成孔的质量以及进展,会对整个帷幕灌浆施工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所以在进行成孔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钻孔孔斜。在摆放钻机以及安装钻架前,应及时清理场地并确保场地平整,并给钻机加装方木脚垫块。钻机到位后,用地锚固定钻机位置。在进行钻孔工作前,需要对钻具、钻杆、其他钻进零件进行仔细的检查,避免弯曲变形的钻具以及钻杆进入到施工现场,各个接头必须保持良好的同心度并要求牢固可靠,最后还需要注意一点,即金刚石钻进成孔的应用合理泵压以及泵量,从而确保施工质量无虞。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孔斜测量校验,严格控制孔深20m以内的偏差。发现孔斜超出设计标准,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2.裂隙冲洗及压水试验

完成成孔工作后,应进行裂隙冲洗,裂隙冲洗是将残存在孔底和粘附在孔壁的岩粉、岩屑等杂质冲出孔外,以免堵塞裂隙的进口,影响浆液灌入。其方法是在钻孔完成后,取出岩芯,再下入钻具(或仅下入钻杆),开大水流,使孔内钻渣随循环水流悬浮带出孔外,直至回水清净,肉眼观察无岩粉,孔底沉积小于20cm为止。综合选择压力水冲洗、风水联合冲洗方法。完成缝隙的冲洗工作后,需要对其进行压水试验。通常情况下,压水试验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水试验的压力取该段灌浆压力的80%,超过1.0Mpa的取1.0Mpa。压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吕荣值表示。

3.灌浆

进行灌浆施工过程中,一般均为自下而上并且分段进行灌浆,按照灌浆的规定压力,若其注入率低于1.0L/min的时候,应该续注一小时。反之,如采取自上而下灌浆时,以上述条件对应均减少半小时。对于进浆以及回浆的比重必须严加控制,如果发生回浆变浓,那么立即将其相同配比的进浆,替换为新浆液再进行灌注,假如实际效果不够明显,则应该续灌半小时,最后方可停止灌浆。

4.封孔

上述工作完成后进行帷幕灌浆技术的最后一步,封孔一版采用压力灌浆以及置换的方式进行封堵。灌浆完毕后,应用0.5:1的水泥浆对浆液进行置换,并且将孔内的灌浆管去除,最后以相同配比的水泥浆用最大压力纯压一小时,做好记录。

二、帷幕灌浆技术的问题及对策

1.灌浆中断

在实际帷幕灌浆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诸多意外导致灌浆中断,比如输浆管破裂、浆液堵塞、机械故障以及停电等,所以,在进行帷幕灌浆施工前,必须对此类问题进行合理的防治,具体的防治措施包括:确保灌浆管路的可靠性;灌浆泵的工作性能必须符合实际施工的需求,确保其能够在最大灌浆压力下,仍能够平稳持续的进行灌浆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灌浆泵的保养工作,确保完成灌浆后都要对其进行仔细的清洗工作;在实际灌浆过程中,需要及时校正压力表,保证满足使用要求;隔浆塞以及高压灌浆阀门等零部件亦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定期检查及保养水电系统。发生灌浆中断时,必须极可能的降低中断时间,避免对帷幕灌浆造成质量影响。目前最常见的串浆防治措施主要包括:①尽快恢复灌浆,否则立即冲洗钻孔,而后恢复灌浆。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扫孔后复灌。②恢复灌浆时,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灌注,若注入率与中断前的相近,采用中断前的比级水泥浆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则逐级加浓浆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则采取补救措施。

2.串浆

在实际帷幕灌浆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浆液串浆问题发生,即浆液从地下缝隙以及钻孔流到帷幕外,形成浆液流失。形成串浆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是由于灌浆孔内的缝隙多而且互相连通,最后导致整个的灌浆孔连通,形成串浆通路,要求灌浆孔以及串浆孔同时进行灌浆,而且每个孔均对其设置相应的灌浆泵来进行灌注;安装灌浆塞与串浆漏浆部位上侧,从而实现紧密堵塞,避免串浆现象发生。

