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幼儿园教师道德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幼儿园教师道德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幼儿园教师道德教育

一、德性的教育价值

“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给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教育留下了可用武之地,面对人之初灵动的生命,幼儿园教师德性的伦理意义十分凸显。

(一)教师的德性是最好的课程

好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学习,尤其是低龄儿童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感性模仿。正如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所说的那样:“儿童的选择很少是基于正确与错误,而是根据‘谁使他同情,谁让他厌恶’的情绪。对一个儿童来说,问题不是‘我想成为一个好人,’而是‘我想成为谁’。”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当幼儿喜爱教师、认同教师的时候,教师对生活的态度、对知识的态度、对人和社会的态度、对工作的责任心等这些德性要素,甚至其个性、志趣与穿着打扮都会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被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着、吸收着。

同时,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操作学习,教师的动作示范能为儿童提供直观的线索和行为范型,更有助于儿童理解与内化知识,并促使儿童将学到的知识、策略和规则积极、正确地加以应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教师的德性是幼儿园最好的课程。

(二)德性有助于建立儿童对教师爱的情感

皮亚杰曾论证儿童接受规则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儿童接受别人的命令或规则,但这种接受不能是强硬意志的产物,因为仅有对规则的惧怕还不足以迫使儿童接受规则。这就需要满足第二个条件,即命令只有来自让儿童尊敬的人,儿童才会从内部接受规则。由此可见,道德传授甚至知识技能的传授都必须建立在儿童敬畏教育者的情感基础上,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儿童对教育者的畏惧也许是天然的,因为成人在各方面比儿童强大,儿童需要成人的爱与保护,然而要唤起儿童对教育者的爱恋,教育者必须爱护、尊重儿童,与儿童建立一种良好的感情关系。有独立意志的成人对规则的接受可能更多地出于对规则本身的价值判断,但孩子是稚嫩的,对教师的举动十分敏感、非常在乎。如果教师的态度是亲切的、温和的,孩子自然会体验到“老师喜欢我”的愉悦,从而向教师敞开心扉;如果教师的态度是冷漠的、粗鲁的,‘孩子便会产生“老师讨厌我、不喜欢我”的情绪,并由此受到伤害,也许他的心灵之窗从此就关闭了。

(三)德性有助于克服人的“自然天性”,使教育真正实现有教无类

喜优厌差是人的自然天性,恃强欺弱更是人的“劣根性”。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高尔基语),但爱别人的孩子,尤其是“丑陋”的孩子,就不是教师仅凭天性能做到的,由此必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德性,才能克服这种不利于普遍施教的天性。儿童总是存在着优和差、强和弱的,教育的本质要求幼儿园教师不能把这种人的“自然天性”带到教育中来。对任何职业来说,与工作人员有关的当事人越是脆弱,对工作人员的德性要求就越高。对幼教职业来说,“脆弱”正是其工作对象生命特性之一,幼儿期是最易被成人忽视,幼儿自己也全然不知其价值、全然不能把握其进程的时期。这使幼儿园教师的作用和责任不仅不比其他任何教育阶段逊色,反而显得更为重大。它更需要教师对生命怀着热爱、珍惜和敬畏的情感,努力认识、理解和尊重儿童生命发展的规律及其蕴藏的潜力,对生命早期智慧表现出敏感、惊喜和支持;它也更需要教师深刻地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儿童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值,懂得这个阶段的教育对每个幼儿个体生命的重要影响。这都特别需要幼儿园教师能真正形成富有幼教职业特点的教师德性,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

(四)“去道德化现象”的存在更显教师德性的可贵

有学者认为一个社会一旦是多元价值并存,迟早会面临曼德斯所说的“去道德化教育现象”。西方社会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也表明,在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时代,出现“去道德化的教育”是一种必然。当前我国教育界也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如一项关于亲子关系的调查发现,在回答“什么事情让你们的爸爸妈妈特别开心?”这一问题时,30个低年级小学生给出了同一答案,那就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家庭教育中分数至上和道德缺失的现象由此可见一斑。当前幼教界普遍流行“双语教育”“艺术特色”“才艺培训”“神童方案”等时髦字眼,有的幼儿园甚至还有类似中学“重点班”“实验班”的做法,可见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已经完全功利化,有关做人的教育已经被人们遗忘。

然而,精英化的分层教育、工具理性主义的教育正在伤害我们的孩子,进而也必然会伤害我们这个社会。看看我们周遭的世界,大众文化的平面性、世俗性、浅易性正在消解雅与俗、尊与卑、高与低的界限,同时也影响了儿童对道德、理想、信念等形而上的关怀和追求,以娱乐与调侃为主的文化快餐使文化本身包含的尊严、人格、价值等被完全忽视,带来了英雄主义的悄然引退和道德理想的黯然失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幼儿园教师能以自己的善良、慈爱、自信、热情、合作等优秀品质引导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将必然显得特别可贵。

