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学德育工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理论假设与操作定义
(一)理论假设
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与超越,其标志是制造并使用工具。伴随着这种创造,“人的意识”不断增强,选择和改进是“意识”烙在工具制作上的人的痕迹。从第一把石斧开始,在经过无数次的打制和使用试验后,人必定能选择最适合的动作方向和动作力度,能选择最坚硬的石头作为打制的材料和工具,并不断改进打制的程序,这是最原始状态的“工艺”。而脑神经元已经相当发达的猩猩,即使它也可能偶而拣起地上的石头来敲坚硬的干果,但它的动作完全没有“工艺”意义。如果说动物的这种生存本能也可以称为“生产”,那么,“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1]
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也包括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工艺”,工艺凝结着预前、优化、能动等“人的意识”。人类进行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选择(即使是最早的石斧),使“人的本质”一方面对象化为人工自然,一方面积淀为工艺文化。后者给社会的多层面、多领域以深刻的影响。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精神生产部门,工艺的推动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工艺的进步带来产品的优化甚至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科技界、企业界的共识。这一认识很快也移植到教育界,本世纪60年代末,教学技术依托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教育工艺学诞生了。
中小学德育工艺属于广义的教育工艺学范畴,和后者有着共同的理论依托:工艺进步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德育的工具、手段方面借助于现代科技,改进施教技术手段,对于提高中小学德育效度,是有正向作用的”这一表述应该是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的组成部分。
之所以说是“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乃是因为以上分析的仅是“德育工具系统”,仅是“技术性考察”。由于德育的主体与对象都是人,德育工艺要研究人的“产出”(表现为人的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物的产出;不是完成一个工件的制作,而是完善一代灵魂的塑造,因此,如果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只作工具性、技术性思考,不仅是不够的,而且是有偏颇的。
任何凝结了先进科技的教学工具(媒介)都代替不了教师的讲授地位。整个德育以至某一德育教程的实施和完成,都离不开施教者教学语言传递和人格魅力的影响。即便是教学技术媒介的设计与运用,也反映了施教者的匠心和情意倾向。施教者的素质(尤其是道德、审美、心理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德育的效度。
无论是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还是德育实际工作的经验,都表明一个规律:要打通受教者接受德育信息的心理通道,往往需要情意手段。工具意义上的技术手段(不是心理技术)无论其科学性如何严密,在情意领域却常常会一筹莫展。何况,德育对象在自我教育层面同时是德育主体,其主体选择、适应和享用功能往往受主体情意的强烈支配。因此,德育工艺不能简单称作德育技术,它是在现代科技介入德育领域的同时仍然不失去教育机智、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感应的德育方法系统。工业技术领域的工艺学理论,一旦给予德育工艺假说以技术论、工具论的影响,就必须同时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的改造,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上、从工程与心理的结合上、从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上规定德育工艺的理论构架和实际操作。
综上所述,我们这样来表述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在中小学德育目标被正确设定的前提下,如果运用先进的德育工具和技术辅助德育施教,并运用情意手段打通受教者的德育接受心理通道,努力提高德育施教技艺水平,设计完善的德育工艺,改善传统的德育方法,以形成最优化的德育操作系统,就能大大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效度。(二)操作定义
中小学德育工艺,可以概括为“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德育效果的具体操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施教过程中,就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德育手段的现代化乃是现代社会德育的必然要求,它既包括工具的现代化,也包括用现代思维及现代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方法论来指导现代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现代中小学德育问题。
作为操作应用研究,中小学德育工艺关注德育过程中所有影响德育效度的参与要素。教育工艺学把其研究对象划定为“教材与教具的构成与功能”、“教授者的构成与功能”、“学习者的构成与功能”三项[2]。其操作模型大致如下图:
(附图{图})
这一模型图式基本上反映了教学(教育)流程的大致面貌,揭示了教学(教育)的一般规律。它已把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操作定义中最重要的变量都描述了出来,变量之间的关系也解析得非常正确。但是,它还没有能涵容教学(教育)操作流程中参与作用的所有要素。我们的研究认为,德育施教过程中发生着重要作用的变量,除了施教者、德育媒体、受教者以外,还有德育情境和德育程序。