3.漏浆

在实际帷幕灌浆过程中,由于灌浆压力过大以及缝隙较多等因素,造成浆液注入率过大,最终形成大量漏浆,目前最常见的漏浆防治措施包括:为了降低灌浆压力,可以采取低压甚至自流方式进行灌浆,直至缝隙内浆液注满,并且流动性较低后,再逐渐增大灌浆压力;控制灌浆量在30-40L/min范围内,并且对其进行浓浆灌注以及掺加砂料灌注。从而达到浆液流动性降低的目的,进而控制浆液流动的范围,避免浆液流失过多,待吸浆量饱和后,不对其进行掺加粗料浆液灌注,并且渐渐增大灌浆压力;一旦岩层内长期存在大量漏浆现象,则应该采取间歇灌注的方法,待其凝结一段时间后,方可在此进行灌注。

4.固管

在实际帷幕灌浆过程中,一旦孔壁以及射浆管因浆液凝结致使其胶结在一起时,便会造成固管现象发生,造成固管现象的原因主要由于:在压力作用下,浆液丧失了一部分水分,而且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压力作用预计水泥水化热作用等因素,均致使其温度不断升高,最后极大的缩短了凝结时间;在孔内的阀门、灌浆管以及环状间隙处,经常会发生水泥颗粒的沉积现象;因为射浆管下端太贴近于孔壁,因此致使浆液循环过程中受阻,并且逐渐沉淀。目前常见的防治措施包括:采取回旋式孔口封闭器,在实际灌浆过程中,经常对灌浆管进行上下活动或者转动;对回浆量以及回浆浓度进行严格控制,一旦回浆管内的回浆量高于15L/min,则应该立即进行浆液稀释。

三、帷幕灌浆技术的质量控制

1.加强队伍施工能力

灌浆过程是复杂多变的,这就要求相关施工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设计规定,合理的进行灌浆施工,并且服从技术人员的安排,从分发挥基础作用。

2.细致编制准则

通过合理的控制准则实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标,通常可以将工作点进行合理设置,并将监理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分配,并对与质量相关的工作检查进行控制。

3.配合施工

由于灌浆技术的复杂性,所以必须要由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施工团队来对其进行施工,其次,要对分承包方的技术能力进行考察,确保其具备相应资质后方可以予以参与施工,其次,要对工程的实际经验以及企业基本条件等进行分析,确保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并保证工程的质量可靠有效。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帷幕灌浆技术的施工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及质量控制措施,水利工程在新时期下要确保实际需要,加强自身质量以及适应性,更好的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奉献力量。

作者:李德勇 单位:四川准达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篇:水利施工技术灌浆施工应用

1灌浆施工的主要应用过程

1.1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一定要保证基础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因为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施工人员必须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施工人员要在这一过程中积极的去分析和施工关系比较密切的因素,例如施工的环境和地质等等,只有充分的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才能更好的确定施工的工艺和方案,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结合施工中的具体条件对其予以合理的调节,安全工作是任何一项施工中都必须要考虑的工作,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

1.2步骤分析

1.2.1钻孔

在钻孔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保证孔的垂直程度,在打凿施工的时候,首先要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做好区域的划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将倾斜度控制在一个相对比较恰当的范围。不同的施工项目对钻孔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切实的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打孔标准。工作人员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的保证施工的规范性。

1.2.2冲洗

冲洗主要的目的是有效的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高压水枪对其予以处理。从而使得孔内的清洁。此外如果清孔的过程中出现了裂纹现象,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及时的处理,只有保证了上述所有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才能进行下一项工作内容,如果施工中发现清理的效果不理想,还可以使用多孔或者是单孔的措施对其予以充分的处理。

1.2.3压水

如果要充分的保证压水工作的质量,第一个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要对底层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勘测和了解,之后要对各种测量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值,此外还要在这一过程中保证渗透测试的质量和水平。在开展测试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要对水压进行测量,之后再将水流按照合理的速度和流量注入到孔中,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对渗流的数值予以分析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水压施加的方式必须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1.2.4灌浆

