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8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建设和谐校园是当前高校工作当中的一大重点。而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便是文化的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与高校各项工作的推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对高校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就如何加强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以期帮助高校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在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能促进高校自身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1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高校办学实力的增强
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同于基础教学设施、办学规模等的建设,其体现得更多的是高校办学的软实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和学生是营造校园文化的主体。高校的校园文化体现着身处其中的教师及学生的精神风貌、道德水平、素质素养,也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形象。第二,一个高校办学实力的强弱有很大一部分都取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校的教育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育以及科研水平之外,高校也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的工作,全方位提高自身的实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利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1.2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成长
校园文化是由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所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环境,能够对人起到无形的影响作用。在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中,教师能够身心愉悦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学到良好的社交技能,与老师和学生更好地相处,培养高尚的情操,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同时,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高校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思想等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2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策略
2.1树立人本和谐、民主规范的校园制度
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与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与利益为重,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建立起规范的制度体系。首先,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为重的制度为保障。高校制度文化的本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与科学和谐的管理,建设好积极性与约束性并存的良好制度,让高校学子感受到高校制度的人文主义关怀与严谨的规范系统交融的文化。其次,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保证每项措施的公正、公平、透明、公开,保证实现人人平等,民主和谐的原则,承认学科之间差异,理解学科之间的差异,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和各个学科教学公开透明的原则,只有建设好符合各个高校员工及同学们的共同利益的、平等和谐的规范严谨的制度,才能充分调起老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和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最后,当所有先行的规定成为大家约定俗成的制度后,严格把好实践这一关,把所有工作切实落实。让宣传做到合理适度,让学校员工和同学们对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有充分了解,增加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与认同感。建立有合理保障的奖惩制度,只有做到对大家的行为进行合理的奖惩,才能保障已建立的高校制度文化得到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行为文化的发展。
2.2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校园文化的领导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完善的领导机制,所以增强大家的组织领导意识,建立健全和谐校园文化制度的组织领导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硬件设施的改善和培育人才的增强主要体现在一个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而怎样才能建设好一个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呢?关键之一在领导集团的作为。所以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是建设好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一大前提。那么如何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领导机构呢?首先,校党委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主心骨,所以校党委必须要高度重视学校的组织领导机构的建设,把其纳入校党委常规工作的一部分,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大人生理念,并且要把其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部分。第二,要有具有可行性的合理的目标与易行的措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基础的物质提供,所以要设立合理的开支来保证措施的良好执行。第三,建立合理的机构,完善监督良好的机制。可以带头组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开展、积极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以身作则,透明公开,分工合作,宣传中心积极有效宣传,组织部门认真负责,形成以主要领导为中心、各部门各负其责、重点部门积极配合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积极合作的工作格局。
2.3加强高校硬件设施的完善,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不仅包括教师资源的提升,也包括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优化学校的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环境对构建和谐风气校园的重要意义。文明、和谐、井然有序、风景优美校园环境、学术氛围浓郁的校园氛围对师生的行为可以说是起到非常良好的指引作用。高校要从办学理念、学校历史、招收标准、专业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校训、校徽、校歌、校规、校旗等一系列的学校发展特色,形成自身独特的、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形象,吸引更多的具有相同文化观念的优秀人才。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各类活动,把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进行教学,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2.4培育建立起诚实有效的校园行为文化
高校是孩子的象牙塔也是一个现实的小社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机构,建设诚实有效的校园行为文化不仅对高校人才素质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更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功能,而行为文化又主要通过各类校园组织的活动和师生们的人际关系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首先要加强具有正确价值观的,理性的学术交流。还可以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团学培训、文化沙龙等活动,让国内外独特的行为和思想得以传播和交流,有利于各项学科的交流和师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开展专门的国家型的学术研究比赛,将高校老师的重心转移到教学和研究上来。
其次,鼓励多开展多元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开展多校合作的艺术文化节,在节目中引领师生领悟思想,提高境界。鼓励学生会各个部门的发展,办出既符合时代主流又符合校园文化价值观的特色来。最后,建设起和谐友好的师生员工交往环境。建立高度发达的网络化的通讯平台,加强高校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自由的思想与观点在讨论中擦出灿烂的火花。
作者:向小兵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第二篇:体育运动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入读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2015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可看出,我国高职在校生已达1006.6万人,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庞大的高职学生群体,让高职院校不得不重视发展和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同时也能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提高社交能力。
1体育运动对于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1能够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就是要保证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体育学习,可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其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可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1.2能够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增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氛围
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20世纪80年代前的学生相比,现在的高职学生对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要求更高,而体育活动能对这种需求加以正确地引导。目前欣赏高水平的精彩比赛,关注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的发展,已成为当代高职学生高雅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知识,还要锻炼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能够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氛围,对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促进和谐校园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
1.3能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方式,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活动。比赛是常见的体育表现形式,体育竞赛具有严格的比赛规则,竞赛过程中充满着艰苦、激烈、紧张以及对抗性和竞争性等特点,参与者的情绪、生理反应、意志品质等的波动将一直贯穿于整个比赛。社会适应性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包括竞争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当今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使得行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干扰也接踵而至。因此,在遇到冲突、挫折时,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采取适当的策略,适时调整自身状态,对学生以后融入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学生获得体育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在高职体育活动中,要以培养高职学生沟通交流、敢于竞争、团结协作等的精神品质为最终目标,最好能使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会适应时展的能力,这可方便毕业后迅速转变角色,融入到社会变化中去。
2体育运动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2.1提高认知能力
高职院校校领导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领头人,学校领导者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学生参加体育竞赛不仅能学习到知识,还能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运用和发展各种心智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时代,已经证明体育既是身体的基础保障,也是调节人情绪的“转换键”,能够对智力发展起到辅助作用。所以,高职院校的校领导要规范学院体育管理制度,加大对场地的建设,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和教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带头作用,这样既能增强师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增进感情,构建校园文化氛围。
2.2建设特色的高职体育文化
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类型、办学条件、地域位置、师生结构等存在一系列的差异,再加上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大部分都将从事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对从业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各高职学校应认清本校的优势特点,在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多结合这些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等能力,以便形成自己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3改革体育课教学方式
高职体育课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虽然高职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能学习到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但是体育课教学却存在教学死板等问题,学生对学体育知识提不起兴趣,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的进行体育课改革,以贴近社会生活为改革方向,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目标,使高职体育课改革成为推进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动力。同时,作为高职体育课的实施者,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组织中要始终贯穿培养学生沟通、勇敢、团结协作等意识,让学生乐于参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体育教学活动成为未来生活的演习。
2.4多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对多数学生而言,体育课的教学远远达不到对体育知识了解和身体锻炼的要求,如学校开设的各种体育竞赛也只有少数学生才有机会参加。所以,各高校应多借助课外体育活动来实现体育教学,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可通过不同部门组织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并让他们体验不同的体育乐趣,让学生们认识到体育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也能愉悦身心,在体验快乐之余还能结识更多朋友。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能够使体育活动成为今后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
2.5发展校园体育赛事和创办高水平运动队
校园体育比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力,是促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交流的桥梁。学校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比赛能营造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也可让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得到充分地释放,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打发了无聊的课余时间,又增加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可有效地防止社会中不良文化地侵袭。
3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队是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外展示的代表,它对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运动队队员是学生中体育竞技水平较高的代表,在学生中有着较强的影响力,所以学校一定要加强高职院校运动队的建设。因为其能带动大批高职学生加入到有关运动项目中来,提高该项运动的水平,同时也可带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运动良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2]牟延帮.高等院校体育与健康新教程[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
[3]郝美玲,安立华.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世纪桥,2010(23).
