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雅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雅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雅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自2005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得到了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运行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高雅艺术进校园11周年之际,作者对过去的历程进行回顾与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对高雅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想法和见解。

【关键词】高雅艺术校园文化发展路径

备受全国各大院校学生的欢迎和赞誉的“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迄今为止,活动已经开展了11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这项活动由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共同举办,目的是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一、高雅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开展的11年内,一直秉承着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将高雅艺术带到大学生的身边,不断满足青年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活动始终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在这11年间,全国各大学汇聚了许多艺术院团和来自全国的在艺术教育方面表现优秀的专家讲学团。这些艺术院团包括国家级的艺术院团、有地方特色的地方级艺术院团,以及聚集在各大学为学生们演出戏剧、民间歌舞、话剧的民间团体,展示了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借此向大学生传播高雅艺术。而专家讲学团着重于在中西部地区的大学举办舞蹈、书法类的专题讲座,在各省、市向大学生、中学生全面普及高雅艺术活动。同时,组织学校学生艺术团在学校和社区进行演出,组织北京、上海等高校的学生走进国家大剧院参加音乐会、艺术讲堂、艺术精品展等重要活动。各高校将高雅艺术与本校校园文化相结合,使得高雅艺术更“接地气”,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学校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平台载体,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广泛普及高雅艺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如今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一些大学生越来越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忽视了对高雅艺术的追求。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曾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已经被分秒必争的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所压抑。学生急于求成,不求甚解,导致无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一份悠然的心情去体验。同时,大众媒介的舆论导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不断地涌入于学生的脑海,使得部分学生失去了选择的理性与判断的能力。一些大学生盲目地追逐、模仿潮流:当身边人都在谈论“好声音”“梦之声”时,高雅的交响乐只能暂时被遗忘;当媒体竞相报道“奇舞飞扬”“舞林争霸”时,优雅的芭蕾舞剧只能束之高阁。一直以来,高雅艺术的大门向大学生敞开不足,大学生缺乏接触高雅文化的路径。近几年来,国家在全国高校先后推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高雅艺术的平台。大学生在陶冶情操、得到精神享受的同时,文化修养也在不断提高。高雅艺术作品是具有跨越时空的文化产物,不同民族的风俗、不同时代的历史、不同地域的文化都融合在高雅艺术作品中,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对象。大学生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和文学底蕴,在通过高雅艺术来认知世界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艺术的价值与性能,使他们的思想与艺术家进行了无形的交流与融合,不断提升审美力和创造力,并进一步参与到文化的建设中。审美力的提升有助于创造力的提升,当大学生逐渐步入工作岗位就会创造出更优秀的文化作品,这样便可以逐渐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使得整个社会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二、高雅艺术在校园开展的现实困境

目前,高雅艺术存在着束之高阁的倾向,学生们接触的往往不是兴趣之所在。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事物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古往今来,人们对自然的探索都源自于对万物的好奇。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事物的兴趣决定了认识事物的态度。同时,当代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认知决定于认识世界的广度,知识积累的局限性决定了对高雅艺术认识的浅薄。要改善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认知,就要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开始,提升其判断力和审美能力,逐渐形成政府、艺术团体、学校三方机制,并稳步运行。但在活动开展的同时,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校艺术教育缺位,难以支撑活动进行

2003年,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随着国家颁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2001-2010)》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是艺术教育开始成熟的重要标志。尽管在此之后,国内很多高校开始注重艺术教育,但是由于师资水平有限,缺乏政策保护等原因,使得高校艺术教育举步维艰。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教育,非常可喜。但应该说很不均衡,而且远远不够。现在的艺术教育都是各高校公共课的教研室或由它演变成的艺术中心承担,给学生上一些公共课,而且这些公共课未成为必修课。因此,应加强艺术教育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普及高雅艺术教育。此外,学生艺术素质难以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欣赏水平也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二)艺术形式鲜有创新,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元化。高校学生作为新兴文化的最有利接收者,其兴趣爱好及审美习惯也随着时展被烙上鲜明的印迹。然而我国传统高雅艺术具有独特的历史特点,对于未接触过其产生背景或对其产生背景不清楚的高校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其中的意义,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想法,久而久之便对这门艺术失去了兴趣。因此,加强当代高校学生的艺术教育,提高艺术素养,使其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判断力及欣赏能力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在学生欣赏高雅艺术前,对学生讲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特点,在学生对基本信息有一定认识后再做欣赏。但也不能完全生硬地将历史知识强加于学生,否则只会让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抵触情绪,教师应以更加趣味化的形式普及历史、人文等文化知识。高雅艺术也应该在原有的艺术形式上加入时代元素,推陈出新,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达到真正传播优秀艺术的目的。

