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供电企业建设一流员工队伍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给供电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对供电企业加强一流员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围绕现有员工队伍参差不齐的现状难以满足专业化、集约化、扁平化管理要求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通过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加强内部管理、采用与市场接轨的用工薪酬制度等手段,强化激励约束,调动职工积极性,切实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全力打造一流的员工队伍。
关键词:一流;员工队伍;供电企业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拉开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大幕。电力体制改革给供电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对供电企业加强一流员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①配售业务的市场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供电企业营配业务,市场竞争将成为常态化,优质服务要求也将更加严格,对员工队伍的业务素质要求也势必不断提升。②进一步强化的政府监管,也将迫使供电企业不断提升各级单位、人员管理水平。③改革对员工薪酬的影响也将对员工工作积极性造成一定冲击,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强化员工队伍思想素质建设,加强责任意识。
1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1.1结构性超缺员依然存在
目前供电企业普遍存在结构性超缺员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技能等级方面,无职称或技能等级的初级人才过剩,中级人才不足,高级人才奇缺的不合理现象。②专业技术方面,生产技术骨干贫乏,存在大量富裕人员,造成人力资源存量与实际需要之间的结构性失衡。③主观能动性方面,存在“有些人没事做、有些事没人做”。④岗位结构方面,存在部分专业岗位配置不足,而管理、生产辅助等岗位冗员问题。
1.2年龄断层问题突出
供电企业普遍存在员工年龄结构老化严重,年龄断层明显的问题。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员工招聘管理工作相关要求,供电企业在近年来新招入员工的数量和专业受到一定限制,人员结构的供需失衡问题较为严重,一线生产岗位员工迫近退休年龄,整体员工老龄化严重。
1.3培训质效有待提升
(1)培训计划性有待提升。
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培训就是考试,没有从公司发展层面和人力资源结构角度进行考虑,缺少长远持续的培训计划制定,导致培训工作开展“随机性”较强。
(2)培训机制有待完善。
供电企业建立了培训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考核、激励权重较低,学习成果未能与员工个人工资和福利等待遇真正有效挂钩,培训工作不能有效激发全员参与的热情。
(3)培训管理需要精细化。
培训管理工作整体上比较关注项目的实施过程,而对于培训效果评价、分析等工作关注较少。不能将每期培训结果分析应用于培训效果的改进提高,未形成有效闭环管理,造成同样的问题在培训班中反复出现。
1.4绩效管理激励作用效果不明显
(1)政策宣贯、解读不到位。
员工队伍对绩效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片面地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对其持不支持、不理解、不认同的态度,使得绩效管理缺乏良好的实施土壤。
(2)考核执行不到位。
在国有企业人文环境的作用下,基层管理人员的“老好人”思想依然存在,考核中平均主义、轮流坐庄、敷衍了事的现象较为普遍,以至于在员工管理上缺乏有力的激励和约束工具,导致组织目标无法有效分解,压力、责任无法层层传递,部分员工对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岗位职责不够明晰,组织与个人无法在目标、行动上达成共识。
(3)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受管理者的方式、方法局限,在考核的客观性、指标的合理性,以及沟通辅导的及时性、有效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导致考核效果欠佳、考核导向存在偏差,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有效激发,绩效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2工作举措
建立一流员工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涉及到员工个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需要企业构建与员工岗位匹配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切实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全力打造一流的员工队伍。
2.1深化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促进员工有序流动
①制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方案。在开展超缺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毕业生分配、自然减员、年龄结构、人员流动等因素,评估各单位人员需求指数,科学制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方案和计划。②“刚柔并济”规范人员配置流向。强化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平台应用,考虑地域分布、岗位分类、人员结构等因素,丰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手段,多措并举推进员工按需顺向流动,有效缓解单位、地域、专业间超缺员矛盾。③综合运用挂职锻炼、实岗锻炼、实岗轮训等方式。畅通员工成长成才“第二通道”,培养业务骨干,打造高素质人才梯队。④搭建青年员工成长“两座桥梁”。将一线岗位结构性缺员与青年员工培养紧密联系起来,为青年员工成长搭建了两座桥梁———开展青年员工实岗锻炼和高校毕业生实岗轮训。⑤加大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制定法律审计、技经、新闻、财务等紧缺专业人才储备与培养工作方案和管理实施细则,以“专业协作组”为载体,通过理论培训、专业实践和项目培训等方式,活跃专业学术氛围,提升专业理论水平,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务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
2.2搭建一线员工成长平台,促进员工人人成才
①以《青年员工成长手册》为指导,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为每一名青年员工制定《成长手册》,建立成长成才培养档案,以导航图的形式对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专家人才的有关政策进行解读和宣贯,确保每名青年员工知晓自身差距,清楚自身素质提升途径和渠道,轻松定位,确定努力方向,通过能力提升实现职业成长。②以专家型员工为骨干,建立“学习创新工作室”。选拨具备中等以上职业能力,文化知识达到相应水平的一线员工作为培养对象,引导其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刻苦学习、不断提高。从“专家型员工”等高技能人才、劳动模范中选树领军人物,并以其名义命名。③以《一线员工成长成才奖励办法》为手段,激发成长成才热情。通过岗位晋升奖励、年功贡献奖励、资质提升奖励、考试考核奖励、竞赛调考奖励、专家人才奖励、突出贡献奖励等七个维度,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形式,对员工的成长成才进行奖励,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线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勤学技术、苦练内功、创先争优,加快公司人才培养速度,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成长。
2.3健全各类人才选拔机制,畅通员工成长通道
(1)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聘用机制。
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严格标准、控制总量”的原则,严格选拔程序,科学选拔、动态管理优秀人才。通过专家人才专栏、人资网页、新员工入职培训、班组学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级各类专家需要具备的学历、专业技术等级、技能等级、履职能力等方面的标准要求,鼓励员工走专家型人才的成长通道。严格按照个人自荐、组织考察、能力考试、业绩评审、选拔公示等程序,对各专业人才进行选拔,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同时,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动态管理和考核,打破专家终身制的管理体制,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专家的潜能和积极性,更好的发挥优秀人才选拔工作的引领示范作用。
(2)建立因材施教的管理培训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制定分类培训计划,结合全员教育培训和轮训工作,进行培训提升。分别针对不同专业类别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在日常培训中将受训对象分为三类:中层类、业务体系类、基础薄弱类。在普遍培训的基础上,对中层干部加强管理学、领导学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培养管理类人才;面向生产一线员工,进行专门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注重实际操作,着力为基层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对学员基础薄弱的短项类进行知识面拓宽培训,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3)建立价值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
将薪酬与岗位职级、任职资格、个人绩效、组织绩效紧密挂钩,建立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优化薪酬结构;试点实行能效薪点工资管理,使工资分配向核心岗位人员、优秀人才和高绩效员工倾斜,充分发挥薪酬的杠杆激励作用。将人才待遇纳入工资制度建设,采取当期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即“一次性奖励+年度履职考核奖+薪档动态调整积分”)的激励方式。当期激励(一次性奖励、年度履职考核奖)体现履职期内人才的业绩贡献,长期激励(薪档动态调整积分)体现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升及对企业的长期贡献,实现人才的激励与企业效益同步。
作者:吕志伟 单位:国网湖北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