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道德教育推动文明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道德教育推动文明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道德教育推动文明

思想教育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适应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的成长的要求的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思想教育课对道德的研究与伦理学对道德的研究相比,在深度上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将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等归纳为《道德概述》来讲述,我以为应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道德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一、道德的概念

道—一道路、道理,引伸为规则、规范、事物的规律。德—一有所得,“德者、得也”。古代德与得相遁,认识“道”的人,内得于已(提高觉悟),外施于人(助人为乐),就是道德。德在过去写法是“德”,人们解释“德”字时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宣就是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关于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这一概念剖析如下:

(1)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道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之中,当一个人独处在孤岛上,孑然一身,不与他人发生任何关系,是无所谓道德的。在动物界也不存在道德问题,不能以善恶进行评价,如猫吃老鼠,狼吃羊不具有任何道德意义。

(2)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恶,所谓“道德”或“不道德”是对某种于他人、社会有益或有害的行为评价,有效的为“善”,有害的为“恶”。

(3)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艺术、宗教等存在着区别,例如通过道德与法律的比较(表一)可以看出,道德具有自身的特征:

(表一)

(附图{图})

(1)道德具有长远性的特征。它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始终。

(2)道德具有自觉性的特征。它不象法律那样靠强制力量来实行的,而是把一定的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道德行为的这一特征是任何其他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所不能代替的。

(3)道德具有广泛的特征。凡有人们生活的地方,道德都起作用,如有的人说:“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领导、难死法院”。这种人的行为在现实中有之,法院无能为力,但这种行为却往往受到“道德法庭”的严励谴责。

(4)道德具有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的特征。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受其他社会因素制约和影响,具有现实性。但它高于现实,有示范作用,它要求人们“应当”如何,通过榜样的力量、理想的人格,引导人们向前看。

(5)道德具有知与行相统一的特征。要实行道德,首先要有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如果没有道德认识,不辨是非善恶,当然不可能谈什么道德行为。但如果知道了道德规范,却没有行动或背离了这些规范,就是不道德,所以道德强调知行相统一,言行相一致。当然,知行统一有一个过程,往往是先知而后行。

二、道德的本质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这是主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性观点有孔子、孟轲“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

(2)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神的启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

(3)旧唯物主义者反对从神出发,而从人出发,反对神道主义,主张人道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自然表现,是人的真实的、健康的“本性”,而恶行、罪过只不过是人性的歪曲。它使道德从虚幻的天国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间,但他们所说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永恒的人性,因而最终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

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和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道德的历史类型和性质,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迟早会引起道德的相应变化与发展。

道德除了受经济基础决定外,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社会因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法律、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其他上层建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和民族传统习惯等。

三、道德的功能

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对这种能动作用的夸大或贬低乃至否认都是错误的。因此,要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一种是“道德决定论”(或称“道德万能论”)。

“道德决定论”者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孟子说过:“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把道德的作用看成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所在。荀子亦有相类似的看法,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所谓的“礼”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显然,荀子把“礼”看作是修身、成事、治国之根本。欧洲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夸大道德的作用。他们否认阶级斗争,试图用道德的手段,特别是用“爱”的说教,一方面劝导富人于穷人仁慈,为人类作出牺牲;另一方面劝导穷人忍让,在物质利益上知足,空想“爱”能化干戈为玉帛、阶级对抗的社会能得以改造,社会主义理想蓝图就会变成现实,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主义的。

另一种是“道德无用论”。

“道德无用论”者贬低甚至根本否认道德的能动作用。中国先秦的商鞅,可算作代表,商鞅认为道德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梯”、“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称为“六虱”。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费利持有类似的观点,主张执政者只管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根本不必顾及什么公正和道德。十九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鼓吹权力意志决定论,主张靠个人权力无限扩张,以征服世界。认为道德在弱肉强食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完全无用的,至多也不过是弱者为了反对强者而提出的借口而已。这是道德无用论的极端形式,是一种与人类为敌的法西斯理论,曾被希特勒奉为至宝,也为我国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实际遵从,他们把党纪、国法、道德都视为条条框框,一概予以横扫,肆逆十年,给社会造成了深重实难。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否认道德作用的理论完全是错误的,是违背人的理性,违反社会利益的一种异端邪说,应该予以彻底否定。