在灌浆施工正式开始之前,首先要对灌浆的顺序和灌浆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分析和选择,在灌浆施工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施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循环方式,一种是纯压力式,但是在施工中使用最为普遍也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就是循环方式,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种方式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保证液体的流动性,从而也使得灌浆的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1.2.5封孔

在当前水利灌浆施工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封孔工作,要想更好的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就一定要在施工结束之后由技术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采用压力法开展封孔施工,在封孔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规范的顺序依次展开,在施工中采用压力法封孔主要是因为这种方法的安全性更高,施工的效果也更好,使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得以充分的体现。

2灌浆压力的重要性分析

灌浆压力有很多的优点,比如能够处理较小的缝隙,而且可以很好的将灌浆工艺的优点发挥出来,可以确保所有的缝隙都被有效的灌注。当然它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会导致浆液发生扩散现象,特别是缓倾角所在区域的地层是软基的时候,更加的易于引发岩层问题。通常来讲,对于这种现象,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施工人员了解并且熟练的使用灌浆技术,要具有结合实际情况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开展工作之前必须进行综合化的分析,还要做好施工控制活动,比如选择具体的参数以及灌浆的形式等。

3灌浆施工时要注意的内容

3.1浆液浓度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好

在具体的开展灌浆工作的时候,相关的工作者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中分析缝隙的吸浆水平,然后结合吸收的浆液总数的变化,尽快的调节液体的浓度等。很多时候因为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的改变液体的浓度而导致灌浆工作开展得不是很到位。一般来说,当液体的浓度较低的时候,它的流动水平就更好。然而这同时也会使得灌浆的范围有所扩散,从而造成在收缩时容易发生水泥结石与岩石裂缝面脱开的情况,进而导致其防渗性与固结质量大大降低。相反的当浓度较高的时候,它的流动能力就要低一些,此时浆液不能够流入那些比较小的裂缝里面。不过这并不是没有一点好处的,比如能够使得液体在固结的时候发生合理的收缩,进而保证它可以很好的和缝隙结合到一起,最终提升防渗性以及固结的品质。

3.2对于突发事故必须要妥善应对

在进行灌浆施工的过程中,很多突发事故都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面对这些突发事故的时候,能够做到妥善应对。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故有地面抬动、灌浆中断、冒浆和申浆以及绕塞反浆等。其中在发生灌浆中断时,应该及时采取清洗钻孔或是扫孔等措施进行处理,以求尽快恢复灌浆施工的工作。而在恢复了灌浆施工以后,工作人员要采用与之前施工时级别相近或相似的浆液来进行灌注。如果是出现了冒浆的情况,则应该尽快采取嵌缝、低压、浓浆、表面封堵、限流限量以及间歇灌浆等措施来进行冒浆处理。再就是发生申浆的情况之时,如若是其钻孔具备有灌浆条件,那么就可以进行同时灌注处理;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就应当及时将钻孔堵住,直到灌浆施工结束。总之,无论是发生了何种突发事故,工作人员都应当及时查明其事故原因,并尽快对事故进行处理,必要时还应暂时停止灌浆施工工作,以保证安全第一。

4结论

当前,我国基础工程在不断的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遇到的一些不利因素也逐渐增多,所以只有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崔子健 宋华龙 单位:吉林省河虹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浆技术分析

1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

钻孔灌浆技术的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平整场地→测量放线、桩孔定位→埋设灌浆钢护筒→钻机就位→钻机开始钻进掏渣→一次清孔→下钢筋笼→下钢制导管→二次请孔→灌注混凝土→拆除钢护筒→桩机移位。施工工艺。

1.1场地平整

施工场地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平整,场地平整要求为纵向坡度<3%,横向高差<10cm。

1.1铁轨铺设

铁轨铺设应平整稳固,前轨外侧面距防渗墙轴线0.9m,孔位中心偏差不大于3cm,轨面纵向坡度<1%,横向高差<1cm。

1.3孔位中心放样

轨道铺设好后,进行孔位中心放样,孔距用钢尺丈量,孔距1.04m,孔位中心放样误差应小于5mm。孔位中心放样后,用红漆在前轨外侧面上作出标记,然后丈量出各孔中心与防渗墙轴线的偏差,其偏差值应小于3cm。

