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创新原理和实证
1)创新原理与设计竞赛、科技学术活动
创新是建筑设计的生命,而设计竞赛是建筑创新的催化剂,是建筑设计潮流和建筑教育趋势的先声,作为培养建筑学学生创新能力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可忽视。东南大学黎志涛先生曾经基于创造力开发的陌生原理、进攻原理和开放原理等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设计竞赛在建筑学创造教育中的重要影响,这几个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
2)其他院校创新政策、机制和具体作法等实证经验
学校层面上,浙江大学等高校都尝试以学科竞赛为突破口,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健全运行机制,建设指导队伍,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多方面搭建平台,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徐小洲2007、韦文祥2009、朱昌平2009、王永生2010、张育广2010、王素坤2010、柏连阳2010、徐辉2010、刘长宏2011、耿新2011、林木辉2011、陈美娟2012、王凤2014等)。专业层面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筑学专业纷纷探索体验式开放性建筑设计教学改革,尝试在竞赛内容、时间大致与课程匹配的前提下,在建筑学高年级阶段将建筑设计课程结合国际、国内的各种设计竞赛进行,加强师生互动,突出概念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在各种国际国内竞赛中均取得了一些成果(孔宇航2005、徐德龙2007、龚建2007、胡雪松2010、龙灏2011、高巍2011、袁烽2013、刘春梅2014等)。
2主要学科竞赛———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1)竞赛类型、命题特点、解题要领
除了少量提案式设计竞赛,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多为概念设计竞赛,从设计背景中提出问题再把抽象概念转化成具体空间。这种竞赛活跃了我国建筑设计的学术气氛。命题特点大致有具体与模糊两种,都包含了主动发掘问题、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建筑的社会调节功能。解题方向应从对建筑本质的思考入手,把对人类生存环境持续发展的研究放到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横轴、以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为纵轴的体系中去把握。解题的关键在于基地选择,以及深度思考、视野开阔或者找准切入点做出独到解决方案,而对建筑形体本身要求并不严格。
2)竞赛层次
a.国际竞赛。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是当今世界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最高规格竞赛,目前在国内仅有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极少数建筑院校建筑学系学生小组设计方案获得过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今年在南非德班市举办的第25届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上来自西安建大和清华大学的中国学生包揽前三甲。另外,近年结合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新引进的主要面向高校学生的国际竞赛还有:由美国能源部主办的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Decathlon,简称SD);由国际太阳能学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主办的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由威卢克斯集团与UIA(国际建筑师协会)及EAAE(欧洲建筑教育协会)合作举办的以“明日之光”为主题的威卢克斯国际建筑学生设计大赛。从参赛和获奖团队来看这几项比赛国际化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而最值得关注的是前者采取建造测量实验,跳出了常见的图纸探讨模式。b.全国竞赛。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1993年创办,2002年取消统一命题改为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2011年再改为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是本专业最权威的全国竞赛。每年度组织一次,每校限额报送3份教案、每份教案附不超过3份学生作业,从单纯评选学生学习成果改为评判设计教学全过程,既考核学生也考核教师。另外还有几项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例如AutodeskRevit杯和“中联杯”竞赛等。c.省级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由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主办,从2007年—2010年每年举办一届,已经举办四届,分别由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和浙江理工大学承办,每次比赛参赛高校在17所左右。2011年起停办。
3)本校建筑学师生的实践探索
