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管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一)发挥作用的潜在性
校园文化无论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还是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同于物质条件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也不同于各种制度能够对管理对象产生直接的、硬性的约束。校园文化是隐藏在校园物质基础与制度规范背后的深层价值规范与精神力量。校园文化更多的是在营造一种气氛,使得全体师生能够在某种约定俗成的氛围当中自觉地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各种活动中来。
(二)影响作用的持久性
校园文化对学生和教师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影响是持久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直接影响和营造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征。这种文化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生活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还能够使他们走出校门之后仍然不自觉地以这种心理定势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因此,可以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持久性的特征。
二、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对高职的办学和人才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当中。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校园文化中必须体现职教内容,这是高职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当前校园文化的变革过程中能够体现职教成分的因素明显不足。
(一)校园文化的社团活动缺乏技术技能的体现
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他们大都是学生按照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自发组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经过对17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调查后笔者发现,作为职业教育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内部的社团活动中却很少有关于职业技术、技能方面的社团。现有的社团中大部分都是人文类、学术类、体育类等。具体调查数据如下:由上表可见,高职院校当前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社团数量令人欣慰,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但是在社团中关于职业技能类的社团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是参加人文类、体育类、学术类等社团,学生对职业技术社团的参与热情并不高涨,这反映了在当前的高职校园文化中,职教因素影响力不大。这对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来说实在是不相称。
(二)校园文化职业教育特色缺失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少有人关注自己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歌等校园文化载体。更严重的是,即使在那些了解这些校园文化载体的学生中,也很少有人能够从这些载体中感受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现这种现象无非是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学生没有用心去感受,二是高职院校没有将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在这些校园文化载体当中。例如,某高职院校的校训是“严谨、求实、勤奋、创新”,虽然这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崇高追求,但是难脱空泛之嫌。这样的校训用在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是无可厚非的,简单地说,没有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是校园文化的载体,而一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又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这些独特的精神文化气质体现在校园文化载体当中,必然是个性独特、特色鲜明的。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正是缺少这种特色,没有将职业教育的特征和基本精神内涵体现在校园文化当中,也没有体现出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校园文化中缺少企业文化的渗透
当前大多数高职学生都认为在自己的校园文化中企业文化的成分太少,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力度不够也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当前形势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已经遍地开花,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密切。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学生不但要到企业中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到企业中感受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接触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感觉到种种不适,他们始终不能在企业中找到一种主人翁的感觉,或者说很难融入企业,究其原因还在于在他们的校园文化当中没有进行这方面的预演,简言之就是校园文化中缺少企业文化的渗透。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不足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首先需要相关的人员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功能、内容、特性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而这种学习行为最终还要依赖于人的观念。高职院校领导人应当在观念层面给予校园文化重视,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于高职院校发展和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作用。如果领导在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认识方面存在不足,就容易出现上述种种问题。很显然,当前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还缺乏理性的、全面的认识。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当前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校风、学风、班风、教风、学生行为规范的建设上,问题在于文化建设不是全方位的开展,而是从单维的角度去抓。由于这种思维模式上的不足,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构建的校园文化都是残缺不全的,校园文化中的职教元素更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难以体现。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不当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科学方法的辅助下才能顺利进行,方法不当不但不能顺利达到预期目标,而且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对于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的研究源自于对这项工作的重视。首先,校园文化作为高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院校方面应当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研究和实施。但是当前由于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设置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推广部门。这一职能的实现主要是在其他部门的兼职工作中完成,学院高层领导给予这方面工作的重视和关怀明显不足。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只是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不力的其中一个原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单调性又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当前的校园文化活动无非是每年举办一两次社团活动,不定期地开展主题演讲和辩论会等。而且这些活动的影响范围仅限于一部分人,而不是全体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因此,导致校园文化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状态。
四、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在校园文化中融入技术技能元素
技术技能元素应当成为高职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方面。每年一届的大学生科技节对于这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科技节自举办以来在促进技术技能的提升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大学生中已经发展为重要的文化活动。2012年科技节的主题是“解放思想用科技创未来,追求真理让你我共行动”。在这一主题的推动下,全国各大院校纷纷响应,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十分高涨,高职校园内形成了锻炼技能、勇于创新的活跃气氛。以此为例,高职院校在自己的校园之内也应当经常举办此类能够体现学生技术技能的文化活动,形成独特的文化,促使学生自觉地关注他们的职业技能素养的状况。这种校园文化活动可根据学院的不同情况而展开,既能体现学生的普遍特点,同时又能彰显自身独特的精神文化。
(二)在校园文化中引入职业岗位元素
高职校园文化中应当彰显职业岗位元素,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实训基地是帮助学生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是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体现。在实训基地中应当建成仿真的企业车间,实行统一工作制服、上下班打卡等一系列措施体现职业岗位元素。更为重要的是要让这种元素和工作气氛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学生应当在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的熏陶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锻炼,在实训基地的生产实习中应当尽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他们制作的产品应当与市场中同类产品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和质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而且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的劳动也应该与企业工人享受同等待遇。这种真实性的体现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总而言之,校园文化中应当融入岗位职业元素,体现岗位职业要求,使得学生实践锻炼中的“真实性”成为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习实践。
(三)高职校园文化应当体现企业行业元素
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级技术人才。高职学生大多在毕业后要参与到国家经济建设一线,他们最重要的就业领域就是企业。因此,在校园文化和其他教育教学环节对他们进行适当的企业文化熏陶能够大大缩短他们在就业之后的磨合期,使他们较早的进入角色,担当大任。而在校园文化中彰显企业行业元素就是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具体的实施方式包括如下几种。一是在图书馆、餐厅等学生聚集的校内公共场合制作悬挂关于相关企业成长历程的宣传图片,内容可涉及企业领导的创业史、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在国内外影响等等,使学生形成对企业的初步感性认识。二是定期邀请企业家到校为学生开展专业技术讲座,或者创业讲座等。通过这种形式增加学生与企业家沟通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为将来参与企业运行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正如前文所说,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种邀请企业家到校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制若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即校企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和氛围将会更加融洽。而这种校园文化所能起到的最直接作用就是消除学生的就业恐惧心理。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院校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虽然对学生和高职院校各种工作的影响是潜在的,但是一旦影响产生,对高职教育和院校的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将是持久的、强劲的。而且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其特殊性表现在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质上。因此,应当以此为基础,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文化,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来自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杂志。《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赵艳坤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