1.4护筒的埋设要求

护筒埋设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具体的埋置深度,通常埋设深度为1~4m;(1)先放线定位,后钻孔,根据现场桩位将桩孔表面的土层挖除,最后进行护筒的埋设;(3)保证护筒顶端高度符合规范要求,达到孔内水位设置高度标准;(4)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加压、振动、锤击及挖埋等方式埋设护筒。

1.5制备泥浆

根据本工程的地层条件,采用地层自身造浆和孔口回填粘土造浆。泥浆质量要求为比重1.1~1.3g/cm3,粘度18~15s,含砂量≤5%。造孔中,孔内泥浆液面应高于地下水位1.8m以上。对成型器的下水管进行仔细的测量和记录,造孔深度必须大于等于设计孔深。该项工程在采购原材料前,先要由监理工程师对样品进行检验,检验产品的合格证书及出厂检验报告,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控制进货材料质量,确保进货材料质量同样品质量相符。

1.6造孔

施工分两序孔进行,即先施工Ⅰ序孔,间隔14小时以上后再施工Ⅱ序孔。造孔机就位后,根据前轨外侧面上的孔位中心标志,移动机架进行孔位对中,对中误差小于5mm。孔位对中后,固定机架,防止对中错位。造孔机就位对中后,用水平尺检查机架的水平和垂直情况,并调整使机架保持水平和垂直。造孔达到设计深度后,使成型器提离孔底面,用水平尺和直尺检测成孔的孔斜率,孔斜率应不大于0.3%。造孔中,如遇有漏失地层,应立即采取堵漏和补救措施。

1.7清孔

当成孔的孔斜度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清孔操作,具体措施如下:使成型器上下运动5分钟,但不进尺,对清孔后泥浆含沙量、泥浆粘度及泥浆比重进行测量,并保证泥浆含沙量在10%以下,泥浆粘度在30s以下,泥浆比重在1.3g/cm3以下。完成清空后,将水管拆除,提起成型器后将成型器底部刀口处的土样取出,观察土样和设计终孔地层土样是否一样,用测绳法测量孔深,根据造孔深度减去实测孔深为孔底淤积厚度的公式,算出孔底淤积厚度,并保证其数值应小于等于10cm。

1.8钢筋笼入孔

在完成清孔和检测达标后4小时内,使浇筑机就位,之后进行砼下料钢筋笼的安装工作,使孔底和钢筋笼的间距在10cm以内。1.9灌注水下混凝土清孔结束后的4小时内应开浇水下砼,第一盘料为水泥砂浆,随即浇入足够的砼,埋没钢筋笼底部。砼浇筑过程中,每浇8盘砼测定一次孔内砼面的深度,计算出钢筋笼的埋深长度。钢筋笼埋深应小于6.0m,大于1.0m。水下混凝土灌注工序见图3。混凝土灌注时,导管的底距必须控制在300~500mm,超过的必须加短接,桩机的每套导管都配备了0.5~1.5m的导管,初灌量必须放满一斗后才能拉起闷盖或隔水栓,灌注过程中,监理旁站人员要控制导管拆除的节数,必须满足导管底部埋入砼面1~6m,抽测坍落度。灌注期间要定时测量沉浆的性能指标(比重、粘度、含砂量),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添加新鲜泥浆或膨润土、纯碱等,并控制这些性能指标在允许范围以内,同时应尽快补充大比重泥浆以稳定孔壁;回填适量的粘土,平衡孔壁土压力。还要在泥浆中加入“SM”或“PM”植物胶或投放适量水泥保护孔壁。

