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创设趣味性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淡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创设有趣味性的情境导入新课,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情境,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例如:七(上)4.1《字母表示数》中的情境创设:(放录音)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1只青蛙,l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师问:如果是四只、五只……跳下水呢?也像上面那样唱,就会觉得罗嗦,能不能用什么作代表,无论多少只青蛙跳下水都能唱得出来呢?生回答:用字母“n”表示青蛙的只数,其唱法是:“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为问题,既体现了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又符合了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用字母表示数字的简明性和一般性,体现了情境创设的挑战性,这样的创设应是积极的,有效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
托尔斯泰也曾提出:“成功的教育,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学习兴趣在学生求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础。因而创设的问题情境一定要具有趣味性,有吸引力,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时,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埃及的金字塔没有便捷的方式测出它的实际高度,而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却根据他的身高测得金字塔的高度为131米,此时提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怎样测出了金字塔的高度。学生们面面相觑,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此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只要学习了这节课所要讲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了学习中。
三、创设活动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知欲
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开展的思维训练活动。因此,教师要多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等活动情境。例如:探索“两边一角对应相等能否判定全等”课堂活动实例。活动1:要求学生以3cm、2cm的线段为边且夹角为30°,画一个三角形,并将绘制的三角形剪下与周围同伴交流,通过叠合看所绘制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在学生实践并得到肯定性答案的基础上,归纳出结论: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活动2:同样的方法作以3cm、2cm的线段为边,2cm长的边所对的角为30°,画一个三角形,并将绘制的三角形剪下,进行交流,看所得到的三角形是否都全等。实际操作中,学生得到的三角形不是都全等,从而学生易于得到否定性结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在形成共识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展示下面的结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即“边边角”不能判定全等。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实践,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逐步掌握方法和技巧,开发了潜能,深化了教学内容的感悟。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作者:考玉英于彦美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