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经验及启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优良作风的形成与发展到进一步弘扬,对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具有重大意义,作风建设也积累了深厚的实践经验。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对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作用。党的作风建设历经百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如今党的建设有重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作风建设;形象塑造;经验启示
政党代表的是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其首要功能就是表达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有本身特定的政治目的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议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纲展示愿景。一个政党的形象是靠其党风展现的,党风好则形象好,党风差则形象差。党风即党的作风,党的作风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体系,是指在党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着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保持良好的党风离不开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端正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的各级组织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1]。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形成了注重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对如今党的建设有重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加强作风建设的百年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百年之久,在这百年之间,党的作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添新内容,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
(一)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形成与确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四面受敌的特殊时期诞生,自党成立之初,就把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此时的党处于幼年,避免不了存在一些党风问题,例如不能很好地联系群众,党内存在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以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来形容农民”,这实际上成为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基础。同志十分重视群众工作,他指出:“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2]除此之外,党内还存在着浓厚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并深受其危害,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在的倡导下,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作风逐渐好转,这为党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打下了基础;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开启了第二次合作,由于党内一些同志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党的队伍不断扩大,主观主义、自由主义、宗派主义等不良作风在党内愈演愈烈。党中央为了解决党内的不良风气,开展党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整风运动———,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3]在整风运动中,强调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本次整风运动的宗旨,党风存在问题是事实,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为彻底克服党内出现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制定了深入实践调查的计划,自此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全党扎下了根。通过运动,中国共产党肃清了党内长期存在的不良作风,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并在党的七大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写入党章,标志着党的优良作风的确立,成为全体党员遵守的内容,党的作风建设由此正式纳入党的规章制度中。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能够实现全国解放,党中央在军队中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定,这不仅体现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作风,更是党的优良作风在人民军队的具体体现。在即将夺取全国政权时,一些党员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一些资产阶级来到党员周围阿谀奉承,为了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这是同志对党的优良作风在新时期的新要求,希望全体党员在夺取政权后要继续保持自我革命的精神,保持党清贫廉政的品格。
(二)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不断发展
1949年,党和人民通过不断的努力夺取革命政权并建立了新中国,开始了全方位的复苏与重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内环境的转变、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党内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第一,有些党员干部躺在革命的功劳簿上自以为是、居功自傲,忘记了党的初心、宗旨和的谆谆教导;第二,有些党员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不能与人民群众同甘苦;第三,有些党员干部开始对党内分配的一些工作任务挑挑拣拣,甚至拒绝执行,产生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落后思想;第四,有些党员干部还在以旧思想处理新的任务,党内命令之风盛行;第五,还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资本主义的诱惑,逐渐迷失在奢靡的生活之中,其中尤以刘青山、张子善的案件最为突出;第六,党的入口关没有把好,思想政治工作出现漏洞,部分新加入的党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按照党纲、党章严格地去要求自己。为了改正党内不良风气,更好的贯彻群众路线,发挥党的优良作风,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加强作风建设的行动。起初党中央在1949年11月成立了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自此党内有了专门的监督机构,专门监督党员的行为作风。195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强调首先是整顿干部作风。1951年3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和《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对整党及建党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整顿了党的基层组织,尤其是那些新近建立党组织和发展新党员较多的地区,旨在普遍地提高党员素质,纯洁党的队伍[5]。1951年底党中央又发动了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三反”运动,“三反”运动继承了的经验,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形式,全体党员自上而下地反省自己,真正深挖自身的问题。通过整风和整党运动,整顿了党的作风,规范了党的组织,提升了党的战斗力,重塑了党的形象,使其能够积极承担起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前进。随着三大改造顺利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指出:“在我们的许多同志中间,仍然存在着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作风,这就是: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工作上的官僚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6]为了继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出密切联系群众的三原则:上下级打成一片,准许下级批评上级,不要靠职位高、老资格吃饭[7]。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是靠自己逐步摸索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管理和执政经验上,党的作风建设被视为一项“伟大工程”,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党风形象的重视程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目标和任务,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历程,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点,党的作风建设也迈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出现了空前广泛的变化,在社会活力和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的同时,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也出现在党内,例如一些党员干部卷入到经济犯罪之中,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丢掉了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针对这样的现象,邓小平强调“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8]为了顺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努力整顿党风,推进党的制度改革,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集体的推动下,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制定了《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1983年10月召开了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会议通过了整党的指导性文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确定从同年冬季开始全面整党,此次整党着眼于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采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原则,解决了部分党员中存在着的问题。