二、德性的动力价值

人们关注物质待遇本无可厚非,而且对物质的欲望的确可以为人带来强有力的行为动力,但是如果把它看成是“惟一”的动力,如教师把教学工作仅仅看作是谋生的手段,看作是付出技术、劳动从而得到报酬的交换关系,那么他就只会去关心教学的技术层面,而不会去关心教学的价值层面,斤斤计较于付出与报酬间是否平衡,一旦发觉失衡,就动力锐减;一旦发现别的职业更有利可图,就会表现出职业动摇,或者做出与教师职业道德格格不入的事来。我们必须认识到对教师来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因为带有情绪色彩,所以兴趣要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还需要理性导航。而情感是一种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体验。教师应当培养自己爱事业、爱学生的高级情感,因为只有这种高级情感才会促使教师将专业成长发展为一种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如果有可能,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将之发展为一种信念,因为信念是人们坚信某种道理的正确性、具有一定情感支持并力求实现的一种观念,它能产生持久的动机,促使教师不断追求事业发展的更高境界,使作为个体的教师不会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也不会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这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在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理想等德性方面加强修养,教师才能获得从事教育事业和自主专业成长的最可靠的恒久的动力。

目前,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还不是很理想,而且幼教工作充满了琐碎的辛劳。在笔者随机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一半左右的幼儿园教师感到工作“较为劳累”;13%左右的幼儿园教师感到“极为劳累”;没有幼儿园教师说从事这个工作“很轻松”的。说到“成就感”,也有一半左右的幼儿园教师感到“缺乏”。再加上现代社会行业间和行业内的竞争很激烈,也给幼儿园教师带来不小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爱心、没有相应的精神情操,幼儿园教师是不可能从幼教工作中获得职业快乐与满足的。此外,德性也有助于推动幼儿园教师在职业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幼儿园教师成长问题上,有一种观念在教育日益民主化、崇尚主体价值的今天需要转变。历来人们认为,教师应该是“红烛”与“人梯”,师德素质好的教师更应该如此,所以好教师的形象总是“殉道者”“苦行僧”和“无我”的。

其实,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的活动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作用于儿童的活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作用于自己的活动,即教师的自我修养。后者要为前者服务,这是对的,但后者的活动也构成一个独立的过程,在教师的自我实现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只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这是“工具价值论”而不是“主体价值论”。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德性方面的提高,从教育效应看具有社会价值,从主体效应看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教师爱儿童,是为了儿童的成长,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因为教师爱的责任和功能的发挥程度会实质性地决定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和受尊重程度。教师为人师表,是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自我实现。教师事事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会为自己拓展出一个无限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教师不仅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而且在不断修养高尚的道德,这会使他比任何其他劳动者更自觉地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步伐,紧跟学科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步伐,从而在推动儿童发展的同时,全面实现自我价值,实现德性之“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境界。

三、德性的幸福价值

德性可以给幼儿园教师带来幸福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主体的伦理意义只有与其生命意义交相辉映时才是善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与幸福是同一的,最大的幸福也就是最高的善,“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文献中,一般都把教育的本质归结为使人向善的实践。《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早期教育更应该是一种使幼儿向善的教育,因而有德性的幼儿园教师首先是“善”的,他们一般具有这样的特征:对幼教事业特别热爱、特别投入;对孩子由衷欣赏和尊重;对所从事的工作往往具有研究和创新的精神。这正是幼儿园教师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一)投身幼教的事业心可以带给幼儿园教师充实的人生

人们的幸福感与人生的什么要素关系最密切?20世纪80年代几位哈佛心理学家对数千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是钱、成功、健康,甚至不是美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真正幸福的人只有两点是共同的: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自己正在稳步地向目标前进。这是以存在的完美为指向的幸福,是人自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挥、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一种生活的实在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是幸福的实质。它并非不指向财富,但财富不是唯一的标准。一个人的财富越多,并不能就此推导出其幸福感越强;它也并非不指向健康,健康是一切幸福要素的基础,但健康总有一天要丧失。获得幸福的人当然喜欢精神的宁静和享受,也注重个人意志的自由和人格的健全,但是只有作为融入社会的一分子、为社会的不断进步竭尽全力奋斗的一分子,其存在的完美才能实现,那就是把个体的自我潜能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用于社会进步事业的开发和发展。

有这般境界的幼儿园教师也许并不多,但这一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现实中的幼儿园教师可能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把幼儿教育当饭碗,仅仅是谋生的手段;第二层次把幼儿教育当职业和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有一定的责任心;第三层次是把幼儿教育当事业,“充满爱的性情”。鉴于幼儿园教师当前地位与待遇的低下,现实生活中第一、二层次的幼儿园教师肯定占到大多数。第三层次的幼儿园教师可能很少,但达到这一层次的幼儿园教师由于超越了现实与功利,心灵能够超然于变幻的世界之上而把握生活的本质,他们可能并不属于最有钱的幼儿园教师,但却是最有幸福感的幼儿园教师。他们会把工作诗化,在与孩子们的纯真相处中让自己感动着,并和孩子们一起慢慢成长。

