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语文教学德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把握德育时机,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巧设德育点,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本文从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与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一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可见,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之重要性。
学科渗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重视学科渗透的研究,让教师走出去吸收新知识,学习新经验,才能大大提高各学科教师的渗透水平。
1.移情感悟原则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体验原则,离开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将苍白无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移情感悟,对教学内容的移情感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移情感悟;而学生则是情感活动的主体,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移情感悟,对学习内容的移情感悟,对学习活动的移情感悟,对人生美好前景的移情感悟。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美谈、声情并茂的描绘、启发、点拨与暗示以及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和学识,把学生引入理想的意境,不留痕迹地让学生产生移情感悟心理体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
2.科学化、系列化原则
各学科的教材,都是依据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该学科特有的知识体系编排的,而德育内容只能蕴含于知识内容之中。同一学科不同阶段的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及要求亦不同。渗透要科学化,是说德育渗透要结合教材的内容,渗透的方法要符合本学科的特点,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3.不断深入的原则
教材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认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4.客观性原则
道德规范存在于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戒律、艺术作品等形式中,语文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德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这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即德性。相对而言,道德规范教育更为基础化。道德规范的学习在语文课程中,是体现在对文本也就是文艺作品的学习、鉴赏中的。在语文德育教育中,教师要立足于道德规范教育这一基础性目标,同时,也把德性教育这一高级目标当作德育教育的归宿。
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
英国哲学家赖尔认为:“美德不能单纯通过口授和训练的方式来教。确实,单纯的口授方式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纯自然的知识,通过反复训练也可以使学生习得一些技能。但单纯的用口授或训练的方式是不可能过到学生道德精神的升华之目的的。”
1.挖掘渗透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得天独厚,有其优越性,因为文以载道,入选教材中的画面、课文,本身就蕴含着内涵颇丰的德育因素,闪耀着沁人心脾的育人光芒。因此,教师授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和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整体或局部所蕴含的德育内容、选准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因文释道,挖掘渗透。
教师需要对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挖掘,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渗透,让学生入境、生情、悟道,从中既学到了文化知识,又受到品德的熏陶和感染、得到思想上的教诲,可谓一举两得。比如,我们的教授古诗文的时候,在讲解到陶渊明的介绍时,就可以广开思路,把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事迹,将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作者清廉至高的品德,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时候,也能感受思想道德教育。
2.扩展渗透法
扩展能广泛读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得学生能从疑问转化为知识,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离不开拓展联想。教学沈括的《活板》,可以联想到我国的“四大发明”,说明我国文明早已走到世界文明的前列,只是近百年来由于历史原因才显得落后。在弘扬民族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充满自信地、昂首阔步地跻身世界民族之林,无需自轻自惭。通过德育渗透即可由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情感渗透法
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师运用情感性教学手段,渲染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达成德育目标的方法。比如,在教学《,你在哪里》一诗时,教师可以调动情感教学手段进行启发渲染,做到字字句句扣击学生心弦,把学生一步步地引向情感深处,使学生耳边仿佛响起高亢悲壮的旋律,进入山谷回响、大海呼唤的境界。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感受到总理的高贵品质和伟大价格,进一步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4.架桥铺路渗透法
对于那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较远的文章,要使学生把握其思想内容,教师必须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桥铺路,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及认识水平相沟通。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人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使思想教育的甘露渗入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图画。
总之,德育渗透是要将德育容于整个的学校生活中,使整个学校成为一个道德的环境,通过整个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学生只要在学校生活、学习,就会受到道德的教育。而学校中的学科教学、学校行政、学生管理、各项服务辅助性工作不可能自发的形成良性道德影响的,必须依靠学校的各项制度来规范、协调,使之符合我们道德教育的要求,通过制度建立形成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局面。
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履行“人师”职责,彰显“身正”风范,高度关爱学生,实行民主管理;德育的良策是“情”“理”交融的感化。是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学会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崇高的革命理想、志气和作风,又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将其转化为德育教材,并拓宽德育渗透的思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