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生道德自我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生道德自我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生道德自我教育

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是大学生个体基于自身道德素质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环境、高校德育环境的影响下,在较充分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以自己为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调控,以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过程。当前,引导大学生开展道德自我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改革和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综观当今自我教育和道德自我教育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关于自我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的表层研究较多,而对道德自我教育特别是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心理机制的深层阐述较少。本文试依据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从道德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发展动力和发展过程等方面人手,分析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内在心理机制,以期更新高校德育研究理念,拓展自我教育研究的广度。

一、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大学生开展道德自我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大学生处于青年期,自我意识经历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的发展过程,进入了心理自我趋向成熟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使得大学生可以轻易地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进行分化,能把当前的我指向未来的我,在“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心理活动中,形成“理想自我”的观念。“理想自我”以“现实自我”为对象,对“现实自我”进行分析、监督、调节,努力促进其向“理想自我”的目标迈进。“理想自我”作为一种强烈的内部需要或发展动机,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理想自我使他们内心充满了责任感、使命感和理想、抱负。自我意识的发展,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是青年行为自律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内在心理条件。据调查,只有不到7%的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的动力出于外在需要或主要出于外在需要,而有近90%的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动力是出于内在发展需要或主要出于内在的需要。因此,在高校德育中探讨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而且也具备现实性和针对性。

2.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

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能力支持。认知能力是个体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能力的高低与身心发展、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们思想行为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经过激烈的竞争,步入大学的校园,大学生面对的是全新的学习生活,中学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大学生必须探索全新的学习方式,汲取各门学科先进的知识和理论,迅速扩大自己的信息储量,思维能力也因此得到快速提高。大学生追求新知,反应敏锐,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都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对外界事物有较强的判断力,对人生、对社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自己的认识、分析和评价也更加全面和深刻。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大学生的道德自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基础。

3.大学生的群体生活方式

大学生的群体生活方式也为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进入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活动、娱乐活动、生活活动都呈现出鲜明的集体性。班级、宿舍、社团等各种类型的群体,为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它能激发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动力。群体生活中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品德言行得以充分的展露和频繁的互动,彼此间的差异、矛盾、冲突,相互间的比较、竞争、压力,激励着大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竞争态势和自我超越的搏击精神。另外,群体生活还能有效促进大学生从他人身上更加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并从他人的成功、失败中获得“替代性强化”(班杜拉语),促进自我教育意识的深化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因此,群体生活为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客观环境和条件。

二、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发展动力

发展动力是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重要心理机制,也是激发与维持引导自我教育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来说,道德自我教育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大学生自身内部的需要、动机、理想、目标、信念等行为激励因素,但这些行为激励因素的形成和动力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外部环境条件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刺激与诱导作用。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对矛盾的对立统一。

1.社会要求和大学生自我塑造的对立与统一

人是环境作用和自我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要求与自我成长的矛盾调和。道德自我教育的外部动力来自于社会发展要求与个体自我塑造的对立统一。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站在知识创新、信息交汇和文化对峙前沿的在校大学生,能强烈地感受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脉搏和走向,对社会变化及未来发展态势十分关注、异常敏感。同时,特殊的社会角色和明确的自我塑造意识,也使得社会发展要求与角色自我塑造这一矛盾在大学生身上获得集中体现。大学生经常将时展趋势与自身理想抱负、社会价值导向与自我价值取向、学校德育要求与自我发展需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差距,寻找对策。正是这种体现社会发展的外部要求与体现大学生自我塑造内部需求的对立、差异和矛盾,构成了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重要外部动力源泉。

一般说来,大学生在感受时展与未来趋势的过程中,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了解社会、他人对自己各方面的评判(或者说是社会、他人可能对自己形成的评判),潜意识地关注自我,并与社会文化环境、身边的小环境进行心理上的对比、分析,形成一次次的“对比差”,即自我与社会要求、自我与社会文化环境标准、自我与社会群体、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出自身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相适应的内在品质。学校德育也提供了造成这种差距的环境,德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会使学生在接受德育影响的同时,形成对自己的高度关注,使他们“感受和认识到他内在道德矛盾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应有的水平之间的某种‘差别’和‘脱节’,使他(她)产生不安,从而产生提高道德的愿望”。但是,这种对比差往往是一刹那或者是短期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冲动,一旦这种影响被其它后来的思想、情感所取代,这种差距感就消失了,自我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育者必须在高校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的、科学的道德自我教育的作用机制,营造浓郁的自我教育环境和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我关注意识方案和相对稳定的自我塑造愿望态势,才能保持受教育者有一个较为长期的自我教育活动。

