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目前,我国BIM技术依然处于初步的研究和摸索阶段,但该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已备受关注,同时也已被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必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大势所趋。对于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需要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及市场的需求,将bim技术充分融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便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意识的BIM技术人才,这同样也是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将跨越式发展目标予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条件。鉴于此,本文将先就BIM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行简单概述,再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以及人才的培养对策进行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精英人才;培养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建筑工程已逐渐进入到施工配套模式,BIM技术已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要素,为建筑行业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不仅可以优化完善绿色施工方案、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施工完成、对项目管理予以最大限度优化,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升整体工程质量。所谓BIM技术,实际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其主要是以建筑CAD技术为基础,将多维建筑模型集成构建出来的一种新型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实现自项目概念诞生之日起,直至彻底拆除整体周期内涉及该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方均可在信息中对模型予以操作及在模型中有效操作信息的双向目标,通过相互配合,一改既往仅可借助文字符号对蓝图进行表达的运营管理方式。该技术与传统2D绘图方式有所区别,通过BIM技术绘制出的建筑模型,有助于决策者对模型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和了解,从而以此为基准作出正确判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初期产生的各类错误,降低后续施工的施工难度。BIM最为核心的作用就是使建设项目信息可充分共享至设计、规划、运营及建造维护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无损传输的目标。
一、BIM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是相对较为传统的一个产业,其整体规模虽较为庞大但实际收益却往往低于预期,这主要源于生产方式、管理观念及技术手段滞后所致。就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来看,劳动实际生产率要远低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因此,亟须借助先进的技术来转变这一现状,而BIM技术就可以充分满足这一发展需求。目前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在广泛应用BIM技术,因为其可带来相应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作为BIM技术主要后备军的高职学生来说,是BIM技术得以进一步应用发展的希望。只有将BIM技术切实融入至大学专业课程中,使大学生得到系统化的教育与培训,才可培养出更多极具BIM技术的人才,从而为真正进入“BIM时代”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如今,在高职的建筑工程专业中,已逐渐融入了BIM技术相关内容的教学,部分高职院校还单独开设了关于BIM技术的课程。基于高职院校面临的教学改革,要求其能够基于BIM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随着如今建筑工程领域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BIM技术精英人才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欧美国家是BIM技术最早的起源地,现如今BIM技术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新兴技术[1]。作为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需要主动将培养BIM技术精英人才的重担担负起来,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推进建筑行业实现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要素就是BIM技术的人才培养,其同时也是推进高职院校实现教学改革的一大途径。目前来看,要想建筑领域信息化能够有所发展,离不开BIM技术的相关精英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通过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调整,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BIM技术精英人才。
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
BIM技术最早发源于美国,而后西方大部分国家逐渐将BIM技术广泛应用于建设项目中并将BIM技术所蕴含的应用潜力予以充分挖掘并验证,从而使得BIM的应用愈发成熟,其应用信息技术管理涉及并覆盖系统整体设计、施工阶段及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欧盟及美国等地区甚至要求必须将BIM技术应用到每个政府公共工程项目中。同时,美国高等学校也在课程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中适时加入了BIM技术相关内容并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现状来看,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缺乏BIM技术相关人才
为充分考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大力推广并应用BIM技术已成大势所趋。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十分缺乏BIM技术的相关人才,且这一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建筑行业中BIM技术的发展。有关研究表明,一个建筑企业不使用BIM软件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不具备BIM技术的相关人才。同时还有调查结果表明,从业人员不具备BIM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是BIM技术应用的最大障碍。不可否认,随着BIM工程建筑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高职院校既往的专业教学已不能满足现在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了。各高职院校普遍具有BIM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安排不够与时俱进、教材及实训室建设缺乏实用性等问题。但可喜的是,目前已有部分高职院校意识到此问题并且关注度也有所提升,已逐渐将BIM相关课题列入研究内容,各高校应积极应用BIM软件,培养出更多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BIM人才。由此可见,广泛应用BIM的前提条件就是广泛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2]。
(二)传统建筑工程的劳动生产率较低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建筑行业虽然发展快速,但不可否认,由于未能使用更为先进的智能化方法及技术,从而使得建筑行业提升生产力迟缓,这也是建筑行业需要面对并有效解决的事关市场竞争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就是智能化及信息化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的BIM技术的应用率并不高。有关数据显示,与英国和美国相比,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仅占美国的1/19、英国的1/14。对于我国传统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无论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还是后期运营等,所有过程均独立完成,会将不同工作内容和项目分给不同团队来负责。这种工作模式会将一整个项目分割成不同模块,因此,不同团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就受到了限制,同时整个建筑工程关于数字、图纸等信息的使用十分零散,很多任务之间都无法顺畅衔接起来。例如,图纸绘制、生成效果图、施工过程的记录以及成本预算等。在应用BIM技术过程中,由于BIM技术信息表达的唯一方式就是数字模型,因此可以将那些以任务为基础的应用型软件直接淘汰掉,有助于联系建筑工程的各阶层,避免各个任务之间出现彼此脱节的情况[3]。
