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探索国家文化安全保护路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大致从概念界定、文化安全现状、我国的应对措施、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以及文化安全与国家软实力构建五个角度展开。本文主要涉及前三个角度,故本文重点关注前三个角度的研究现状。国家文化安全概念界定。乔纳森•弗里德曼认为,文化安全是建构自我认同的自由。刘跃进认为,文化安全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保持与延续,实质是国家社会特征的保持与延续,关键在于文化的先进性。国内学者对我国文化安全现状基本达成了一致。认为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上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二是国内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淡漠。很多学者提出了保护国家安全的措施。包括积累文化势能;增强文化的创新能力;增强文化传播力;推动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克服对西方文化的依赖;提高文化凝聚力;提升文化影响力。
2国家文化安全的具体内容
本文认同刘跃进对于国家文化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国家文化传统主要包括民族自豪感、语言思维习惯、知识观念体系、制度法律、生活方式、吸纳创新能力等六个方面。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每一个华夏子孙都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这样的自豪感有着巨大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国家文化安全意义重大。文化自豪感所形成的巨大的凝聚力,在潜移默化中抵御文化入侵与内部异质文化的颠覆与侵蚀。语言和思维习惯。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工具。语言与文字相辅相成,共同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逻辑。文化入侵往往从语言渗透开始。所以,保护好本民族的语言是保护本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知识观念体系。各民族生存地域、经历、发展状况的差异,形成了迥异的民族知识观念体系。民族特有的知识观念体系得不到保护,就会丧失了区别于别文化的特质,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理性。制度与法律。各民族根据生产关系,在观念体系影响下,逐步产生出独特的制度与法律。制度法律体系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如果采取了不适当的制度体系,则会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深刻体现一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传统中国的家族聚居、建祠堂、祭祖先、庆佳节,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重伦理、重家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特征。这也是中华文化区别于他文化的表现。吸纳创新能力。吸纳创新能力事关民族文化发展与壮大。一文化能否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否更好地吸纳其他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为己所用,往往成为该文化发展走向的标志。
3外来文化侵略与内部文化颠覆
一般来讲,国家文化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来文化入侵;内部文化颠覆。外来文化入侵的典型形态是文化帝国主义。席勒和萨义德从不同角度批判了文化帝国主义。尽管有时并非强势文化国家有意为之,文化入侵往往使弱势文化失去传承的合法性,使弱势民族丧失自我。一些在强势文化看来是正确、合理的原则,往往是弱势文化的独特成分。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原文化的独特性逐步丧失,对其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当然,对于外来文化影响,要善于甄别,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要坚决清除,有益于我的合理成份则要合理借鉴。内部文化颠覆常与外来文化入侵相辅相成。当弱势民族遭遇民族危机时,会放弃文化颠覆危险的警惕而大力引入所谓的先进文化,进而迷失自我,随之而来的便是自我文化灭亡。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传承了下来,而其它文化则在遭遇外来文化渗透时丧失了自我的独特性。就我国而言,这两方面的威胁均存在,需要我们关注。
4国家文化安全保护措施
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意义重大。就此本文提出五点保护措施。增加对外部了解。我国对世界的了解还不全面。只有增加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才能以自然、合理的心态去面对外来文化。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是我国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当基本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都得到满足,人们才不会以弱势心态审视外来文化,外来文化就丧失了入侵的合法性。发展传媒行业。传媒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媒介,也是保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在卫星通讯、网络建设等领域所取得的突破,为我国传播媒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媒体来拥有我们自己的声音,来维护文化安全。重塑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人的选择。如果将外来文化塑造为有价值的,那么人民自然会鄙弃自身文化。合理重塑民众的价值观,增强自身文化的号召力与凝聚力,民众就会自觉接受本民族文化,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安全。建构民族自信心。建构民族自信心需要物质、精神、文化全方位开展。物质积累是基础,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必要保障。我国应该我国综合实力,树立民族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有了凝聚力与向心力,中华文化安全也就不成之为问题了。
作者:马萧萧单位: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