[4]黄殿芳.论高校领导者的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S1).
[5]陈庆熙,潘前.哈佛大学体育述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
作者:顾志平 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基础部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摘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价值坐标体现。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则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二者双向互动、共同促进。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可以通过结合学校专业特色,挖掘传承核心价值元素、营造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善用网络,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空间路径来实现。
关键词: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价值坐标
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不仅是激发校园外在的生动文化氛围以实现文化强校这一目标取向,更要包含广大师生内在思想观念、道德信仰升华的目标价值,使他们在精神理念上具有主流意识形态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理所当然成为师生遵循的价值准则。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积极构建自身“新常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道德养成,以培养高素养文化公民为目标,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实践活动,自觉争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力量。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联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的内在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可通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又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在新世纪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力”的关键主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其过程中渗透着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培育的引导,因此,首先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所宣扬的,正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念凝结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与此相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要深深扎根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1.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价值取向概念释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价值取向,是衡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境界高低的重要依据,意蕴深远、语义悠长。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高素质文化公民的培育,而核心内容则是高素质文化公民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此,作为知识汇聚、思想交融殿堂的高校,其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播,更应该关注广大师生的信念追求、道德情操、文化品位、政治立场等思想价值观层面多维度的培育。因为,人的道德境界的决定因素存在于多种层次,不仅包含知识储备总量,更关键的在于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知识为人类发展注入力量,而正确价值观决定着前行道路的方向。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道德为基点、用审美做导向,为青年学生增添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人文气度,在精神灵魂深处形成价值观认同并引领社会道德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有之义。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的养成,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也有少部分人出现道德失衡、信仰迷失、实用主义、功利至上、膜拜金钱等不良的倾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高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充分发挥其深厚的价值底蕴和精神内涵,规范师生群体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凝聚师生共同理想信念,在广大青年群体心中竖起精神标杆。同时能发挥其作为文化高地的社会辐射效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校园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生长点,为师生群体追求精神向上注入活力,是构建先进校园文化的核心需求。深刻反映当代高校追求与时俱进的责任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先锋旗帜,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活利用,使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多重环节之中:以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爱国深情激励青年人之责任担当,以敬业精神鼓舞青年人之崇尚完美,以诚信友善鼓励青年人之追求大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的生动实践得以涵蕴更多时代的内容。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发挥高校文化高地辐射效应,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就必须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重要阵地,正是两者的这种可通约性,双向互动、共同促进,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育也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现实可行性
高校作为一个培养高素质文化公民的摇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价值坐标,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现实性条件,高校校园文化从其产生来讲,是广大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灵魂和核心之在于培养师生完美的人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旗帜的功能不谋而合。
2.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责任
高校应自觉担当通往“文化强国”的鲜明路标。核心价值体系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在实现文化强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实施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承担着艰巨职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实现和发扬的重要阵地。高校不仅是创造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实施主体,更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知识的责任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肩负时代职责,树立责任主体意识,担负起引领文化潮流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高校的存在及其发展历史表明大学文化属于优质文化,能够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走向,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实现新的文化超越,高校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与时俱进地实施创新。但是,当前有一种文化现象必须引起人们深刻反省:“中国社会科学过去几十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美国化的问题。很多学者只知道来自西方经验的书本知识,而对于更有可比性的发展中国家视而不见,或者根本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什么话都敢说”。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些人往往崇洋媚外,大肆否定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与成就,人称“西方的观念囚徒”,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体现,严重地阻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高校应自觉承担起构建和传承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历史责任,讲好“中国故事”,做有“中国观念”的主人翁,不做“西方的观念囚徒”,并完成思想价值体系转型升级。这也是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高校教师要以自身智慧与忠诚阐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中国发展现实,紧密联系新时代面向人民大众,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师生价值信仰,实现源远流长。
