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古建筑结构技术及艺术特征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我国古建筑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知识和艺术内涵。我国古建筑的结构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独具特色的,尤其是体现出来的结构技术、装饰和艺术特征都堪称世界古建筑的杰作。本文将针对古建筑中的结构技术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论述,展现其构建原则,以及其独特艺术感染力的所在。
关键词:古建筑结构技术艺术特征
古建筑是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体现方式。在实际建筑结构中,也无处不体现着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优美神韵。
1古建筑结构架的特点
古建筑多为木质构架,其组成体系可以分为穿斗式、架梁式和井干式这三类。其中后两者在留存于今的古建筑中是采用的最多的,而穿斗式的建筑结构并不多见。这些结构形式主要取决于地域和社会制度而形成的:官办建筑多为井干式结构,淮河以南的很多古建筑是采用的穿斗式结构,而以北的地区大多采用架梁式结构来进行建筑施工。
2古建筑结构构件的特征
古建筑的结构构件分类很细致,单一种构造方式就可以多达几十个之多。古建筑多用木质材料搭建构成的,然后通过各个构件之间的相互衔接、契合,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建筑结构。即使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高楼大厦,在结构构件的运用上也是延续着古建筑的构件风格。
3古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3.1稳定性
我国古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对于木质构件形式的稳定性是首要的考量目标。很多古建筑在经历了岁月的风霜洗礼之后,依然能保持着当年的风姿,就在于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即运用横梁、立柱、拱顶的穿插搭建和契合,使之拥有和具备了较好抗震性。且木质材料便于加工,方便实用。
3.2和谐美
无论古建筑采用何种设计理念,它们都拥有一个共性:从全局出发,把人的主观思想与客观存在的景物相融合。依据实际的地形地貌,充分的利用和合理的布局,并适时的融入人工的思想理念,对存在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的组合和安排。不但要考虑自然环境,同时也要考虑人文环境,力求达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甚至对花草树木,自然气候都要囊括在其中。因地制宜、因时造景,构建一种自然感,避免出现强硬的人工雕琢之嫌。力求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平衡与协调。
4古建筑所体现的艺术特征
4.1古建筑的群体美
我国古建筑的群体结构最突出的特点是开放式的庭院结构,并且具备非常明显的中轴对称布局观念。使分散的各个建筑个体,能较为合理的集中体现。尽管仍是采用的封闭形式,但是却能让人领略到建筑本身的异同之美,使建筑整体的美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就是注重建筑群体美的最直接的效果。另外,整体施加的色彩也可以增强整个古建筑群的美感。这也是古代在群体性的建筑布局上经常使用的一种体现方法。因为我国古建筑的选材性,以及多民族的融汇性,造就了我国古建筑在世界历史中的独特地位:修建延续时间最长,分布面积最大,建筑种类和风格最显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也体现出了东方独有的古建筑艺术特征和建筑上的巧思。例如利用自然界的景物对建筑的内部、小范围内的气候起到调节的作用。在西方,早在古罗马兴建庞贝古城的时候,就是使用立柱式的支撑建筑结构,来建造了环绕式的回廊建筑格局,而解决了建筑内部的通风问题。我国古代的庭院建筑和其布局则一般都是利用建筑周边的自然条件,或在建筑中直接移入自然景观,借此来保持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而在当今的现代化建筑物中刚好缺失的正是这种特有的建筑文化和艺术性。因为现代建筑无法将古建筑的特征充分的加以体现和运用,甚至是借鉴。所以也就很难展现古建筑的艺术魅力。
4.2古建筑的造型美
大型的外展屋顶和拱形设计是我国古建筑的标志性外部特征。正是内部的多结构搭建,才成就了外部的宏伟大气,也才造就出了古建筑在其造型上隽永之美。严格划分的形式和图样也是形成古代文化,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墙壁,屋檐的构造与对称的建筑结构等都将古建筑的美尽情的予以展现了出来,并赋予了文化的内涵。再加以色彩,线条以及图案的融入,使整个建筑的造型也就更加的精致和唯美了。
4.3古建筑的人文美
当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建筑物的兴建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新的尝试和设计。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体现出建筑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艺术特征,并以此形成以人文为基础的建筑理念。古建筑和现代建筑是一样的,都是由丰富的思想孕育出来的。古建筑也不是纯粹的建筑材料简单的堆砌,在一定的层面上也是具备课了人的情感的,并同时还要与自然界相适应。除此之外,古建筑绝不单纯的使用,而是密切的与传统的养生文化相联系的一种综合文化体现。准确的说,古建筑本身是构建在养生学和建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城市的灵魂。而在现代建筑中则绝少能被表现出这种建筑的灵魂。只是单一的,随性的将不同的建筑地形进行了组合和分割,因而也产生不了古建筑的功能统一与整体布局性。例如,锻炼场地要平坦,舒适,开阔,安全。这样才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建筑的功用。因此只有通过对划分,才能够增强在使用建筑时人们的交流性,从而来达到建筑的人文特征。这一点古建筑都是极其注重,并有颇多创意与巧妙的设计的。将地方特色与文化艺术特征有机的加以了结合,还创建出了自身特有的主流建筑和艺术元素。
5急需得到改善的古建筑结构和艺术的现状
5.1破坏残损日益明显
目前我国古建筑的现存状况并不使人乐观,破坏残损现象日益严重。虽有客观的因素存在,但其中也不乏人为的原因。古建筑本身最大的价值就是它厚重的文化和艺术气息。诚然,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缮和修补。但毕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那种艺术美感,而这也就使古建筑的本身失去了最大的价值所在。特别是古建筑中的人文内涵,艺术设计的损失与破坏,都是古建筑的“致命伤”。建立健全对古建筑的保护机制,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古建筑的被利用和继续残损,也就使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古建筑的艺术美。
5.2历史地位日渐丧失
在古建筑逐步破坏残损消失的同时,其文化和艺术品位也在逐渐流逝。特别是一些极具研究和考古价值的古建筑,如我国古代庭院式群体建筑布局的艺术效果,相对于西方同类型的古建筑,都具备其独特的艺术性。西方的古建筑大多是一目了然性质的;而我国古建筑则是必须要逐步逐步,逐次逐次的去进行延展性的研究才品到其精髓所在的。在我国古建筑实际中,我们即使是观赏,也必须是循序渐进,依次而行的。代表作就是北京故宫。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建筑不断的增加,古建筑的实用性能也在迅速失去,在修缮时还有可能沾染了现代化的气息或被刻意拆除。这些其实对于城市的整体审美都是十分不利的。
6结语
结合以上的论述,古建筑的木质构建体系是其艺术的基础。不同的古建筑它的营造结构技术和整体艺术特征也是不同的。通过古建筑的结构技术和构建思想,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古建筑独特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特征。同时也应该明白建筑的结构技术与它的艺术融合是可以有效的整合的,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在新时代中对建筑方面的一种主流思想。
参考文献
[1]吴二军,王建永.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与受力性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4):78-83.
[2]龚杰.古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及其实例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5):245.
[3]刘乃涛.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J].文物春秋,2008(06):43-
作者:曹玉彪 单位: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