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归纳起来,道德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

1.认识功能—一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2.调节功能—一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3.教育功能—一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4.评价功能—一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5.平衡功能—一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道德起源及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

1.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源论(亦称“神启论”)。我国的孔子认为“天生德于予”,把道德起源归于天;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家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证陷害他人,不贪不义之财等);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饭酒)说成是上帝神明对人的启示,后来,成为宗教的道德戒律,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2)心源论(或天赋论)。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规范不是后来形成的,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德国近代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趋乐避苦”的天性。快乐的有益的是善,痛苦的有害的是恶,善良是从本性中产生的,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庸俗进化论。德国的思想家考茨基从动物的本能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爱”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动物本能的演化,这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说法。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1)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劳动和简单的交往。原始社会的人类,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本身能力低下,不得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谋取物质生活资料,也不得不以平均分享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来维持群体活动的生存。这样人们之间客观上便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交往和关系,由于劳动和交往,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为了协同劳动中的行动,交流彼此的感受,保持群体内应有的秩序,从而产生道德的萌芽。

(2)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劳动分工,分工使个体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提高了,从而逐步意识到个人的存在,自我意识增强了。而社会分工和交换又加强了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并随之出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整体之间的矛盾,这就必然产生调解这些矛盾的自觉要求,于是逐步产生了维护整体利益的义务观念,产生了义务和权利之类的道德意识,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3)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使道德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由于生产的发展,使劳动有了剩余产品,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份人有可能靠另一部分人提供的剩余劳动产品维持生活,自己不再从事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他们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集中和概括,形成较系统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使道德成为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

二、道德的历史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与之相适应,道德可划分为五种历史类型(表二)。

道德历史类型(表二)

(附图{图})

注:柏拉图根据“善的理念”提出“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公正,智慧就是最高美德,是少数统治阶级治理人的知识;勇敢是保卫国家的武士的美德,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勇于牺牲;节制是一般贫民的道德品质,要服从统治,即欲望服从理性,理性控制欲望的状态;公正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面执行一种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职务,如安分守已,如孔子所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三、道德的继承性

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道德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道德在发展中又有历史的联系,因此道德存在着历史继承关系。这种继承关系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上剥削者、统治者之间,由于经济地位、政治思想和文化意识都是处于支配地位,从他们的阶级利益中引伸出来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一脉相通的。

2.被剥削者在各个历史时期阶级地位相似,由此而引伸的道德范围相通,如反抗性、地位平等的道德理想等。

3.社会公德。处于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的各个阶级形式最简单、最起码的共同的生活准则,如交通安全、环境卫生,勿偷盗等。

4.剥削阶级在上升,革命时期的进步道德为新生阶级所继承。

道德的继承,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批判地继承人类道德的历史遗产,摈弃其槽粕,吸收其精华,在摈弃过程中包括着必要的肯定,在吸收过程中包含着必要的改造。

道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经济基础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有滞后和超前两种情形。一般是旧的道德观念不可能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立即消亡,以至变为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严重障碍;另一种是在旧的经济基础根本变革之前,由于内部新型经济关系的发展,逐步产生新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经过先进思想代表人物的概括,可以形成适应新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这些道德观念伴随着先进的政治思想的传播,成为变革旧经济基础的先声。例如西方资产阶级在封建势力手中夺取政治权的革命时期,就首先对中世纪的宗教伦理思想和禁欲主义道德展开长时期的猛烈批判,又在政治变革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加速了中世纪封建道德的沦丧,促进了本阶级以利已主义为基本原则的道德体系的形成。又比如中国1919年爆发的“”,它揭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在它爆发前,以1915年《新青年》创刊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就把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作为重要内容。今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商品经济新秩序正逐步建立,道德观念不断更新。我们要坚持把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作为唯一的道德评价标准,批判阻碍社会进步的旧道德,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历史遗产,支持、传播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新观念、新道德,推动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