2.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与统一

为使大学生形成自我关注和自我教育的稳定心理和持续态势,必须将社会发展要求与大学生自我塑造的矛盾,落实到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这样,个体才不会停留于刹那间和短时期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冲动,个体瞬间或短暂的自我关注与自我塑造意识才能转变为长期和持久的自我教育过程。所谓现实自我是指个体目前所具备的实际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及发展水平,所谓理想自我是指个体在高度自我关注后,心目中认为自己经过努力后应该具备并且可以具备的理想素质和发展水平,它是个体将自我与社会要求、群体规范、典型人物进行对比后形成的一种自我“理想”状态。大学生一旦意识到社会要求与自我塑造的对立统一,会在内心形成强烈的自我关注意识和自我发展愿望,审视自己、分析自己,对现实自我形成一个基本认识和评判,并根据现实自我的发展特点和外在社会要求,确立一个自己认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理想化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目标,即理想自我。这样,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便产生了分化和对立,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运动开始形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运动,促使个体调动自身的动机、情感、意志、信念、潜能等动力机制,激励、调节、监督自我,努力促使自己向着理想自我的目标迈进,致力于克服乃至最终消除二者的差距和对立,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协调和统一。因此,“这种‘理想’化的自我,一旦在个体思想意识里成为必须,就会对个体产生巨大且持久的推动力,推动个体积极主动地去开展自我教育活动”。

理想自我从总体来讲,是个体不满足于道德自我的发展现状,对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提出的积极要求。但理想自我并不总是积极的,它有可能掺杂消极的因素,甚至有可能是根本错误的。这是因为社会环境是良莠并存、泥沙俱在的,学校教育环境也不可能是纯净的;而且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选择也是千差万别的。教育者要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正确地看待自我,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个从基本要求来看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从今后发展的可能性来看是高尚、卓越的理想自我,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道德自教能力,并发展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道德终身自我教育。

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类型来看,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运动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积极统一。个体树立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自身发展实际的理想自我,就会积极地调动自身的潜能,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完善现实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达到统一。而且会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运动中,一方面完善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迈进,另一方面又根据现实自我的发展状况和社会要求的不断变化,调整和修正理想自我,力求达到两者积极、动态的统一。第二种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妥协统一。个体树立了理想自我,但在改善现实自我的过程中,或因理想自我不切合实际,或因遇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困难挫折,使得理想自我难以实现,为消解矛盾、苦闷、失望和消极情绪,往往会选择放弃理想,安于现状,消极处世,得过且过。这是放弃理想自我以迁就现实自我的自我妥协。第三种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虚假统一。个体缺乏对现实自我的清醒认识,狂妄自大、自命不凡,以主观臆想代替客观现实,通过对现实自我的过高评价或虚妄的判断,获得与理想自我的虚假统一,则会沉浸于自我陶醉之中过着虚幻自足、不思进取的生活。第四种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消极统一。个体形成的是与社会发展要求相背离、因而得不到社会认可并且最终也难以实现的理想自我,个体为实现自己的所谓“理想”,往往会做出有违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但个体仍执迷不悟、顽固不化、破罐破摔,在消极抵抗社会规范、正面教育中获得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因此,教育者要密切注意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对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进行及时有效、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介入。

要提倡、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积极统一,并为他们树立先进典型,提供模范事迹,形成方法指导,营造支持氛围;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妥协统一的大学生,要看到他们身上潜在的改善自我的积极愿望,引导他们调整目标,转变心态,培养能力,重树对前途的信心并努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虚假统一的大学生,在及时提醒,打破其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心理状态的同时,要帮助他们寻找差距、发现不足,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目标并付诸行动;对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消极统一的少数大学生,要做到说服与惩诫相结合,正面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人手,引导他们改变原先错误的理想自我,建立健康向上的理想目标并促成其改善现实自我的积极行动。

三、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发展过程

学生道德自我教育从其发展来看,主要体现为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自我意识上的心理体验及实践过程。具体体现在认知方面,就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体现在情感方面就是自我体验、自我激励,体现在意志方面就是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体现在行为方面就是自我训练、自我践行。

1.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身道德品质、个性特点等方面的感知和分析。自我认识是以直观感觉和外部观察为起点,运用理论思维和逻辑抽象,达到对主体本质的认识过程。自我教育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只有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感知、觉察、思维、分析这样的自我认识活动,才能形成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的分化、差异、矛盾和对立,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自觉塑造、积极完善的自我教育过程才能开启和进行;只有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认识是全面的、客观的,才能为正确的自我评价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自我评价,是个体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或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原有的价值取向或外在的价值标准对自我所作的总结性判断和评估。自我评价的正确与否,并不是看主体自我单方面形成的结论,而是看主体自我的判断是否与客体自我一致或基本一致。自我评价有四种类型:与客体自我相符合的自我评价(有自知之明),高于客体自我的自我评价(自视过高),低于客体自我的自我评价(自视过低),与客体自我完全颠倒的自我评价(倒错自我评价)。显然,只有与客体自我相符合的自我评价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推动个体开展正确的自我教育,而其它的自我评价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甚至将个体自我教育引入歧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生的真谛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辩证地评价自己,才能发现差距、明确不足,确立改善现实自我、实现理想自我的奋斗目标,由此激发自我教育的愿望、需求和动机,并转化为自我教育的积极行动。

