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读书小组的成立和具体过程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读书小组的成立和具体过程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读书小组的成立和具体过程

一、读书小组试行情况简介

1.读书小组的成立过程。武汉人学历史学本科专业按人类招生,每年招生人数一百人左右,一年级上学期为大班教学,至一年级下学期,按照个人兴趣分为三个小班,即历史学基地班、考古学班、世界历史实验班。其中历史学基地班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中国历史,2009级历史学基地班共有四十名同学。自2010年秋季(大二上学期)开始,以中国历史的发展时段为标准,我们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四个小组(也有一位同学参加数个读书小组的情况),即先秦秦汉史读书小组、魏晋隋唐史读书小组、宋元明清史读书小组、近现代史读书小组,分别联系相关的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读书活动。另外,每个小组指定一人为组长,负责具体事宜,包括本小组成员的召集、阅读材料的复印分发、读书活动时间地点的确定、以及与指导老师的联系等。

2.阅读内容与活动程序。以先秦秦汉小组为例,2011年共开展十五次活动,除去假期和期末考试时间,基本上每两周一次。阅读的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主要包括《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汉书•食货志》、《汉书•艺文志》、《资治通鉴》秦汉部分、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等,基本上都是原始史料,甚至还包括新公布的出土文献。每次阅读之前,小组成员先进行预读,并记录下有疑问之处。每次的读书活动大约持续三个小时。首先由指导老师对文献本身作简要介绍,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由组员按照顺序逐字逐句阅读,每次由一位组员导读、解释,其他组员遇到问题随时提出,共同讨论;文献通读完成后,就文献涉及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讨论。组员若有感兴趣或认为需要深入探讨之处,则在读书会后撰写读书笔记,并在后一次读书会开始前交由指导老师评阅、修改。

3.总结与汇报。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各组长撰写总结报告,指出本次活动的收获与不足,并在下一次活动时进行改进。以先秦秦汉小组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为例,总结报告谈到:“本次读书会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秦始皇的成长与秦的宫廷斗争;秦国统一六国的的路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政策。此次阅读主要在秦始皇所立刻石铭文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老师为我们分析了秦在统一战争时所经过的路线以及秦始皇巡游的路线,并指出释读秦刻石时的一些误读,告诉我们虽然司马迁将这些资料写入《史记》中,但是这些材料多半是歌功功德之语,以后阅读刻石资料时应该谨慎使用。[2]每学期期末,各组长将本学期的报告汇总,班主任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并对下个学期的活动作统一规划。如2010-2011年下学期读书会结束后,一位小组长的报告中说:“经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感觉到自我的学习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通过读书过程中的探讨,学会了在讨论中发掘深层问题。同时,在运用史料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们感觉自我的古文功底仍然十分薄弱,对于原始史料的阅读量不够,这是我们小组成员需要继续努力的方面。经过小组的讨论,我们计划在下学期加入对于论文的阅读,了解学术动态与各个史家的治史思想,在阅读传统文献的同时提升分析材料的能力。”[3]由此可见,读书小组的开展对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史料阅读能力的提高颇有助益。同时,在史料的阅读与过程中,学生的史学研究兴趣被激发出来,能够有意识地针对某一学术问题搜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所阅读的史料开展研究,学术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经费保障。由于阅读材料多是原始史料,对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本科生来说,购买或复印这些材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负担较重。历史学院主管本科生教学的副院长刘安志教授获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向学院争取经费支持,学院领导也十分重视,2011年共为这四个读书小组拨出经费7000元,解决了同学们的后顾之忧。2009级历史学基地班由一位班委和四位小组长共同组成经费管理委员会,规划每一笔开支,确保经费完全用于读书活动的开展。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各读书小组的活动已经走上了正轨且逐渐制度化,在培养学生的史学兴趣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现行的历史学本科专业教育与史学研究之间的错位,效果显著。

二、试行读书小组制度的总结

读书小组制度的实施,调动了本专业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对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总的来说,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效显著:

1.扩大阅读量,加强专业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众所周知,受到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各大院校招收的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中,以第一志愿被录取的学生不多,大多数是经过专业调剂后入学的。入学后,学生普遍存在专业信心不强的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读书小组活动的开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独立阅读、独立分析、讨论交流的良好机会,不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2.结合读书活动,撰写读书笔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如果说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仔细复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居于被动地位的学习方式的话,那么读书小组活动则是以学生自身为主导的主动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之后,他们会自觉、自愿地投身于阅读之中,乐此不疲,当有新的发现、认识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提笔书写。这些读书笔记虽然略显粗疏稚嫩,却是千里之行的开始,有助于独立的科研活动的开展和科研能力的砺炼。

3.初步明确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向,有利于提前适应研究生专业教育。武汉大学历史学本科专业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会被保送攻读研究生,因此要求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具备初步的进行独立史学研究的能力,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读书小组的划分和独立、自主的读书活动的开展,不少同学建立了各自的专业兴趣,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尽快地适应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

4.加强了与指导老师的联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学术沟通,融洽了师生关系。本科新生入学后就会发现大学与高中的不同,学习基本上要靠自我监督,不再是老师的耳提面命;他们同时会感觉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太少,除了上课时间,基本上很少有近距离的接触。老师们则专注各自的科研,有很少会主动地与学生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关系不免日渐生疏,对学术的传承和学科的发展相当不利。近两年的读书活动在师生之间建立了固定的交流互动机制,同学们在平时的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向老师请教,老师也非常乐意为他们释疑解惑,师生关系在学术沟通中得以融洽。

5.通过组员内部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利讨论氛围,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的活力在于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砥砺,读书则是一切交流的源泉。读书活动的一个宗旨是带着问题去读,用怀疑的精神去读,除了让学生们形成了研习原始史料的习惯之外,还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拓展了学术视野,锻炼了他们的学术敏感性,为史学研究储存了不少后备人才。

三、结语与展望

读书小组制度的试行,益处不少,但在目前的本科生培养体系下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这一活动开展的过程来看,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大部分同学努力准备、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生积极性不高,存在消极抵触的情绪。究其原因,在于当前的培养方案中对这一活动没有固定的评价机制,不以其作为评判学生成绩高低的标准,与课程成绩、研究生保送等评价体系也不挂钩。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活动的开展。读书小组制度应该如何发展,是否适应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如何将其与其他的学生评价机制相互挂钩,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作者:郑威刘志玲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