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健康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健康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健康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浅析

【摘要】目的对山东省健康城市(县城)建设中20个试点地市2016—2017年健康文化的建设状况进行分析,探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试点地市在健康知识相关指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和社会责任及义务相关指标(媒体健康科普情况及注册志愿者比例)中的建设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各指标与年份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健康知识相关指标中,与2016年相比,2017年试点地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6.1%,增加2.3%;15岁以上成人平均吸烟率为20%,下降0.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增加2.9%,达32.3%。在社会责任及义务相关指标中,2017年健康科普的网站网页平均数量增加8.2个;电视节目平均数量增加1.8个;广播节目平均增加1.5个;报纸栏目平均增加22.4个;注册志愿者比例增加3.4%。不同年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成人吸烟率差异显著,2017年优于2016年;不同人均GDP城市在媒体健康科普情况4项指标中差异显著,GDP水平较高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好于GDP水平较低城市。结论试点城市健康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但仍需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注册志愿者人口比例;经济发展对健康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健康城市;健康文化;现状;山东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上升至59.58%,城镇人口总量超8亿人[1]。城市化在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环境、健康、文化等方面的挑战。为更好推动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国家爱卫会)推动开展健康城市(县城)建设项目并将山东省的3个城市(济南、烟台、威海)纳为试点城市;2017年山东省确定将淄博、东营等20个城市纳入省级试点,至此山东省建设健康城市(县城)项目全面铺开。国家爱卫会〔2016〕5号印发《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提出,健康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和健康文化等5项内容。健康文化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之一,对指导居民树立健康理念,开展健康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健康文化的传播可以从思维方式层面唤起公众对健康的重视,从而影响其行为方式,达到改善公众健康的目的,并将这种健康素质的提升以文化形式固化并延续。目前,我国对健康城市(县城)的相关研究角度多以健康环境、健康人群等为主,关于健康文化的相关研究较少[3]。本文旨在通过对山东省健康城市(县城)建设中健康文化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山东省健康文化的更好发展提供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以“山东省健康城镇建设试点情况评估项目”为依托,全面收集20个省级健康城市(县城)建设试点地区2016—2017年间的数据。

1.2调查内容

依据国家爱卫会发布的《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年版)》[4]中关于健康文化的内容,作为本次健康城市(县城)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2017年;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吸烟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媒体健康科普情况及注册志愿者比例共5大类8项指标(8项指标分别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网站网页个数、电视节目个数、广播节目个数、报纸栏目个数及注册志愿者比例)。将健康文化建设指标细分为以下2类:(1)健康知识相关指标,包括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吸烟率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2)社会责任及义务相关指标,包括媒体健康科普情况与注册志愿者比例。问卷调查由各试点地区的爱卫机构组织相关部门在线填写《健康城市(县城)评价数据报表》,并提交。

1.3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利用Excel进行数据筛选。以2017年山东省20个试点城市人均GDP的平均数为分界点,将城市划分为2组:9个甲类(高于人均GDP水平城市)与11个乙类(低于人均GDP水平城市)。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试点城市健康文化指标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山东省健康城市基本情况

20个健康城市(县城)试点地区广泛分布于山东省东中西部,覆盖了山东省11个地市,城市(县城)覆盖率近70%(11/17),试点地区常住人口总数占全省总数的6成以上(6674万/10000万),试点地区经济规模占全省2017年GDP总量的71%(51350.77亿元/72678.20亿元)。

