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艺术设计本科教学体系探索与革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艺术设计本科教学体系探索与革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艺术设计本科教学体系探索与革新

随着全球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包括许多综合性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类学科。以浙江省为例,省内共有80所高校(含独立学院),其中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院校有67所。(以上数据来自《2013年浙江省艺术和体育类各批招生计划》)然而这种快速发展是否具备长期可持续性?其培养模式是否能适应当代社会对设计类人才的标准与要求?这是所有艺术设计教育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背景

2012年,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最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升格为一级学科,设计学类成为新增二级学科。这无疑可被视为中国官方对于当下社会转型与艺术设计学界所面临的问题的一个应答。笔者所在的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前身是1928年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之初便设立的图案系。目前,已设立视觉传达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综合设计系和设计艺术学系。学院学科体系健全,学历层次完备。可以说,学院发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设计学科从萌芽、发展到逐渐完善的全过程,因此,对其的分析研究也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性和可借鉴性。

二、艺术设计本科教育的现状

艺术设计学科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学科《专业目录》所述,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一种较强和较高的实践性能力。”作为高等教育链基础的本科生教育,与硕士、博士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培养重点更多的是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设计类专门人才。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设计类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一个问题也逐渐凸显:大部分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怀揣光鲜的本科文凭,却无法胜任普通设计师的工作。这个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在市场化为导向的设计行业大环境中,必然要求学校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调整,从传统的精英型教育理念和方法转变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上世纪末一份里程碑式的教育文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四大支柱的概念:第一,学会认知,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第二,学会做事,使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学会共同生活,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第四,学会生存,即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思考、判断、想象、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如果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四大基本能力,那就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而当下的艺术设计类本科生教育,其来源于美术教育,因此无法避免纯艺术教育的烙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特点:重艺术,轻技术,缺乏动手实操能力的锻炼;重个性,轻共性,强调个性张扬与表达,易于出现人际关系问题;重感性,轻理性,关注内心世界与情感诉求,思考、判断、情绪控制等能力较弱。艺术设计类学生身上所具备的这些特点,正是阻碍他们及时进入“职业人”阶段的最大绊脚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关键就在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整合与重构。

三、艺术设计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重构

设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又要求具备较高的文化内涵、职业操守、管理水平。设计师必须具备多种学科的基本知识储备,如美术史论、市场营销、文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目前的艺术设计本科教育课程的设置,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为例,一年级新生首先进入专业基础教学部。他们四年的教学安排仍然遵循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线性顺序进行。艺术设计类学生身上存在的“三重三轻”的特点,现有的课程体系显然无法有效填平市场需求与学校人才输出之间的鸿沟。就现状来看,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一是艺术理论课的低效能,造成学生人文素养、审美鉴赏能力等综合素质无法有效提高;二是专业壁垒森严,为跨专业进行知识储备与资源整合带来困难;三是设计管理类课程的缺失以及社会实践无法充分开展,使学生无法在学校完成“职业化”进程。

(一)如何充分发挥理论课的作用

目前艺考的课程设置和考试模式,造成许多设计类学生仅仅通过短期考前培训后考上艺术院校,艺术欣赏与鉴赏水平急需提升,故而设置系统性的艺术鉴赏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审美鉴赏能力是设计能力的构成基础,如果未能具备较高的艺术审美鉴赏能力,就不可能设计出符合时代潮流、被市场接受、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作品。因此,艺术理论课,尤其是美术史论课程的授课方法应该大力拓展,安排学生参观艺术展、博物馆,尝试通过“头脑风暴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对艺术欣赏课题进行讨论。其次,现有文化理论课与专业课的讲授完全割裂,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文化理论课由社会科学教学部承担,专业课则由各系、分院承担,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如将设计理论类课程,从美术史论、政治理论等课程中分列出来,与专业课结合,或许能改变现下学生对设计类理论课的忽视。

(二)如何打破专业壁垒

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每学年的下学期安排四周的专业选修课。设计初衷是为了打通专业壁垒,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储备。但是由于其授课形式大多沿用专业课教学大课讲授,课后回去做作业的形式,往往容易演变为学生回家自学,以完成作业为主要目标的情况。因此,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应有挑选具备一定“实操”可能性的课程。授课形式上,可以借鉴交叉团队Workshop研习会的形式,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打散,共同完成新产品的设计或市场推广等虚拟任务,采取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情景式、辩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通过几种教学方法的融会贯通,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缓解学习的压力,达到专业跨界与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对于“跨界”的尝试,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走在前列。2014年,设计艺术学院开设由视觉传达设计系与工业设计系共同完成的“联合课程”,两个系的学生共同上课,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共同指导。最终完成的课程作业显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亮点与特色,并在学校的“大疆创业奖学金”评审中脱颖而出,课程从发起、组织、实施到结课展览,获得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2015年,学院又开始新的尝试,以毕业设计为切入点,联合综合设计系与工业设计系进行,以“互动体验与智创生活”为主题,组建“跨界联合毕业设计团队”,先后奔赴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及浙江大学。这些创新举措,正体现对于艺术与人文、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以及艺术设计各专业之间的融合。

(三)如何设置设计管理类课程并充分挖掘社会实践深度

目前,我国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设计管理大多作为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而在本科教育当中,设计管理相关课程还远未普及,只有有少部分院校设置设计管理课程,但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事实上,许多毕业生在走向社会以后遇到的诸如品牌市场管理、成本管理、设计相关法律政策、设计评估等方面的疑难,都显示学校教育在这个方面的巨大缺失。因此,引入设计管理类课程,依靠学校现有师资显然不够,应有挑选性地引进社会上的设计师团队,向学生灌输市场与行业理念。可以将设计比赛或者商业性质实题与课程结合,或者与实践基地、实践单位合作,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熟悉设计管理的市场调研分析、品牌战略与策划、策划与设计表现、设计与执行、设计评估等环节。在开拓社会实践广度、挖掘社会实践深度方面,学校同样大有可为。目前的社会实践大多停留在学生自己寻找实习机会,时间上大多集中在暑假,并没有真正成为本科生发展职业素质的有效土壤。针对此现状,学校和学院层面可以与一些大型企业进行在校学生的“管理培训生”计划,同时将实习期与课程时间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及其运营规律,将职业化尽可能提前到学生在校时间内完成。

作者:方舟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