2.2高校师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是通往文化强国之路的鲜明“路标”,广大师生当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高校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文化传播、引导学生思想的重要职责,其“传道、授业、解惑”过程的实质就是创建校园文化的重要步骤。因此,广大教育者必须端正态度,在校园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以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旗帜,把核心价值观由抽象理念切实转变为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专业结合,以平凡易接受的形式面向学生,启迪学生秉承先进价值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其价值目标在于使青年群体养成优质文化心灵,这必将会使大学生实现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从而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青年学生担当着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他们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和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力量,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未来、希望或生力军,他们的求知和探索就是创建校园文化的重要实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播种下一颗良好的道德种子,通过文化“涵养滋润”,使道德种子在学生心灵间开花结果,即使学生步入社会,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兴趣志向和良好的人性修为,他们为社会增添知识力量,更有美德力量和文化担当。
3依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3.1融入学校专业特色,注重挖掘传承核心价值元素
作为高等医学院校,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加强医德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科学塑造个性化、特色化的校园文化。因为,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具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拥有“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可见,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起来,首先,把医德培育纳入医学院校的课堂教学内容,医德教育“进入教材、进入课堂”,充分发挥课堂德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这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执业医师法》等相关制度和规定的学习。把医德规范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入心入脑,树立起“医者仁心”的从医理念。其次,通过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系列优秀的伦理精华和道德价值观,中华传统道德规范里也有一套良好的教化机制。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精神养分,把传统医学优秀文化因子,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建筑物,文化长廊展现出来,形成培育医德的浓厚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丰厚积淀,充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使大家在耳濡目染中内化为精神认同,外化为实际行动。再次,注重通过仪式来强化医德培养,每年“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我校坚持为护理系毕业生举办隆重的授帽仪式。活动的主题为“人间天使,生命同行”,年轻的护士学生们手握拳头,庄严宣读南丁格尔誓言。参加仪式的学生深深体会到“授帽仪式”是一次洗礼,增强学生们救死扶伤的专业素养,更加坚定了以后前行的道路,这种有特色的医学行为文化,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3.2运用身边先进典型宣传,营造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
先进典型人物是师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参照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营造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是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宣传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带瘫父求学的“最美孝女”卢佩勉,她的典型事迹,动人心、暖人心,广大师生倍感其可亲、可敬、可学,使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生动具体。
我校2013级护理专业揭阳籍学生卢佩勉,三岁时母亲出走,初中时父亲突发脑溢血,偏瘫在床,从那时起,家庭的重担压在她稚嫩的肩膀上。她每天起早贪黑,悉心照料瘫痪的父亲,赶在学校上课之前,将煮好的粥一勺一勺喂给父亲吃,而自己有时忙得来不及吃早饭就赶往学校。面对艰难的人生,但她从不向命运低头,她乐观向上又孝顺,她说:“以前爸爸是我的大山,现在我要成为爸爸的靠山。我想学习一技之长,更好地照顾父亲!”她在清贫中自立,在苦难中坚强,刻苦学习,2013年,这个命运多舛的90后女孩,凭借惊人的决心和毅力如愿考取了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但又做出艰难的又感人的选择,带着偏瘫在床的父亲,一起上大学,演绎了读书和尽孝两全的感人故事!我校师生也给予她父女俩许多关照。卢佩勉的孝心孝行不仅感动了我校师生,也感动了中国。2014年,被评为“第二届肇庆市道德模范”,2014年6月,入选当月“中国好人榜”。2015年,荣获“第二届揭阳市玉德人物特别奖”。“用自己的微言善行向社会展示了孝老爱亲的玉之美德,展现了人性大美,以真实健康的生动元素感染和激励社会,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我校特地举办了“中国好人”卢佩勉先进事迹报告会,这个坚强又懂孝道的女孩子令在场师生为之动容。实践证明,“发现身边的先进典型、褒扬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先进典型,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感召广大师生,使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生动具体,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大学校园的丰富存在”,发挥榜样示范的感染作用,让广大师生见贤思齐,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拥有深刻感知,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产生源自内心的认知认同,从而涵化为生活的点点滴滴,践行于师生的一言一行。
3.3善用网络,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空间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通过“微传播”等方式,已经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我们意识形态的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广大师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全民自媒体时代,网上舆论众声喧哗,带有明显的无序和非理性特点,容易形成舆论风暴和网络暴力。它们不仅干扰主流思想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扰乱了广大师生的价值取向。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前瞻的“网络思维”、“网络视野”,积极适应,主动有所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彻底的一元论,秉持科学精神,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充分利用好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牢牢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让主流网络文化既有力量又有方向,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
用好微传播,推动理论学习创新。理论学习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科学理论的学习,更是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修身立德的必经之路。我校善用“微传播”,主动用好网言网语“微表述”,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使之贴近青年的要求与实际生活,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动的语言、活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借鉴微传播碎片化阅读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精髓、要义加以摘登、加以阐释、加以索引、加以例证,通过“微传播”,让青年学生在短时间内,轻松而愉悦地接受。使理论学习轻松易懂、有趣实用,进一步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校团委开展“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的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吸引了一个又一个青年学生加入到“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的队伍中来,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力量引领更多人加入其中,凝聚更多的青春正能量!并拍制了《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的“微电影”在校园传播,引发广大学生的关注,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核心价值观在渗透其中,让人们用而不觉。我们也从而得心应手地占领“微阵地”,让主旋律入脑入心,使正能量不断扩大,营造文明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晓梅.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12):25.
[2].谈治国[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
[3]杨光斌.很多人都是美国话语体系的囚徒.2015-02-14
[4]郑岚.带瘫父求学的“最美孝女”卢佩勉[N].揭阳日报,2015-10-20.
[5]张咏铃.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实现机制[N].光明日报,2013-01-12.