1983年的整党运动充分发挥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思想,在大搞整党运动的同时,正确处理了整党工作同改革、经济工作的关系,真正做到了“两手抓”,对于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也对日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的西方学者提出了“历史的终结”,在这一系列事件出现后,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带领人民前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这成了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我们党面对历史的考验,提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以此凸显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一些党员迷失了自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开始出现,并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此,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随后党中央又通过了《关于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两个重要决策,在1998年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三讲”教育的开展,有利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能够提高我们党执政水平、执政能力,完善党的作风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体现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作风建设,为21世纪党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21世纪,世情和国情也随着发生了变化,我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党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建树,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9]。但是,党内的作风问题仍然还具有突出性,在十六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剖析了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工作上敷衍了事、碌碌无为。二是脱离群众、好大喜功,工作方法不顾群众感受,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三是阴奉阳违,弄虚作假,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四是贪图享受、以权谋私,贪腐现象频发,浪费情况严重。指出这些问题都是与党的宗旨和性质格格不入的,都是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格格不入的,如不切实加以纠正,必然会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10]。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5年党中央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2008年又通过了《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明确表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十六大以来分别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文件,这些文件将党风监督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在新时代进一步弘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问题呈现多元化表现和结构性的改变,主要有四方面的变化:一是贪腐收礼呈现电子化,由原来的现金和购物卡转变为线上微信红包转账、电子券等虚拟产品;二是公款消费呈现隐蔽化,由原来的豪华饭店转变为机关食堂和宿舍,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掩人耳目,把好酒装进塑料瓶,好菜装进塑料袋;三是公文内容呈现错误化,有些单位的红头文件出现了严重的错别字和错误语句等问题;四是民主生活呈现敷衍化,有些党员在开民主生活会时,在对领导和其他同志进行批评时避重就轻、流于形式。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党风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针对新时代的党风问题,党中央从六个方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第一,从党中央自身上加强作风建设,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抓好党的作风必须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第二,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2];第三,共产党员要“认真”,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第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近些年党中央开展了多种主题教育活动,例如:“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全体党员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时刻可以正衣冠、治治病;第五,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党出现严重的贪腐情况,导致人心向背,最终亡党亡国。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无论是大腐败还是“微腐败”,都在坚决纠治之列[13];第六,建立严格的党规制度,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陆续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目的皆在加强党的作风,树立优良形象。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识清醒,见解深刻,既不忘老祖宗,又讲出了新话,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展现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闪耀着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作风建设对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党的形象、兴衰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在快速发展中自始至终注重党风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
(一)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之时起,就将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属性。党的提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14]。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区别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在政治建设方面,党的政治建设决定着党建的方向和效果,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党的上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15]推进政治建设就是要加强党的向心力、同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在思想建设方面,思想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础性建设,就其实质而言,就是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推进思想建设就是要明确全党的思想路线,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能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组织建设方面,党的组织建设是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推进组织建设就是要把好党的用人关,以点带面地推进党的组织改革。在作风建设方面,党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关系人心向背。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自觉。首先,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其次,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区别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根本体现;最后,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实践为基础,借助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自身错误,促进了党的团结统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出手塑造党的优良作风,确立了全党必须遵守的中央八项规定,倡议开好民主生活会,及时发现党的问题,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党内的常态。党的作风建设成为了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磨炼形成的优良作风,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在纪律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多管齐下、多方发力,通过主题教育等活动营造清风正气的社会文化,同时设立监察委等监督部门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一律高压,形成了对贪污腐败分子的巨大威慑力,争取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二)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