2.自我体验和自我激励

自我体验,是个体在自我意识过程中形成的情绪体验和情感态势。情绪体验往往是即时的、情境化的,而情感态势则常常是相对稳定的、长期的。个体在自我意识过程中,总有一种或几种情绪处于主要的、经常出现的,甚至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如自尊、自信、自满、自卑、自贬等,这就形成了个体对自身的主要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个体对自我的情绪与情感体验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个体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时,或者在自我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体验到的主要是抑郁、自责、悲愤、失望、焦虑、懊悔等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个体无法进行积极的、自觉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在正确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与情感状态,成为高校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自我激励,是个体为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目标而对自己的情绪情感进行的自觉调整、积极储备和有效激发。在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不断接近的自我教育过程中,个体会遇到来自客观外在环境与个体自身内部环境的限制所导致的困难、挫折,引发个体的情绪变化和情感反应。这些情绪与情感的变化反应,既有自信、自强、勇敢、节制、奋发等有益于个体调动自身潜能的积极情绪,也有沮丧、悔恨、愤怒、自卑、失望等不利于个体克服困难、调动自身潜能的消极情绪。自我激励的作用和意义在于,个体能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感受和分析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效应和后果,通过自我反省,借助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他人的经验教训,积极自觉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整和改变,做自己情感的主人和有效的管理者。自我激励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还在于,当个体向理想自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个体还会对成功经验进行充分的自我体验、自我享受,这种积极的情绪与情感的积累,是个体进行自我教育重要的情感储备,十分有利于个体强化自我教育的动机、信心和发挥自我教育的潜能。

3.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

自我监督是个体在整个自我教育过程中,根据自己所确立的理想自我目标,通过自我观察、自我体验,有意识地、自觉地、经常地反省、检查、督促、提醒自己的自我教育活动。自我监督既是自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贯穿于自我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是个体进行自我调节的前提和条件。自我教育之所以不等同于他人教育,其中的重要区别就在于自我教育是一种针对个体自身的教育活动,是与充分的、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活动。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贯穿了个体不满足于自我发展现状,自觉确立理想自我目标,主动反省自我、克服内外困难、改善自己品质的意志活动。

自我调节是个体根据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反省、检查和监督,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目标、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转化的意志活动过程。自我调节贯穿于自我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并集中体现在客观的自我评价、有效的自我激励、自觉的自我训练和自我践行之中,是个体改变现实自我、实现理想自我的前提条件。

4.自我训练和自我践行

自我训练是个体为了达到理想自我目标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力、意志和行为训练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个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理想自我目标,通过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并针对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自觉确立能力发展、意志培养和行动训练计划,以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意志和行为品质,为自我践行和理想自我向现实自我的实质性转变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

自我践行是个体将自己良好的能力、意志和行为品质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高的自我教育过程。现实自我是否达到了理想自我的发展目标,个体的自我教育目标是否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都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和反馈。自我践行便是个体在完成自我教育的心理发展主要历程之后,将一个重新塑造的崭新的“现实自我”(预期理想自我的现实化)展现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实现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经受社会、他人和个体自己的评价、监督、检验,以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将个体在自我教育中表现出来的良好思想言行加以巩固,使之成为个体稳定的个性品质和一贯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同时,个体在道德自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通过自我践行得以充分的暴露和呈现,使个体对自我教育的成败有一个辩证、客观、全面的认识,并为下一阶段的道德自我教育活动奠定充分的基础和条件。

在个体道德自我教育过程中,体现为认知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主要承担了自我教育过程中观察者的作用和角色,体现为情感方面的自我体验、自我激励主要承担了自我教育过程中审美者的作用和角色,体现为意志方面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主要承担了自我教育过程中管理者的作用和角色,体现为行为方面的自我训练、自我践行主要承担了自我教育过程中行动者的作用和角色。因此,主体自我在道德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着对客体自我的评价、激励、监督、训练等多重教育和影响,也发挥了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充分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经过个体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训练、自我践行等自我教育过程和环节的相互影响和连续作用,道德自我教育完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过程。但自我教育活动是一个连续发展变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一个自我教育过程的完结即意味着新的自我教育过程的开始,在道德素质某一方面的自我教育活动,也牵制和影响着其它方面的道德自我教育活动。因此,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螺旋式上升的动态、立体的系统工程。因此,新时期高校德育要引导大学生在客观、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确立将社会发展要求与大学生自我塑造愿望相结合、具有现实可能性的自我教育理想目标,并通过积极的自我激励、有效的自我监督和调节,切实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并将自我教育的心理体验过程和结果放人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中,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和修正。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进行恰当的指导、善意的提醒和适时的介入,使大学生在充分自主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自我教育能力,塑造一个全新的、自觉的、卓越的道德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