作者:石义林,石庆红,李卫平,张少华,何振 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创建原则分析
摘要: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具有石油精神的突出特质、求真务实的优良基因、创新图强的精神追求等主要特点。大学文化重在建设,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创建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结合实践探索,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创建应坚持引领示范、系统平衡、传承积淀、融合创新和师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网络文化的多重维度出发,塑造标志景观,凸显内涵特色,构筑长效机制,注重行为示范,培育网络品牌,进而构建起新时期石油高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原则;维度
当前,石油高校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创建已成为促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条件,塑造学校品牌形象的重要支撑,树立师生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深入探讨和厘清新形势下石油高校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原则与维度,进一步推动特色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石油精神的突出特质
石油高校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因油而强,与石油工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石油工业发展中成长,为石油工业的发展不遗余力地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石油高校参与铸就和亲身见证石油行业文化的形成。石油行业文化是从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萃取出的优秀文化,凝聚着石油人的奋斗史,蕴含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史,记录着新中国的进步史。石油行业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磨刀石精神”“胜利精神”“柴达木精神”等,包含牢记使命、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畏艰险的艰苦创业精神,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讲究科学的求实精神,爱岗敬业、顾全大局、忘我劳动的奉献精神,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拼搏精神,并最终升华、凝练、形成内涵丰富的“石油精神”,在石油行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等中央领导同志做出重要批示,强调指出要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石油精神不但是石油人共同的思想基础,而且是石油高校特色办学和文化育人的宝贵资源。石油高校历来高度重视石油精神的传承与坚守,主动将石油精神传承与大学精神培育结合起来,融入到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是其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根本魅力。
(二)求真务实的优良基因
石油高校肩负着“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为石油献人才”的光荣使命,长期办学实践中充分继承和发扬石油行业的优良传统基因,促进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融合和补充。如“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三老四严”精神,既是朴素的、通俗的、大众的,又是生动的、深刻的、充满个性的,是得到石油高校师生广泛认同并实践的优秀文化基因。“油味”浓厚的“三老四严”精神充分体现石油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严谨的求实精神和科学严细的管理风格。石油高校积极利用“三老四严”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并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因子,进一步凝练形成求真务实的文化特色。
(三)创新图强的精神追求
石油高校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外地质专家抛出“中国贫油论”和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异常困难的条件下相继建立的。石油高校师生义不容辞地参与我国各大油田的开发会战,在办学环境十分艰难和恶劣的条件下,坚决不向国家提要求、要条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保证我国石油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充分展示石油高校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同时,石油高校从石油行业国际化和知识密集性的特点出发,始终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且敢于开放,尊重科学,主动积极引进、学习和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充分展示石油高校开放兼容的学习精神和勇于争先的创新精神。
(四)敬业奉献的文化传统
石油高校敬业奉献的文化传统,根源于其鲜明和深厚的行业背景。油田所在地大多是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荒山野地和海湾滩涂,石油工业也大都远离繁华都市,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滋养石油人乐观、坚毅、豪放的性格。从195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第五十七师奉命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开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个人服从组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打硬仗的军队文化就融入到石油行业中。石油行业先后铸就王进喜、王启民等铁人形象,成为英雄辈出的行业,石油人也成为我国工业界的精神骄子,并打上强烈的政治烙印。石油高校与石油行业始终相依相伴,石油行业的英模人物在石油高校的教育引领中产生深远影响,形成“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浓厚氛围。
(五)人文氛围的相对淡薄
石油高校是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诞生而开始由行业办学的,科类设置以工科为主,基本围绕石油资源设置专业。这种以行业为主的计划培养模式,为石油工业输送大量优秀的专门人才和实用人才,适应和推动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导致石油高校呈现出“重主干轻通用”“重科技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加之,石油高校大多处于油田腹地办学,所在城市多为中小城市,城市文化的发展较为滞后和封闭。由于缺乏外部文化环境的滋养和自身先天办学的人文底蕴不足,石油高校与理想的大学相比,人文氛围就显得更加匮乏和淡薄。
二、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基本原则
(一)把握正确方向,强化价值引领
石油高校肩负着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为石油行业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和媒体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化社会思潮对石油高校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形成强烈冲击,“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献身石油,报效祖国”的石油文化氛围已经日趋淡化,在部分师生思想中滋长自我中心、贪图享乐、缺乏担当的苗头。针对这些问题,石油高校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必须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深入挖掘石油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真正把勇于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和不断开拓创新的求实精神融入到教学科研中,真正把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和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体现在广大师生投身石油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上在整个社会文化的优化发展中发挥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强有力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二)做好系统构建,推进整体和谐
石油高校的石油学科具有明显优势,却对人文社科专业重视不够;在人才培养中偏重培养专业技能,却忽视提升人文素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过于注重物质的投入产出效率,却不注重人文环境氛围的营造。这些因素也导致石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主题、零散杂乱、急功近利,严重阻碍校园文化在石油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发挥。石油高校要真正将特色校园文化创建作为一项开放、多元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注重特色校园文化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还要注重特色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学科设置、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和校园环境等的匹配和融合,实现内外部各要素的科学协调与各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特色校园文化的整体优化与和谐运行。
(三)尊崇大学精神,展示内涵魅力
石油高校的创办与建设,与石油行业的成长发展一样,都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石油行业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先进文化,在石油高校建校办学和文化育人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石油高校集中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做好教学科研的过程中也逐步积淀形成诸多高质量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并经过长期凝练形成富有石油特色的大学精神。这种深厚的石油文化底蕴和学校长期的文化积淀,正是石油高校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源泉。石油高校既是石油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又是石油文化的传承者和受益者。石油高校在特色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只有立足于传承和弘扬富有石油特色的大学精神,并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大学精神,才能带动形成更加富有个性和生命力的校园文化。
(四)凝聚优势资源,融合驱动创新
