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学方法下的本科教学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学方法下的本科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教学方法下的本科教学论文

一、现在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学方法中有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这是教学方法创新中的两个关键,并不是老师不想上好课,也不是学生不想成为人才,这中间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在发挥着作用。

(一)学校政策与教学方法创新的相抵触

大学里,教师的考评、津贴的发放都是以课时为标准的,课外的工作没法计算为工作量。而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是要老师们付出大量的课外时间,作出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够实现的。但是学校并不认可这部分工作量。

(二)部分青年教师缺乏专门技能训练

很多年青教师拿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后直接走上讲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学方法训练,对于课前怎么备课,课堂上选择怎样教学方法等,完全凭自己的理解去做,而他们多选择效仿从前自己作为学生上课时,老一辈教师的上课方法。

(三)学校对老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定

具有偏向性大学现在普遍是重视科研而轻教学,重视学术性研究,忽略教学方法研究的问题。考核主要是教学工作量和科研的考核。而职称评定,主要依据是教师是否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多少篇科研论文,对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并不做考量。

(四)教师积极性不高

从大学对教师的考核来看,很难提高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的积极性,缺乏动力。其实教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获得学生的认可,不但能够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而且能够实现个人能力的提高。

(五)学生对教学方法创新有抵触

对于一些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主要表现为不适应,由不适应到抵触。这主要受到传统教学观的影响,老师讲得越多,学生自己看的就少,自己花时间越少越好。当教师希望通过少讲而让学生自己更多的去阅读、思考和研究,学生却不愿意了。很多时候老师多布置作业,学生就不高兴了。若老师给点挑战性问题,有的学生还会觉得老师在为难他。所以,如果只是个别的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其他教师延用传统方法,那要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就会十分困难。

二、欧美大学的教学方法

西方高水平大学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到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其间的发展历程也是经历了将近1个世纪的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网上有很多一流大学的免费课堂视频,从美国很多高水平课程的教学方式来看,它将seminor研讨的方式和班级授课的方式结合起来,在班级授课中融入研讨的形式。在班级授课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更多的扮演一种导演的角色。学生从配角变成了主角,课堂包括与之相联系的课外活动中,个人的思考和团队的合作讨论成为主要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内容,从教材扩展到与该课程相关的全部知识体系和实践领域。美国很多实践性强的课程多是以项目为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每门课通常分为3-5个相对独立或者逐层深入的项目,教师在课堂上简要介绍项目背景、设计要求、可求助的资源和进度安排。学生也分为3~5人的小组,经历设计的整个过程:确定分工、查资料、讨论分析、调查统计和定方案等,最后完成项目报告,并在全班及老师面前陈述汇报。美国Michigan大学早在1965年发起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建立教师发展中心(FaultyDevelopmentCenter)。现在美国高校已经逐渐制度化。教师发展中心承担了大学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教师发展中心已成为教师投身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加油站”。该中心采取教学讲座、讨论会、教学咨询、教学档案袋、教学改革实验资助等方式,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法。

三、结合自动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自控系旨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培养在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自控系很多的课程,尤其是到了大三、大四的专业课程都是具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以笔者教授的《DSP技术与应用》课程和《数据结构A》为例,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创新的想法。

(一)系统而生动的讲好绪论

课程的概论很重要,课程的第一、二节课通常是概论性质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而应该跳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介绍这门课程,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位置。以DSP课程为例,教师首先需要介绍这门课程和学生们已学的专业知识之间关系是怎样,帮助学生们一步步构建起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阐述所授课程与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联系,如DSP课程与专业基础课《自动控制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之间的关系。比较所授课程与类似课程之间的异同,如DSP课程与《单片机原理》和《嵌入式系统》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差别。讲好了绪论,可以让学生们带有目的性的去听这门课。对于选修课来说,对选修的同学也更有引导性。

(二)将科研项目引入课程

美国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应该贯穿本科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创立本科生科研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研究机会。DSP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那么在课程中引入科研项目为基础,结合应用实际引导学生自学和思考非常重要。课程可以以电机控制、音频处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项目为基础,将项目按照课程内容分为几个阶段,从选片、存储分配、硬件设计到软件设计,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促进学生去翻阅更多的课外资料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师生沟通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大大的改变了人们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思考的方式。手机4G通信、电子邮件、音频以及视频会议等网络技术以及新出现的facebook、微博和微信,大大的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便捷性。除了课程授课,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可以专门为所授课程开设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共享课程相关的一些知识,课程相关的最新发展动态,讨论课堂上一些教学方式,同时可以获得学生的实时有效反馈。(四)结合实际经验学校或者学院提供一些资金资助,在课堂上引入有项目开发经验或者知识应用实践较为丰富的专业人士到课堂上来,这样可以大大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以DSP课程为例,这门课程对学生毕业找工作有很大帮助的一门实践性课。学生们会更加关心这门课未来的应用,怎样做才能够增加自己实践能力,怎样提高实践能力。即使笔者做过近十年的DSP开发,但是也不能够说全面的了解DSP,比如DSP的硬件设计这块,可以请更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提点学生,给学生做个1-2课时的介绍。

(四)追根溯源讲原理

从原理或知识的产生来讲原理性知识。比如数据结构中,很多的结构并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算法程序不断的完善发展中被人提出来的,为了解决某方面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授课老师通过讲述这些原理性知识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这些原理,了解原理知识的应用背景。五、结束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是某一个或几个课程的教学方法改变能够完成和实现的,需要从系、学院甚至学校从宏观上进行整体和全面的规划。一是学校能否提供一些经费供教师们申请参加各种培训的课程;二是学院或学校能否统筹各个系或学院,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项目以供课程实践。比如DSP的开发在很多院系横向项目中都会有用到,提供给上课的本科学生去做,不仅提高学生能力,而且促进老师们的科研;三是学校能否多引入研究生作为助教,为每门课程提供一个研究生助教。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以外的指导工作和答疑工作,一方面可以锻炼研究生的个人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尤其是年青教师的工作负担;四是在工作量考核和职称评定中能否加入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些内容,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五是学校更加重视教学方法创新,仅几门课的教学方法创新难以形成气候,要从全校形成一种风气。这样学生才不会抵触新型的教学方法;六是大一学生的课程很重要。大一这一年基本上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基调和对待学习的态度确定下来,让学生可以从大一开始就以一种新的学习观念指导自己的学习。

作者:刘玮王新梅魏龙生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