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质量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直接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高校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加强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既是办学定位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加强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必须依托评估认证体系、完善制度保障、营造创新氛围,融入学校管理、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全过程,有效推动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质量文化;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新路径
目前,一批有条件的新建本科高校正朝着应用型高校方向转型发展,如何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急需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构建具有应用型高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新体系,着力点应在加强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突出质量文化建设,以此激发应用型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源动力,并转化为全校师生内在的自发行为和自觉追求的目标。
一、高校质量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1.质量文化的概念界定。
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是对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监督和保障,其范式是以提高办学质量,把质量意识贯穿于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引导每个主体实现“做什么、如何做、做的怎样”的集物质、精神、制度以及实践等文化内容的总和。高校质量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所在,直接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高校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其特征为:一是目的性。即追求什么样的质量目标,用哪些指标能够诠释这一质量目标,采用何种举措保证质量目标的有效实现,如此涵盖评价指标、设计内容、具体举措、实施保障等要素的综合体系称之为质量文化。二是稳定性。质量文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凝练、改进优化而形成的,具有长久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影响性。质量文化应在学校办学各个层面都有着鲜明体现,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建设、教育管理建设等方面产生实质性影响,并融入每个主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能够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
2.质量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高校办学发展历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物质、精神等方面成果的总和,可细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实践文化等。而质量文化则是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逻辑必然,既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同属于校园文化,但又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传统校园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二者辩证统一,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首先,质量文化夯实了物质文化内涵,在应用型高校注重校园硬件建设的同时,从人才培养质量的层面不断发掘物质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传承意义和文化积淀,彰显文化魅力传承和个性文化表达,夯实和提升物质文化的特色和吸引力。其次,质量文化焕发出精神文化活力。精神文化是高校之魂,大多应用型高校容易陷入简单借鉴、复制和模仿老本科院校经验模式的误区,通过质量文化建设,应用型高校将会立足实际,挖掘自身潜质,使精神文化内核不断趋于深刻,内容不断丰富。再次,质量文化可推进制度文化创新。制度建设乃至创新是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的难点。采取师生较为认同的质量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既能够保障制度建设科学规范、与时俱进,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保障制度创新显现成效,形成良性循环和正反馈效应。最后,质量文化建设丰富了实践文化内容。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凸显实践文化,通过质量文化建设,围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上下工夫,精心设计具有应用型高校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职业化素养。
二、应用型高校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质量文化建设是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的内在要求。
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应用性和重特色等特征,这也决定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要以学生是否能够符合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能否掌握好专业技术技能作为检验标准。而这一标准则有赖于“质量文化”的衡量和监督。应用型高校把“质量文化”作为知识学习和实践学习的价值取向,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助于广大师生形成质量意识,形成本领缺失的危机意识,形成质量为重的导向意识。同时,注重质量文化建设能够反哺和助推应用型高校的整体建设,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行业企业过程中,学校的美誉度就是通过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得以体现,人才培养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同,关键在于其知识文化水平、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化素养,取决于学校的质量文化底蕴,进而决定了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的实现。
2.质量文化建设是应用型高校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还在不断摸索实践,其校园文化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就其阶段性特征而言,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应着重凸显质量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吸引力。高校管理者应积极引导广大师生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研讨、服务企业和社会过程,进而形成优良的具有质量要义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从某种意义上说,“质量文化”是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内核,根植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和学生切实增长才干的内在要求。回答好“什么是质量文化”以及“如何凸显质量文化”,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扣“质量文化”,强调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掌握技能程度、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等,透过质量文化建设,实现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质量文化建设是应用型高校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有力保障。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决定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只有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受,应用型高校才能赢取立足之地,谋求新的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而言,目前已逐渐从大众化教育向普及化教育阶段迈进,更多的学生已参与到高等教育进程中来,这势必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应用型高校发展既是一个绝好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是一个更严峻的挑战。在人才供给日益增多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用型高校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最终的利器还是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只有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强化质量文化建设,通过质量文化建设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以及校园育人文化发掘等,不断提高应用型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应用型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有切实可靠的保障。
三、应用型高校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优化
1.依托评估认证,把质量文化纳入学校管理全过程。
质量评鉴、专业评估体系建设是加快推进应用型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应用型高校提高质量、内涵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应用型高校应主动参与教育部建立的“五位一体”评估认证体系,开展自我评估、合格评估或审核评估、专业认证与评估、国际评估、教学状态常态监测等,重点审核自身办学的“五个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质量评鉴中要注重发挥“大数据”对评估的支撑作用,依托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和反馈,通过数据和事实说话,形成系列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和评估报告,实现对自身动态的本科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分析、比较和预警。此外,要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加强与国际组织以及发达国家的相关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积极参与和开展国际评估,扩大和提升应用型高校教育质量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和竞争力。
2.健全制度保障,把质量文化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应用型高校发展、社会需求、质量的标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都是多样化的,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是应用型高校最理想的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逐步建立起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应用型高校在质量文化建设中,应把质量文化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改革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方面面,形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闭环控制”此外,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应用型高校教育的统筹领导,允许根据实际,先行先试,探索制定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教育配置资源方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应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市场机制调控为主,即通过竞争机制、价格机制、间接调节、法律制度帮助树立质量立校意识,加强办学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校内监督评估机制,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引导应用型高校间良性竞争与合作,引导和推动办学获得更高效益、共同发展。
3.营造创新氛围,把质量文化融入学风建设全过程。
创新是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风建设的主题内容上,要以学科竞赛、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为主体,依托项目驱动模式,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课题或资助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寻求志同道合、专业不同的优秀学生形成优势互补的学科团队或创新研发团队,打造高质量的知识创新产品。在学风建设活动形式上,应注重校企共建、校企合作,这是激发创新的另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与企业之间共建平台、科研实践联系等,吸引大学生组建团队,包括专项联合研究、产教融合等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行业的创新经验形成学风建设标准,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团队的建设。在学风建设宣传载体上,可以把握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利用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网络传播技术与平台,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定点与不定点相结合、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等多形式开展质量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发掘典型,使质量文化深入师生的心,形成“宣传质量文化精神、倡导质量文化行为、强调质量文化行动”的良好学习氛围,体现质量文化建设成效,把质量文化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实践文化等有机融合起来,有效推动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5).
[2]罗柏林.大众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与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
作者:何代钦 单位:中共福建工程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