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造力与立体构成教学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是新时期重要任务,是艺术设计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也是知识经济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基础教学中的立体构成,就要针对种种弊端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创造力的培养。
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等趋势对设计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广泛的要求。市场呼唤富有创造力的设计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院校的实际,脚踏实地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立体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一起并称为“三大构成”。“构成”的概念与“基础造型”相同,重点在于“造型”,它不是技术训练,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设计造型的过程中,主动地把握限制的条件,有意识地去组织与创造,在无数次反复积累中,获得能力的训练、创造力的育成。由此可见,构成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为基本原则的。
1立体构成课堂教学的弊端表现
中国的设计教育与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差距很大,虽然也作了一些改革,但力度不够大,造成设计千篇一律、方法单调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在立体构成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1教学内容的片面性。作为设计基础的立体构成教学,其内容应该包括:创作观念的学习;方法论地学习;构成原理、构成法则的学习;技术技能的学习。在现在的立体构成教学中,对于构成原理的学习占了很大的比重,学生在这一节掌握得比较好;对于构成史的学习只是介绍性的学习,有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能由于时间的限制,甚至去掉了对这一项内容的学习;对各项技术、技能的学习由于条件的限制则完全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没有系统的正规训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加强;而对于方法论的学习这一重要环节,许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立体构成教学其实在真正意义上来说就是方法的教学,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使得我们的立体构成教学的内容不够全面,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综合、系统的培养。
1.2教学方法上重技能轻创意。在我们的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中存在程式化、刻板化问题。在立体构成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是照本宣科,然后是布置大量的命题作业练习,往往就是几个点、线、面的构成练习,有时甚至还是大量的折纸训练。在对材料的研究中,有些教师把视线仅仅局限在对于纸质材料的单一研究上,其理由竟然是这种材料价格便宜又很常见。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大量的训练及研究材料的单一性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直觉审美天性与创新精神。构成课是认识课不是技法课,这是个必须明确的教学概念。包豪斯教学早就明确提出了“感知的教育”这个课题,它强调一切从零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要真正提高审美能力重在用心去理解和思考,而不在于技巧的重复和堆砌。
1.3教学上重教不重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中,长期存在重教不重学的传统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与学是由教师与学生构成的矛盾同一体,按照矛盾的观点,事物矛盾的两方面必然有一个是主要矛盾,它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在立体构成课堂教学中,老师占有了主要角色,讲的东西太多,使教学成了灌入式的教育,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2面对种种弊端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2.1树立创造性课堂教育的教育观念。构成教育的重点,在于方法的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创造型思维方法教学,训练学生严密地的思考程序与灵活的构想方法,通过审美判断力教学,引导学生对文化、风格的综合性分析与思考;通过构成方法与实践技能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造型原理与制作技巧,引导学生以自身的体验与实践,开拓和扩展现代艺术于设计的综合型人才。
2.2知识概念的重新认识。广义地说,知识是人们通过学习、发现和感悟所得到地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总和,也是人类认识的结晶。知识的内涵十分丰富也十分复杂。既有可以用文字符号编码的知识,也有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在我们的立体构成的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的主要媒体是教材。教材的选用关系到课程的培养目标,关系到要科学地总结过去,系统地规范现在,开放地迎接未来。因此,选用好的教材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之一。
3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传统教育观认为,学生上学是为了求知,求知应有教师传授,学习就是继承知识、积累知识和储存知识。这种观点实质上是把学生看作被动的盛装知识的容器。事实上,学生是能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能动的人。每个学生都有鲜明的个性,都有无穷的潜力可以发掘,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可以使自己积极主动地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新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以确认每个学生的主体行为为前提,每个学生实现了智力发展上的突破,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才会不断涌现。
构成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是根据这个目的而采用的。从理论讲授、客体分析、史实风格、案例详解到构思方案快速表达法的训练、深入刻画的练习;从课堂讨论、方案作品讲评到学生互评、自学辅导等方式,都贯穿着一个原则,尽可能创造条件,以启发式、提问式、辨析式、讨论式、反思式、变异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学习。实行课题教学,课题的设置由浅入深、有小到大,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去实践,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各种思维方法、构成方法与表现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4改变旧的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是艺术设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艺术设计教育历来以“结果性”评价体系为重点。结果评价多发生在课程结束时,是教师对学生整个作业的评价。这种评价通常会以教师给学生一个成绩的方式进行,可能是一场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对作品优劣的讨论。这种评价具有书面性、稳定性,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还包含了对学生努力程度、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的肯定,同时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效果的一个评价。
在立体构成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对学生大胆反复的尝试进行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经验,体验胜利,树立信心,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在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强化他们克服困难、完善自我的内动力,发现自己的长处或强项,创设完全舒适的心理环境,为他们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是新时期我们的重要任务,是艺术设计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也是知识经济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立足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创造力的培养。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孙葛.装饰.对在设计基础教学中如何展开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