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不是各种文化项目和特色的简单叠加,更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往这个箩筐里扔。在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石油高校尤其要保持对时展的敏感性,以更加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和全球化视野来谋划和融合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资源,不断拓展思路和创新方法,积极吸收和融入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安全、健康、生态、环保等先进文化,注重运用新技术、新形式来赋予特色校园文化新的高度和层次。同时,要结合石油高校所处地域及石油行业的特点,深入挖掘校内外资源,大力借鉴和利用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及差异性,充分汲取这些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从而整合凝练形成校园文化新的优势特色。
(五)注重全员参与,提升育人实效
石油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定误区,或片面地认为只要加强校内环境美化和硬件设施建设就行,或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短期的突击任务,或简单地将学生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画等号,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不够,吸引力不足,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在此背景下,石油高校应从服务师生成长成才的高度出发,在特色校园文化创建中,积极构筑“学校搭台、师生唱戏”的全员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师生作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者和承载者的主体作用,以高质量、高品位的特色校园文化引领广大师生,真正在深层次上实现同频共振、齐声共鸣的育人效果,进而使特色校园文化创建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多重维度
(一)提升环境品质,塑造标志景观
1.科学规划,整体布局,不断优化硬件配置,建设未动,规划先行。石油高校要结合在办学经费和硬件设施上的优势,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规划建设中精心论证、有序推进,合理布局教学区、实验区、自习区、生活区、运动区、办公区等场所,充分考虑建筑群规划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科学设计和展现石油文化的内涵,让每一座建筑都成为构建石油精神的基石,真正打造一个布局合理、健康高雅、整洁优美的空间环境。
2.因地制宜,注重和谐,打造优质特色景观。要结合学校所处的地域和自然环境特色,依托原有的建筑及硬件设施,不断挖掘和改良熟知领域中蕴含的文化景观;同时,在统筹校园生态平衡和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合理增设富有石油行业特色的雕塑、文化墙、文化石、文化园林、文化场馆等人文景观,达到“处处是景,时时育人”的效果。
3.把握特质,彰显品位,统一学校形象标识。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视觉形象标识,规范健全校名、校训、校徽、校旗、校歌等文化标识的管理使用,在校内实现形象标识系统、人文景观和其他显性载体的和谐统一。在对外交流中,尤其要注意结合学校传统,展现石油高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文化底蕴和石油特色,进而在社会中形成独特鲜明的形象标识,增强广大师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立足优良传统,凸显内涵特色
1.注重内涵,凝练特色,充分展现学校的底蕴和风范。要大力传承和弘扬石油精神,不断凝练学校办学的独特风格和成功经验,确立特色鲜明的发展定位和办学思路,进一步滋养和诠释学校丰富的精神内涵。同时,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特色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积极吸收借鉴优秀思想文化的精髓,大力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提升石油高校的人文氛围,切实促进特色校园文化的固本强根。
2.紧贴师生,找准抓手,对内推动学校精神文化落地生根。要深入挖掘老一辈石油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光辉业绩和精神风范,积极营造“信念坚定、情操高尚、学识扎实、关爱学生”的名师文化氛围,切实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展现石油高校的价值追求和管理水平。通过强化师德建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切实发挥课堂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同时大力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模式,积极开展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使师生养成优秀的精神特质。
3.紧贴主题,精心宣传,对外树立学校精神文化品牌。要结合学校发展建设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和突出业绩,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和品牌推广,切实做到“讲好故事,传好声音,把好导向”,大力凸显特色校园精神文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大学精神向石油相关行业的辐射和延伸,进而在全社会树立起学校鲜明的精神理念标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健全规章制度,构筑长效机制
1.提高认识,统筹规划,不断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要真正把制度建设作为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大事来抓,以大学章程的制定实施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组织好校内外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并通过章程使其规范和固定下来。同时,要围绕章程做好全校各类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具体细化章程的操作层面,形成一系列相互衔接和配套的规章制度。
2.深入宣传,强化监督,切实把照章办事和依法办学落到实处。要将传承和弘扬石油行业“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与严格依法办学结合起来,在全体师生中营造“学制度、懂制度、用制度、守制度”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充分发挥董事会、教代会、学代会、纪委、审计、政府、家长、校友、舆论等多元主体在制度贯彻落实中的监督作用,通过奖优罚劣来切实维护制度的刚性和权威性。
3.以人为本,强化参与,真正形成服务师生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要明确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在学校办学中的权利及义务,充分尊重和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突出人性化、规范化、精细化,不断强化师生的主人翁地位。要从服务师生成才和学校发展的角度,针对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规章制度,真正构建起全员参与、全方位展开、全过程推进的长效育人机制。
(四)精心选树典型,注重行为示范
1.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实现学校精神文化和价值观的人格化和具体化。既要大力宣传石油行业的英模人物和先进事迹,又要在校内积极开展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评比遴选和表彰奖励活动,通过令人信服、触及灵魂、催人奋进的身边人、身边事,真正在学校师生中树立标杆,让广大师生学有榜样、行有示范,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学校价值标准的认同,切实凝聚起全体师生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2.打造品牌活动,开展主题教育,强化师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养成。要不断创新传统校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抓住国家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校庆、开学、毕业等契机,充分利用师生的兴趣社团和深入油田一线的专业实践,真正打造一系列内涵深厚、形式活泼和富有石油特色的高品位活动,避免空洞的说教和灌输,让广大师生在活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理解、认同和内化石油行业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
3.加强有效沟通,构建和谐校园,切实发挥高校师生在社会成员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要通过校务公开、召开听证会、设立校长接待日、设置意见箱、召开教代会和学代会、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辅导等措施,优化和改善沟通渠道,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同时,要注意加强与相关外部组织和个人的沟通交流,尤其要妥善处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学生突发事件,在日益密切的对外交流中充分展现和维护石油高校师生的良好形象。
(五)优化网络治理,培育网络品牌
1.深化网络规律研究,把握实践发展趋势,为校园网络文化创建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要结合石油高校师生在网络中的需求、活动及表现的特点,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和探索校园网络文化创建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深刻理解和把握网络在高校立德树人、师生精神文化活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和规律。
2.优化网络管理机制,提升管理专业化水平,把握校园网络文化创建和管理的系统性。要发挥石油高校的工科背景优势,不仅及时更新校园网络硬件设施,还要注重提高网络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全体师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动力和热情。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站建设备案、信息审查、网络舆论监管、网络突发事件应对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综合运用技术、法律、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等手段,真正将需求与服务、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预防和抵制网络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3.善于运用新媒体展示和创造优秀文化成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石油行业先进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作为创建特色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不断提高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增强高品位、高质量网络文化的传播能力,牢牢掌握校园网络文化创建的主导权,努力形成一批师生喜闻乐见、饱含时代精神和行业色彩、富有学校个性的网络文化品牌,切实增强特色校园文化创建中线上线下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支撑,不断提高特色校园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冯刚.文化传承创新与行业高校的发展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2(2):26-27,48.
[2]中国石油新闻中心.弘扬“石油精神”再创新的辉煌[N].中国石油报,2016-06-30(1).
[3]沈威.论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五个基本原则[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5):74-76.
