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完善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目前的设计教学经过“一草、二草、仪草、正式图”四个阶段,完成方案从萌芽,深化到完善。在实际操作中,阶段的要求和成果没有明显区别和针对性,各阶段强调的重点不突出,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学生建立理性设计思维过程和过程化控制的作用。成果考核方式不全面。当前建筑设计教学通常依据学生最终提交的设计图纸进行成绩考核,造成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现象,评价方式也不够全面。
优化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下的教学组织。①明确在二年级教学总目标下的分目标。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内容必须在总教学目标下展开,总目标由一套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先易后难、先分解再综合、环环相扣的分目标实现。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分目标得以实现,这使学生初步掌握设计方法,具备综合运用能力。②科学的合理的优化教学组织。采用长、短、快相结合的系列课题教学法,按照教学规律,合理安排学时,安排长、短、快系列课程设计,合理调节专业学习的节奏。将布置任务、集中授课、专题讲授、学生研讨、过程辅导、阶段讲评讨论、最终评图与观摩等环节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实现教学组织科学的合理的优化。
优化基于“问题型”教学的题目设置。建筑设计教学是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表现为连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筑设计课程中引入“问题型”互动式教学,建立以问题类型为主,以建筑功能类型为辅的教学模式,建筑类型成为解决问题的载体。①“问题”的确定。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如空间、环境、建构及设计方法等都可能成为教学研究的“问题”,各题目给出一个重点问题,加以重点强化训练。各设计题目所强调的重点问题串联起来,成为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基本与重点问题。这种“问题型”教学使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建筑设计的关键问题。②解决问题的途径。强调设计练习中的过程性把握,根据理性的设计思维过程,科学设计一系列设计阶段,通过阶段性逐步深化的方式将每一设计题目科学地进行分解,每一个阶段重点解决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强调方法与可操作性,减少“悟”的成分,形成一套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优化与一年级课程有效衔接的教学方法。一年级是建筑设计的准备与启蒙,二年级要完成从设计初步到设计入门的转变。两个年级设计课程关系极为紧密,都是建筑设计的基础阶段。①强调限定条件的控制。建筑具有具体的功能、环境与建构特点,这些特点就形成了对建筑的限定。教学中可强化一些限定条件,如环境限定、空间限定、构成要素限定及结构方式限定等多种限定条件,使设计练习能够从各种限定中入手并获取出发点。②强化逻辑思维中的感性因素。探索建筑设计不再从环境的限制或功能的需要等理性分析出发,而是从语言和文字这些学生极为熟悉的表达方式切入的教学方法。可拟写有关空间场景的剧本,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意向。有了故事与主题,师生的探讨有了依据和方向,而建议也有了说服力,与此同时,更让学生体会到了设计的人性化,激发了他们对设计的热爱。这正是改变学生入手困难的有效途径。③突出模型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目前设计教学往往以草图为媒介进行操作,倾向于二维设计,缺乏感性意识。采用将工作模型贯穿于设计全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操作上,强调体块、结构与建筑模型三种模型操作方式。体块模型用于研究建筑体块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用于研究空间结构、组织层次及要素间的关系;建筑模型用于空间与形式之间的研究。借助不同模型进行设计是使学生建立起空间与建造概念必不可少的手段。④整合一二年级教学内容,建构建筑设计基础平台。整合一二年级教学内容,加强各年级、各阶段教学的衔接与连续。优化题目设置与教学组织,加强各教学环节的关联性,建构建筑设计基础平台,完成一、二年级由启蒙到设计入门———一个初步而完整的学习的循环。
优化设计作业评价方法。评价形式从以往单纯由任课教师在期末给出结论性的评价成绩,改为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分别由学生之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其他年级教师评价和校外专家评价的多重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研究从单一的图纸评价,转变为对调研报告、专题训练成果、设计的各个阶段性成果、学生答辩的多元化评价。增加“观摩交流”环节,对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并抽取优秀学生做公开宣讲,为师生间的交流与学习提供平台,也为成果的客观评价提供保证。
优化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段。(1)构建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数字技术,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络来辅助教学,运用网络辅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①建立以优秀设计作品与设计资料库为主的学习网站,提供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画面生动的建筑设计方案库,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演示系统,以及交互式的学习手段,形成互动、友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掌握。②开设网上学习讨论板。学生可以就学习的经验、感想、体会与困惑畅所欲言,老师也可参与进来,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进行交流与探讨。(2)创建教学资料信息库。开展以教材资源、多媒体资源、案例资源、建筑实例资源等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和实践。
作者:王丽洁舒平方丽王舒扬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