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德育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自我意识是个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客观事物关系进行认识时所产生的一种意识活动,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依据,对个体人格的形成、道德行为调节、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和自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必须讲究受教育者自我意识的启发和诱导,充分运用自我意识的形成理论,以提高德育的实效。由于高中生刚进入青春期不久,又适逢求学过程中的分化和转折,个性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肯定会有全新的发展和变化。如何正确地培养和发展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以造就他们的健康的个性和心理,本文就我班级实例中对学生自我意思的培养作出了简要阐明。
一﹑以发生在我班关于自我意识实例的简述
这天我刚好在自己的班级里坐班,进入教室,我发现情况有点异常:教室里异常安静,而且前排的日光灯没有像平时那样打开,讲台前呈现出较昏暗的光线。当时,我并没在意,随手打开日光灯,顿时引起一片骚动。我抬头一看,发现一副不协调的场面:一张摆满书本的课桌孤零零的放在讲台旁边,而在第四组,却有四位同学可怜兮兮的挤在三张桌子上。我向其中一位同学了解情况,他只简单的说,正好轮到这个星期换位子,由于上晚自习了,所以就来不及换位子。当时,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太正常,因为我们平常两个星期换一次座位,换位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星期天的下午,而这天我校正好补上星期四的课,我考虑到可能确实是时间关系,就没再追究这件事,像往常一样坐了下来。
也许是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培养出来的一种敏感吧,直觉告诉我,此事没这么简单。而且,种种迹象也表明不太正常,比如,开灯前异常的的安静、开灯后的骚动、昏暗的光线,还有同学们跟平常不一样的、过于严肃的、对立的面部表情,等等。于是我悄悄的请班长出来,一了解,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原来是,出于种种原因,有些同学不愿意换位子,这样,一部分同学要换,一部分同学不愿换,形成了僵持的局面。于是,就出现了我进教室看到的那幅不协调的场面。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件极平常的小事,但我觉得可以利用这件事对同学们进行一次如何正确理解“自我意识”的教育,现在的学生给我的感觉是,个性太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可能会养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不顾大局等许多制约他们发展的缺点。于是,我临时决定将周二的班会课换一下,开一个简短的班会。
我先问哪些同学不愿换位子,然后请他们陈述理由。当时,有七位同学举手表示不愿换位子,其中A、B两位同学的理由一致:只有一个星期就考试了,换来换去太麻烦。生C(坐在中间的女生):中间两组的位置比较好,旁边靠近窗户的座位夜间虫子较多,也容易分散注意力,且有时面壁的感觉不好,所以不愿意坐到边上。生D(坐在第四大组的男生):旁边的位置靠近窗户,夏天较凉快。生E(坐在中间前排的女生):旁边前排座位反光较厉害,看不清黑板上两边的内容。
七位同学都陈述了不愿换位子的理由,表面听起来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一推敲,理由都不充分,因为他们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而忽略的他人的感受。当时,对七位同学的理由我都一一作了答复:对于A、B两位同学的理由我表示能理解,也能接受,但换位子涉及到全班同学,必须征得大家同意,如果大家都同意的话,我也没有任何意见,否则,还得遵照班级的最初约定——两星期轮流换一次;而C、D、E几位同学的理由合情但不合理,我表示能理解,但不能接受,他们基本上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的。其实,我知道肯定不止七位同学不愿意换位子,一定还有更多的同学和理由。不论有多少同学,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只想到了自己,过于强调自我意识。
二﹑针对此实例,我们教育者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意识
1)首先,我肯定他们的自我意识。
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知识的增多、社会交往的复杂,他们自我意识进一步得到发展。在自我认识方面已由小学、初中阶段借助家长、老师的帮助,转为以自己为主体来认识、评价自己;在自我态度方面,他们也有了明显进步,不再盲目听从别人的议论,能够认识自己,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这说明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正是他们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作为老师,我为他们的成长而感到高兴。同时我告诉他们,这仅仅是自我意识的最低级阶段。如果自我意识只停留在这个阶段任其发展的话,就会养成一些恶习,严重制约自身的发展。
如: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不顾,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服从于他,只要别人和集体照顾,不讲纪律规则,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却不愿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服从他人及集体。心目中充满了自我,却唯独没有他人。其问题就出在自我意识过浓,走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或者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这种自我中心意识,于己是极为不利的,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也影响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致被人厌恶、瞧不起。由于一门心思都放在蝇头小利的追求与意义不大的个人得失上,没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因而也不可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试想想,谁愿意与这样的人长期作共事或终生为伴呢?