[4]陈鸿雁,赵天星.突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品牌高校[J].山东社会科学,2013(5):288-289.
[5]吴唐风.浅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122-124.
[6]张红霞,江秀乐.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成因及对策[J].教育研究,2009(9):35-39
作者:王玉平1,2,张红霞1 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陕西师范大学
第五篇:高校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考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具体呈现和实践反映,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教育的目标从客观上要求保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方向,而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与功能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可能性。校园文化便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环境氛围和实践载体。通过构建合理的校园文化模式,能有利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校;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高校作为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阵地,更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课程所承担的思想建设外,校园文化这一平台所承载的高校思想建设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文化传统、心理氛围、群体观念、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它影响和制约着校园群体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是教育成果内化的重要手段,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必要性
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所信仰,成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在高等教育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环节,把抽象、深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具体、通俗的方式正确地表达出来,让同学们便于接纳、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必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高校作为思想发展的前沿阵地,对社会乃至国家思想有益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高校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但往往过于理论性而缺乏针对性、实践性,致使缺乏实效性。学生容易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轻易的下定论,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大脑,却不留在内心,更不会在实践中进行理论运用。如何让学生通过对理论的认知,达到思维认同,从而内心信仰,然后行为践行,是当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思考问题,而校园文化建设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不仅回到了学者的视阈,而且来到了大众的视阈;不仅回到了学术讨论会,而且来到了大学校园。高校青年学子除必须努力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之外,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只有如此,才能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以及知荣明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
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合理性、科学性与正确性是校园文化推进其大众化的可行因素外,校园文化的内容秉持和方式运行也是其大众化可行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营造理论研究、理论教育和宣传氛围的重要基础。校园文化是高校学生思想素质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处于青年期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既可以从显性上加强高校青年思想引领,又可以从隐性上内化学校的价值培养、精神传递和文化传承。合理的、科学的思想蕴含在校园文化中,对青年学子的思想锤炼、人格塑造和素质养成等有积极的作用。反之,落后的、错误的校园文化思想的蔓延会严重影响同学们的心身发展。借助校园文化的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功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融入合理的、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得校园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备可行性。校园文化具有多元性,同学们在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时,具有自主选择性吸收与学习,在思想、人格与素质发展还不充分的情况下,加强思想方向的正确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校园文化主流形态,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主流校园文化中通过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加以开展,积极吸引同学们以互动的方式参与,既能走进学子的身旁,也能使之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支持。马克思主义融入主流校园文化中的主题校园文化活动,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贴近同学们的实际生活加以开展,才易于被同学们接纳,也才具备实质上的可行性。在互动的校园文化推进中,只有那些不合理的、错误的、生硬的、死板的校园文化运行方式才推动不了一门合理的、科学的思想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承。
校园文化具有创造性,处于青年时期的同学们,创造性思维较强,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功能,这也为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可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思想在形式上给予创新,并融入校园文化的创新类活动,通过创新类活动的主旨内容或思维方式以一种显性或隐性的模式进行引导,提升同学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性和方法论上都是可运用于创新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方法的引导之中。不仅在校园文化的要素上创新,亦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运行方式上创新,既能减少同学们对于深奥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也能增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程度。校园文化也具有高雅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极高而深,如何将这又高又深的理论通过雅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问题,而校园文化的这一特性能很好的解答这个问题。高校教学在传递马克思主义深奥的政治智慧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传承功能,通过校园文化传递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高雅思想,这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中分析,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结合校园文化的特征,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在两者的内容与方式上给予合理运用与适时创新,具备联系与发展的可行性。
三、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的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承担者,对弘扬校园文化的精神与实质极为重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融入到学校物质文化中,这能持久地感染同学们。校园物质文化集中体现在校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将马克思主义中的经典言语和深邃思想通过校园景观标识呈现出来,这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青年学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理解与运用。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科学思想,处理好校园自然、人文景观与其所承载的合理的、科学的思想,能让这一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更易于被同学们接纳与理解。当然,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与布局也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合理地、适量地、科学地运用并表达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符号。大学校园中的行为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从德智体美各个方面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党团活动、文体活动、实践活动等一系列均是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方式,这些主题活动可以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点并加以开展。
党团活动在主题教育、党校学习方面能传递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不仅可以有利于马克思主义走向青年学子,也能提升青年学子对党团所坚持的指导方针的理解与认知水平。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利于同学们多方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方面的考量,运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校园文体活动开展,提升青年学子的综合素质,是马克思主义从一个侧面不断大众化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力所能及之事,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高校大众化的实践发展。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还必须从线上引导青年学子树立合理的、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不得不注重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在学校网络宣传媒体中,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话题为主线,适时、适量传递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与继承者的思想和事迹,通过叙事方式讲述经典而新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生平事迹,从而折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芒。积极引导同学们树立良好的网络信息收集意识,不仅可以提升同学们收集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同学们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树立正确的立场和秉持合理的观点。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应的主题网络文化活动,承载马克思主义思想,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升同学们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线上品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贴近群众生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深度。大学校园文化借助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网络文化,从意识与物质相应、现实和虚拟相参、动态与静态相宜等各个方面统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贴近同学们的实际生活,解答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形成四位一体的校园文化模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此之外,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形成良好的学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内在的逻辑支撑,增强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同时也有利于培育校园独特的教育文化环境,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的实际效果,扩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媒介,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难能可贵的环境氛围和实践载体。
参考文献
[1]王凤才.重新发现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14:300.
[2]冯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37.
