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式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把学习型党组织作为高校党建的着力点,明确将党的建设科学化与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并重的战略定位
高校必须着眼于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创新引领文化密切相联。因此,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仅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的要求,而且要忠实履行《教育规划纲要》的职责。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本质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以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党的教育事业为出发点和归宿。其根本任务就是通过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不断学习,将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高校对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的知识内化于心并付诸实践,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同时推动高校科学发展。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只有将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高度结合,并与全体党员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和自我价值实现有机结合,把组织动员全员学习与鼓励个体党员终身学习相结合,把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与引导党员思考、运用和创新相结合,使学习过程在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中取得实效,这样才能增强党组织推动教育强国目标实现的方向性、实效性,实现党的建设和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在这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明确定位是推进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提升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执行力的过程中实现高校的发展目标和师生的共同愿景,则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质意义所在。
二、以党的创新发展为目标,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保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体现了我党一脉相承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建经验,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曾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基础上做出的战略决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是保持党在理论上实践性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政治优势的必然要求,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3]。因此,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保证党始终走在时展前列、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因素,是高校党建创新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如何正确实施和发挥党的文化领导权、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引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高校党委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发挥典型示范、理论先导、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的作用。一是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水平和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点。高校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认真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不断提高领导高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党委中心组要以身作则开展学习,把学习的强制性和自觉性相结合,使学习成为全体党员和党组织的一种生存状态和工作的必须,并为全校性的学习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三是提高领导班子的组织协调能力,激发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学校各党群职能部门的力量及资源,紧紧围绕高校党建的大政方针、理论前沿和学校发展亟须破解的难题,共同推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具体体现,建党90年来我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文化领域的建设,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大课题。目前高校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推进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发展。但研究也存在某些薄弱之处:一是对学习型党组织与党的其它建设的比较研究明显不够;二是缺乏实证性的研究成果,难以体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对传统党建的实践模式和操作系统的“创新发展”;三是研究视角过于单一,缺乏跨学科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内容与形势发展及任务要求不相适应。我们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一是依据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目的和要求,倡导“大党建”思路、系统思维方式与组织比较研究方法,拓宽党建研究思路与领域,为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拓展广阔空间,形成相关学科、专业优势互补的研究格局。二是加强对学习型组织文化的研究,注重研究实效,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主要是对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的创新,探索新的学习模式并进一步确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思路。三是要坚持把调查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加实证研究,确保学术研究取得实效。鼓励广大党员带着任务、结合工作的“问题性”学习和研究,努力做到通过理论学习推动破解难题,通过破解难题深化理论学习。四是继续推进多视角、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特别强调高校党建的特色研究。特别对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应给予足够重视,以宽阔的跨学科视野,在理论前沿与学科跨越之间找到学术发展的创新点。
四、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着力点和支撑点,构筑学习型党组织支撑平台
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常性工作,以其为着力点和支撑点搭建学习平台,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高校和谐发展的需要。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满足不同学习对象的需求,分层分类推进学习活动,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落在实处,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党建和教学科研工作跨上新台阶。一是利用党委学习中心组这一平台,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力和执行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注重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发挥引领作用;平台建设依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注重联系实际开展学习。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能发挥引领和激励作用,能够有效地加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充分运用党校主渠道空间建设平台,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将党校培训纳入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架构之中,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形式。三是探索建立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平台,增强组织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和学历层次的党员设置不同的内容框架,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纵深发展。四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青马工程”为教育平台,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利用“青马工程”的重要阵地和教育平台,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在大学生中营造出追求真理、崇尚道德、学习知识的浓厚学术文化氛围。同时,其他还可以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进一步拓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平台等。
五、注重建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以机制创新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和实效性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长效机制的建立是党组织建设持久和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以健全的基层党组织生活为载体,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是统一党内思想,加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组织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很多高校围绕如何解决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目标、动力、效果、管理、考核等问题,不断总结学习在实践中创造新做法新经验。建立一系列学习机制。第一,建立领导责任导学机制: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明确各级党委的责任和权力,构建“学校党委—分党委(党总支部)—党支部”三级党组织的“领学”、“互学”机制,并不断创新实践方式,建立学习与研究的引导机制。第二,建立党员教育培训机制:高校党组织一方面可以依托党校,挖掘内部资源,对基层干部和普通党员开展校内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多元的学习机制,积极争取机会,努力创造条件,大力支持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参加校外机构组织的培训。第三:建立激励促学机制:高校要导入先进学习理念,以党员创先争优为载体,创新学习动力机制。特别要重视结合组织发展为党员提出有挑战性的奋斗目标,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可通过述学、评学、考学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组织管理文化建设为内涵的激励促学机制。第四,建立监督约束机制:高校党组织需要将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机制并重,将所有学习活动的开展要纳入党员考评指标评价体系,努力将对学习监督约束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最终形成上下结合、内外相连的学习监督体系。第五,建立考核评价和保障机制:高校需要注重实效,建立用理论和业务学习促进工作的考核评价,将党员干部考核结果作为职务选拔、任用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建立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并不断加大投入,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总之,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组织是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每个党组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创新,才能真正加强和改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才能促进党的建设和高校的科学发展,真正担负起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作者:郭洪生闫红单位:河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