2)其次,重在育人。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觉得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耐心教育,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向良性方向发展,也就是自我意识的高级阶段,做到悦纳自我、超越自我、消除自我中心。要做到这些并不困难,但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改变自己的认识,要有积极主动的意识。如何才能逐渐克服这种自我中心意识呢?我对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建议:
(1)正确地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人类从古到今一个永恒的话题,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培养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能对自我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就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找准自己在现实环境中的位置。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建立自信的我。独立、稳定地认识自我,避免盲目地接受他人的暗示和对权威、群体性心理的完全依赖,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好的或是坏的,成功的或失败的,要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乐观开朗,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既不消极回避自身的现状,自欺欺人,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自己,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从而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建立有独立的意志的我。
(2)有效地控制自我,学会思维和心灵转换
有效地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缺乏自我控制意识的人将是一个情绪化的、缺乏承受力的、一事无成的人。因此,每个人都应提高自控能力,培养健全的品质,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使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统一。如果人人心目中都只有自我,只顾自己,而忽视他人的存在,那么,事实上人人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以求理解他人,并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3)要正视客观现实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欲望与需求,也都有其权利与义务,难免会出现矛盾,产生冲突,不可能人人如愿。这就要正视客观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在必要时做出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有时候,舍掉的可能是利益,但你得到的却是宁静的心境和宽阔的胸襟,而这些则是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你将终生受益。
(4)加强自我修养
自我中心意识的不现实性,不合理性及危害性。引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与言行。正确评价自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接受纪律的约束。把自我利益的满足置身于合情合理、不损害他人的可行的基础之上。做到把关心分点给他人,把公心留点给自己。
三﹑实例中德育教学对自我意识培养的效果
在跟同学们说了这些后,我不仅没有批评这几位同学,而且对这几位敢于陈述自己观点的同学给予了及时肯定。只是让他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做种种假设:如果他(她)们这两个星期正好坐在他们不愿去坐的位置上,将会有何想法?如果他(她)们是班主任,看到一贯紧紧有条的的座位坐得落七八糟,不利于管理,将怎么办?如果班级的班规纪律因为种种原因,大家都不遵守了,怎么办?如果他(她)们是授课老师,一贯熟悉的名单,突然一下子跟同学们的座位对不上号,上课请同学回答问题时,张冠李戴了,怎么办?……希望他们通过这些假设,进行换位思考。
讲完这些后,我有意识的离开了教室,目的是让同学们有一个思考转化的过程,也给点时间让他们相互交流一下。当然,我也想给自己一个时间,考虑如何善后,也就是说,如果同学们还是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仍然处在对立情绪中,怎么办?说实话,当时自己也很忐忑不安,对这节临时班会课的效果很没把握。因为这不仅是突发事件,而且,我所讲的内容也没有精心准备,都是临时随感而发的。
第一节晚自习很快就下课了,第二节课我进入教室的时候,迅速的扫了一眼全班同学。当时,我真的很感动,因为我发现同学们的座位都按原来的要求换过来了,更让我欣慰的是,我又看到了他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轻松的表情。说真的,那一刻我很感谢同学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对我的教育给予了肯定,使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时候我想,其实我们的同学是非常可爱单纯的,平常我们在对待学生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就采取一些粗暴过激的言行,只要我们稍稍冷静一下,多一点耐心和爱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就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回报你,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无形资产和财富。
四﹑对于自我意识教育的思考
通过实例中自我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发现,要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我认识,把自己的自我意识从低级阶段深化到高级阶段,在今后的生活中正确处理好个体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尤其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愿望。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更重要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交换思维和心灵的位置,逐渐完善自我,做一个有高尚人格的人。
相信,假以时日,倘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好地接纳自己,那么,我们也就能很好地在德育教育工作上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