[3]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课题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实践路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4:
作者:魏兴格,王明真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第六篇:校企合作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利用新媒体构建起高效的文化教育体系。基于此,从阐述新媒体时代下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现状入手,分析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提高校企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校企合作;高职;校园文化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体现校企合作的特点,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一方面帮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对人才职业道德品质的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现代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传播校企文化,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学习校企文化,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加符合企业需求。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现状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新要求
1.扩大校园文化影响力。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在文化活动、热点话题、学术交流、社会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均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尤其在校园网覆盖全校的支撑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促使新媒体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传递校园信息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扩大了校园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丰富校园文化传播载体。新媒体的传播载体具备多样性的特点,进一步丰富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创建形式。高职院校不仅可以利用校园网、校园电视、手机设备等新型媒体,向广大师生第一时间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还能通过微博、QQ群、微信、校园论坛等交流平台,与师生就热点话题、校园新闻等内容展开讨论,把握话语主动权,引导校园舆论。
3.促进校园文化互动交流。新媒体时代下,校园文化的传播形式由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转变为院校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高职院校可将大量信息到网络上,供师生共享信息资源,师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点播观看,促使校园文化传播更加便捷、高效,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
(二)新媒体时代企业文化体系新标准
1.建设人本型企业文化。新媒体的出现及其快速发展促使企业通过构建人本型的企业文化来开展企业管理工作。为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企业应当对新媒体的优势加以利用,在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时,多关注员工的志趣,并尊重他们的价值,尽最大可能满足其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从而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其的重视。
2.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员工应当不断学习,从而感悟企业文化的存在性,并将之铭刻于内心。鉴于此,企业要构建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满足员工的学习需要。新媒体具有高度开放性,其中的信息量较大、传播速度快,企业可借助新媒体分享知识和经验,以此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3.建设互动型企业文化。新媒体的高度互动性,为企业内部沟通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而且还能满足大多数员工的需求。借助新媒体,企业可以采用轻松、活跃的方式向员工宣传企业文化,这有助于消除不同层级之间的隔阂,有效激发员工的团队精神,有利于优秀协作团队的打造。新媒体的自由性与快捷性给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信息基础,从新媒体当中,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可以高效、及时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由此除了能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外,还能创新思维,从而凝练出更加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新媒体时代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新媒体时代传播多元性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诸多各不相同的国家和民族,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会制度、文化理念、意识形态,由此使得相关信息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信息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掺杂一些对学生有害的内容。开放性是新媒体最为突出的一大特点,它的出现使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等发生了变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呈现出多样性特点,由此造成了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的定位及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大。
(二)新媒体时代传播快捷性的影响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具有快捷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当新的文化现象出现后,基本都会在新媒体中快速传播,对此,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理念,积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态,并抵制不良的文化内容,学习有助于本校发展的文化,从而与时俱进,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捷性带来的种种影响。
(三)新媒体时代传播互动性的影响
新媒体所具备的高度互动性给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渠道,新媒体时代下,学生可以在信息传播中自由发表意见并提出合理建议,高职院校则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反馈。然而,若是高职院校在这一过程中的互动不到位,未能满足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则可能使学生的情绪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做出不恰当甚至是过激行为,此时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
(四)新媒体时代环境虚拟性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及其所具备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对原有的舆论格局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所有师生均可借助新媒体自由地发表个人言论,由于无人对新媒体上的信息进行严格把关,致使各种信息均能在新媒体上传播,其中既有真实的信息,也有虚假的信息,并且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被无限制地放大,如果处理不得当,会引起不良后果。
三、对策建议
(一)建设校园文化教育网站
高职院校应建立起集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网站,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扩大校园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校园文化要想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可将校园文化网站作为对接桥梁,发挥网站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如高职院校可在网站上及时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企业专家名人的事迹、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岗位任职要求、企业运作流程等内容,引领学生关注企业文化,在潜意识中增强对职业的认知,从而让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企业、社会接轨。
(二)创新使用新媒体工具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新媒体工具的创新性使用,丰富校园文化的传播载体与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校企文化的熏陶。如高职院校可开通微博账号,及时向学生推送校园资讯、新闻产品、企业资讯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了解校企文化。又如,高职院校可与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移动校园APP应用,使师生使用智能手机便可以进行访问。在该应用中涵盖校园新闻、企业新闻、行业新闻、最新政策等内容,根据校企文化对接的需求,强化敬业、守纪、团结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其与校风、校纪、校训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逐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念。同时,也为学生设置讨论、留言区域,使学生可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
参考文献
[1]邓菲,卿臻.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研究[J].黑河学刊,2013(6):52-54.
[2]刘斌,冯莉群,李志谊.基于校企合作路径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青春岁月,2014(7):102-104.
[3]匡文婷,耿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5(4):123-125
作者:孟洁 单位:天津职业大学
第七篇:新媒体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探究
摘要:本文通过新媒体的技术,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分析高职院校校园建设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助“新媒体”开放的环境、主客体的互动、内容的丰富和方法的灵活性四个方面的优势,从高职校园文化的特点以及功能角度出发,分析归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综合考虑新媒体影响,总结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提出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新模式,切实发挥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校园文化;新模式
一、背景
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系列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全国各高职院校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高职院校在技能培养方面,能够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生存本领;在校企合作方面,由于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影响,缓解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在职业道德培养方面,职业院校注重学生内涵建设,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操守。在多媒体工具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学校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作为公益性质的高校群体,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公益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结合新媒体的实际功能,建设新形势下的带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一项非常紧急的任务。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
按照党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整体设计和建设思路,统筹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相协调,坚持教书育人、立艺树人的教学理念,为建设丰富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提供指导。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一)坚持立艺树人理念,突出高职院校技能培养的优势
借助“新媒体”主客体的互动和内容的丰富性,结合高职院校人文特点,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按照思想主导与内容多元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党委应该积极落实好高职院校特色的物质文化建设。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高职院校只要先把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才能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保障。例如。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的现代化、学生实训中心设备的更新、校园图书馆与多媒体的运用以及校园绿化建设,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次,加强高职院校独特的制度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水平较差,但是动手能力较强;自律能力较差,但是思维方式相对活跃。按照青少年心理成长规律,高职院校领导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立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制度,让制度体现人性化,个性化。
再次,数字技术与情感关怀紧密结合,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宣传手段,弘扬独特的行为文化。文化育人,行为影响人的发展。在多媒体开放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宣传部和团委应该积极加强好人好事宣传、雷锋好榜样典型事迹宣传、周边好人好事宣传等,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倡导学生自律,约束自身不文明行为。最后,传统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的方法,高职院校还应该努力建设精神文化。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反应,学校学工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节假日和特殊日期,积极动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例如,“五四”青年节,可以动员学生积极献身爱国主义事业,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准备;清明节时可以宣传中华民族追根溯源的民族文化。结合新媒体的多样性功能,高职院校在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方面按照立艺树人的培养理念,才能营造一个独特的校园文化。
(二)坚持校企合作模式,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
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职业性、实践性、技能特色性三个方面的特点,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借助“新媒体”开放的环境和方法的灵活性特点,以企业文化丰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建设。一方面,要辩证地看待企业文化。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加强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发展受到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影响,让学生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当中,学校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既能看到企业文化的实际效果,又能看到校园文化的长远意义。另一方面,要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现代交流工具抓好校园文化的建设,强抓思想工作,注重制度落实,借助新媒体工具,巩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园文化,积极营造创业氛围;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由于校园文化受到区域性影响,校园基础薄弱,没有发展自身的特色,因此,多媒体手段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加速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丰富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
结语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青年重大历史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风格,除此之外,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人才战略的部署,直接影响国家的综合实力。新媒体的出现,各种宣传手段的更新,新技术促使校园文化传播的方式方式改变进而为现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方便的途径,新媒体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丰富,创新了宣传手段,引进了企业文化,为学校立艺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提供支持。同时,新媒体工具的普及,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状态,在开放的环境下,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以及手段的灵活性,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德忠.论校园文化建设.东北师范大学,2003(01).
