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究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探究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探究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古建筑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在国内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科学水平也随之快速发展,导致人民大众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开始增强。大同市古建筑作为国内重点保护区域,在未来有着重要的发展空间。大同市古建筑具有较高的价值,然而在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也使得大量建筑资源被损坏。文章主要解读大同市古建筑存在的保护价值,分析了当前大同市古建筑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大同市古建筑的主要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现状;对策

0 前言

大同市古建筑能流传至今,主要是因为其外形精美,文化内涵丰富,是大同精神文化支柱的代表,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具备漫长发展历史的大同市古建筑也遇到了阻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也使得社会和很多人对于传统古建筑的保护出现了动摇和遗忘。因此怎样才可以把大同市古建筑完好地传承给后代呢?我们必须了解到大同市古建筑的关键性,对古建筑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彰显建筑具有的影响力,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大同市古建筑的内涵与追溯

不同行业都有值得我们探讨与学习的原则和观念,当前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作用的是工匠精神,其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做事态度和工作严谨性上,另外也表现在对工作的关注度和职业素养方面。该精神强调匠人对待工作的认真执着,并充分激发创新理念。其中大同市古建筑都是古代工匠凭借自身才华、损耗时间与精力创建的,如果我们欣赏建筑内在结构,就能强烈地体会和感知到其中所包含的理念,洗涤铅华,促使灵魂不断升华,让人心平气和地进行思考,感知生命的律动。古代工匠通过自身成熟的锻造工艺以及高超的手艺能力,为我国甚至世界建筑增加耀眼的奇迹。时至今日,大同市古建筑群依然如同巨人那样,站在华夏土地上,感受风云变化、沧海桑田却始终岿然不动。其独有的设计理念和高超的建筑工艺,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传统建筑文化群组,成为重要的古建筑欣赏风景区。在传统建筑文化世界中,人们更加渴望文化的熏陶,想要寻找可以安抚心绪、修身养性的场所。大同市古建筑具有的厚重文化内涵可以引导我们沉下心仔细思考,发掘大同市古建筑的经济价值可以加快地区旅游经济产业的建设,为地区民众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

2 当前大同市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大同市古建筑保护观念较弱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众对大同市古建筑的保护意识持续增强。然而大众对古建筑的认知依旧浅显,没有全面的理解,导致大部分古建筑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受到损伤。对此类现象以及问题,相关组织需要深刻地反省监管是否存在问题、民众重视程度是否较低、政府保护措施是否到位等。此外,大同市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也存在一定缺陷。政府针对传统文物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记录,全面记载大同市古建筑遗留现状、现存价值等,前后也开展多次小型调查并且进行记录。但是依旧存在没有被发现或被发现然而没有得到良好保护的古建筑。

2.2 大同市古建筑保护员工较少

大同市古建筑保护时期遇到的主要问题出现在维修以及复原时期。根据古建筑制作标准我们可以了解,部分古建筑只能实施雅伍墨彩画以及不贴金技术操作。但是管理者也许是不清楚规则,随便贴金;或者能力较低,随便增加内容;或者忽视建筑特色,使用现代材料。以上方式不只违背《文物保护法》中相关原则,而且也违反保护、维修建筑的最初理念。以上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专业的大同市古建筑保护员工较少。

2.3 大同市古建筑保护资金不足

即便招聘到足够的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维护员工,但在工艺以及材料方面,缺少资金支持,导致大同市古建筑保护工作的进行受到阻碍。此外,保护大同市古建筑的员工也要提高职业素质,将工作薪资与能力挂钩并进行考核。大同市古建筑保护工作需要丰富的资金支持才能正常进行。因此,古代建筑维护的重要基础是资金。由于现有建筑保护理论知识缺乏,大部分地方认为修葺是古建筑最佳的复原形式,或者拆除老旧的建筑,建设全新的项目。

3 当前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的对策研究

根据当前大同市古建筑的保护现状可知,很多环节存在问题和缺陷,也存在一定的缺位现象,存在部分古建筑并未得到妥善保护的情况。为更好保护大同市古建筑,特提出以下几点保护对策。

3.1 加强大力宣传和保护划分

根据大众对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理解的不足,大众增强保护观念变成当前工作的核心。只有提高宣传水平,大众对建筑保护的认知才能持续强化,大同市古建筑保护活动才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顺利在现实中贯彻实施。为顺利完成该目标,我们必须设计成熟且有效的宣传计划,再通过教育或表演等方式,让文物宣传活动全面覆盖到所有人,让所有人都能深刻地体会到文物保护工作的价值与作用,让所有人都积极参加到文物保护活动中,继而营造保护古建筑以及文物的和谐环境,让大众对文物保护工作达成共识。保护其实也划分级别的,这是因为古建筑也是继承与传播历史文化的主要方式,不能只思考风格特点,也要思考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根据年代以及历史价值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各类建筑的保护力度存在差异,对部分重要的划分建筑必须使用高级别的保护措施,对划分等级不高的建筑修订适度的保护方案,促使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保护深入结合起来,进而实现高效、各方积极参加的保护环境。