2质量检验

用钻头对钻孔的底部、中部墙体进行取样,每孔中进行1组钻孔取样,通过钻孔抽水、压水试验对每个孔进行测量和检验。直观测量开挖墙体两侧揭露出墙体,检测开挖处接缝结构可靠度和墙体厚度,每710m开挖一次,使每标段开挖孔的数量在1个以上,每开挖处进行1~1组取样,开挖处深度通常为1.5~5m,长度为1~4m。当检查不合格时,应增加检查孔孔数及开挖部位数量,直至达到合格标准。检查不合格的孔段,承包人应按监理人指示进行处理,直至达到合格为止。

作者:罗杰华 宁健 单位: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第四篇:钻孔灌浆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运用

1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浆各工序的分析

1.1成孔工序。

1.1.1孔深及孔径。

通常以钻孔岩土层分布具体情况为基本条件对工程现场的地质概况进行综合评判,并对岩土层分布按等高线进行划分,进而对成孔的深度做出认定。或者根据施工现场的长度标记的设置来完成孔深测量,也就是我们常采用的测绳,关注数标的错位和松动,同时做好终孔测绳的核实工作。而对于孔径,则根据液性指数IL>0.75范围以内的粘性土方面的施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钻头直径进行加大或者采用扩孔器。

1.1.2成孔垂直度。

一般来说,钻孔灌浆成孔垂直度对单桩承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钻机的配略以及钻孔施工方法,必须结合工程勘探文件作出科学分析,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工作,对钻进过程当中的钻机实际情况进行高度关注与检查,尤其是校核钻杆,必须时刻确保其垂直度。另外,如果地基存在不均匀的现象,则应在施工开始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一旦土层中带有体积较大的硬物或者土层呈斜状的分布,那么必须将钻速调至慢档进行。

1.1.3钻进参数。

钻进泵量方面,在灌浆孔钻进时需要较大的功率加压泵,以此达到孔内粘性土粉的排出效果。其泵量的计算公式为:Q=FV60。其中,Q为冲洗液量(m3/min),F为环状间隙面积(m2);V为冲洗液上返速度(m/s)。以灌浆钻进设计孔径为500mm、钻杆直径为89mm、环状面积以0.2m2为例进行计算,当泥浆泵的最大泵量达到600L/min时,粘性土粉的上返流速非常缓慢,远远小于小口径钻孔时泥浆上返的速度0.3m/s。为了保持钻进稳定性,一般需要采用较小转速、均速钻进。

1.2清孔工序与终孔工序。

水利工程中的清孔工序主要目的在于清除孔底的沉渣,它的工作原理主要体现为压力泵对孔内泥浆加压,通过泥浆流动增加对孔底沉渣的冲击,通过冲击作用使得沉渣岩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再通过泥浆胶体粘力将悬浮沉渣带出洞外,直到沉渣被清理完成。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可以先用复合钻头或捞砂桶将桩孔内部的砂卵石全部捞出,再运用泥浆的往复循环,清除孔内的沉渣,清孔后的泥浆比重一般为1.14。终孔后,根据桩径和孔深将孔底的岩屑、泥块等打碎,使其随泥浆浮出孔外。

1.3钢筋笼。

钢筋笼制作,首先,就是要确保钢材质量,做好质保单及质保资料所须的各项检查工作,再根据施工及设计规范标准,进行钢筋长度、规格、直径、数量以及制作验收。在具体的制作阶段,可分部分项来进行,在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的焊接方法,在钢筋笼入孔时,尽量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小心轻放,以免崩坏孔口。至钢筋笼就位后,将钢筋笼的上端焊固于护筒之上,以此减缓砼上升时产生的顶托力。

1.4制备泥浆。

灌浆在成孔至设计高程后,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第一次的清孔处理,当孔V1的返浆比重持续小于设定的范围值时,进行孔底沉渣厚度的测量,在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吊放钢筋笼、沉放混凝土导管。并且在混凝土灌注前,通过导管来进行第二次的清孔工作。拌制泥浆的控制指标为泥浆的含砂率小于6%、胶体率大于90%,采用反循环成孔工艺,使沉渣得以有效清除。

