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徽派风格古建筑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徽派风格古建筑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徽派风格古建筑论文

一、徽派建筑产生的文化背景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其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使其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并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徽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其涵盖内容之广,涉及理学、朴学、画派、戏曲、篆刻、建筑等诸多方面。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在全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一门地方学—“徽学”,与藏学和敦煌学被并列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三大地方显学。而在徽文化的众多流派中,建筑无疑是对其最好的传承,我们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文化,徽派建筑无论是布局、结构还是用材、装饰,都深切透露着古徽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唐宋以来,徽州形成了许多以姓氏命名的村落和街巷,这些村落和街巷既是聚族而居的写照,又是聚族而居的结果。传统意义上的古徽州就是一个典型的宗族区域社会,在建筑的选址与布局上,也是完全按照宗族族谱,枕山环水,以宗祠为中心而建,讲究的是一种尊卑有序的人伦次序,深刻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明清时期,徽商雄起,富甲天下,衣锦还乡之后,大兴土木,建民居,修祠堂,筑牌坊,促进徽派建筑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我国古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

二、徽派建筑装饰元素的人文内涵

徽派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浓厚,依山傍水,粉墙黛瓦,集砖、木、石雕于一体,别具一格,是我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对于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徽州古村落古民居建筑体现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通的观念,与人为善、利人睦邻的观念,协调统一的观念,实用与美观结合的观念,儒家文化教育观念等,这些都是徽派建筑特色之精华。例如,“马头墙”,俗称“封火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是防火功能与建筑美学的完美结合;“天井”名曰“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结构的一大特色,主要用于老宅的采光,下雨时水从四面流向中庭,不论是普通民居还是宗族的祠堂都广泛地应用,人们戏说是因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上古穴居遗风;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是徽州建筑的装饰艺术。木雕的精美构件,点缀于梁枋、华板、斗拱等或装饰于扇、勾栏、门罩等,起着承重负荷、隔离空间和美化环境的作用。砖雕为泥烧的艺术,多镶于门楼、门坊、影壁等处,有画龙点睛之功。石雕多用于亭、坊、桥、栏、台基、石狮等,坚固凝重,造型出神入化。徽州“三雕”充分表现出徽州建筑装饰的丰富性、艺术性、科学性。

三、徽派建筑的发展现状

传统徽派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素面砖墙,青瓦覆顶,配以层层错落的马头墙,远远望去,整个建筑群高低错落,黑白相称,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犹如画里的乡村,这其中蕴含着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这美好的意境,似乎只存在于优美典雅的徽州古村落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所追求的是一种“快餐式文化”,舒适,便利,是他们选择居住环境的首要考虑条件,而传统的徽派古民居大多是高墙、深院、重门、窄窗,初次走进给人的感觉就是屋内阴暗,这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与生存需求。此外,当下社会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效率与利益,传统徽派古民居结构复杂,在建筑选址、布局、风水、规模、功能上都有着严谨的讲究,现代城市寸土寸金,现代建筑功能至上,因此不可能达到传统徽派民居所追寻的那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更无法营造那种“身在世外桃源”的意境。1999年11月,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是徽派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处古村落。然而时至今日,走进宏村,传统徽派建筑的古朴韵味早已不复存在,徒有外表,村落被大量现代元素充斥着,商业气氛浓重,很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保护力度不足,已变得破败不堪,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翻新或者新建的徽派民居,是纯粹意义上的现代建筑,我们称之为“新徽派建筑”。这些“新徽派建筑”基本保留了传统徽派建筑的布局和外观,只是并没有从内在上继承徽派古建筑的意蕴,更有甚者,断章取义地采用一些徽派元素进行简单拼凑、组合。这种简单模仿势必会给徽派建筑的传承带来毁灭性的冲击。

四、徽派建筑风格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1.运用现代材料来表现传统徽派建筑元素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给人们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空间,满足了现代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与材料来表现传统徽派建筑符号。例如,在建筑结构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架构,取代传统的木石结构,柱多用浇制柱与预制柱,古建构件可水泥预制,模具成型;在装饰上,传统古建筑精雕细刻,装饰复杂,而且全部出自工匠之手,这样既费时又费力,最重要的是,现在这样的手艺基本失传,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玻璃钢雕塑各种模具,来制作那些造型复杂的雕饰。如此一来,古老的建筑形式便以一种现代化、简约化的形式呈现在眼前。

2.在设计表现形式上突出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现代建筑体量大,一般在五层以上,更不乏一些摩天大楼,而传统的徽派建筑一般在三层以下,而且尤以民居为主,所以传统的建筑元素很难照搬到现代大体量的建筑物上,我们必须在一些建筑设计的表现形式上做出创新。例如,在建筑外观上,可通过线条、墙面造型等方法将现代建筑的大体量进行分割,“化大为小”;吸取传统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的特点,现代建筑也可采取阶梯式布置,屋与屋、墙与墙,进退有序,前后错落,增强层次感。在装饰上,对于马头墙、“徽州三雕”等装饰符号,运用抽象的变形处理,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在色彩运用上,以徽派建筑青山绿水、白墙黑瓦为主色调,力求为城市建设营造一种清新、明快的色彩感觉。结语值得注意的是,继承不等于对古建筑符号的简单嫁接和粗略仿制,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去思考徽派建筑的人文内涵,去发掘它的建筑美学。我们应从整体上理解、把握徽派建筑的内在意蕴,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拼接一些建筑符号。徽派建筑所秉承的宗族观、风水观、儒家文化价值观,对于弘扬徽文化,传承徽派建筑风格以及新徽派建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当下建筑师只有从本质上参透徽派建筑精神,才有可能在新徽派建筑中融入古徽州人善良古朴、尊重自然的人文理念;只有对其加以创新,才能解决古风古韵与现代城市相融合的难题,才能在世界同一化进程中保存本土文化之精髓并加以传承与发扬。

作者:薛婵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