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外中小学道德教育特点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日本十分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教育内容与要求体现在中学和小学的教育指导要领中。日本中、小学教育指导要领是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具有权威性的教育法令,是学校和教师必须遵循的法规。这里我们仅从日本现行的中、小学教育指导要领中的道德教育大纲与教材方面,介绍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
一、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大纲有很大的一致性。
首先,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大纲,在文章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都由目标、内容和计划要求三部分构成。其次,小学和中学道德大纲在内容分类及制定计划的要求方面,都是一致的,所不同部分只是道德课的目标及内容项目。从中、小学大纲上可反映出,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紧密衔接。
(2).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都注重行为指导。
(3).小学与中学的道德教育内容既有统一的范围又有明确的不同层次。
(4).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都强调联系学生、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使得具有权威性的大纲既有相对的统一性,又有很强的灵活性。
(一)道德教育目标、要求与内容的贯通一致,使小学与中学的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衔接性。
日本中学和小学道德教育大纲的目标部分,都分宏观的道德教育目标和具体道德课的目标两部分来论述。大纲在道德教育的宏观目标的论述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提出:以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的根本精神为基础,培养适应于日本社会发展的道德。在论述具体道德课的目标上,中学的目标在小学大纲提出的“通过丰富道德情感、通过提高道德判断力和提高道德实践的愿望,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自觉认识人生”,以表示出对中学生提高了教育水准和要求。
在教育要求方面,中学和小学的道德教育大纲都强调道德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要联系各学科教学、特别活动及学生、学校、社区实际。例如:中、小学大纲都提出:“学科及特别活动与道德教育密切结合,有计划地、发展地,给予补充、深化,综合地丰富儿童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力”。由此可见,各学科教学和特别活动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日本学校的特别活动,是通过集体活动使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个性。特别活动的内容包括:年级活动;儿童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教育活动(如仪式、学习展览活动,健康、安全、体育活动,远足、集体住宿活动,劳动、做贡献活动等)。
又如:中、小学道德大纲在制定教育计划要求部分,都同样地指出:对学校制定的整体性的道德计划和道德课的计划,都不能认为是固定的,应当具有弹性。这就强调了计划要与实际相结合。并同样地具体规定:整体性的道德计划,要在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中,考虑学生、学校、地区实际状况,设立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目标。与此同时,必须表现出道德教育内容与各学科及特别活动的联系,和考虑与家庭、地区、社会相适应的方法;道德课的年计划,要以整体性的道德计划为基础。同时,课的计划要体现出与各学科及特别活动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安排各学年的指导内容时,还要考虑各年级之间的衔接。
内容部分,中、小学大纲也是在相同类别基础上,依据中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提出内容项目。
注重德育的衔接,使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过程,成为一个有较稳定的、明确的目标;并有明确范围的、有序的教育内容;以及要求比较一致的教育过程。这种有较稳定目标的,有统一计划要求的,能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与指导,必然有利于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道德信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道德教育注重行为指导,使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日本对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注重行为指导,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分类和教育内容的项目上。现行的日本小学、中学道德大纲内容部分按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关系上的行为方式分类如下:(1)与自己自身的关系;
(2)与他人的关系;
(3)与自然的关系;
(4)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我们知道,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现为道德品质,也称品德。品德具有外在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道德行为才使道德品质具有社会价值。道德教育,是把一定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主要是一定社会关系的道德行为的准则。它是通过受教育者形成内心信念的基础上,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态度和行为的限制。人们生活在自然与社会中,必然要与之发生各种关系,并会表现在受思想支配的行为上。人与人之间的品德差异,首先反映在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关系上。日本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抓住了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将道德教育的内容从行为方面给予考虑,按道德规范中的关系分类,使其内容范畴既合理又简明,并易于理解和检查。
