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品德课综合性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随着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综合”意识逐渐增强,但在当前农村小学进行教学时还难以摆脱分科课程的模式:有的老师把综合课当作原先单纯的思想品德课来上,或者是上成了“生活、科学、历史、地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还有的只是简单地将课程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或叠加在一起,对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评价的实施则依然沿袭分科课程的方法,导致了品德课程的“四不像”。因此,就难以有机地融合品德、生活、社会等学习领域的教育要求和价值,全面达成课程目标。如何凸现综合性,教活品德课,笔者一直在农村一线教学,结合多年的品德教学,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把握综合目标,走出教学误区
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的教育目标。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关注的是教学目的中的直接目标,即围绕什么主题,进行哪方面的教育,而贯穿与整个课程之中的间接目标就被忽略,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是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
走出这种误区,教师应该关注课程的多重目标。例如,“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倾听、表达能力,与他人有效沟通、相互配合的能力等。“合作学习”是教师们普遍采取的教学方法,但应该看到,这种学习方法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又与儿童已有的合作能力紧密相关,并受其制约。儿童的合作学习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形成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多大范围内能够进行,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合作学习是不一样的。教育者要心中有数,并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再如,收集和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利用多种手段查找信息的能力、观察力、选择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也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一步步地来培养。
二、依据综合建构,实现道德素质
综合建构性是品德课程在课程类型上所显现的特征,是根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儿童认知的特点,融合和超越了多种学科的原有边界,将多种相关的如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等教育因素、教育内容整合成有机的凸显出新形象的课程实体。在教学中,应该拓展建构主义的外延,实现主体道德素质的整体建构。具体地说,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成为道德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情意行等道德素质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道德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才能克服书云亦云、师云亦云的惰性,才能有宽泛的道德视野、深刻的道德体验、丰富的道德移情和持久的道德践行。
例如教学《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一课,道德认知点简单,容易上成枯燥的知识传授课。如何凸现综合性,我充分发挥学生道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前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合作学习,用一周时间协同完成小组所选民族的资料收集等工作,然后在课堂中分组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学生涉足藏、蒙古、苗、彞、回、傣、畲、维吾尔、朝鲜等民族的风俗、宗教、禁忌、节日、传说、特产等,并且各展才能──孔雀舞、哈达舞、扭秧歌、彞族歌、民族时装表演、少数民族邮票展示,还讲述了、、孔繁森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动人故事等等。学生在自主获取、加工、展示道德信息的过程中展现的广博的见识、丰富鲜明的情感和创造性的践行,出乎我的意料。这给我的启发是: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学生道德学习的能力,做学生的配角而非导演,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机制,使学生真正自主建构道德素质。
三、凸现综合性质,注重教学策略
综合性教学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生活的空间为课堂,以学生学会生活,建构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因此,必须根据课堂所指的具体空间和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及要求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我对1~6年级的品德教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探究,把各册的主题教学分为五大类:人文科学、史地感悟、经济社会、生活保健、传统德育。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对传统德育类可采取走进生活,主体践行的教学策略,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联系学生的生活,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主体践行;对生活保健类的教学策略,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有一系列生活保健型课文,根据一、二年级孩子的心理与教材内容特点,加强家校联系,从孩子的生活出发,在课堂上用低年级孩子喜欢的活动作为教学载体,可以收到较好效果,等等。
如教学《我的祖国多么辽阔》,这属于史地类教学的课文,其中要让学生了解黄河、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我采取了立体呈现、多维建构的课堂教学策略。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合理重组,适当地拓展,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了一系列有效活动。先让学生在地图上点出黄河、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之后让学生根据课前所搜集到的资料以各种形式来汇报,可以唱歌、跳舞、讲故事等,比如有学生就介绍长江流经的湖南是伟大领袖的故乡,有一女生在VCD影碟中学会几步傣族舞蹈,就表演了傣族舞,甚至有学生说安徽有黄梅戏,还现场哼唱几句。在这一活动中,整个课堂非常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情绪多是积极愉快的,他们所说所唱的是经过思考感悟的,知识的获得是多渠道、多维度的。尽管通过同学汇报后建构的知识只是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但这样学生就不只了解了黄河、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这些单纯的地理知识,同时还了解了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在他们的脑海里一定留下的是比较深刻的立体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