(三)艺术资源分布不均,硬件设施单一老化

虽然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开展11年,但是其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匮乏的问题仍然没得到实质性解决。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多由当地歌舞剧院或艺术团承担,尽管这一措施使得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等艺术在高校学生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由于偏远地区专业团体数量和水平与北京、上海等城市有很大差距,使得这一活动进行了多年之后在内容和形式上遇到了瓶颈。陈旧的内容、单一的形式已经不能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当地的地方文化也因为艺术团和歌舞团的“垄断”行为,失去很多宣传机会。此外,很多高校的舞台、音响等硬件设施由于资金短缺和利用率低等原因长时间未更新,很难达到多种艺术形式的演出要求,使得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四)艺术活动吸引力小,对学生的锻炼不够

随着高雅艺术的日益发展,高校学生对高雅艺术期盼的标准也随之上升,但很多活动由于吸引力不高,许多参与的学生是被摊派、指派参加,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甚至产生了怠倦感。此种行为对于高雅艺术进入高校产生了很大的弊端。高校应利用一些措施调动大家对高雅艺术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到这项活动中去,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充分调动高校学子的积极性,使高雅艺术进校园落实到每个学子的身上。

三、高雅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发展路径

(一)完善运行机制,加强部门协作

为了使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各高校应该密切结合本校文化建设重点,努力构建并完善一套符合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运行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应将策划、宣传、执行统一起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各类文艺团体联系,使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推出,供学生主动选择并跟踪改进,使活动高效且长效地发展。可以在活动开展前,深入校园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学生对艺术的喜好,掌握学生的审美特点,改变以前学生在剧目选择上基本没有发言权的局面,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学生喜欢的艺术作品进校园的活动。此外,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抓住当代在校学生的欣赏取向和兴趣爱好,及时对活动信息进行共享,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并根据反馈调整活动方案,使活动影响最大化。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融入日常教学,发挥自身优势,侧重于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集合有资质的专业教师把有关艺术课程纳入选修课,并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修满学分。通过学分、成绩等因素加强在校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重视。通过在学生社团中建立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的运行机制,使高雅艺术更为贴近学生。高校社团是高雅艺术的主力军,建立以学生自主管理的社团化运行机制,对于扩大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参与面,培养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艺术活动具有指导性意义及深远影响。当今已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学生社团其运行与管理机制也在不断规范化,社团在服务与教育方面的功能日益突出,在加速建设和谐校园和促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中的作用不断加强。高校社团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广阔舞台,大学生艺术活动的开展,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力、创造力。高校学生应自觉地开展活动和组建各种文艺社团组织,体会高雅艺术独特的美丽风采,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二)优化资源分布、突出地方特色

各地高校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带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活动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相结合。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也达到了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的目的。通过地方文化的宣传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保护地方文化的必要性。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各高校应该加强在艺术领域的研究,提高校内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此外,在经费、人力资源有保障的前提下,还可以在雕塑学、伦理学、生态学等领域进行拓展,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各种高雅艺术形式的兴趣。一系列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基础设备及基本硬件设施的保障,大部分学校将资金大量投入到教学科研、校园绿化和寝室教室建设,却忽略了开展文化活动所需设备的更新维护。因此,学校与当地政府应加大艺术教育及活动的专项资金投入,从而给在校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三)建立管理体系,长效落实执行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一段漫长的路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各高校所在地政府及校方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进行。管理体系的组成也应该健全,应由校宣传部、校团委、艺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学生社团共同组成。这样既能从宏观上制定符合学校特色的管理机制,不失专业严谨性,也能接收学生的意见及时进行调整。通过“专款专用,专人专项”的措施使权责分明,具体工作细化落实到个人,以保证管理机制的效果。管理体系应负责引进高水平的高雅艺术团体来学校进行演出,进行教学体制改革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等工作,从宏观上把握学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方向及水准,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及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长久地开展下去。

结语

高雅艺术是人类文明经过时代洗礼后留下的瑰宝,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其得到传承和发扬。高雅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欢迎程度毋庸置疑。虽然在开展过程中由于执行情况的差异而暴露了一些不足,但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后,相信高雅艺术未来将会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星.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教育观念发展[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4.

[2]傅谨.大学教育艺术缺位[N].中华读书报,2005—8—3.

[3]秦召广.浅谈高职院校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青年,2014(8).

[4]张文潮.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校内运行机制难点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0(9)

[5]李燮.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途径探索及实践[J].四川戏剧,2013(7).

作者:鲍荣娟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