我们认为,道德概念对学生来说,尤其对小学生来讲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从以上四种关系上的表现来划分,易使学生将较抽象的概念,从较具体的行为方式去认识和理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道德概念,而且,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晓之于理,去见之于行。另外,品德差异也常以行为方式在以上四种关系上表现出来。由于行为是可观察的,那么,就可依一定的标准,对可观察的行为进行评判。行为的可显性,易使评价比较客观,并容易被评价者所接受,进而使被评价者的认识更为自觉。这种良性引导与循环,无疑,也有助于不断地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
总之,对中小学生注重行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道德教育,不仅使学生受益终生,从个体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来看,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三)中学和小学生道德教育内容既有统一性又有层次性。
品德的发展是依不同的心理发展、教育、环境等因素而呈现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等级。从教育的角度讲,对不同年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与要求层次化、序列化,是道德教育科学化的体现。日本中小学生道德大纲也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它具体表现在:中小学道德大纲的内容方面,既在类别上相同,以表现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统一性;同时,又依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要求的内容项目,并注意各年龄段的衔接,以表现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层次性、衔接性。
例如:在与自己自身的关系这类教育内容中,对中、小学生都要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努力、追求上进、诚实、勇敢等基本品质。但大纲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的具体内容项目及要求则不同。
一、二年级有四个方面。即:
1.注意健康、安全,爱护物品和钱,整理身边周围的东西,不任性,生活有规律。
2.对自己的学习和应该做的事,要认真去做。
3.认为是好的事情,就做下去。
4.不说谎话,不胡闹,直爽、轻松、愉快地生活。
三、四年级有五个方面。即:
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适度地生活。
2.做事前,很好地思考,有了错误,承认并改正。
3.自己决心要做的事,坚持做到底。
4.认为正确的事,勇敢地去做。
5.正直、开朗、精神饱满地生活。
五、六年级有六个方面。即:
1.总结自己的生活,考虑节制地、适度地生活。
2.确立更高目标,有理想、有勇气,遇到困难不沮丧,努力奋斗。3.珍惜自由,用纪律约束自己的行动。
4.诚实、开朗地,愉快地生活。
5.不断地追求新事物,使生活更好。
6.知道自己的特点,改正不足,发挥长处。
对初中学生提出以下五个方面。即:
1.形成好的生活习惯,调节适度,能身心健康地生活。
2.有更高目标、有理想、有勇气,有踏实地干到底的意志。
3.重视自律精神,独立思考,具有责任感。
4.爱真理,求真实,期望实现理想,展开自己的人生。
5.总结回顾自己进步的同时,发展个性,以求充实人生。
从以上可以看出,日本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内容是整体化和序列化的,他们既有较强的统一性,又有明显的层次性。
二、日本道德教育教材既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注
重以情感人。
日本的教材由文部省审定后,学校自由选用。为使教材得以通过和广为使用,编写教科书时,在认真执行大纲各项要求的同时,在选用资料和编写方面还十分注重学生特点。以《日本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教材为例,就有如下特点:
1.文章简明易懂。有些还是选自于学生中的优秀作文。
2.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教材选择的内容关联到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教材形式有论说文、故事、诗歌、寓言故事等。
3.内容接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许多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见得到的,甚至于学生自己也经常处于这些事情之中。
4.教材不仅有教育性,还注意了趣味性。文章语言、插图等方面具有儿童特点,使教材可读性高,令学生喜爱,并易于接受。
5.文章注重以情感人、育人,寓理于情感之中。
例如:六年级道德课本中,以爱家庭为目的的教材《母亲的化妆》一文,是一篇小学生的优秀作文。作者是一位农家子弟,作者从见到给病故母亲送葬前的整容化妆,联想到母亲生前因家庭生活所至从未化过妆(在日本化妆是女性十分喜欢并经常做的事)。作者在回顾母亲在生之年,是怎样地不考虑个人享受,每日为家庭生活不辞劳苦,勤俭地操持家务,将全部的心血与精力给予孩子和家庭时,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感激之情。文章感情真挚,十分动人。
另外,从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指导书上还会看到,教育指导上也是抓住文章动情之处给予引导。例如,指导书上针对作者对母亲日常生活的回忆与描写,父亲的话语,作者的感想等地方,指导要点上提出:母亲的伟大表现在什么地方?父亲说的话又是何意?作者的感受之处在哪?等,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情或语言,理解父母之情;激发热爱父母、感激父母之心;体会家庭的温暖。此外,指导书还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如,提出:你认为有这样的父母是否幸福?何时有的这种感觉?想一想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做的;想一想自己为家庭能做些什么?等等。最后,指导书上还对学生提出实践要求。即: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在感谢家长的同时,也要为家庭的幸福出力。
通过以上对大纲与教材的分析,使我们感到日本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比较注重通过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并且在行为指导的过程中,注重以情入手。通过感化学生心灵,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健康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实现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