[2]潘崎峰.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10)
[3]杨新起.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张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中北大学,2014(05)
作者:刘衍诚,温常青
第八篇: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探究
摘要:校园文化活动是青年大学生生活的有效组成部分,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地方高校应当研究青年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的有效合力,从而塑造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成人。
关键词:学生满意;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丰富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模式的塑造。地方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围绕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展开。因此,以学生满意为视角,探索创新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1.1对学生、社会需求研究较少,活动开展缺乏认同
校园文化活动要实现教育目标,首要在于吸引学生的参与。大学生自主性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重视自身的体验。因此,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探究学生的需求,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精准设计,从而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地方高校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活动的开展鲜少结合当代青年的身心特点与学生的需求,有“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对于应付上级主管部门而开展的活动,缺乏内容的深度挖掘,甚至需要进行人数摊派;有些活动内容、形式缺乏时代感,无法吸引学生的参与等。
1.2校园文化活动名目繁多,但缺乏特色
各地方高校重视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学风建设、寝室建设、专业发展等,组织主体涉及学校、学院、班级、社团等各个层面。名目繁多的活动一方面容易出现内容、形式的重叠;另一方面缺乏深度挖掘,过于流于形式,无法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一些地方高校所谓的“品牌活动”或专业性很强,学生的参与度较弱,或注重场面宏大,无法使学生通过活动获得成长。
1.3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割裂,无法形成有效合力
地方高校要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就需要强调学生专业性的培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从而形成合力。现在一些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娱乐性过强,与教学的衔接不够。任课老师要么教学压力大,要么忙于科研,对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较弱、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一些专业性的竞赛、专业社团建设等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度和思想性不高,
2有效整合,塑造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推动校园文化活动创新
2.1研究青年及时代特点,以此为基础设计
校园文化活动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网络在学生生活、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随着“90后”“95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其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无不与网络紧密相连。各类APP、客户端的不断推出,青年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呈现出碎片化、形象化的特点,他们更强调内容的交互性、参与性。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资源获取、活动开展、宣传推广等都应当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在活动的内容、形式上要有所创新以吸引学生参与。如运用新媒体开展活动的宣传,通过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的关注;内容上充分运用网络教育资源,如公开课、慕课等,提升活动的思想性;形式上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互动及多元化的思考等。要充分运用地方资源及社会资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引入活水。网络使各类信息资源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共享,当前各类网络平台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空间,如创新创业、专业实践等活动的开展,要充分运用外界资金、设备、产业链等资源,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和共赢,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性。
2.2整合资源,塑造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及学生的发展需要校园文化这一重要载体,但过于名目繁多的活动会让学生疲于奔命,且对活动产生倦怠,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学院需要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整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塑造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第一,对学校的活动、讲座等进行梳理,将缺乏深度、内容重复的一些活动予以剔除,将特色品牌活动的内容、形式等予以优化,同时将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权下放,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和参与的主体,强调活动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参与性。专业特色较强的活动能够较好地配合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参与活动才能实现活动的效果和目的,让学生的参与为活动投票,从而淘汰一些没有价值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课余文化需求。第二,校园文化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组织、开展、参与。现在的大学生群体观念开放,个性、自主性较强,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他们有与人交往的需求和开展活动的激情,学校应当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而不是刻板强迫学生参加为他们设计好的活动,触发学生逆反的心理,事与愿违。第三,大学生的交往和互动应当走出校园的局限,校园文化的营造也一样。通过“走出去”可以促进大学生与其他高校、企业等的交流,开阔其视野,获得不一样的体验。特别是不同观念、思维的青年人之间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对于大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这对于形成开放的、健康的、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机制的高校,更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去,以文化为载体,开展多方位的交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3强化与专业的结合,实现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的有效配合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强调指出:“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学生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课余活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突出专业学习、专业实践,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特别是一些理工科专业,要充分利用各种比赛、汇演等方式,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参与,从而使活动、实践与教学实现有效配合。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应当注重提升质量,着力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很多校园文化活动过度迎合综艺节目,恶搞、娱乐至死等现象对青年的影响较大,导致校园文化内容出现恶俗倾向,这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需要抵制这种过度娱乐化倾向,开展高质量、健康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充分展示大学生的活力,充实其大学生活,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校园文化活动是青年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影响,要深入研究青年学生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从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内容、形式等方面入手,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成人。
参考文献:
[1]王金宝.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9).
[2]颜巧玲.独立学院学生满意度研究:以云南3所独立学院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1.
[3]王东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体系内容和创新定位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1).
[4]孔德莉,冯婧.以机制建设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
作者:武旭召,苏燕林,袁久斌 单位:成都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