3.2 采用修旧如故的修复技术

在设计大同市古建筑保护计划时,为防止独具特色的大同市古建筑成为商铺、餐馆、酒店等,需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也就是在复原大同市古建筑主体结构的时候,需要尽可能采用传统方式。例如,大同市的很多古建筑正房明间穿插枋在历史演变中缺失,此时需要在进行修复的时候,查看榫卯结构的对接位置。如果枋上雕花纹样不能考证,此时就可以使用装饰扇面结构弥补缺失位置,且确保装饰扇面上雕花款式和正房花纹相同,如牡丹、水仙等相符合,以得到良好的建筑保护效果。此外,在大同市古建筑保护过程中,为防止建筑受损,需要在建造的时候,保障向外墙边界延伸一点。因此,建筑高度不得超过7.5米,只有如此才可以全面维持现有的建筑风貌。在大同市古建筑环境规划阶段,不能随便修改具体内容。如在传统居民建筑领域进行建筑和环境的保护修复中,主要通过墙外区域绿化景观设计方式。在进行景观边缘规划时,主要挑选繁茂的乔木,且关注地区生态环境,重视房屋防风、抗震和保暖效果。

3.3 注入新的活力

在大同市古建筑保护和更新阶段,必须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然而在灌注活力的时候,必须维护大同市古建筑的原址。主要采用围合方式,且进行抬高操作,将其作为核心,建设新建筑。此外,新建筑外部格局、结构和原本建筑保持相同。然而材料可以使用混凝土、钢材、青砖等,且适度增添商业、图书馆、工作室等不同模块,可以全面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另外,在遇到废弃建筑保护和更新课题时,如一些老旧地区的卫生水平、地下管网配套设备不能全面满足生活以及生产需求,此时需要对建筑进行一定的改造。根据古建筑保护法和非遗法规等,可以强行要求在重点非遗保护区内,不能建设餐饮、咖啡厅、茶馆等含商业元素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生活垃圾导致的污染问题。

3.4 加大资金投入和更新传统策略

保护大同市古建筑是每个人都要承担的责任,而得到的效益可以被更多人共享。所以,进行政府引导、社会资金参加的大同市古建筑保护体系成为重点。还有必须确保资金充足,才可以把保护与修缮落实到实际中,技术人员才可以迅速到位,大同市古建筑的保护目标才能顺利达到。很多时候,文物保护的观念其实并未真正地融入社会生活,如大同市古建筑的保护资金一般依赖政府扶持。然而只依靠当前的政府资金是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所以政府应该逐年增加投资,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积极筹资,取得社会的资金帮助。在现代社会发展环境中,为顺利完成古建筑保护和更新目标,需要从以下几部分着手:在面对传统古建筑城区的商业改造运营模块时,可以适度留存民族饮食、传统手工艺产品、客栈等贴合传统特色的项目内容,然而KTV、酒吧、歌舞厅等项目必须移除。因为在古建筑保护区域中过度运营导致员工聚集,导致建筑保护负担沉重,必须有效管理古城内客栈的具体数量,全面满足建筑保护需求。为扭转大同市古建筑商业发展混乱状态,必须针对特色工艺品、民族文化产品、手工制品等进行分区,且让工作人员身穿特色服装,重视地域文化宣传。为解决古城工作人员的住宿负担,且维护当前的大同市古建筑,需要在新区内增加部分民族与家庭类型的旅游区,可以防止游客集中到古建筑保护区,导致压力沉重,影响地区卫生环境等。

3.5 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保护古代建筑,核心与重点是维护建筑的初始状态和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在复原的时候,必须全面了解以及感受其和普通建筑修复工作存在的不同点。在进行修复的时候重点是确保大同市古建筑不会受损,复原之后其表层和内在蕴含的精神不发生改变。以上所有工作的基础要素是专业理论知识,必须根据现有历史资料以及报道内容,根据符合现实情况的测试结果与研究报告。全面承担古建筑复原任务,必须根据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全面理解以及使用当代科学技术增强古建筑复原工作的精准性。和传统技术进行比较,当代科学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传统技术不具备的诸多功能,其独有的技术特征可以全面、精准、直接地帮助我们测试以及判断古建筑的相关数据,帮助我们进行古建筑修复工作,为我们提供较大的方便。如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式、三维激光扫描测试方式、虚拟现实技术等,逐渐使用到大同市古建筑保护活动中,表现出积极影响。即使当代科技中存在诸多优势与技术,然而也无法全部替代传统技术,其和传统技术必须保持平等,彼此促进、互相成就。

4 结语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大同市古建筑领域其已经变成各界人士重视的对象。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必须汲取其中的精华,重视文化传承和技术发展等。大同市古建筑必须重视空间艺术设计,充分展现出国内学者的智慧,促使其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瑰宝。保护现有古建筑历史遗迹是所有中国人必须承担的责任,要将古建筑历史遗迹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曾鹏,谢东海.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设计[J].居舍,2019(15):88.

[2]王亮.浅谈中国现代建筑中如何保留传统建筑风格[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02-103.

[3]陈理.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以湖南省株洲市朱亭镇民居改造博物馆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0):37-38.

[4]陈佐,张益欣.龙湾区大拆大整中古建筑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温州文物,2018(1):67-75.

[5]王慧贤.古建筑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分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103-105.

[6]范国蓉.传统民居的现状和保护对策探讨[J].四川文物,2015(2):87-90,96

[7]姜华,张京祥.从回忆到回归—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与传承[J].城市规划,2005(5):77-82.

[8]白宪臣,张义忠,贺子奇.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传统民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豫西民居为例[J].资源科学,2010(9):1792-1798.

作者:张茜  单位: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