德育情境是德育实践赖以发生、运作的物质基础(时空)和德育施、受双方在德育过程中必然发生的情感与意志乃至人格互相感应的结合。无论何种德育活动,特定的时空因素、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情绪,都会影响德育效度,或使其得到强化,或使其受到削弱。特定的德育情境会使受教者的德育接受心理受到影响。研究情境对德育的影响,既可从硬环境的作用,亦须从软环境的作用来考察,考察人际的相互作用,施受双方的情意互动。总之,在德育施教过程中,德育情境这一操作要素从开始到终结,即作为背景,又作为工艺环节,发挥着“场”和“力”的双重作用。
德育程序是施教者为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德育对象、内容、要求,整合参与施教的所有要素,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设计并实施的德育活动的方式与步骤。德育程序的设计与实施,能对德育过程进行有力的制导和有效的调控。它的运行在施教者德育机智的辅助与补充下,使德育活动既“顺其轨”又“畅其流”。因此,德育程序必然是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视野里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我们把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操作定义概括为:中小学德育工艺,就是在德育目标确定以后,从追求德育效益出发,研究施教者的构成与功能,研究德育媒体的构成与功能,研究受教者的构成与功能,创设使德育信息达到最大可纳量的德育情境,设计并实践能达到最大德育效果的德育程序,通过整体的、全程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操作,形成能达到最大德育效度的方法、工具系统和教育技艺流程。
二、研究过程及内容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课题在进行了调查研究、培训教师、组织研究队伍、设定子课题项目等一系列准备以后,于1991年底正式开题。我们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将课题建设向前推进。
(一)理论研究
1.广泛借鉴,完善理论体系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虽然可以从教育工艺学中汲取理论营养,但由于教育工艺学本身十分年轻,其理论建设尚需不断补充、丰富,因此,我们从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家的实践和论述中挖掘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德育方法,从国外道德教育家的实验和研究中考察操作模型,梳理若干德育施教中的工艺范例,加以分析、提炼,结合中国特点,形成我们自己的工艺理论素材。另外,我们尤其重视当今我国中小学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改革探索,分析他们的成功做法,归纳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而探寻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律,建构我们自己的中小学德育工艺理论框架。在借鉴考察中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和西方哲学一样,西方道德教育崇尚理性,注重分析,强调科学精神,其德育操作研究的实证色彩浓烈;现在,国外德育工具、设施、教学手段的科技化水平较高。这些特点为我们确立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效率原则、最优化原则和预前性原则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东方,特别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崇尚感性,注重整体,强调人文意趣,其德育操作的审美色彩、情感色彩浓烈,在创设德育情境方面有独到、深刻之处。国外德育工艺中的情境,往往是“问题情境”,即向儿童提供道德实际情境中的问题,借此训练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而中国传统的德育情境,则是浸染着施、受双方情意,负载着德育信息的“德育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重视施教主体的资质、修养,强调“身教”。中国传统道德还极其重视情感与人性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它既体现为一种道德教育思路,道德教育理念,又表现出道德教育的一种操作样式。”[3]这些特点为我们确立中小学德育工艺的整体性原则及用人文精神改造工艺,避免单纯技术化倾向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3)现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应该汲取中西方德育技艺中的各自长处,其德育工艺研究既注重科学实证意义,又注重人文精神取向,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这一理论认识,对于形成中小学德育工艺的理论假设与操作定义(如前所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2.确立工艺原则,规范控制实验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多数属于行动研究。由于这项研究的特殊性质,其变量控制不可能在严格的“实验室”状态下进行,基于此,总课题组对子课题组采取“准则控制”方式,研究设定中小学德育工艺原则。
(1)可操作原则
德育工艺研究特别关注操作性、应用性,更多地在德育具体、微观的方面进行研究,在行动上、做法上进行设计、选择与实施研究,而不作经院式思辩。中小学德育工艺遵循可操作原则,一方面规范课题研究始终在操作层面展开,避免研究范围的宽泛;另一方面,要求在工艺设计中,决不能脱离实际,而要从中小学现有的德育工作基础出发,在开发德育的硬、软件,完善一系列德育基础设施、工具等建设时,做到因地、因校制宜,土洋结合,追求操作效果,既不能等条件尽善尽美才有所作为,也不能不顾条件限制好高鹜远。
(2)整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忽略德育的任何一个要素和任何一个环节。系统论的“木桶原理”在中小学德育工艺中同样适用:德育工作的效度,往往受那些“短板”——相对消极的、有缺陷的甚至产生负效应的因素影响。只有所有参与德育过程的各工作要素整体优化,方能取得理想的德育成效。整体性原则体现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全员育人机制、全课程领域,还体现于中小学德育的施教区域范围的广泛性和整合性,即在经常、普遍的联系中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合力。