先进的定义是进步快、水平高、可以作为学习榜样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能够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事物就是先进的,反之就是落后的[16]。纯洁的定义是纯粹,没有杂质污点,是指人、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与其本质特征的契合程度。政党作为一个主体,同样拥有先进性和纯洁性。政党的先进性指的是一定阶级的先进分子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代表和实现本阶级利益的各种思想和行动的集中体现。政党的纯洁性指的是对党的忠诚,对党所代表的阶级的忠诚,无关乎性别年龄社会地位,从精神上到行动上的为政党的本身以及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的发展而努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7]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一样,具有阶级性,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工人阶级政党,具有特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离不开党的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中之重的作用。首先,作风建设能够促进党的思想进步。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党的先进性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思想上的先进。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作风的核心和灵魂。邓小平强调:“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18]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就是要把解放思想、事实求是贯穿到党的各项工作中,用新思想孕育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其次,作风建设能够保持党和人民的密切联系。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9]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党自身提出的道德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正是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突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最后,作风建设能够营造党内风清气正的环境。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内环境的变化会改变党风,许多党员受到一些腐败思想的影响,走上了背离人民的道路,而这些不正的风气,正是导致贪腐现象出现的原因。只有紧抓党员干部和全体党员的作风,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自上而下地带领全体党员意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才可以带领全体党员走从严治党的道路。
三、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百年经验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历经百年,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改进党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把党建设成为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供了经验支撑。
(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在党的中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20]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风问题的本质是党的政治性的体现,政治性不强,政治路线歪曲,政治立场错误,政治生活混乱等问题都会通过党的作风表现出来。作风建设姓“党”,开展作风建设要有“党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作风建设正是明确了作风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出发点,始终树立政治第一的原则,这是开展党的作风建设的“必修课”,有利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生活。
(二)坚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既吸纳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又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贯穿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发展的全部过程。中国古代就有“民本”思想,《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体现了先哲们的民众意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活动就是群众的活动”[21],肯定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的目的就是将党风搞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领导人陆续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口号,“三个有利于”的民生标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观念,坚持人民立场的根本立场,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根本态度。近些年,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事件不断出现,强调:“一切不思进取、庸政怠政、明哲保身、得过且过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同人民群众期盼、同新时代新要求格格不入的。”[22]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党的作风建设的试金石,群众满不满意是党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推动人民群众成为党风的监督者和评判者。
(三)坚定不移推进廉政思想教育
党风要从思想抓起,思想防线被攻破,其他防线也很难守住了。要想搞好作风建设,廉政思想是基础,加强马列主义的廉政思想教育,让全体党员不断树立爱党、廉政的正确思想,让党员从内心不想腐、不敢腐,可以有效提高党的勤政廉洁的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考验和危险,所以更要抓紧廉政思想教育,在廉政建设方面抓典型案例,打击各种腐败事件,对已经腐败的人员及还未腐败的同志起到威慑,更好的建设廉洁政府。近几年,一些严厉的廉政措施,起到了解决腐败问题的作用,但是对于廉政思想教育,似乎没有推出有力的措施。在新媒体的视域下,应该结合线上线下开展廉政思想教育活动,并且加大力度推动廉政“硬措施”,树立廉政模范纳入廉政建设的目标范围之内,让大家有目标可学、有方向可进,引领全体党员走清正廉洁的道路。
(四)坚持将作风建设融入党的制度建设
制度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党的提出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个建设之中,突出了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党风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制度体系不健全,党的制度有问题,党风自然好不了。进入新时代,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转变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完善制度体系,对党的作风制度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实现了制度治党史上的重大变革[23]。改进党风在制度建设上持续发力,近些年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党的又提出“制度治党”,这是铲除“四风”的必然要求,制度不完备、不落地,监督难、执行难是导致“四风”问题反复出现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纵有良法美意,非其人而行之,反成弊政。”制度的制定是基础,执行才是关键,再好的制度如执行不认真,应付了事,不仅会使制度沦为纸老虎,还会让党风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制度治党在目标指向上,重在对党员外在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在方式方法上,往往采取刚性约束和强制执行等手段;在功能作用上,发挥着规范引导、控制约束、警戒告诫、惩罚威慑等功效[24]。
(五)坚持历史传统与时代创新相结合
党的作风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形成需要经过历史的锤炼和时代的创新。党的作风通过历史的发展不断锤炼,优良的作风被树为示范继续保存并进行弘扬,不良的作风加以改进并进行批判。时代创新是党的作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党风的发展必然要增添新内容,这也是党的作风建的本质特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建党一百周年,每次党风的整顿运动都继承了历史的传统,但继承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而是结合时代的要求和矛盾的变化,发挥创新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作风建设的不断进步。以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为例,理论联系实际,因为实际总是在变化而深入发展,所以理论就要需要随着实际的发展而进行结合;密切联系群众,群众的对象范围和愿望诉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在变化,因此党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批评和自我批评,而批评什么和怎样批评会因时因地而不同,需要按照新内容新要求开展。新时代产生新要求,党的作风建设不会一劳永逸,也不会一成不变,必须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推动创新。
参考文献:
[1]张荣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探索和经验[J].先锋,2015,(08):8-10.
[2]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
[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2.
[4]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9.
[5][9][10]夏春涛.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作风建设问题[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72,191,193.
[6][7]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287.
[8][1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3,142.
[11].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J].党建,2014,(08):4.8--
[12].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001).
[13].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从严治党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8-01-15(001).
[14][15][19][2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16]陈兰兰.新时代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路径[J].学习月刊,2020,(09):23-26.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8.
[22]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9.95.
[23]王群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路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8.
[24]王伟,代江波.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N].学习时报,2018-06-27(002).
作者:赵秋实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