1.5砼灌注工序。

灌浆的第二次清孔验收合格后,进行砼坍落度的检查,一般控制在180~220mm的范围内,然后检查孔内导管的长度、离孔底的距离,依据导管内外的混凝土的压力平衡来计算首灌混凝土量。最终确定料斗容量,保证首灌后导管底埋人混凝土中的部分在1m以上,再进行砼灌注。

2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钻孔灌浆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准备工作必须到位。

2.1.1确定地基的承载力。

依据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来乘以回归系数,然后换算成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标准值(frk),再按照f=Yfrk的公式进行计算,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其中f为岩石的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值(kPa),Y为折减系数,frk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标准值(kPa)。承载力的实际值与设计要求的数值的一致,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节点。

2.1.2工程原材料的选用。

对于钻孔灌注技术而言,高质量原材料的选用也是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的重要因素。必须严格根据国家相应的标准与规范,同时结合工程所处环境的实际条件及施工各项要求做好原材料的检验及选取工作。

2.2在成孔工作中各方面实际问题与应对措施。

2.2.1缩径现象。

在钻孔工作中,因地层应力沿着相对较软的软弱土层进行释放,从而造成缩径。在施工进行阶段,钻进的压力比较大,且钻速相对较快,施工钻头过快钻过淤泥或者泥质图层,容易造成淤泥向钻孔内部的流动现象,致使孔内的泥浆力和侧压力逐渐趋于平衡,导致缩径、卡钻等问题发生。要实现对缩径问题的有效防治主要还是通过管理工作的加强,钻机操作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机长来完成,一旦遇到淤泥土或砂砾层可采用投放黏土泥膏护壁或增加泥浆稠度以降低钻进的压力,将钻速减下来,让钻机处于无油压空转状态。另外,在完成成孔工作后,对容易产生缩径问题的地层做好扫孔处理。

2.2.2坍孔现象。

坍孔现象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可预测的复杂地质、工程施工中泥浆稠度相对过低以及相较于泥浆对当下孔壁压力更大的释放量等,都有可能导致坍孔产生。针对不可预测的复杂地质条件所带来的坍孔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防治:首先,认真阅读、审查该工程所在区域的工程地质资料,对于文件当中并未提及的造成施工坍孔现象的具体情况和异常状态,必须及时汇报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处理。

2.2.3斜孔问题。

最容易出现斜孔问题的部位在于硬岩层与软岩层的交替位置。钻进压力太大容易造成钻头沿着软层面出现偏斜,进而导致工程斜孔问题的产生,这不但对钢筋笼下放造成影响,而且一旦问题严重更会对桩的承载力形成不利影响。这一问题的防治处理途径在于保持钻进过程钻速处于均匀状态。对于已产生的斜孔,则应当纠正扫孔,若纠正无法产生效果,可进行石块及粘土的回填。然而,如果偏孔至1/2米以上,那些就要准备开始新一轮的钻进。

2.3在灌注工作中各方面基本问题与应对措施。

2.3.1导管堵塞问题。

灌注工作过程中的导管堵塞问题从防治途径上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导管组装过程中要就导管内部的凸出以及连接部位的密封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其次,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必须对搅拌时间、骨料规格以及坍落度等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再次,在灌注的过程当中,应当尽可能避免导管内部出现高压气囊现象,以免对导管密封圈造成破坏和影响;最后,导管在埋入深度范围之内可对导管进行提升,或在提升之后进行骤然下插,并将导管进行抖动。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明显效果,那么必须停止灌注工作,通过长杆疏通导管。

2.3.2埋管问题。

水利工程灌注工作过程中,埋管问题时有发生,必须随时关注导管埋深并做好控制工作,对砼面进行准确的测量,通常而言,砼面一旦上升四至五米则可以拆除相对应数目的导管,这也就是要求导管拆除次数必须到位。

3结束语

当前,随着水利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浆技术的普遍应用,成孔及灌注过程当中的各项问题及其防治措施也得到了重视,因而,钻孔灌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结合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等各方面实际情况,为水利建设事业创造更为合理、规范、高效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

作者:李云卫 单位:温岭市水电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