嘉兴学院建筑学专业2006年开始在本科第二批次招生,经过几年艰难探索,逐渐在省级以上建筑设计竞赛中取得一些成绩:2009节能杯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第2大陆———2013》(指导教师:王德海、胡亚楠)、佳作奖《零度空间———建筑师之家设计》(指导教师:王荟荟)、2010联泰杯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流觞曲水•意———世博浙江馆建筑设计》(指导教师:丁志敏、王德海)、2013年蓝星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半世纪后苏醒的记忆》(指导教师:徐荫、王中锋)。另外,还参加了一些其他相关学科竞赛,也略有收获: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2009第八届动画组三等奖《换个角度看世界》(指导教师:丁志敏、陈志军)、2010第九届课件类三等奖《SketchUp组件和群组》(指导教师:胡亚楠、刘小晶)、平面组三等奖《当一切商业化》(指导教师:丁志敏);2013第十一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奖《璀璨之钻———山地旅馆建筑方案设计》(指导教师:金荣科、王中锋);华鼎杯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2013年浙江赛区二等奖《王店曝书亭三维模型漫游》(指导教师:丁志敏)、“数字化建筑设计大赛方向”2014年浙江赛区特等奖《构筑•律动》(指导教师:宁碧波)、二等奖《Eternity》(指导教师:宁碧波)。
3主要科技、学术活动
1)SRT—新苗—国创
参照美国众多一流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UROP),为了发掘大学生的研究潜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我国高校也推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学生科研平台。经过多年的运行和改进,我校学生科研项目已经形成一般SRT→重点SRT→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新苗人才)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梯级结构,有利于扩大学生科研的参与面,淘汰进展不良的项目团队,遴选和扶持前期积累好的科研方向持续研究,形成良性发展秩序。我校建筑学专业教师近五年指导学生完成浙江省大学生新苗科技项目多项:《信息化建模BIM技术在三维校园中的应用研究———以嘉兴学院为例》2008、《浙江省节能省地型多层住宅建筑优化设计探讨》2009、《浙江高校校园人居环境设计研究》2010、《三维建模渲染技术在浙北水乡文化建筑设计中的应用》2010、《三维建模漫游技术在杭嘉湖地区近代藏书阁建筑遗产保护中的推广应用》2011、《基于三维数字技术的甬台温绍等地现存藏书楼测绘建模》2012,另外还有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无人机航拍和全景漫游技术创新记录浙江现存藏书楼建筑》2013(专题网站210.33.29.65/tzb/)和一项省新苗项目《基于认知地图的嘉兴市城市公共意象的研究》2014正在进行。
2)暑期社会实践
经过三十多年组织运作的经验和反思,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在进行项目化、课程化运作的改革。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领衔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建筑测绘》是这方面的典范,主要组织建筑学二年级学生参加,指导教师团队阵容强大,坚持几十年暑期集中组织古建筑测绘实习,应该是暑期社会实践的高级阶段,已经成为他们的建筑学学科特色和品牌,2012年暑假笔者很荣幸观摩了天津大学建筑学师生承德避暑山庄测绘实习。笔者也曾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指导了2011年“书香浙江•现存藏书楼调研”和“2012寻觅方舟•浙江地市图书馆建筑调研”等几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宁碧波博士指导了2013年“嘉兴市摊贩疏导管理政策有效性的调研”和2014年“关于嘉兴市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及老社区优化设计方向的调查研究”。
3)“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分为创业计划竞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两年交叉轮流举办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无主题限制,选题则需要一定的科学鉴赏力和价值观———历史文化的亮点、社会生活的热点、城市建设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焦点、世界知名的景点、具有纪念教育意义的节点,都可为“挑战杯”竞赛选题的侧重点。例如,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古村落保护小组的参赛作品《广州三元里村历史文化保护及景观规划》在2005年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我校建筑学2007级和2011级学生的作品《嘉兴学院三维校园漫游》(指导教师:丁志敏、金荣科)和《基于公共设施视角的社区人居环境评价研究》(指导教师:宁碧波)分别获得了浙江省第十二届、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4结语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经过专业教师十年的探索、研究、积累和实践,正在逐步实现以设计竞赛和科技活动为依托,提高建筑学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标。但也还存在设计竞赛、科技活动与学生培养计划、教师研究方向的冲突与协调,设计竞赛的选择、组织、指导和资源配置的矛盾,以及竞赛和活动中师生的契约精神与退出机制等问题需要深入反思解决。
作者:丁志敏 章红亮 丁玲 单位:嘉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