2.2健康文化建设情况

2.2.1健康文化相关指标纵向变化情况(表1)。2016年试点城市平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3.8%,2017年上涨2.3个百分点,达16.1%;15岁以上成人平均吸烟率由2016年的20.9%下降至2017年的20.0%;2016年试点城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为29.4%,2017年增加2.9个百分点,达32.3%。2017年试点城市关于健康科普的网站网页平均增加至20个,较2016年增加8.2个;电视节目由2016年的4.1个上升为2017年的5.9个;广播节目由2016年的2.6个增加至2017年的4.1个;报纸栏目2017年增长至27.4个,比2016年增加22.4个。2017年试点城市平均注册志愿者比例为8.2%,相比2016年增加3.4%。2.2.2健康文化相关指标横向变化情况(表2)。甲类城市平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6.2%,乙类城市为16.0%;乙类城市15岁以上成人平均吸烟率为19.8%,甲类城市为20.3%;甲类城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为34.7%,乙类城市为30.3%,低于甲类城市4.4个百分点。甲类城市健康科普网站网页为41.3个,约是乙类城市平均数量的16.5倍;健康科普电视节目10.7个,约是乙类城市平均数量的5.4倍;甲类城市健康科普广播节目7.3个,约是乙类城市平均数量的4.9倍;甲类城市健康科普报纸栏目58.2个,约是乙类城市平均数量的27.7倍。在注册志愿者比例方面,甲类城市平均注册志愿者比例达11.3%,高于乙类城市5.5个百分点。

2.3健康文化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2.3.1时间对健康文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年份的试点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7年度的建设成效更好,即2017年试点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更高、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更低。2.3.2经济水平对健康文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GDP水平的城市在健康科普网站(P=0.038)、电视(P=0.001)、广播(P=0.031)及报纸栏目数量(P=0.006)指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P水平较高的甲类城市在媒体健康科普的4项指标建设成效明显好于GDP水平较低的乙类城市。

3讨论

3.1存在问题

3.1.1居民健康意识较为欠缺且城市间差距较大。虽然山东省在健康文化方面总体良好且呈逐渐改善、优化趋势,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远低于全国2014年普查平均水平(33.9%)。马江涛等[5]研究表明,中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山东省整体上对体育教育事业重视不足,在居民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方面仍有欠缺;2017年山东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同期国家平均水平[6],虽整体水平较高,但存在较为严重的地区差异问题,人均GDP水平较高的甲类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高。研究表明健康素养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其受到来自个体、社区以及医疗系统等诸多方面的影响[7]。总体而言,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居民收入、文化程度及健康教育机构水平等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健康素养水平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8–9]。3.1.2对健康文化传播媒体的支持力度不足本研究结果表明试点城市媒体健康科普事业的发展呈良好势头,多数城市实现了从空白到蓬勃发展的巨大跨越,形式和内容也日趋丰富。但仍有少数城市在媒体健康科普方面呈现空白。提示,尚有部分城市未认识到媒体在健康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健康文化传播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足。3.1.3志愿者数量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山东省志愿者数量近两年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基数较小,与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注册志愿者人口占居民人口比例达13%”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山东省志愿者数量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相关法规不规范,志愿者责任与激励难以保障;志愿者管理机制不完善,难以可持续发展;社会参与面不广,信任度不高;志愿者流动过快,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10]。地区间的巨大差异也是山东省志愿者建设工作面临的另一难题,原因在于志愿者的构成存在较大问题。张勤等[10]研究表明高校学生是构成志愿者的主力军,由于山东省高校集中分布在少数城市,部分城市没有高校,志愿者来源受到极大限制,导致地区间差距较大。

3.2建议

3.2.1以健康城市建设为依托,进一步促进健康文化的发展健康文化作为健康城市(县城)建设的重要部分,离不开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人群和健康服务的支持。建议有关部门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卫生城市创建经验,充分利用所得成果,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发展经济、环境、文化等领域,促进健康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从而带动健康文化更好发展。3.2.2政府牵头,建立健康文化建设的组织架构。城市的领导是否具有创建的意愿和决心是创建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11],创建健康的城市文化,单纯依靠卫生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在政府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所涉及的部门需协调联动,明确分工,统一推进,共创健康文化氛围。3.2.3进一步加大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数量,政府必须给予必要的硬件支持,提供完善的体育设施及休闲健身场所。与此同时,应在社会及校园教育中加大对健康体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健身意识,引导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模式。3.2.4重视媒体在健康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媒体加强禁烟运动的宣传教育是降低吸烟率的有效手段,应充分利用网站网页、电视节目、广播、报纸等传播工具,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观念,避免盲从。志愿者队伍的壮大也离不开媒体的宣传鼓励,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渠道,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自愿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去,赋予人民群众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保障志愿者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瑾 王爱文 刘伟 穆庆娜 杨丁 孙强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