三、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BIM技术精英人才的策略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应立足自身对于BIM技术师资不足、课程管理体系建设未紧跟时代发展等问题,着眼于未来发展趋势,紧跟产业结构发展步伐,调整既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实际出发,推出有利于学生日后发展的BIM技术课程,从而确保学生可以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为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一)明确BIM技术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其中融入BIM术,需要首先对培养目标进行明确。首先,可以引领学生对建筑领域中BIM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初步了解,基于此,逐渐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由于该技术包括的理论知识十分复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为提升学生们BIM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合理结合BIM技术课程设计等综合训练项目,使学生逐渐成为懂管理、会测量、能识图、精施工,同时擅长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技术精英人才。最后,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人才培养需要充分结合学生们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实际学情。对于BIM技术而言,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对工作岗位进行进一步细化,基于差异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来制定教学内容,从而针对性提升人才质量并提升学生们的就业率[4]。
(二)基于BIM技术特色创新课程内容实践性
随着在建筑领域产品实施BIM技术,其中的工作岗位必定会随之进行调整。鉴于此,高职院校需始终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对BIM技术课程体系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确保能够与岗位需求相符合。一方面,高职院校在编制基于BIM技术的课程体系时,需要充分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度融合学生们的专业课程及BIM技术课程。举例说明,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图纸设计、具体施工、材料管理及工程结算等多个环节中,BIM技术都能够应用其中,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将BIM技术融入专业课程,使学生在任何一门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掌握BIM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创新,积极引入实践教学。随着在建筑工程专业中融入BIM技术,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将大数据技术应用起来,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一些实践案例,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动态展示。通过一些真实的实践案例,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工程的全过程控制管理以及全寿命周期等。
(三)深化校企合作
随着BIM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中,BIM技术人员稀缺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为了应对这一难题,高校应加强与政府及企业的合作,可由政府牵头定期组织开展BIM应用技术相关的研讨培训会,邀请该领域内的专业人员向学生讲解工程真实案例,从而使学生直观了解相关技术内容。不断提升BIM人才储备,进而实现更好地配置人才资源的目标。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能够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拓展高职院校实践型人才培养渠道。要想在建筑工程专业中进一步融入BIM技术,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院校需要主动对接相关企业,并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策略进行针对性调整。举例说明,高职院校可以充分结合企业所提供的岗位需求,针对性对学生展开教学,如此便可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与实际就业需求更为接近;另一方面,作为企业需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真正对BIM技术进行操作与锻炼的平台和机会,同时能够结合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对其给予客观、科学的评价;最后,高职院校需要加强BIM技术相关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企业内的优秀员工和教师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和沟通,以此为企业提供高职院校专业的BIM技术理论知识。各高校可组织一支专业教学科研队伍,搭建并推行可视化教学模式,从而使施工模式逐步由二维向多维过渡,从而使BIM技术在中国得以充分应用。对于高校而言,可以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借鉴学习企业的实践优势,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老师们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实现校企双方的互惠互利。
(四)加强建设实训基地
要想在建筑工程专业中融入BIM技术,还需高职院校能够定期对学生们BIM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结合社会中相关的岗位需求,将以赛促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比赛的形式将学生对BIM技术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首先,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搭建职业的比赛平台,鼓励学生能够在平台中参加相关比赛。举例说明,高职院校需要在学生期末考核中,将比赛成绩也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并在比赛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将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其次,由于BIM技术是需要依托相应的硬件、软件、信息技术及配套设置的支持方可顺利实施,故高职院校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条件,不断对实训基地进行完善,致力为学生打造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举例说明,院校可以将一个仿真实训室建立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更为真实的环境内,对自身实践能力进行检验。
(五)就BIM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予以不断优化完善
BIM技术课程应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导向,切实将BIM软件的操作原理、建模的主要参数及对文件模型的编辑管理方法等,融入实训教学课程中,从而促使教、学、做予以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BIM技术基本内容,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根据工程进度制作规范的建筑模型的能力。与此同时,学校应与时俱进,对BIM技术课程予以不断完善。首先,立足工程施工管理阶段来看,自合同签订直至工程施工建设完成实施全过程管理,尤其在进度管理能力及组织施工方面应加强重视;要以模型为基础开展相应的施工方案及材料管理等工作。其次,立足施工期间工程造价阶段来看,实现自招投标直至工程结算完成的造价管理全过程管理,对工程造价管理能力予以突出培养;最后,立足设计完成阶段来看,自对任务书予以设计开始直至工程竣工,既要满足对施工过程模型输出的需求,同时还要兼顾对造价模式输出的实际需求。四、结语综上所述,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及技能的关键阶段,高职院校应从提升学生未来职业适应性角度出发,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中融入BIM技术,要求院校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改革教学方式、教学体系以及教学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实践操作平台,为建筑行业培养更多的综合实践型人才,促使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任峰,李晓琳,陈小琴,等.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融入BIM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8):78-79.
[2]王晓亮,郭荣华.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4-26.
[3]代红涛,孙洪硕.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8):114-159.
[4]尹国英.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论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3382-3382.
作者:李晓光 赵光楠 张建华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