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职业资格考试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土木工程专业双证融通培养方案设计
1.以注册结构师和注册建造师为导向制定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与土木工程相关的注册师种类有:土木工程师(岩土)、结构工程师、建造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在课程设置时按照各类注册工程师的共同基础设置专业基础课,以不同注册工程师的要求来设置专业方向。根据土木工程职业资格制度要求,建立完整的素质、能力和知识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为普通本科生的素质要求;土木学科基础平台(力学系列、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等),为注册结构师、建造工程师的基础要求;工程结构设计平台(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下工程结构等),为注册结构工程师的专业要求;工程技术管理平台(土木工程施工、工程概预算、工程经济等),为注册建造工程师的专业要求。传统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结构松散、课程之间缺乏联系的问题,使学生难以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应将不同的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进行整合,建立科学的培养计划,以适应注册工程师的要求。双证通融培养模式要区别于传统课程内容,对职业能力拓展模块里的课程,要求必须将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的知识嵌入其中,让学生根据就业的专业意向和自身的能力特长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这样不但为学生备考各类职业资格做知识储备,而且可为其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技术根底。
2.以行业职业的准入性为核心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未来土木工程的注册工程师,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建筑基本法规、技术标准和各种规范,以及相关行业的政策法规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土木工程设计、监理、管理等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有关的规范与法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时要注意针对规范调整更新教学内容。职业资格专业考试中,非常重视考察考生的综合实力,即是否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必须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传授式的教育,重基础知识及考试成绩,缺乏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综合性放在了人才培养的重点。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也是需要进行深入改革实践的。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项目教学法、完成研究报告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等。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双证融通的教学要求
企业是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应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交流共享机制,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实践工作能力,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同时积极聘请和引进企事业单位中高级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授课、开讲座,促进校企人才资源的互利互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学校要重视校内实践活动,与企业合作共建开发性实验室,完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实践教学基地功能,提高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水平,建立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集人才培养、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为一体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让学生获得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综合训练,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满足双证融通的教学要求。同时,政府发挥职能作用,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通过减少税收的方式,降低企业承担的培养成本。实习学生并不是实际员工,一旦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事故,会出现高校和企业互相推诿的情况,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干扰,因此企业为了规避风险,通常不会安排实习的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当中,走马观花式的实习达不到人才培养的要求。政府应该制定健全产学合作法律体系,保障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使企业有效规避风险,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合法利益。
4.根据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进行模拟考试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模拟考试,不但可使学生了解职业资格考试的考察内容和考试重点,而且可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认识,帮助学生把各门课程包含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职业资格模拟考试的题型及考试范围应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参考历年职业资格考试真题,以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为基础,注重工程实践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加大案例分析的题量,使试卷的考点与职业技能需求相结合,不但考查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结语
双证融通是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同时开展的高等工程教育,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改善高等教育模式和企业对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重要举措,也是区域性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对增强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牛军宜周俭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