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寝室管理队伍力量薄弱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原因,目前高校寝室存在学风问题突出、学生生活习惯差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亟待加强建设。以学生党建工作引领高校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是开辟学生党建工作新阵地和加强学生寝室管理的有效途径。可从设置“党员示范岗”、开展帮扶活动、党员联系寝室、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考核机制和网络育人等几方面进行实施。

关键词:学生党建;高校寝室;问题;原因;对策

高校学生党建就是高校党组织为了保持和发展学生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大学生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阵地建设。高校学生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和交流的主要场所,是青年学生思想交流最活跃、最频繁的地方,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加强学生寝室建设,就是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开展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寝室活动,努力将学生寝室打造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育人基地。这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拓展思想教育阵地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在寝室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在寝室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风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纪律不严。很多学生都反映,进入大学生之后,对未来感到迷茫,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寝室主要是玩电脑和手机、睡觉或者聊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还有的长期沉迷于网络。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复习应付考试,更有甚者抱有侥幸心理,考试作弊。二是学生在寝室里的生活习惯差。当前,许多学生在寝室中的生活情况不容乐观: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随意摆放,电线、网线乱搭乱接;使用违禁电器的现象屡禁不止,学生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意识淡薄;少数学生还有在寝室吸烟喝酒的不良习惯。此外,还存在部分学生作息不规律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也影响其他寝室成员的学习与生活。三是部分住宿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和谐。目前,在校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自我意识较强,为人处事难以顾及他人的感受,再加上生活习惯、地域文化和性格的差异,容易导致寝室成员之间出现矛盾。同时,很多学生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较差,在出现矛盾之后不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和有效沟通,而采用“冷战”的方法予以回避,导致人际关系进一步紧张,同寝室成员之间互不讲话的现象屡见不鲜。

2.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在寝室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社会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社会道德滑坡,人们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个人发展和自由,却无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此外,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各种不良风气以及网络上大量的负面信息都直接或者间接都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部分学生不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个人品质的修为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二是管理队伍力量有待加强。现阶段学生寝室管理的主要力量是宿舍管理人员和学生辅导员。宿理人员一般是后勤部门从社会上聘用的退休、下岗工人,他们整体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偏低,能力有限,无法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也不懂得思想教育的规律。学生辅导员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学生活动、心理健康、奖助贷补和就业等大量的日常工作,能用于学生寝室管理的精力非常有限。思想教育力量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寝室的建设。三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目前,在校生都是90后,生活在社会变革时代,不可避免地受到竞争、求利、享乐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氛围的影响。不少人成为“6+1集体”的核心,享受和消费了过多的精神关爱与物质条件。而就是这些关注与关爱部分地剥夺了孩子自我管理、自觉体验和自主选择的锻炼成长机会。如此一来,90后大学生活跃积极、自信乐观、务实进取,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功利性取向明显,生活自理能相对较弱,自律性差,也难以较好地包容、理解、关心他人。

二、将学生党建工作融入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将学生党建工作融入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中,并以学生党建工作促进高校寝室建设,是开辟党建工作新阵地和加强学生寝室管理的有效途径。

1.有利于开辟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阵地。

首先,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寝室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涉及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党员要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其他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其次,可以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影响、辐射和带动更多的学生,既有利于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又可加强群众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监督,促使他们注意自身言行、自觉提升个人素质,从而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第三,有利于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将学生党建工作延伸至寝室,可促使学生支部创新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寓教育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中,避免思想教育远离大学生生活,使之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和领域。

2.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

目前,学生寝室主要采用宿管人员负责日常管理、辅导员负责思想教育的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十分薄弱,效果也非常有限。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纳入管理队伍,可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触角延伸到学生寝室。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校的办学宗旨以及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点滴之中,渗透到价值观和日常习惯的培养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道德文明、成绩学风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榜样效应,推动学生寝室的思想建设、学风建设和文化建设,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同时,还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优化教育效果。

三、以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以学生党建工作推动寝室建设,就是要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纳入管理队伍,通过他们在寝室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其他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寝室真正打造成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设置“党员示范岗”,开展帮扶活动。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必须在思想道德、学风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可在寝室楼道内设立“党员示范岗”,公开学生党员的照片、基本信息、联系帮扶对象和服务承诺,让他们接受群众监督,提醒他们时刻注意保持党员的先进形象,真正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同时也能让他们发挥“发动机”作用,带动更多人参与寝室建设。开展与困难学生的“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每一名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要确立一名学习、心理或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作为帮扶对象,引导其树立信心、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并协助解决实际困难。这样不仅能带动困难学生进步,还能利用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自身优势与长处树立典范,对困难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将积极进步从外部影响内化成困难学生的自身追求。

2.党员联系寝室,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学生党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使一个党员联系若干入党积极分子,每个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一个寝室,问题比较突出的寝室由党员进行联系,形成“一个党员→多个入党积极分子→多个寝室”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片状结构,负责思想宣传、促进学风建设、协调同学关系、及时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困难、需求等。同时,要与学生骨干、安全联络员等人的工作联系起来,形成网状的联动体系,做到学生寝室的全覆盖。以寝室为单位,或以不同的党员和积极分子联系的片状区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文明寝室创建、志愿活动、专业竞赛、科研创新、文体娱乐等活动,对表现出色的单位进行表彰,并在党员发展、评奖评优中予以体现。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做好寝室建设。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考核机制。

除了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制定学生党组织管理的有关制度,如入党积极分子考核制度、制度等,还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学生党建进寝室制度、党员帮扶制度、党员示范岗制度、党员服务工作制度等,将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寝室中的行为规范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不断强化其政治思想观念和组织观念。再结合专业、年级的不同特点和所负责区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在寝室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考核标准要明确具体、可行性强。对考核结果定期公示,并记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档案。表现好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会受到激励,表现不好的则会受到震撼,自觉加以改正。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其他学生对其先进形象印象深刻,进而产生效仿的意愿,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结果。

4.抢占网络阵地,实现网络育人。

随着网络进入寝室、个人电脑和手机网络的普及,网络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网络。信息化载体正以一种深入持久的方式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给人们的思想、行为乃至社会结构都注入了新的内容,这也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的空间,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通过微信、微博、QQ群、飞信和人人网等网络阵地宣传健康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将网络的优势和政治理论学习、校园文化建设、典型人物宣传等工作有机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载体进行教育,既可以丰富学生党建工作的形式,又可以弥补常规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万美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2]唐文红.试论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

[3]邱杰.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寝室的原则和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4]景丽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探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作者:隆娟 吴卉 张海蛟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