(3)预前性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着中小学德育工艺的能动性。讲求“工艺”的德育,必定十分讲究设计,尤其是可以有所准备的、较为规范的德育施教过程更是如此。即便是随机出现立即需要进行德育施教的问题,预前性原则也要求施教者运用教育机智,调动平时积累的德育施教经验,立即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处理意向和调适机制来解决突发、偶发事件或问题。是不是有预前意识,也就表现了是不是真正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是体现了人的自主自觉的意识活动。
(4)最优化原则
追求最优化是工艺最基本的精神。换一种表述,德育工艺完全可以称作“德育最优化操作”。最优化原则,首先体现在对德育工作的操作设计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设计会有所“损耗”,最优化设计与操作损耗成反比,即设计的优化程度越高,则损耗率越低。最优化原则还体现在德育工作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德育施教过程不仅是技术性的规则复现过程,更是艺术性的创造工作过程。最优化原则要求整个操作是一个精心实施的过程,是一个相机调控的过程,要求特别重视反馈、即时评价和适时矫正。最优化原则还体现在对德育工作的自觉总结上,按照工艺精神组织的德育活动,应该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逐步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不断筛选,不断积累,再在新的实践中不断验证,形成较为稳定的工艺模式。以上所列四条主要的中小学德育工艺原则和其他教育原则,如序列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反馈—矫正原则等一起给予“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各子课题实证研究以指导与规范。理论研究在这一方面也不断发展、完善。
(二)实证研究
1.中小学德育工艺是实际操作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实证。在实证研究方面,5年多来,我们10余个子课题研究项目承担学校(或单位),在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同时推开,坚持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创造、积累了大量德育实际操作经验,不少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范式,给予中小学德育工艺这一应用研究以强有力的实证支撑。
下面是子课题研究项目一览表:
(附图{图})
2.把课题研究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与德育整体改革紧密结合,使我们的研究既从德育实践中获取永不枯竭的事实之源,又为德育改革注入科研的生机与活力。
第一是德育队伍的优化。
开题之初,我们即通过报告会、科研读书班、小型交流研讨等活动,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德育工作任务和课题规定目标的实现。
许多子课题学校,将校内德育队伍重新调整:班主任、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团队干部等多条德育工作“线”,统一由新成立的德育处管理,形成了德育主体的工作合力。
我们注重社区教育中德育主体的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员、总参离休干部王遐方,多次接受我们邀请,到子课题承担学校做报告数十场。“南海守礁王”、解放军某部参谋长龚允冲,将在祖国南疆飘扬过的五星红旗赠给家乡教育部门,我们组织千名中小学生在1996年10月1日举行广场升旗仪式。平时,我们请法院、检察院干部到学校做法纪报告,请宣传部领导到学校做形势报告。通过一系列活动,使社区德育力量整合进学校德育队伍之中,发挥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主体,在新形势下同时又是受教者(通过教育父母来教育学生)。许多学校的家长学校坚持数年,课程建设完备;另外,家校结合,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教育合力,形成特色,成效显著。
第二是德育课程建设。
加强主导性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建设,是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一方面抓教材建设,编撰《南通德育人文景观》作为地方乡土教材,还补充若干思想政治课、交往课教材等。另一方面抓教法改革,通过组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总结出实事求是说真话、理直气壮讲真理、师生互动融真情、务求实效显真功等原则与方法。
加强辅助型、濡染型课程的德育结合与渗透,各学科均坚持“双纲”(教学大纲、德育大纲)备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求自然渗透和有机结合;所有子课题承担学校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育人的良好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德育格外讲究知行统一,因此加强活动课程是我们课程研究的重要方面,各校创造出许多新颖的活动形式。总课题组则抓综合型大型活动。如组织1995年度优秀中小学生代表赴京参加国庆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活动。这一活动通过观看升旗仪式、在国旗护卫队军营一日生活、拜访老红军孙毅、参观圆明园遗址和芦沟桥等,使学生在短短几天里受到深刻教育。再通过他们回来后的辐射作用,造成更大范围的教育影响面,可以说是一次大投入(财力、精力)换来大回报(受教面大、受教效果强)的成功尝试。
第三是德育媒体、工具和基地建设。