(二)以审美的眼光看幼儿,师幼都体验到幸福

置身于孩子们中间,幼儿园教师常常会以权威的身份要求孩子做这做那。一番指手画脚之后,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做的与要求的相去甚远。于是,当老师的就开始和孩子们叫上劲,不是批评就是说教。孩子们听不进去,老师就更烦了。长此以往,当教师的幸福感必然会消失殆尽。相反,如果教师从尊重、欣赏儿童的态度出发,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幼儿,就会获得一份份惊喜。当我们眼中的孩子很可爱时,我们爱孩子的心情必然会油然而生;当我们眼中的孩子在不断进步时,我们自己也必然会更加自信,师幼由此都体验到了幸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一位幼儿园教师把自己称作“快乐的孩子王”,认为在天使的乐园里耕耘是一种幸运:“它是那样简单,仿佛一看便知,却又如此深奥,需要人倾其所有的爱心与耐心去观察、体验、研究和发现。就像我们所面对的孩子们的眼神一样,看似清澈却又蕴涵着无数的‘为什么’。与孩子们在一起成长的工作是美丽的、快乐的”。天真无邪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在市井生活充斥着浮躁和物欲的时候,它是拯救异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剂良药。幼儿的天真无邪使教师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只属于有德性的幼儿园教师。

(三)幼教研究也是幸福之源

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职业生活是一种优秀的品性。幼儿教育总是试图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发展,体验到快乐和幸福,但幼儿教育并不是总能做到这一点,并非每所幼儿园都是幼儿的花园与乐园。笔者以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成人的行为背离了儿童的需要,成人的过度干预使儿童不能充分感受真正的幸福。当我们“好心”“苦心”地教育他们的时候,儿童感到的是童年幸福的丢失,这不仅是一种悲哀,更潜藏着教育的危机。儿童在教育中得不到幸福,作为施教者的教师也不会有幸福。幸福的幼儿教育一定是依循现代心理科学、教育科学而实施的教育,是确实有助于儿童生命潜能激发的教育,即科学的教育,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儿童的幸福;其内容和过程应该能够激起儿童的幸福感受。而使幼儿教育充满幸福的关键在于“在儿童教育中运用隐藏在儿童内心深处的那些力量”,对于教师来说,这就意味着不仅要爱儿童,而且要研究儿童。当我们每天面对儿童都感到其灵动生命的活力和张力,感到其个性的日渐形成,感到其身上折射出的我们教育的痕迹,然后我们想记下点什么、改变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进入研究的境界。这样的幼儿园教师才能获得深层的幸福。

东西方的“德性论”哲学都将研究和创造看作是在德性统驭、推动、导航、把握下的自我实现活动,认为完整的德性是人创造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动力。幼儿园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探索、研究的热情,对辅助自己完成教育任务的科学理论非常熟悉,才有希望提升自己,并使自己的职业在社会上保持某种权威。如果说学历和职称是专业化程度的表征,那么,研究就是专业化发展的动力。由研究而推进专业化成长,由专业化成长带来自我价值提升,由自我价值提升而感受职业幸福是每一个渴望获得职业幸福的幼儿园教师必然要经过的历程。

诚然,在谈到幼儿园教师素养时,其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是其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笔者之所以提出幼儿园教师的德性价值,目的在于强调德性在幼儿园教师成长中起着重要的统驭和整合作用。如果说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是一种显性的、表层的教育素养,那么德情就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教育素养。对幼儿园教师来说,获得后一种素养更有价值,难度也更大。这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在幼教实践中加强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与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德性水平,而且整个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的设计和实施都应将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德性作为核心主题与重要内容来加以考虑。后一方面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值得更多的研究者来关注。

[论文关键词]德性幼儿园教师教师专业成长

[论文摘要]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加强自身的德性修养,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的德性本身就是最好的课程,有助于建立儿童对教师爱的情感,使教师克服来自人之本性的劣根性,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而且具有持久的动力价值与深厚的幸福价值,促使教师持续不断地主动追求专业成长,并在与儿童的纯真相处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加强德性修养不仅需要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实践,而且需要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关注并研究教师德性养成问题。

幼儿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这个群体以何种素养去履行使命,直接关乎幼儿教育的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其“素养”的理解,教师和社会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出发会有不同的答案。笔者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当幼儿教育界在争论是坚守传统的“技能至上”还是重视所谓“理论底蕴”的时候,有一种素质的养成是千万不能被遮蔽和忽视的,那就是幼儿园教师的德性。这个问题也许是老生常谈,但是对早期教育中教师伦理意义和生命意义的沉思,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德性对教师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德性是“一种能使教师个人担负起教师角色的品质”,它“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经教育实践凝聚而成的品质”,其核心构成是教师的善、公正、责任感、职业信念等。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慈母的心肠”与“爱的性情”。在《活教育》中,他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笑嘻嘻地和蔼可亲;说笑有礼,多鼓励;立得笔直,笑得挺直;衣履整洁,面目清楚;态度从容,精神饱满,充满创造力;身体健康,快乐,乐观;富有研究精神,乐业;互助合作,慈爱,负责。这实质就是对幼儿园教师德性的具体要求。