除了上面说到的印刷媒体(教材)外,声像媒体、计算机媒体在各校得到普遍的开发与利用。承担子课题研究的市电教馆,将南通地方德育资源、人文景观以及大型德育活动制作成专题教学片,供学校使用;各中小学在德育教学与活动中大量使用投影仪、电视、录像设备和计算机。特别要报告的是我们的德育基地建设。海安县中学的校办农场、江苏省南通中学与军垦系统东方红农场联办基地,在实施德育过程中都体现了自主性、主体性特征。海安县中学的农场,被列为江苏省德育基地,是全省唯一的学校自办的德育基地。通过个案和行动研究,德育基地已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形成了较规范的运作工艺系统。第四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受教者的心理问题,既关系到德育信息通道的畅通,又是德育工作的目标对象。我们多数子课题承担学校都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课程计划、有教师、有教材、有考核,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引进和改制适合本校使用的计算机心理教育软件,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工作格局,教育效果十分明显。
第五是德育方法的改进研究。
改进德育方法,是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这里讲的德育方法,既指微观意义的操作技艺层面,又指中观意义的方法类型层面,还指带有宏观决策意义的改革举措。开题以后,课题组发动广大教师从成功的德育工作经验中筛选、总结,撰写了大量德育工艺案例,其中不乏方法得当、技艺精湛的施教实录,再反馈到广大教师中,使技艺层面的德育方法成为全体德育施教者共同的工作财富。而“德育性态研究”、“少先队操作工艺”等则属于中观意义的方法类型层面。在决策层面上,总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从思想政治课教学和考核的现状与要求出发,提出1995年南通市中考政治课开卷考试的建议,经教委论证后被采纳。这一做法实施后反应良好,省内有的兄弟市也采用了我们的做法。在评价研究方面,我们通过调查、分析、比较,博采众长,结合德育工作实际编制出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考评系列,该工具经试用,得到不少德育工作者的肯定。
三、成果与讨论
(一)课题研究促进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改善
1.从子课题研究报告中看,各中小学学生的道德风貌均呈现可喜的变化,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校、市、省级三好生人数逐年增加,参与研究的全部子课题学校都被评为市级德育先进学校,其中有5所为省级德育先进学校,有5所被评为省模范学校。
2.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参与研究的教师。这些教师的德育实际操作技艺和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伴随着整个课题研究过程,得到同步增强与提高。他们从科研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推动了教育效益的提高。再由他们去影响带动其他教师,就会形成育人效果不断增大的“链式反应”。
3.实证研究一方面为理论建设提供了大量事实材料,另一方面也通过筛选、试验、再筛选、再试验,形成了相当一批德育实际操作的工艺范式。如德育基地活动模式,心理咨询技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社会化、活动化形式,等等。
4.经过5年多的研究,课题组获得较为丰厚的理论成果:一批有创见的于教育报刊;体现课题研究集成性的成果——《中小学德育工艺论稿》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总课题与子课题全部15个研究报告完成并结集;许多子课题学校编印了自己的论文集、案例集和补充教材。
(二)研究工作走出了自己的探索之路,表现出一定特色
1.教育科研工作、教育实际工作、教育行政工作三方面结合,发挥合力作用,保证了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决策、操作的科学性。
2.参加研究工作的子课题承担学校,有重点中学、实验小学,也有一般中小学;有城市中小学,也有乡镇中小学。多方面的实证研究为课题理论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事实支持,课题也因此而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扩大了成果的适用领域。
3.如前所述,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致力于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探索及二者的结合。德育情境的提出和创设研究,应该是对教育工艺学和德育学的贡献。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三)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的价值
1.从理论建设方面看,作为教育工艺学的分支,我们的研究为这门新兴的年轻学科增添新的研究内容,并以情感性、审美化和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对特别注重科学性、技术化的教育工艺学进行丰富和补充。作为德育学的分支,我们的研究注重通过汲取德育基础理论营养,建构应用理论体系,在操作性、应用性上下功夫,为德育学增强可操作色彩。
2.从德育实际操作方面看,该项研究作为解决德育现实难题的对策性研究,对德育方法系统的改善作用是明显的。中小学德育工艺的实践意义已被许多中小学德育施教者所认识,他们自觉地将德育工艺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用显著的工作成绩证实该项研究的实际价值。
该项研究从开题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不少困难,存在着问题和不足,如德育媒体工具的优化开发,特别是计算机德育软件的制作与使用方面,研究成果还不理想。这一不足,我们将在今后努力弥补。而德育工艺学的理论体系,则更需要从幼稚走向成熟。
注: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页。
[2]参阅[日]坂元昂编,钟启泉译:《教育工艺学简述》,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0—42页。
[3]朱小蔓、朱曦:《中国传统的情感性道德教育及其模式》,《教育研究》1996年第9期,第30页。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的终结报告。课题主持人:严清、何广余;本文执笔: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